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螢火蟲亮相,我對兩廂車絕望了,歡迎閱讀。
自帶 " 六眼飛魚 " 的蔚來兩廂小車——螢火蟲,理所當然地成了車圈内外的網紅。在上海車展,被 " 六眼飛魚 " 種草的觀眾,争相坐進螢火蟲的座艙,看到了它 " 螢光膠囊 " 的簡潔設計語言,體驗了它搭載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當然也被整輛車的空間能力所折服。
但在偏愛大空間的中國汽車市場裡,包括螢火蟲在内的 " 精致小車 " 顯然難以成為撼動汽車市場的爆款。這些不太貴但也不太值的小車,最多只能成為 " 一人食 " 的城市通勤利器,或者有車家庭的 " 備份用車 "。
今年上海車展裡,蔚來旗下的新款純電小車螢火蟲,毫無疑問是全場人氣最火的展車之一,哪怕這輛小車自從去年年底的 NIO Day(蔚來一年一度的官方用戶聚會)正式亮相之後,一直備受争議。
除了那三顆神似 iPhone 攝像頭的 " 三重奏 " 大燈,這款小車的造型設計與蔚來格格不入,還因為其小電池包無法與蔚來主品牌共享換電體系,讓圍觀的車圈愛好者們看完内心五味雜陳。
争議的焦點還有售價。
最初亮相時,螢火蟲抛出 14.88 萬的起售價,創下蔚來最便宜的單車價格——但對于一台輕巧的兩廂車而言,未免超出了消費者預期太多。不少蔚來粉絲失去信心:" 有這十幾萬,我買它幹嘛?"
當然,真香定律在這只螢火蟲身上猝不及防地 " 雖遲但到 " 了。
亮相四個月後,上海車展前一個周末,飽受争議的螢火蟲正式登台,帶着直降近 3 萬元的讓利殺入兩廂車市場,醜萌的 " 六眼飛魚 " 轉眼就變成眉清目秀的人氣王,充分演繹 " 降價可遮百醜 "。
官方介紹裡,"firefly 螢火蟲 " 是源自蔚來的智能電動高端小車品牌,直接和寶馬 MINI、奔馳 smart 對标,甫一出場就攪動了兩極化分明的小車市場的神經。
但,流量不斷,銷量未明,它需要面對并解決的難題才剛剛開始。
一方面,2024 年成立 10 周年之際,蔚來全年淨虧損達 224 億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盡管老板李斌氣定神閒地表示 " 家底兒還能撐一年 ""2025 年第四季度能盈利 ",但這番樂觀,并未給市場和資本的擔憂降火。
另一方面,被視為 " 代步神器 " 的兩廂小車價格帶分化明顯,低于 10 萬元的跑量小車不愁銷量,高于 10 萬元的精品小車卻曲高和寡。
更何況中國人有着 " 以大為實 " 的買車觀念,兩廂小車多年以來都是汽車市場裡的小眾單品。面向全球市場設計的螢火蟲在國内能否擁有體面的銷量,恐怕沒有誰能用同樣的氣定神閒,給出一個樂觀的答案。
那只自帶流量的螢火蟲
掰着手指頭數,今年上海車展的新車數量依然不少,合資車企和新勢力車企都在鉚着勁制造亮點。
而自帶魔力的螢火蟲,從車展一開幕,就被來來往往的觀眾圍得水洩不通——借用螢火蟲設計師、蔚來設計高級副總裁 Kris Tomasson 的話,螢火蟲的辨識度 " 将随實車體驗快速被接受 "。
這句話目前來看已經一語中的。降了價的螢火蟲,同時官宣最快明年接入蔚來的第五代換電站,此番操作給競争對手帶來意想不到的壓力。有媒體報道稱,價格和性能與螢火蟲相似的大眾 ID.3,其項目組在螢火蟲上市當晚連夜加班商讨對策。
人來人往的蔚來展廳裡,被 " 六眼飛魚 " 種草的觀眾,争相坐進螢火蟲的座艙,看到了它 " 螢光膠囊 " 的簡潔設計語言,體驗了它搭載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當然也被整輛車的空間能力所折服。
根據官方介紹,螢火蟲整車擁有 27 處儲物空間," 掀開座椅就能放東西 "。而為了給座艙騰出空間,螢火蟲在設計上縮短了車輛前懸和後懸的距離,翻折後排就能得到超過 1253L 的純平空間," 甚至能塞進一張充氣床墊 "。
