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華為二次上市智界S7,明降價格,暗戳小米,歡迎閱讀。
文 | 賽博汽車
時隔 135 天,智界 S7 再次登場,帶來了煥新更新。
4 月 11 日,華為鴻蒙生态春季溝通會上,重新上市了智界 S7。
與去年 11 月 28 日上市版本相比,各版本配置或多或少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增配、降價。
作為一款上市并不算太久的新車,此時智界 S7 選擇二次上市,可以說是不得不為之。
一方面,此前由于 " 交付地獄 ",智界 S7 高開低走,嚴重影響了產品口碑,急需提振士氣;另一方面,作為華為的老對手,小米剛剛上市的首款轎車小米 SU7,被認為是智界 S7 的重要對手,而小米 SU7 如今勢頭迅猛,華為需要出招應對。
因此,盡管大批新車主剛剛提車,甚至還未提車,華為還是在此時舉辦了發布會,并讓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華為常務董事餘承東齊上陣,力破雙方合作不暢傳聞。尹同躍甚至表示:" 中國要想造好車,離不開華為 "。
兩位大佬同台,帶來了更加 " 實惠 " 的智駕 S7、實現了新老車主幾乎都滿意的同時,還暗戳了一下小米。當然,小米創始人雷軍的應對也很有意思。
顯然,作為科技大廠,華為、小米們應對輿論等風險能力确實豐富,至少值得傳統車企們一看。
高開低走後,奇瑞将智界 S7 提至第一優先戰略
智界 S7 剛上市之際,是處于高光中的。
彼時,發布會上,餘承東一鍵召喚智界 S7 上場,台下齊刷刷高呼 " 遙遙領先 ",且很快收獲了 2 萬個大定訂單。
就在外界以為形勢一片大好之際,智界 S7 迎來了上市首份成績單:2023 年 12 月上險量 305 輛。
于是,智界 S7 被傳陷入交付困境,甚至還有爆料稱奇瑞高管因此引咎辭職。
盡管奇瑞新聞發言人金弋波第一時間回應稱:" 為了給用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奇瑞與華為正在全力推進智界 S7 生產交付工作 "。
鴻蒙智行也發布了智界 S7 的延期交付補償方案:2023 年 11 月 28 日至 2024 年 1 月 15 日支付智界 S7" 大定 " 的用戶因交付超期,車主可獲得每天 200 元、最高 1 萬元的的補償金。
同時,華為終端 BG 智選車業務總裁汪嚴旻解釋稱,智界 S7 交付困難,是采用了新的平台、供應鏈和技術,供應商的產品初期良品率未達到大規模量產的要求,導致某些零部件及軟體拖了生產的後腿。
據相關人士透露,彼時智界 S7 面臨的情況比較復雜。首先,智界 S7 與奇瑞超級一廠排產,不同車型之間的模具、夾具等設備不同,切換產線也耽誤時間,間接導致產能爬坡慢;其次,交付環節,華為 PDI 檢測借用了很多手機及 3C 領網域的标準,其标準遠遠高于傳統汽車,也導致了大批量產車不合格被退回。
但上述回應并沒有扭轉外界對兩者合作有嫌隙、產品交付難實現的印象。
于是,此次發布會上,餘承東、尹同躍攜手對外作出了解釋。
餘承東稱,此前遇到了工廠搬遷、供應短缺等困難,如今這些困難已經克服了。" 春天來了,雨過驚蟄,春暖花開,智界 S7 開始海量交付"。
尹同躍則是先對華為進行了大肆誇贊。他表示," 中國要想造好車,離不開華為;中國汽車要想從汽車大國變成世界強國,需要華為鴻蒙系統的加持賦能 "。
他還指出,将把與華為的合作作為第一優先戰略,将智界作為排序第一優先度的項目。成立了完全獨立的智界品牌事業。同時,為華為準備了最先進的智能工廠,現在已經可以實現一分鍾(60 秒)下線一台車。
有意思的是,雷軍剛剛透露,小米汽車工廠滿產後,可每 76 秒下線一台小米 SU7。
總而言之,尹同躍與餘承東一同登台,是為了向外界宣布: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并且帶來了更加實惠的產品," 請大家放心下單 "。
多重 " 心機 ",華為讓新老車主都挺滿意
新款智界 S7 确實更加實惠,整體來看,大致有三點。
一是智界 S7 Pro 版本 " 加料 ",一方面,增加了車型續航,電池能量從 62kWh 增長到了 82kWh;另一方面,首發搭載了 HUAWEI ADS 基礎版,這是華為純視覺智駕方案。
二是智界 S7 Max 後驅長航智駕版、Max+ 後驅超航智駕版和 Max RS 四驅性能版對應版本,全部降價 2 萬元;
三是智界 S7 Ultra 四驅旗艦版上市,該車型價格與此前 Max RS 四驅性能版價格一致,但續航配置等進行了更新。
盡管整體而言,新老款智界 S7 在配置上變化并不算大,畢竟作為全新車型,這款車上市也才 4 個月,還遠未得到需要迭代的時間。
但毫無疑問,無論是哪款配置,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增配或降價處理,這對于一款上市不久,且擁有一批等待很久,還帶着點 " 怨氣 " 老車主的產品來說,無疑是一次 " 走鋼絲 " 行為。
