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便宜又好用的OCulink,能“幹掉”雷電4或USB4嗎,歡迎閱讀。
在我們三易生活收藏的老設備裡除了許多稀有的手機、平板電腦之外,還有一台略顯特殊的筆記型電腦。為什麼說它特殊?一方面,它并不是什麼稀有的工程機、限量版機器,而只是當年有大量生產的普通型号。
但另一方面來說,這台紅色的索尼 VAIO VGN-Z138 筆記型電腦,卻也可以視為索尼曾經在 PC 產品線裡的最高傑作之一。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在 2010 年、也就是 13 年前,實現了将标壓移動處理器、中端獨顯、藍光光驅、1080P 分辨率螢幕,以及雙盤位 磁碟 陣列全都塞進 13.1 英寸機身的創舉。同時在碳纖維與鋁合金材質的加持下,這款 13 年前的 " 标壓獨顯輕薄本 " 重量僅 1.39Kg,即便放到現在來說,稱之為 " 工業奇迹 " 可能也并不為過。
當然,對于如今的很多輕薄本用戶來說,大家可能已經不會再羨慕這樣的產品設計了。一是因為現在這類產品在性能、顯示等各方面實在是都進步了太多,像一些最新的 " 核顯 " 在遊戲性能上也都已不差,并不一定非得追求帶有 " 獨立顯卡 " 的產品。
此外,即便是對于那些并未配備高性能顯卡的輕薄本而言,由于現在普遍都會提供至少一個雷電 4 或 USB4 接口,這就使得它們理論上可以通過顯卡塢來進行高性能獨顯的外接擴展。如果不在乎成本的話,哪怕是給不到 1Kg 重的輕薄本來外接一塊 RTX4090,理論上也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但如果你真的這樣去做了就會發現,通過顯卡塢外接的獨顯,性能普遍都會有比較明顯的損失。這種損失一方面源自筆記型電腦内屏的顯示機制(外接獨顯無法直接輸出畫面給内屏,需要經過核顯轉接),另一方面也與目前筆記型電腦普遍采用的接口帶寬不足有着很大的關系。
這其實并不奇怪,因為當今的主流獨顯基本都采用了 PCIE 4.0*16 的接口規範,就算是一些相對低性能的型号,最差也需要 PCIE 4.0*4 的帶寬來保障它們與 CPU、内存之間的通信效率。
那麼 PCIE 4.0*4 具體來說是多大的帶寬呢,通過公開資料可以了解到,PCIE 4.0*4 的帶寬是 8GB/s、折算成 bit 也就是 64Gbps。而眾所周知的是,目前主流 " 輕薄本 " 上使用的雷電 4 和 USB4 接口最大單向傳輸帶寬,也只有 40Gbps。
換句話說,雖然它們的确可以用于外接獨立顯卡,但這樣的帶寬哪怕對于像是 RTX3050Ti 這種級别的入門級獨顯來說,可能都會構成顯著的性能瓶頸,就更不用說那些更高端、性能更強的顯卡了。
不僅如此,無論雷電 4、還是 USB4,它們都還有一個繞不開的缺點,就是需要使用額外的控制芯片。這一方面是相關廠商的利益使然,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些接口普遍采用了多功能的設計。也就是說,它們既可以傳輸數據、也可以用于擴展顯卡,或是作為高功率快充、還能直接輸出視頻、音頻,甚至是網絡信号。在這樣的前提下,雷電 4 和 USB4 接口顯然就都需要使用額外的控制芯片,來識别當前的工作模式、并進行自動切換了。
或許正因如此,早在雷電接口還處于雷電 1、雷電 2 的時候,行業裡就已經有一些組織開始研發成本更低、功能更 " 純粹 ",可用于筆記型電腦外接顯卡的接口方案了。
而這,就是 OCuLink。與雷電接口主要由 PC 企業(英特爾、蘋果)主導的情況不同,OCuLink 出自 PCI-SIG(周邊元件互聯特别興趣小組),它其實就是制定 PCI、PCI-X、PCI-E 規範的電子工業聯盟組織。換句話說,雖然知名度可能不如雷電,但 OCuLink 的 " 血統 " 要更 " 純正 ",也是更偏行業通用的公開、免費标準。
