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散播“產能過剩論”的人,該來北京車展看看,歡迎閱讀。
中新經緯 4 月 27 日電 ( 常濤 劉雪玉 薛宇飛 ) 25 歲的王鵬 ( 化名 ) 為 2024 北京車展準備了将近 2 個月時間,他的任務是在比亞迪展台為外國觀眾提供講解服務。" 車展前兩天 ( 25、26 日 ) ,我接待了 20 多位外國客人,他們對中國新能源車興趣極大。" 王鵬說。
阿爾特姆 · 貢索夫 ( Artem Gontsov ) 是一名來自白俄羅斯的汽車記者,他專程來到北京車展進行為期一周的報道。" 中國制造的汽車質量非常好,技術先進有趣,設計新穎獨特,使人印象深刻。" 他說。
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 25 日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透露,2024 年第三、四季度,零跑會正式開始登陸海外市場。" 國内、國外雙發展,我們今年全球會開出 200 家以上的經銷商門店。" 朱江明說。
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與高速增長,身臨北京車展現場的人感受更為真切,這也是對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汽車 " 產能過剩論 " 最有力的回擊。
2024 北京車展現場。中新經緯 牛博 攝
" 一百多人外國經銷商團隊來展台交流 "
王鵬所在的接待團隊共有 16 人,他們經過了層層選拔,才出現在了北京車展現場。" 我接待的外國觀眾裡,主要來自日本、韓國和印度,還有來自美國的,他們問的問題大都和技術有關。"
長安汽車展位也準備了專人接待外國觀眾。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接待的外國觀眾以來自歐美居多,也有日韓和中東國家的觀眾。" 外國觀眾确實不少,這個情況我們提前有預判,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在全球都有影響力,相信他們會來北京車展實地看看。" 該工作人員說。
當被問及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直觀感受,阿爾特姆 · 貢索夫脫口而出 "Amazing"。他認為,新能源将主導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在這輪變革中,中國将扮演重要角色。
記者 25、26 日連續兩天在北京車展展覽地之一的國展順義館探訪,這裡各種膚色的外國觀眾随處可見。展館内一家便利店内,排滿了買咖啡的外國觀眾。在汽車展台,有些外國觀眾會進入車内體驗拍照,有些外國觀眾會隔窗仔細觀察。
外國觀眾在參觀國產新能源汽車。來源:受訪者供圖
朱江明也提到," 今天 ( 25 日 ) 有一些歐洲的行業協會,還有一百多人的外國經銷商團隊來零跑的展台參觀交流。"
車企心裡有本明白賬
所謂的中國新能源汽車 " 產能過剩論 " 的主要觀點認為,中國產能大大超出國内需求,也超過了全球市場的承受能力。
記者采訪發現,2024 北京車展期間,車企的行為以及車企負責人的态度已對這種論調進行了有力回擊。是否過剩,車企心裡自有一本明白賬。
同樣在北京車展現場喊出 "Amazing" 的還有小米創始人雷軍,他用這個詞來肯定小米汽車的銷售表現。
據雷軍 25 日在車展現場透露,小米 SU7 最新鎖單量 75723 輛,發布 28 天,交付 5781 輛。當日,他還透露了一些未來規劃,比如 " 今年交付目标為 10 萬輛 ""3 年後啟動國際市場 " 等,顯示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信心。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比雷軍更有信心。25 日,小鵬汽車正式公布了全新品牌 MONA,何小鵬放言:今年下半年,會比小米 SU7 有更好的銷量。
蔚來汽車第二品牌樂道将于 5 月中上旬發布,瞄準純電市場。北京車展期間,蔚來創始人李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了 50%,但純電汽車的滲透率還有非常大的空間,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純電汽車產品上市。
車企大筆投入的動力和銷量信心來自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
根據乘聯會最新發布的數據,今年 4 月 1-21 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 42 萬輛,比去年同期增長 20%;今年以來,累計零售量達到 219.2 萬輛,同比增長了 31%。
計劃在今年登陸海外市場的零跑汽車,國内銷售情況同樣樂觀。2024 年一季度,零跑汽車累計交付達到 3.34 萬輛,3 月份交付 1.46 萬輛,同比增長 136%。
其他一些中國車企在車展期間也透露了目标。
比亞迪相關人士透露,2023 年比亞迪銷量 302 萬台,2024 年要在此基礎上增長 20%,預估 360 萬台左右。岚圖汽車表示,計劃到 2030 年,布局世界六大洲,進入全球 60 國,累計建成 500 家銷售服務網點,海外銷量累計突破 50 萬輛。東風汽車則表示,未來三年投入 600 億元深耕新能源。
要從全球實際需求看中國汽車產能
針對所謂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領網域 " 產能過剩 " 的論調,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章弘對中新經緯表示,從擁有已售車型的企業來看,中國車企的產能利用率高于國際水平。
瑞銀全球研究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 4 月 26 日在最新一期電動汽車消費者調查報告中稱,在中國上市汽車制造商 ( 其國内市占率達 75% ) 中,汽車產能利用率從 2020 年的 70% 升至 2023 年的 74%。
章弘進一步分析稱,2023 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出口對象中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暫時沒有汽車工業,或者汽車生產能力不足,中國出口的汽車正好滿足當地市場需求,豐富了當地消費者的選擇,有力推動和促進了當地汽車市場繁榮。" 如果這些國家和地區沒有汽車消費需求,中國汽車產品是無法進入其市場的,因此要從全球實際需求來看中國汽車產能。"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說,中國國内對新能源汽車有很大的需求,此外,全球需求和綠色轉型也需要充足的新能源汽車產能。" 應站在全球視角去看待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國對新能源車需求很大,但全球的需求更大,中國生產的新能源車要滿足全球各地的市場需求。" 張翔說。
( 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常濤:[email protected] ) ( 中新經緯 APP )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部門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薛宇飛 李中元
作者:鄭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