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自主汽車崛起背後的零部件突圍戰:解碼“泰鴻萬立”高增長的三重制勝法則,歡迎閱讀。
本文來源:時代商學院 作者:佳鑫
文 / 佳鑫
在新能源汽車浪潮與國產汽車品牌崛起的雙重驅動下,浙江泰鴻萬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 泰鴻萬立 ")憑借深度綁定頭部車企、加速新能源轉型和技術創新突破的三重優勢實現高速增長。
2021 — 2023 年,泰鴻萬立營收復合增長率 23.57%、扣非淨利潤復合增速達 38.52% 的亮眼業績背後,這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正通過區位布局、產品迭代和研發攻堅,在傳統燃油車與新能源車賽道同步發力,構建起覆蓋國内外主流車企的供應鏈版圖。
攜良好增長勢頭,泰鴻萬立于 4 月 9 日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機板。
一、自主品牌崛起下的供應鏈紅利
伴随國内汽車制造業的不斷發展、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逐步完善,國產自主品牌汽車銷量規模及占比不斷上升,并湧現出了吉利集團、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等一批優秀企業。
國產自主汽車品牌積極參與市場競争,不斷推出更多在設計、内飾、性能等方面深度契合消費者需求的車型并不斷進行更新換代。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2020 — 2023 年,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由 774.9 萬輛增至 1,459.6 萬輛,增幅達 88.36%,與之相對的合資及外資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下降、由 61.6% 下降至 44.0%。
泰鴻萬立的下遊客戶主要集中于國產自主品牌,充分受益此次自主汽車品牌崛起的紅利,2021 — 2023 年營收的復合增長率為 23.57%,同期扣非歸母淨利潤的復合增長率更是高達 38.52%,業績增速在汽車零部件行業内表現亮眼。
招股書顯示,泰鴻萬立目前已成為吉利汽車、長城汽車、TS 公司、沃爾沃、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通用五菱、江鈴汽車、領克汽車、極氪汽車、理想汽車、X 公司等多家國内外知名整車廠商或品牌的一級供應商,同時也是寧德時代、無錫振華、海斯坦普、賽科利等知名零部件供應商的配套合作夥伴。
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泰鴻萬立歷年來多次被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整車廠商授予 " 年度優秀供應商 "、" 最佳合作獎 "、" 質量提升獎 "、" 忠誠獎 " 等榮譽獎項。
為了更為深度地綁定客戶,泰鴻萬立跟随客戶進行合理的區位產能布局。
目前泰鴻萬立的主要生產基地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我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之一的長三角產業集群内,能夠實現與客戶的近距離對接,積極快速地響應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高效、優質的配套裝務。
此外,泰鴻萬立根據客戶需求和自身發展規劃,還在浙江湖州、河北保定、山東濟南、山西晉中、上海奉賢等客戶生產基地周邊地區建設了生產基地,保證交付的及時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同時幫助客戶節約了時間成本,提高了與客戶的溝通效率。
二、搶灘新能源賽道
近年來,在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的政策指引下,新能源汽車成為了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重點鼓勵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進步,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擴大,2018 — 2023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由 125.62 萬輛增長至 949.52 萬輛,占我國汽車年銷量的比重由 4.47% 增長至 31.55%,銷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49.86%。
截至 2024 年 6 月末,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 2,472 萬輛,占我國汽車總保有量的 7.17%,未來滲透率依然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同時中國也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
部分整車廠緊跟上述趨勢和步伐積極投身于新能源領網域,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擴大銷量規模,特斯拉、比亞迪、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等已經成為國内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的領先企業,其整車銷量增幅顯著高于汽車市場的整體銷量增幅。
