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麥當勞“貼臉内涵”KFC,直接把廣東人幹沉默了,歡迎閱讀。
麥當勞和肯德基的商戰,又上新了。
如果說低級的商戰是溜門撬鎖、拔網線、搶公章、澆死對方發财樹,那麼高端的商戰就是,表現出暗戀對象的樣子。
而這一次,麥當勞僅僅用了一張海報,就成功搶了肯德基的風頭。
最近不少網友反映,當走在大街上看到這樣一張海報,會慌了神。
圖源:小紅書 @Je.
看一眼,以為這是肯德基的海報;看兩眼,怎麼海報上還有麥當勞的 logo?
當你以為這是麥當勞和肯德基要搞聯名時,再仔細看一眼,才發現,海報上不是 KFC,而是 CFC。
當人們習慣了低頭看手機,對廣告不屑一顧,麥當勞這樣一張讓人願意看了再看的海報,屬實赢麻了,而網友所說的 " 走過了還要退回去看一眼 " 就是最好的評價。
1
麥當勞 CFC 宣傳遭吐槽?
" 無籠好雞 " 引熱議!
很多人一定在疑惑,什麼是 CFC?麥當勞這是要出什麼新品嗎?
其實,CFC 全稱是 Cage Free Chicken ,麥當勞的翻譯是 " 無籠好雞 ",字面意思就是,沒有養在籠子裡的雞。
一般認為,在飼養過程中,雞的活動範圍越大,肉質就會更加結實,口感更好,營養價值也更高。我們經常說的 " 走地雞 ",優點就在于此。
但 CFC 嚴格來說并不是放養的走地雞,而是區别于傳統籠養的新型籠養模式。
相關資料顯示,這種模式要求擴大籠内空間(每只雞至少需要 750cm²),并提供栖架、產蛋窩、熱料區等設備,允許雞進行自然行為,如啄食、沙浴、產蛋等。
換句話說,這是讓雞從擁擠的群居屋搬到了寬敞的大平層。
這樣的養殖模式,一方面更符合動物保護的人道主義精神,另一方面,相比散養,也可以減少成本,屬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具,如今在不少國家備受推崇。
麥當勞就表示,麥當勞中國 30 多年來一直都堅持使用非籠養殖的白羽雞," 無籠好雞 " 在更寬廣的空間中自由活動、進食和休息,帶來更好的動物福利和雞肉品質。
所以,此次麥當勞大張旗鼓地宣傳 CFC,就是為了向廣大消費者展現產品品質,提升品牌的美譽度。
但很顯然,目前網友的關注點已經跑偏了。
比如有不少廣東網友一臉懵逼,在廣東話中," 無籠好雞 " 可以理解為 " 沒有一籠雞是好的 ",這真的不是麥當勞在自黑嗎?
而有網友認為,翻譯成 " 溜達雞 " 更準确。
當然,在更多人眼中,麥當勞這波是衝着肯德基來的,隔着螢幕都能聞到商戰的味道了。
2
是 " 貼臉開大 "
還是 " 自讨苦吃 "?
網友這次可能真的不是在挑撥離間。
麥當勞還是太年輕,正是藏不住事的年紀,它要對肯德基 " 貼臉開大 " 的小心思,已經昭然若揭了。
就說海報上 CFC 的字體,你敢說不是設計師對着肯德基的 logo 還原的?要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認錯品牌呢?
圖源:小紅書 @一只大福噜
再說麥當勞的線下廣告,已經直接打到肯德基的門前了,肯德基爺爺的頭像甚至還照到了麥當勞的海報上,看到這一幕的肯德基,一定在罵罵咧咧想打人了。
圖源:小紅書 @Li-Maple
麥當勞還讓無籠好雞到海報前各種嘚瑟,這貼臉開大的商戰,就算不是故意的,也是有意的。
圖源:麥當勞官微
此外,為了進行活動推廣,麥當勞推出了用 CFC 免費領麥麥脆汁雞的活動,随手改一個,道具帶一個,自己寫一個等等,任何形式的 "CFC" 都可以。
圖源:麥當勞官微
回想去年麥當勞 " 鏟子換漢堡 " 活動的火爆程度,我們就知道,麥門對這種薅羊毛活動完全沒有抵抗力。
可以預見,今年麥當勞靠着 "CFC" 又會引發新一輪的社交風暴。
而麥當勞此次優惠券的開搶時間 2 月 20 日 -22 日就很有意思,因為 2 月 20 日正好是周四,很難不讓人懷疑,這一波,是明着和肯德基 " 瘋狂星期四 " 搶生意吧?
活動預告後,年輕人的參與積極性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有人準備亮出自己拍的公車站海報,有人要拿出自己的 CFC(公司金融顧問)證書,而有人則表示要帶着肯德基去麥當勞薅羊毛,這樣的 CFC,怎麼不算呢?
難怪有麥門對麥當勞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要給 KFC 打廣告?
3
品牌商戰大賞,
主打一個相愛相殺!
樸實無華的商戰往往就是這樣,用的不是《孫子兵法》,而是 " 扯頭花兵法 ",面對面小學雞打架。
商戰的結果往往是無人傷亡,但讓吃瓜群眾笑瘋了。
比如雪王到古茗、茶百道的門前發瘋張狂的劇情,我們看過太多,以至于雪王成功立住了 " 街溜子 " 的人設。
圖注:" 奶茶惡霸 " 雪王
去年,霸王茶姬騎到茶顏悅色頭上打廣告的事情,也引發了網友的熱情玩梗和激烈讨論。
圖源:小紅書 @視覺溼
品牌之間相愛相殺,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營銷策略。
經典的莫過于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雙方在長達 100 多年的互黑嘲諷中,将品牌價值發揮到了最大化,至今仍是世界巨頭,實現了雙赢。
今年《哪吒 2》爆火,有商家借勢推出了魔童混元套餐飲料,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的紅藍配色類比哪吒、敖丙,足見這對 CP 在大眾心目中的地位。
圖源:小紅書
而麥當勞和肯德基這對死對頭,同樣是另一對相愛相殺的典範。
至今已經無從知曉到底是誰先出的手,因為肯德基玩起商戰來,也從不手下留情。
還記得此前麥當勞的麥辣雞翅放棄了裹粉現炸的制作流程,由于再也吃不到嘎嘣脆的鱗片,引發了麥門大規模吐槽。
肯德基很快在香辣雞翅和熱辣香骨雞的產品圖上寫下了 " 好炸雞,有鱗片 " 字樣,隔空陰陽起了麥當勞,主打一個 " 打蛇打七寸 "。
圖源:肯德基
麥當勞也不是好惹的,搬出一大巨型 M 在肯德基對面耀武揚威。
圖源:小紅書 @饕鸑餮鷟
肯德基就把廣告打到麥當勞門口,把麥當勞的顧客引流到肯德基。
圖源:小紅書 @貴州财經帶學保安隊長
然而,當一位穿着 KFC 制服的顧客到麥當勞點餐,引發網友 "KFC 是工作,麥當勞是生活 " 的調侃,這一局,肯德基敗得一塌糊塗。
圖源:小紅書 @油麥大王丁凱樂
但正是在這種你來我往、見招拆招的碰瓷中,麥當勞和肯德基互相嘲諷,也在互相給予人氣和流量。
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品牌知名度和用戶忠誠度一步步增強,網友的玩梗、吐槽,何嘗不是在表達對品牌的喜愛?
所以,每一次的互黑營銷,看似勝負分明,其實沒有真正的輸家。
作者:王晖;來源:首席品牌觀察(ID:pinpaigcbao),轉載已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