今天小編分享的親子經驗:幼兒園“大廚”爆火出圈,我看到一個超好的教育大趨勢,歡迎閱讀。
你們好,我是 biu 媽!
最近大家都看了那個教孩子做飯的徐州幼兒園吧?這家幼兒園給孩子安排的手工課,居然是 " 真刀真槍 " 地做飯炒菜!
看孩子們幹活兒的樣子,切菜炒菜、發面揉面、蒸饅頭攤煎餅、刮鱗殺魚……樣樣都會,動作熟練得像大人,絕不是一兩天能練出來的!
不但引發網友的震驚和一致好評,身邊所有老母親都紛紛露出了 " 姨母笑 ":簡直太可愛了,看多少遍都看不膩!
不瞞大家說,看到新聞的時候我在想,如果早個十幾二十年,這樣教孩子做飯,會不會家長投訴幼兒園讓孩子累了、不安全、不教正經的。
不要覺得我這是杞人憂天哦,即使是現在,也有人在網上暗暗嘲諷:這就是" 辛者庫 " 幼兒園。
辛者庫,指的是清朝從事體力勞動的奴仆。可見很多人内心深處仍然覺得,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把勞動和 " 低人一等 " 聯系在一起。
再過去很多很多年,甚至現在,很多父母都讓孩子管好好學習就行了,把其它一切和學習無關的事情都認為是 " 浪費時間 ",包括做家務。
而現在,看到網上很多人真心實意地羨慕會做飯的孩子們,心底湧上一種慶幸——幸好是現在,幸好很多人都意識到,我們的教育觀該變一變了。
我們羨慕 " 做飯幼兒園 "
到底在羨慕什麼?
我翻遍了網上關于這件事讨論,媽媽們稱贊視頻中的小朋友,用得最多的詞是什麼?
陽光、鮮活、快樂,更重要的是有靈氣。
有句話說的好,最羨慕什麼,往往就是最缺乏什麼。現在的孩子,能一直保持 " 有靈氣 " 真的太難得了。
biu 媽不少當老師的朋友,時不時就會找我吐槽有些學生 " 死氣沉沉 " 的。明明是精力最旺盛的年紀,但就是喪失了活力。
不動腦、沒反應、沒好奇、沒自信、沒同理心……明明本該是朝氣蓬勃的孩子,眼睛裡卻沒有光彩,每天都像是被抽幹了精神氣。
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的另一個新聞——消失的課間十分鍾。
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至今仍然有很大一群孩子,他們的生活長期處于這樣一種狀态——
在家裡的時候,似乎只需要讀書。其餘不需要幹任何 " 瑣事 "。家長不但包攬了一切家務,還 " 幫 " 孩子做選擇、做計劃," 幫 " 孩子思考問題," 幫 " 孩子處理人際關系……
在學校裡,也幾乎只需要讀書。課間十分鍾被占領," 副科 " 的課被占領,所謂的 " 社會實踐 ",做家務、做志願者、親近自然之類的事,擺拍一下,打個卡,完成作業就行了。
這些孩子真的很像籠子裡的鳥,哪兒會有翱翔天空的鳥兒那樣快樂和健康呢?
常常做家務的孩子
優勢到底哪兒
其實咱們中國的教育一直都強調要 " 德智體美勞 " 全面發展,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會忽略 " 勞動教育 "。也不怪大家不重視,因為勞動帶來的好處是隐性的。
家務勞動,絕不僅僅是鍛煉生活技能,更是在和真實的活產生深度鏈接。
我特别喜歡一句話:
不與世界發生聯系的學習,是沒有靈魂的。
現在孩子們學習知識,絕大部分來自書本而不是實踐,這就導致娃生活和真實的世界有一層隔膜!簡單來說就是不接地氣。
缺乏和現實世界的鏈接,會阻礙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深度和感受力,思維更容易陷入套路。
不管是拖地、做飯、洗衣服,所有家務都不是聽家長說完,馬上就能做好的,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慢慢調整 " 領悟訣竅 " 才能越做越好。
學習也是一樣,很多孩子聽完老師講解,以為自己懂了,但真正做題的時候,特别是做沒做過的新題,才發現還有沒明白的地方。所以我們才說,題不自己做、問題不自己思考,就不是真正學懂了。
無論做什麼事情,這個" 學習—實踐—遇到問題—調整思考—解決問題 "的過程,底層邏輯是完全一樣的。
但比起學書面知識,家務勞動更難 " 騙自己 "。
學校内學習考試,也許還可以套公式、背套路,被分數蒙蔽一時。但紙上談兵背菜譜,是不可能學會做菜的,不動手,不會就是不會。
上周我和大家聊了從事 " 小眾職業 " 還賺到了錢的年輕人,他們每個人都說:賺錢就是看你和現實鏈接的能力。
▲ 《三本生月入五萬,我的教育觀都被颠覆了》
怎麼培養這種能力?
遠的不說,認真帶孩子做家務,不就是馬上就能動手實操的一件事嗎?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都說過,很難想象那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麼做實驗。
▲ 朱棣文
"
做實驗就像做飯一樣,用冰箱中有限的食物,做出無限的美食,可以訓練一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
"
我相信這并不僅僅是一個比喻,更強調的是一種精神:
真實的努力過,才能明白付出和所得是什麼感受,體驗真正的成就感,才有前進的自驅力。
因為親手嘗試過,才知道結果需要要自己承擔後果,才會有真正的責任感。
其實我不知道,這是第幾次和大家提到教育中 " 實踐 "、" 真實 " 的重要性了。之前給大家分析新課标,也不止一次說過,2022 版新課标的最重要一個指向就是 " 知識聯系實踐 ",要讓孩子們的所學和現實聯系在一起。
而且最近幾年,我發現身邊的家長,也越來越容易被那些接地氣的孩子所吸引。
我想這也許都是在隐隐反抗 " 内卷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 " 赢得 " 競争,但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有能力幸福過好一生的人。
甚至說 " 赢得競争 " 這個詞,看長遠一點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我覺得育兒的任何問題,都應該 "打開思路,破除信息差,培養底層能力 ",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每個人只要找對屬于自己的路,自然就不會被内卷所裹挾。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和孩子都要敢于去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
biu 媽的教育思考,看看有沒漏讀的:
另外,關于什麼才是真正的破除信息差,最近發現一套書實在太和我心意了,也推薦去閱讀一下哦:
本周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