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公積金付物業費多地跟進,以民生思維喚醒“沉睡”資金,歡迎閱讀。
潮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王彬
圖源:視覺中國
" 可提公積金繳物業費這項政策非常好,為我們小家庭減輕了一部分經濟負擔。" 近日,貴州省黔南州首批辦理該業務的職工點贊道。根據黔南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的《關于适時調整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的通知》,允許繳存人提取公積金支付自住房物業費,最高限額為每年 3000 元。這一調整優化了公積金的使用範圍,提升了公積金的使用效率。
不只是貴州黔南州,貴州的遵義、六盤水,還有湖北的天門等地,近期都推行了 " 公積金可支付物業費 " 的政策,有的還可以用公積金支付房租。早在五年前,浙江嘉興就明确職工可按年提取公積金繳物業費。四年前,深圳也出台規定,公積金可以用來支付住房物業服務費、日常收取的物業專項維修資金、舊住宅區加裝電梯等費用。現在,一個可以看到的趨勢是:公積金付物業費,正遍地開花。
很多人公積金賬戶裡的錢,刨去還貸提取的額度,還會有剩餘,賬戶剩下的錢很難提取出來。這些錢,也被稱之為 " 沉睡 " 的資金。而以支付房租或者物業費的方式,提取公積金,就是在喚醒 " 沉睡 " 的資金,讓其去到該去的地方,發揮應有的效用,這樣的 " 錢盡其用 ",也是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符合社會公共利益。
給公積金賬戶裡的資金 " 做減法 ",給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 做加法 ",公積金付物業費的價值和意義,便在于此。試想,當職工們用公積金的餘額,來支付物業費,就意味着自己的腰包可以少掏幾千塊。實際生活支出的減少,無疑有助于減輕職工們的生活壓力和負擔,甚至還可能利于消費的激活與提振。
無獨有偶,前不久,浙江也進行了一個有益探索:浙江省直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新政稱,繳存職工可直接用公積金賬戶餘額衝抵公積金貸款本金,直接有效減輕房貸月供壓力,其本質上和 " 公積金付物業費 " 一樣。當這類政策可以推廣得更為廣泛,其所能攪動的一江春水,帶來的社會正向效應,很可能是超出預期的。
從老百姓的實際需求出發,給老百姓實實在在的實惠。這些政策和公共服務,實現了公積金的 " 用得上 "" 用得好 ",為盤活公積金提供了 " 具體有效解方 ",充滿着民生思維、民生情懷,落腳點就是 " 為民便民利民惠民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更多資金資源 " 投資于人 "、服務于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公積金付物業費 "" 公積金賬戶餘額衝抵公積金貸款本金 " 等實招,也可以視為資金 " 投資于人 " 的一種踐行。随着更多地方的加入和推進,吹響的也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協奏曲。
公積金可以付物業費這事,給現實留下的一個重要啟迪在于:若想實現真正意義上的 " 投資于人 ",釋放社會活力,能解綁的地方,一定要充分解綁,少些限制與制約,讓政策制度盡可能靈活起來,更好服務于民。
"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