很顯然,螢火蟲雖小,卻也在使盡渾身解數,試圖一定程度上滿足中國人的大車情結。
小車變成空間大師,這一點和曾被稱為 " 兩廂車之王 " 的本田飛度很是相似。2001 年誕生的飛度,在設計上通過壓縮發動機艙、懸架系統等機械空間,将并不大的駕乘空間無限擴大。本田的設計師還将魔術座椅帶到了飛度車内,後排坐墊、靠背都可以單獨調節,主打的就是經濟實用。
後來的故事盡人皆知。集滿動力、顏值、空間等優點,飛度上市第一年,便成為當年日本汽車市場的爆款,并在三年後進入中國市場時,掀起了一股兩廂車風潮。
而随着飛度帶來的熱度復制到了全球," 盡量擴大駕駛空間,盡量壓縮機械空間 " 的 "MM 設計理念 ",後來也被友商們不斷模仿,成為設計兩廂小車的經典套路。
今天人氣正旺的螢火蟲,俨然也有當年飛度剛亮相時的勢頭。只不過作為帶電的後來者,螢火蟲并不甘心成為普普通通的城市代步車——用李斌的話來說,螢火蟲是一輛高端化的輕奢小車,且 " 比 smart 更 MINI,比 MINI 更 smart"。
但在偏愛大空間的中國汽車市場裡,輕奢小車目前仍然只是 " 小透明 ",大多數車型月銷量只在百位數;反觀那些主打城市通勤代步的兩廂小車,能稱得上爆款的,頂配車型的售價基本不超過 10 萬元。
好消息是,螢火蟲将在今年 8 月推出價格更低的電池租用(BaaS)版,起售價有望打入 10 萬元以下的區間。
但即便如此,外界也難以超前地給螢火蟲的銷量作出預測——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家用車市場正不斷刷新着價格底線,誰又知道兩廂車本就狹窄的閱聽人,是否會轉過頭來去擁抱空間更大、更有性價比的車型?
燃油兩廂車,時代的眼淚
螢火蟲能否賣得好尚未可知,但純電兩廂小車之間的競争卻很是激烈。上海車展的展台裡,幾乎所有生產電動兩廂車的車企都在賣力地推銷自家的產品," 希望能夠讨好更多的年輕人 "。
比起電車車企的賣力宣傳,曾經火爆的兩廂燃油小車,似乎早已被市場淡忘。今年上海車展裡宣發的新版本田飛度倒是有幾分流量,但也只是因為造型設計過于别致,得到了不少網友的吐槽。
必須承認的是,在轎車和 SUV 中夾縫求生,兩廂車在今天很難成為大多數中國家庭的購車首選。不少被奉為經典的兩廂燃油小車,也早早就成為了時代的眼淚。
今年 3 月,福特中國發布了一則官方通告,宣布旗下的兩廂車型福克斯将在今年 11 月正式停產,且沒有繼任車型。
這個消息,很快在社交媒體上炸出了一波回憶殺。有人對此感到驚訝,感慨 " 這麼經典的車型也告别了 ",也有人覺得停產實屬意料之中——百年車企福特老早就明确表态稱,包括福克斯在内的 " 無聊 " 車型 " 不會再繼續生產 "。
過去和福克斯同台競技的競品們,如今的市場地位也一落千丈。本田飛度尚且能靠 " 平民跑車 " 霸屏銷量榜單,豐田旗下的兩廂車已經多年沒有換代,主打家用的日產骐達漸漸失去神車光環,兼具顏值和實用的大眾 Polo 如今變成了一副中年男人的老派模樣 …… 燃油車時代裡的兩廂小車爆款們,即便你今天產生了那麼一點購買欲,也很容易找到勸退的理由。
燃油車盛行的年代,兩廂小車方便、靈活、省心,毫不意外地成為許多城市人的第一輛車。在當時,不少兩廂轎車的價格親民便宜,有些車型的頂配售價甚至不到 10 萬元,直接解決了不少城市打工人的出行剛需,哪怕這種車 " 完全不是正統 "。
畢竟,在那個價格戰還很遙遠的年代,你的兜裡若只揣着 10 萬元,遍尋琳琅滿目的轎車市場,大概也只能從熱門的合資品牌中,勉強夠上一輛 " 丐版 " 的緊湊型家庭轎車。
某種程度上,那也是兩廂車為數不多的巅峰時刻。
随着汽車市場的消費更新,SUV 風開始在國内盛行,兩廂車的吸引力被同樣 " 沒有屁股 " 的 SUV 牢牢吸走,市面上流通的兩廂車開始洗牌,賣不好的漸漸停產,賣得好的日趨無趣。此舉使得消費者更快地做出決策——咬咬牙就能買輛體面的小型 SUV,還要什麼兩廂車?
