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世界上近一半胃癌在中國,為什麼?怎麼辦?,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菠蘿因子,作者:80 後菠蘿博士,題圖來自:AI 生成
一
中國人口占世界 20%,但胃癌的發病數和死亡數卻都占了約 40%,每年近 40 萬人因此去世。
不僅中國的胃癌患者多,我們的鄰國胃癌發病率也奇高。尤其是日本和韓國。事實上,韓國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排名第一的國家,比中國還要高一倍!
胃癌到底為啥在東亞這麼高發呢?
是人種的原因麼?
确實有一些聯系,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證據就是東亞的人移民到美國後,後代的胃癌發病率就大幅下降了。生活在夏威夷的日本人,胃癌、肝癌、食管癌的發病率都顯著低于生活在日本的同胞。
那為啥生活在東亞的人這麼危險呢?
二
東亞胃癌高發,内因和外因都有。目前已知的胃癌風險,主要包括下面幾個。
遺傳因素:攜帶特定的基因突變,比如 CDH1。
感染因素:攜帶幽門螺旋杆菌。
飲食因素:大量吃高鹽食物或煙熏食物,缺乏蔬菜水果。
習慣因素:抽煙,喝酒,缺乏運動。
第一個屬于内因,後面三個屬于外因。
遺傳和胃癌有一定關系。
比如,胃癌中有一類叫 " 遺傳性彌漫性胃癌 "。它是由 CDH1 突變引起的,攜帶這種突變的人,一生中得胃癌的概率超過 70%,有可能在還年輕時就患上胃癌。
但遺傳因素導致的患者所占比例很低。胃癌在中國高發,主要還是外因導致的,包括生活習慣和外部環境。
第一大外因是感染因素,主要是幽門螺杆菌。
幽門螺杆菌感染是最明确的胃癌風險因素之一。被感染的人,患癌風險顯著大于沒有被感染的人,而據估計,中國有 50% 以上的人都是幽門螺杆菌攜帶者!總數超過 7 億!
長期幽門螺杆菌感染,可能導致慢性胃炎,刺激細胞變異和生長。長此以往,就會增加患癌風險。
幸運的是,幽門螺杆菌是可以用抗生素組合療法治愈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有胃癌家族史,而自己是幽門螺杆菌的攜帶者,那麼根治幽門螺杆菌會大幅降低胃癌風險!
三
除了感染,胃癌這類消化道的腫瘤和生活習慣也是有密切關系的。
食用高鹽和腌制食物算是重大風險。
長期食用高鹽的食物,會破壞胃黏膜,增加炎症和患癌風險。另外,腌制食物有可能亞硝酸鹽超标,進入體内後,代謝成為強致癌物亞硝胺。
胃癌高發的中國、日本還有韓國,都有長期吃高鹽食物和腌制食物的傳統,這并不是巧合。
日本拉面,韓國泡菜,中國鹹魚,都是含鹽量很高的食物。
中國很多地區都愛吃腌制食品。沿海地區做鹹魚,魚露等,都要加大量的鹽,好吃是好吃,但不健康。福建,浙江,江蘇,山東,遼寧很多沿海地區,都屬于胃癌高發區。
在世界衛生組織的 " 一類致癌物 " 名單中,中國鹹魚赫然在列!
所以,大家要盡量吃新鮮的食物,腌制食品不是一點兒都不能吃,但一定要少吃。
中國農村的胃癌發病率高于城市,也是和飲食習慣,食物儲存方式有關的。
四
最後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雖然現在歐美胃癌很少,但以前的發病率非常高。神奇的是,從 1950 年到 1980 年,短短 30 年,西方的胃癌死亡人數突然大幅下降 50%!
為啥呢?
最大原因不是藥物,而是冰箱的普及!
冰箱讓人們可以更多地儲存和食用新鮮食物,從而降低了對各種高鹽腌制品的依賴。
事實上,最近 20 年,排除年齡因素後,中國胃癌的發病率也已經開始緩慢但持續地下降了,城市地區下降得更快。這和中國城鎮家庭裡冰箱的普及應該是有關系的。
傳統文化可以保留,但腌制菜這種不健康的傳統習慣,能少就少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