畢竟,此前一些新品牌 " 推新款降價 " 的模式都曾受到不同程度負面影響。猶記得,2020 年小鵬汽車 G3 發布後不久,老用戶發布了維權抗議。
但從各大平台反饋,以及與一些 " 老 " 車主交流來看,普遍對此次智界 S7 的調價處于比較滿意狀态。
這一方面是因為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 " 降價潮 " 頻現。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感慨,華為作為科技圈 " 老炮 ",對于用戶心理的拿捏。
首先是整體價格區間上,華為通過增加一款車型的方式,讓價格維持在 24.98 萬 -34.98 萬元之間,整體看上去并無變化,穩定了一批 " 粗心 " 老車主的心情和品牌定位。
其次是降價 2 萬的三款車型,對老車主進行了 1 萬現金和 3000 元平板套餐,加上之前因為等待而獲得了一定的補償金,基本實現了價格拉齊。
此外,新一輪的換新權益價值為 3 萬元,低于首銷期的 5.5 萬元," 細心 " 的老車主算了算也滿意離場。
對于新用戶來說,實打實的降價、更多配置選擇," 等等 " 黨也沒有輸。
看起來,确實是一個多赢的局面。
果然,對于逆風局面,在 3C 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的科技公司們還是更有經驗。
華為這次出招,不僅為解決交付壓力,也是對小米 SU7 流量的一次衝擊。
此前有行業人士稱,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在發布產品後,都會留有後手。據其猜測,小米 SU7 高配價格與中配差距較大,可能是考慮到了如果上市效果不如預期,可以出一個高配置、中間價位產品,吸金的同時還不降低品牌調性。
不過,目前來看,小米還不需要用到這招。
科技公司鬥法,傳統車企還得練
這不是華為在汽車圈第一次經歷危機,甚至不算最嚴重的一次。
2023 年前大半年時間,由于問界銷量不佳,華為智能汽車業務過的并不好。
根據終端銷量數據顯示,2023 年 1-9 月份,問界月銷量分别是 3261 輛、3166 輛、3561 輛、4416 輛、5471 輛、4492 輛、4501 輛、3623 輛和 4357 輛。最好的月份銷量也僅為 5000 多輛,與 2022 年月銷過萬降幅明顯。
一時間,關于華為也 " 不過如此 " 的聲音不絕于耳,無論是問界、賽力斯、華為,還是餘承東,都處于壓力的頂點。
但很快,華為開始摸清了造車的 " 門路 "。2023 年 9 月 12 日,增量降價調整後的新問界 M7 上市,相比老款,新車起售價直接下調 4 萬元的同時,還加強了智駕、車身、底盤等性能。
同時,借助 Mate60 帶來的流量紅利,新問界 M7 銷量直接 " 起飛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2 月,問界新 M7 銷量分别為 5248 輛、12193 輛、17039 輛、25545 輛、31253 輛和 18479 輛。
此次發布會上,餘承東再次更新數字表示,新問界 M7 上市 7 個月,累計大定突破 17.4 萬台;問界 M9 上市三個月累計大定突破 7 萬輛。
基于此,在今年 3 月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餘承東透露," 今年前三個月華為智選車業務已實現扭虧為盈,車 BU 接近盈虧平衡,預計 4 月份往後可實現扭虧為盈。" 車 BU 整體盈利時間提前一年。
伴随着智界 S7 的二次上市,華為能否復刻問界 M7 的奇迹?還難說。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互聯網企業的快速化解危機和抓住流量的能力毋庸置疑。
實際上,此次發布會上,華為雖然沒提小米,但處處都有與小米 SU7 的對比:
在提到智駕時,餘承東表示,華為智駕不是期貨是現貨,智界 S7 有路就能開;不久前小米發布會上,雷軍才表示,小米城市 NOA 今年 8 月才能全國開通。
在提到動力系統時,餘承東再次詳細介紹了,智界全系标配的 800V 高壓平台;而小米 SU7 配有 400V 版本。
在提到智能座艙是,餘承東笑稱," 我不明白為什麼很多車還要用手機支架,後來明白了是車的導航性能不行。華為這車無需手機支架,無需手機導航 ";小米 SU7 上市發布會上,雷軍剛剛重點介紹了新車配備手機支架。
……
面對如此對比,雷軍發表微博,選擇了最 " 輕 " 的手機支架回應,并引出了 " 雷軍問網友是否支持車上有原裝手機支架 ",在吸收了一波流量的同時,避重就輕,化解了更大程度的對比,不可謂不高。
這或許也是外界期待小米和華為在汽車圈 " 過招 " 的原因。畢竟,科技圈的那些打法,傳統汽車還離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