此外,OCuLink 比雷電和 USB 都 " 純粹 " 得多,因為它沒有别的功能,基本上就只是将 PCIE 做成了外置接口而已。因此它不支持高功率充電、不支持視頻、網絡等信号的傳輸,僅僅只能兼容那些基于 PCIE 接口的擴展設備,比如企業級硬碟、以及外置顯卡等等。
但也正是因為這種 " 純粹性 ",使得 OCuLink 接口有好幾個難以被忽視的突出優勢。
首先,就是它的帶寬很大。因為 OCuLink 基本可以視作就是簡單的、把 PCIE 接口引出來而已,所以它不存在任何額外的編碼轉換,傳輸帶寬可以高達 64Gbps、也就是完整的 PCIE 4.0*4 規格。這顯然要比雷電 4、USB4 都要更快,在現有的通用接口規範當中、僅次于尚未有產品實裝的雷電 5,以及同樣尚未量產的 USB4v2。
M2 轉 OCuLink 只需最基本的一塊電路板就行,無需任何控制芯片
其次,也正是因為 OCuLink 完全不需要額外的控制芯片,這不僅大幅降低它在實際產品中使用的成本,也使得 OCuLink 可以非常簡單地使用現有 PC 裡的各種接口進行轉接。比如,一些發燒友甚至早就摸索出了使用筆記型電腦上的 PCIE 4.0 M2 固态硬碟接口轉接成 OCuLink,然後再外接顯卡塢的玩法。此時就只需要一塊最簡單的、焊有接口的電路板就行,不僅成本極低,而且性能比雷電 4 顯卡塢還反而更好。
最諷刺的是,由于不需要控制芯片,所以 OCuLink 甚至可以做到比雷電、USB 更好的穩定性,以及更徹底的 " 即插即用 "。從網絡上部分消費者的反饋來看,基于 OCuLink 的外接顯卡、硬碟等設備,工作起來會比雷電和 USB 設備更快、更穩定,即便反復拔插,也不用擔心會有什麼驅動報錯之類的情況。當然,OCuLink 本身就不需要任何驅動,所以這才是 " 正常現象 "。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 OCuLink 的好處這麼多,那為什麼過去在消費級設備上很少見到它呢?
一方面,這可能與 OCuLink 的功能過于 " 純粹 " 有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輕薄本上外接顯卡的,OCuLink 和雷電、USB 相比雖然更快更穩定,但也少了太多的功能,這就使得它并不一定符合大眾消費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大家也不要覺得 OCuLink 就是受到了什麼 " 打壓 "。事實可能剛好相反,因為 OCuLink 純粹的功能和超高的穩定性,使得它過去長期在企業級市場被大量使用,特别是作為顯卡計算集群以及高性能硬碟陣列的連接方案很受歡迎。
但這樣一來,實際上我們便不能排除它形成了一種 " 認知固化 " 的效應。也就是說,因為 OCuLink 在企業級市場太受歡迎,以至于基本上 yu 它相關的絕大多數外設和擴展設備,都并非針對消費級市場。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有廠商想把 OCuLink 引入消費級 PC,也會不得不考慮用戶對其的觀感,以及 OCuLink 已經 " 固化 " 企業級生态的問題。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這個接口本身可能很好、很便宜,但消費者在市場上能夠找到、與其相關的外設,絕大多數都會很貴、而且過于專業。
這就有點類似于 E1.L、E3.S、U2、SAS 等接口的情況,雖然它們的性能都很高,而且本身不見得有什麼多高的授權費,但因為與之相關的產品長期只存在于企業級市場,就導致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相關接口本身就已經變成了一種 " 高不可攀 " 的存在。所以即便有廠商想要将其用到消費級產品上,也會被認為 " 不夠親民 "、甚至反而是 " 沒有誠意 " 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