電動化時代到來後,帶電的兩廂小車成了燃油兩廂車的平替,使得兩廂燃油車更進一步加速潰敗。就連燃油車企為小車鼓吹的 " 小鋼炮 " 也不再管用,畢竟當下所有的純電動車企,都敢給自己的電車定位為零百加速排行榜上的王者。
實用性被完全取代,駕駛樂趣也比不上,燃油小車在市場上立足的理由似乎只剩下 " 精品 " 二字。只不過殘酷的市場現實并不會為精品燃油小車留下多少面子—— BBA 用心打造的入門級精品兩廂小車,無一例外成了品牌轉型的犧牲品。
小巧精致的兩廂車,還能 " 賣得體面 " 嗎?
燃油兩廂車變得毫無存在感,帶電的兩廂車卻讓市場變得更加紅紅火火。乘聯分會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 A00 級轎車批發量達到 125.57 萬台,廠家批發銷售累計增幅 41%;國内零售數量 125.79 萬台,零售累計增幅 32%。
這樣的繁榮在今年上海車展現場随處可見。" 四葉草 " 展館的另一頭,五菱展出多款純電動小車,顯眼的毛茸茸小車讓不少人駐足圍觀。而離螢火蟲不遠的 MINI 展台,也擠滿了前來打卡這輛經典英倫小車的車迷們。
精巧的兩廂車本是歐洲人的最愛。統計數據顯示,高端精品小車去年在全球範圍内賣出了 1510 萬輛,而在歐洲就賣出了将近 500 萬輛。
歐洲人喜歡小車的原因很多,比如城市老樓多、路窄道彎,只有小車更方便行駛和停放。當然也因為歐洲的油價貴,不少歐洲國家還對高馬力、高油耗車型征收高稅費,使得歐洲人更喜歡 " 小而美 " 的兩廂車。
反觀國内,中國人對汽車尺寸的主流追求仍然是以 " 大 " 為先,兩廂車再小巧精致,閱聽人範圍始終有限。
即便國内的用車場景千變萬化,精致小車的需求仍然偏少。比如,在國内足夠寬敞的道路條件,兩廂小車的靈活性和機動性沒有太多表現意義;又比如,新勢力車企都擁有的智能泊車功能,也解決了新手司機們的停車麻煩。
更不用說中產家庭買車時,還要考慮汽車的家庭屬性——中國人開車出行大多傾向拖家帶口,更關心續航、省電 / 油、大空間和價格這些實用性極強的剛需屬性,顏值精致與否反倒是其次。
從這個角度來看,包括螢火蟲在内的精致兩廂車,顯然難以撼動汽車市場的格局。這些不太貴但也不太值的小車,最多只能成為 " 一人食 " 的城市通勤利器,或者是有車家庭的 " 備份用車 "。
而對渴望實現盈利的蔚來來說,這只螢火蟲當然寄托了扭虧為盈的期望。只不過能在全球範圍内貢獻多少業績,終究只能由復雜的市場環境來回答。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福裡斯特,編輯:安菲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