新能源車企銷量規模擴大的同時也給上遊零部件企業帶來更多的業務機會和盈利空間。一般而言,新能源汽車領網域的車型部門價格更高同時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較多構建新的供應鏈體系,上述因素給汽車零部件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和相對較高的盈利空間。
近年來泰鴻萬立正逐步由以傳統燃油車型應用為主逐步轉變為新能源車型、通用車型為主。
2021 — 2024 年上半年,泰鴻萬立新能源車型結構件銷量分别為 469.60 萬件、1584.24 萬件、2406.82 萬件和 1417.33 萬件,占結構件銷量的比例分别為 7.13%、20.28%、31.46% 和 39.13%,2022 年和 2023 年銷量分别同比增長 237.36% 和 51.92%,銷量及占比上升幅度較大。
泰鴻萬立大客戶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也在不斷提升。2021 年至 2023 年,吉利集團新能源車型銷量從 10.01 萬輛增長至 48.75 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從 7.54% 增長至 28.90%,2024 年上半年進一步增長至 33.50%;2021 年至 2023 年,長城汽車新能源車型銷量從 13.70 萬輛增長至 25.64 萬輛,占總銷量的比例從 10.69% 增長至 20.85%,2024 年上半年進一步增長至 23.65%,泰鴻萬立主要客戶新能源車型及銷量占比均呈上升趨勢。
此外,泰鴻萬立也在新能源客戶開拓方面取得突破。憑借良好的行業聲譽與過硬的產品質量,2022 年泰鴻萬立成功進入 TS 公司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并通過海斯坦普、賽科利開始供貨,應用車型為 3 系列和 Y 系列產品。
TS 公司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龍頭,2023 年全球汽車銷量 180.86 萬輛,銷量規模較大且增長迅速。2022 — 2024 年上半年,泰鴻萬立通過間接及直接方式向 TS 泰鴻萬立供應汽車零部件產品并實現銷售的金額合計分别為 1.1 億元、2.4 億元和 1.48 億元,增長迅速。
除 TS 公司外,泰鴻萬立也已經與國產新能源造車新勢力的代表企業極氪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零跑汽車、X 公司等建立了合作關系并成為其一級供應商。
三、鍛造技術護城河
過硬的研發技術是泰鴻萬立增長突圍的關鍵。
泰鴻萬立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多年的團隊建設和生產實踐,建立了一支經驗豐富并具有市場競争力的專業技術團隊,建有 " 浙江省級企業研究院 ",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和持續創新能力。
泰鴻萬立也同步建立了完善的研發系統,通過 PLM 系統(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對公司内部所有與產品相關的數據進行集中、系統、統一的管理,确保產品數據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正确性,同時能夠方便研發設計人員快速索引查詢、實現公司内部的知識共享,有效縮短設計研發周期并提高設計研發質量。
通過多年研發體系建設,截至目前,泰鴻萬立已累計擁有 120 項專利技術,其中 25 項為發明專利。
實際生產技術上,汽車結構件和功能件的生產制造技術主要體現在模具開發技術、衝壓技術以及焊接技術等方面。
泰鴻萬立在分析國内外先進專業技術發展情況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技術積累,通過自主研發設計形成了包括 " 汽車衝壓件高效率低能耗自動焊接技術 "、" 大噸位重型車身件衝壓應用技術 "、" 自動化衝壓生產技術 " 等在内的多項自有核心技術。
模具自主開發方面,泰鴻萬立設有集模具設計、加工、組裝、調試、檢測及售後服務為一體的模具事業部,擁有一批專業的模具開發和設計人才。通過自主開發模具,泰鴻萬立能夠大幅縮短產品開發周期、及時響應和協同客戶需求、保障產品質量。
在先進技術奠基下,泰鴻萬立的產品結構愈發完善。當前泰鴻萬立主要產品包括汽車結構件和功能件,廣泛運用于汽車車身、底盤等領網域,產品種類較為豐富,能夠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具備多種總成零部件以及模具的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同時具有為傳統汽油車型、混合動力車型以及純電動車型配套零部件的能力。
優質豐富的產品結構一方面能使泰鴻萬立實現各類產品的客戶資源共享,有利于降低市場開發和管理成本,另一方面促進了不同產品間技術開發的互相交流,進一步推動產品更新。
四、募資解決產能瓶頸
泰鴻萬立下遊客戶產品需求旺盛,訂單旺季的生產排期較為緊張。2021 — 2023 年,泰鴻萬立的產能利用率分别為 91.65%、92.16%、92.54%,盡管期間進行一定的產能擴充,但產能利用率仍長期維持高位,出現一定產能瓶頸。
本次發行上市,泰鴻萬立計劃通過實施 " 年產 360 萬套汽車功能件及車身焊接分總成件建設項目(二期)"" 河北望都汽車衝壓焊接分總成件擴產建設項目 " 和 " 浙江台州汽車衝壓焊接分總成件擴產建設項目 " 來擴大生產場地并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以此來解決當前產能不足的問題。
募投項目也将使泰鴻萬立的產能布局更為完善。項目建成後可提升配套滿足吉利汽車、上汽集團、TS 公司等整車廠在内的長三角汽配圈汽車零部件需求的能力," 河北望都汽車衝壓焊接分總成件擴產建設項目 " 建成後可提升配套滿足長城汽車等整車廠在内的京津冀汽配圈汽車零部件需求的能力。
募投項目也将進一步擴充產品種類,滿足整車廠對零部件日益豐富的需求,提高產品附加值。同時可以擴充模具生產制造相關設備、引進相關人才,進一步提高泰鴻萬立的模具設計、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