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互聯網醫療三巨頭最新财報:踏實賺錢,戰略轉向與命運分野,歡迎閱讀。
近期,阿裡健康、京東健康、平安好醫生陸續公布了最新的财務數據。
在營收上,阿裡健康和京東健康保持了較大基數下的營收增長,但增速均回落至 5% 以下;平安好醫生的營收規模持續縮小,但首次實現财報層面上的盈利。
在最新的戰略和業務布局上,這三家互聯網醫療巨頭都在沿着各自的既定戰略行進,所有業務調整都服從于集團公司的整體戰略。京東健康依然執着于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醫療健康服務生态,但家庭醫生的夢想交到了 AI 的手中;阿裡健康放下了打通問診到購藥到後續健康管理閉環的野望,毅然轉向了泛健康賽道;平安好醫生則接近完成戰略轉型,新的 KPI 是服務好集團金融客戶的醫療和養老需求。
在過往那些璀璨的年代裡,大家都在不約而同地探索着互聯網醫療行業的邊界和可能性,ToD ( Doctor ) 、to I ( Insurance ) 、ToH(Hospital)、ToP ( Pharma ) 等各種業務方向都嘗試了一遍,最終找準了自己在產業裡的定位。
這個被理想和技術催生的行業,正在逐漸回歸商業本質。線上醫保放開,即時零售崛起,在諸多變化中,這條賽道的終點還遠未出現。各家企業的選擇,也帶來了各自命運的分野。
賣藥的天花板
從營收體量上來看,京東健康、阿裡健康和平安好醫生呈現從高到低的梯隊格局,且差距較為明顯。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實現營收 283 億元人民币,比阿裡健康整個 2024 财年的營收還多了 13 億元。而平安好醫生則繼續圍繞核心主業做減法,上半年的營收僅為 20.9 億元人民币。
雖然整體差距較大,但如果單從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定義上來看,三家公司幾乎是在伯仲之間。
京東健康把營收分為兩大類,一是商品,二是服務,其中服務包括了電商平台的傭金、線上問診、數字化營銷等,今年上半年,這一塊的總體收入是 44 億元人民币。平安好醫生在大幅削減實物類銷售業務後,把 20.9 億元的營收全部歸為服務類别。而阿裡健康最近一份半年報的服務類收入為 15 億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京東健康還是阿裡健康,他們的基本盤——自營商品銷售都已經進入了成長的瓶頸期。
今年上半年,京東健康的自營收入為 239 億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的 232 億元僅僅多了 7 個億,這也直接将京東健康的整體營收增速拉低到了 4.6%。做個簡單對比,2023 年中報時,京東健康的自營收入增加了 57 億元,公司整體營收的增速是 34%。
阿裡健康的放緩趨勢更為明顯。2024 年财年數據顯示,阿裡健康自營收入為 237.4 億元人民币,相比 2023 年财年的 236 億元幾乎沒有增長。受此影響,阿裡健康 2024 财年的營收增幅僅為 1%,而 2023 财年時這一指标為 30%。
" 藥械這個類别,不管在哪一個渠道,有多大的渠道紅利,它最終都是有天花板的。" 一位長期專注于醫藥領網域的投資人告訴《健聞咨詢》,京東健康和阿裡健康自從成立以來,每年的營收都是兩位數甚至倍數級增長,但随着市場趨近飽和,這個勢頭必然會中斷," 大家會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規模上搖擺。"
相比于這兩家擅長 " 賣藥 " 的電商平台,平安好醫生這幾年反其道而行之,碾壓式收縮藥品銷售業務,雖然營收規模一降再降(相比峰值時減少了近 40%),但利潤率卻穩步上升。從去年開始,平安好醫生的毛利率就一直穩定在 32% 左右,比京東健康和阿裡健康高出了 10 個百分點,并最終在今年中報時首次實現扭虧為盈。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人力成本的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這三家公司的利潤曲線。以過往三年為例,平安好醫生的員工人數從 4561 人縮減至 1446 人,減員比例近 70%。而阿裡健康從 1033 人增加到 1435 人,京東健康則從 2576 人增加至 3177 人。
