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連糖都不吃,這種菌到底有多挑食啊啊啊?,歡迎閱讀。
人為什麼喜歡吃糖?因為糖是甜的。那人又為什麼會覺得糖有甜味呢?
實際上,味道并不是食物自身的屬性,而是完全由人的舌頭判定的。同一種蔬菜,有的人覺得很苦,有的人就不覺得。大體說來,人之所以覺得某個東西好吃,那都是因為人體在歷史上很需要這個東西。當然,現在 " 糖過量 " 變成了新問題,但這并不影響糖本身對人體生理的重要性。
歸根結底,是因為糖特别容易轉化成能量。所有的生物都時刻需要能量才能活着,但是生物需要的能量都是比較溫和的,太強烈的能量就會破壞生物體的結構——所以人不能靠燒火生存,也不能靠接電線生存。
糖就是最好的能量來源:和氧氣一起,在幾十種酶的催化下,經歷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把裡面的能量一點點溫柔地釋放出來,供人使用。在緊急情況下,人體也會拿其他化學物質來生成能量,但正常來說糖一直是主流。這不但對人成立,對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成立。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研究新發現:
一種不吃 " 糖 " 的微生物
不過,生物界永遠有例外。《自然通訊》近期報道了一種微生物——海原體。它就不吃糖,哪怕你把它泡在糖水裡,它都像是沒看見一樣。研究表明,它的體内完全失去了代謝糖的能力,其他生物負責讓糖發生反應的那些酶,它基本上丢光了。
那它的能量要從哪裡來呢?是個非常生僻的渠道,精氨酸水解。這個渠道只需要三個酶,但是能量效率上就天差地别了。理論上,一分子葡萄糖在生物體内最多可以產出 38 份能量,實踐中通常產出 30~32 份。可是一分子精氨酸,竟然只能產出一份又多一點能量。靠着這麼一點微不足道的能量,居然還能活下來,也真是難為它了。
那麼,為什麼這個菌會這麼節能呢?大概是因為它把身體其他部分能扔的也都扔掉了。它不但把代謝葡萄糖用到的幾十個酶都扔得差不多了,别的重要元件,它也是扔了個七七八八。
生物的重要信息大都存在基因裡,人體有兩萬多個基因負責編碼酶和其他蛋白質,還有一萬多個基因負責各種調節功能,加起來不到四萬。而這個菌呢,居然只剩下 359 個基因,只有人類的百分之一。
它是如何生存的?
精簡到這種程度的生物,到底怎麼生存的?答案是,它并不是獨立生活,而是住在一種深海八放珊瑚的體内。
一片深海珊瑚及蛇尾綱共生體。科學家研究的那種菌就生活在類似的珊瑚體内。圖片來源:wiki
我們熟悉的熱帶淺海珊瑚,大多是靠體内共生的藻類光合作用獲取能量。但是深海幾乎沒有陽光,生活在這裡的珊瑚基本上都是捕食者,靠吃别的微小動物和有機物碎屑為生。它們體内也有了其他的生物。我們對于這些生物還很缺乏了解。這次發現的菌,就是一個案例。
菌住在人家身體裡幹嘛呢?一個顯然的好處是可以利用現成的營養物質,不用自己造了。人類目前發現的最簡單的獨立生活的生物,也有 1100 個基因,畢竟任何生物只要活着,就需要進行一些最基本的新陳代謝,制造一批最基本的身體零件。但假如這些零件可以從外界獲得,那就不需要自己造了。
對于獨立生活的生物來說,在茫茫大海裡偶然找到這些零件可以說是難如登天,完全不能指望。但是如果直接住在其他生物體内,那絕大部分零件身邊直接就有了。
珊瑚怎麼就允許它住在體内呢?
但是請等一下,那不就是 " 偷 " 别人家東西嗎?沒錯,很多寄生的微生物确實是在偷。但在這個案例裡,深海珊瑚和它體内的菌好像還挺和諧的。前者并沒有要把它趕跑的迹象。通常來說,這意味着菌也給珊瑚做了一些好事作為回報,雙方的關系就成了互惠互利。這種關系就不再是寄生,而是共生了。
那麼這個菌到底給珊瑚做了什麼好事作為回報呢?研究者還不完全清楚,但論文裡提出了兩種可能,一是防御,二是廢物處理。
" 防御 " 指的是這個菌可以驅趕其他的寄生生物。科學家在菌的體内發現了一種很活躍的 DNA 切割系統,叫做 CRISPR。CRISPR 在當代生物技術裡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基因編輯工具。不過,它本來的作用是破壞入侵者的基因。也許這個菌可以使用 CRISPR 把别的有害寄生菌都消滅掉,作為回報,珊瑚就負責給菌提供一點營養。這有點像是養貓來抓老鼠,雖然貓也需要人去喂,但和老鼠的害處相比就無關緊要了。
" 廢物處理 " 指的就是之前提到的菌的能量來源,也就是精氨酸。精氨酸水解是個非常低效的能量來源,遠遠比不上吃糖。會選擇這種能量看似難以理解,但如果這是有意的呢?如果這是符合珊瑚利益的呢?所有的生物都有分解氨基酸的需求。珊瑚完全有可能是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菌來處理,過程中順帶釋放的能量就算是送給菌了。而菌這邊則是專心分解精氨酸,不和珊瑚争搶寶貴的糖。這樣,就又變成雙赢的場景了。
當然,上述兩種可能性也許并不矛盾。
細菌是地球上真正的生物化學大師,發明了無數超乎想象的生化代謝途徑,相比之下大型動植物的生化代謝簡直是千篇一律。正因此,當代生物學研究裡細菌的地位極其重要。這種菌的奇怪代謝大概不能直接幫助人控糖,畢竟糖代謝對人太重要了不能整個丢棄——但是它或許能加深人類對生化進程的理解,說不定還能給生物學科研提供強有力的研究工具。
菌或許沒有腦子,但它們幾十億年試錯試出來的那麼多花招,未必就會輸給人類幾十年來的想象力。
參考文獻
[ 1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3855-5
策劃制作
作者丨範崗 科普作者
審核丨陶寧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副教授
策劃丨徐來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林林
相關推薦
1. 南極雪地突然變紅,出現詭異 " 血雪 ",到底怎麼回事?
2. 這 3 種下意識的行為,意味着你在欺負自己, 請立即停止!
4. 李子柒過敏導致全臉潰爛腫脹,過敏原就在你愛吃的這些食物裡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