" 過去這幾年,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最早追求用戶規模的平安好醫生,開始講‘小而美’的故事,而最初以服務小微商家起家的平台,正在慢慢變得‘大而全’起來。"
醫藥電商行業的資深研究員陸陽(化名)表示,京東健康和阿裡健康的自營平台活躍用戶數分别為 1.8 億和 7700 萬,這個比例和兩家公司的營收規模整體相當。而平安好醫生已經不再于财報中體現個人用戶數量,取而代之的是戰略業務付費用戶和服務企業的數量,全面轉向集團金融主業和 B 端市場。
退回 " 主業 " 和舒适區
結合公開報道和最新的财報信息,三家公司的戰略重心和業務方向都在悄然發生變化。
從京東健康來看,今年最大的動作無非兩件事。
一是裁撤調整了原本寄予厚望的家庭醫生業務。對此,今年 5 月,《健聞咨詢》曾刊發獨家報道,據知情人士透露,京東家醫自 2020 年 8 月上線以來,公司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產品定位也經歷多次調整,但始終沒能解決銷售問題。說白了,就是投入產出不成正比,是一門賠錢的生意。
二是在去年發布 " 京醫千詢 " 醫療大模型的基礎上,推出了一站式智能醫療服務產品 " 康康 "。京東健康方面稱,希望 " 康康 " 能成為普通用戶身邊的個人健康助手,即用戶在生活中遇到健康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向 " 康康 " 問詢,并通過 " 康康 " 鏈接到大量的線上線下醫療資源,無論是尋醫問藥,還是健康科普,都能夠一站式解決。
看到這裡,懂行的人就會發現," 康康 " 不就是一個 AI 版的家庭醫生嗎?也就是說,京東健康仍然寄希望于打造一款入口級產品,只是過去真人版的家庭醫生成本大,定價高,服務人數有限,而 AI 版的家庭醫生則完美地避開了這些缺點。
唯一的問題在于,AI 版家庭醫生的服務能力是否值得用戶信任。這一點,京東健康在今年上半年的财報中也多次做了背書。比如京東健康和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研發的 " 基于大語言模型的診前數字醫生 " 入選 CHIMA2024 醫院新興技術創新應用典型案例,包括推出 AI 心理陪伴師,輔助診斷工具及數字管理工具等。
相比之下,于去年底換帥的阿裡健康似乎已經下定決心淡化嚴肅醫療的色彩,轉而投入更符合電商基因的泛健康賽道。
2024 年财年,阿裡健康在自營收入整體持平的情況下,幾個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50% 的類目分别是個人護理、保健和按摩器材,護具(器械)的收入更是同比增長超過 68%。與此同時,阿裡健康大藥房還新增了寵物醫療及部分功能性護膚面膜等慢健康品類目。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獨立于傳統的醫療體系之外,更貼近日常消費品的屬性。
即便是在處方藥領網域,阿裡健康也選擇了更輕巧的品類進行合作。比如,和華東醫藥合作,線上首發了第一個國產 GLP-1 類藥物利拉魯肽注射液,該藥物可以用于治療 BMI 大于 27 的單純性肥胖患者。此外,阿裡健康還和輝瑞合作,首發了全球唯一一款獲批用于治療成人重度斑秃的藥物樂復諾。
三巨頭中,唯一想把醫療服務做深的是體量最小的平安好醫生。
一個意味深長的細節是,今年 6 月,在京東健康下線家醫服務包後,平安好醫生宣布對旗下的家醫品牌 " 平安家醫 " 進行全面更新。更新後的 " 平安家醫 " 打造了 11312 的服務體系,包含 1 個專業權威的家庭醫生團隊,1 個國際一流的标準服務路徑,3 套主動式的健康管理服務和 12 項稀缺醫療資源。
除此以外,去年 8 月上任的 CEO 李鬥還為平安好醫生帶來了另一條業務主線——養老管家,這部分業務也在今年上半年被首次單獨列為公司業務主項進行披露。
為了支撐家庭醫生和養老管家這兩大核心樞紐,平安好醫生建立了覆蓋 29 個科室的約 5 萬名内外部醫生團隊,累計籤約專家醫生約 2900 人。在 AI 能力上,平安好醫生的自研醫療大模型,覆蓋了 143 萬醫生及 14.2 億次問診數據,能夠将家醫服務的效能提升 30%。
在戰略性放棄 C 端市場,引入養老服務後,平安好醫生的業務目标就變得十分清晰——把精力聚焦在 1770 萬戰略業務的付費用戶身上,踏踏實實地做好這部分高淨值人群的醫療和養老服務。
當外部環境不好的時候,企業和人一樣,會本能地退回到自己最舒服的環境裡。但這并不意味着探險的結束,人總會有重新出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