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100部童年動畫IP,為什麼只有“豬熊羊”跑出來了?,歡迎閱讀。
作者 | 大寶、吳曉宇
" 看藍貓,學藍貓,我有知識,我自豪!"
還記得這句卡通片裡的經典台詞嗎?它出自湖南三辰卡通制作的科教動畫《藍貓淘氣三千問》。藍貓、淘氣、菲菲、咖喱和肥仔等一系列經典角色,也成為了一代 90 後的童年回憶。
2025 年的今天,藍貓這個角色再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的時候,卻并非是因為什麼好消息。上個月,藍貓再次和官方投訴二創下架的傳聞聯系到一起。
評論區誤以為此條微博說的是藍貓,随後發帖者進行了澄清
娛樂資本論曾聯系過現在的 IP 方藍貓動漫,他們也對傳聞進行了澄清,并表示藍貓是一個知識 IP,擔心不規範的二創會影響到 IP 形象。藍貓官方也非常願意粉絲們創作規範的二創内容。不過,藍貓動畫依舊難產,衍生品種類寥寥,IP 開發前景不容樂觀。
事實上,像《藍貓淘氣三千問》一樣,有很多中國動畫都倒在了 IP 化道路上。娛樂資本論篩選出跨越 55 年的 100 部國產 TV 動畫,在 2.53 億青少年構築的萬億消費市場中,溯源而上,梳理其背後動畫公司在 IP 化進程中面臨的困局,有些發現,讓人唏噓:
· 曾是國產機甲動畫之光的藍弧,現在只能在 B 站上的情懷小視頻裡看到;
· 千禧年初年入 10 億 + 的藍貓帝國,在被轉讓到房地產商人手裡後,如今正在賣煙花爆竹;
· 淘米《摩爾莊園》《賽爾号》徹底成為時代眼淚,頁遊、電影、TV 動畫全線消失。
從一部動畫發展成一個真正的 IP,這對于每家動畫公司而言都是一道坎。千禧年初,國内湧現了一大批動畫公司,能夠形成 IP 并跑通商業模式的公司卻是鳳毛麟角。一家家動畫公司的成長史,恰是國產動畫 IP 的血淚史。
靠平行宇宙起家,藍弧蹭奧特曼引來三次訴訟
機甲特攝動畫,是中國早期引進的諸多卡通片種之一。《奧特曼》《機動戰士高達》和《鐵甲小寶》也是國内最早形成粉絲群體的機甲特攝片。于是在中國動畫發展的早期,發力機甲特攝動畫的公司不在少數,藍弧動畫就是其中一個典型案例。
藍弧動畫成立于 2003 年,以《洛洛歷險記》《超獸武裝》系列在業内嶄露頭角。不同于傳統少兒動畫的簡單叙事,其作品常融入平行宇宙、哲學思辨等成人化元素。2009 年與星傑玩具合作的《洛洛歷險記》,将玩具營銷與機甲熱血結合,成為了其自身最為成功的一部動畫。
洛洛歷險記(圖源:豆瓣)
轉捩點出現在 2014 年,光線收購了藍弧 50.8% 的股權,王長田兼任藍弧文化董事長。資本入局後,藍弧動畫始終沒有完成電視動畫定位上的突破,陷入了 IP 化進程中的瓶頸。
2016 年,藍弧動畫推出電影《果寶特攻之水果大逃亡》,在《大魚海棠》5.66 億票房光環下僅收獲 834 萬。同樣是 2016 年,光線傳媒轉讓藍弧文化所有股份,原因不詳。
為挽回頹勢,藍弧快速上映了新系列電影《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鋼鐵飛龍之再見奧特曼》豆瓣評分僅為 2.5 分,并拉開了其三年被告三次的序幕。
2018 年,藍弧背刺星傑玩具,與奧飛聯合制作重制版《洛洛歷險記》——《武戰道》,雖然豆瓣評分高達 9.1,但被星傑玩具告上法庭構成侵權;不久後,藍弧再次背刺奧飛,與樂星互娛聯合制作了《果寶特攻 4 之铠之魂》,再次被奧飛告上法庭。
随後,《鋼鐵飛龍》系列的續作《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上映。這令 " 奧特曼 " 系列代理圓谷非常生氣,第三次把藍弧動畫告上了法庭,認為其對 " 初代奧特曼 " 構成侵權。最終,圓谷赢下了這次訴訟。
鋼鐵飛龍之奧特曼崛起(圖源:豆瓣)
輸掉了官司的藍弧動畫只得背水一戰,并在 2021 年上線了由旗下當家 IP《超獸武裝》改編的真人 CG 科幻網劇——《英雄覺醒》,又稱《超獸武裝之千面英雄》。該劇沿用多維空間設定,然而故事内核與表現形式卻過于商業化,被觀眾吐槽 " 毀童年 "。
如今,《超獸武裝》《洛洛歷險記》正式成為時代眼淚,只能活在 B 站發布的情懷向混剪視頻裡。所幸,藍弧動畫目前憑借手裡最後一個還算長青的《果寶特攻》為主運營相關内容,于 2024 年授權《果寶無雙》手遊,延續着 " 動畫改遊戲 " 的老路。
藍弧動畫用行動證明了,爆款内容并不等同于長壽 IP。藍弧動畫,成于機甲,也敗于機甲。最初的《洛洛歷險記》,無非是将動畫視為玩具廣告的延伸載體。除了樂高以外,這樣的例子在國内也并不少見,但國產自有 IP 玩具往往更擅長制造短期爆款,常常面臨快速過氣的困境。
奧迪玩具(奧飛動漫的前身)2006 年推出《火力少年王》帶火悠悠球,開啟 " 動漫 IP+ 玩具 " 新商業模式。重慶視美動畫與廣州天貝玩具(後為天貝動漫)看到了這樣的時代風口,接連出品了《彈珠傳說》《勁爆戰士》等作品。跟風者的命運往往是相似的。現在,天貝動漫已查無此公司。
星傑玩具的日子同樣不好過。他們沒有繼續沿用其 IP" 百變機獸 ",而是選擇重制 IP,與金鷹卡通聯合推出動畫《神龍拯救隊之元氣星魂》,未能沉澱真正 IP 價值。
藍貓虹貓,走向同一個 IP 開發結局
時間撥回千禧年前後,《藍貓淘氣三千問》或許是第一個能夠形成 IP 價值的動畫。它誕生之初的高度也遠比後來的《喜羊羊》和《熊出沒》系列要高得多。而由藍貓的創作者王宏制作出的兩部動畫,最終似乎走向了同一個 IP 發展結局。
有很多觀眾可能還是分不清,虹貓和藍貓是兩只不同的貓。其背後是王宏所制作的《藍貓淘氣》系列和《虹貓藍兔》系列,在進口動畫與國產美術廠二分天下的時代,開創了中國民營動漫的先河。
《藍貓淘氣》系列出品公司為三辰動畫,以《新編十萬個為什麼》為藍本,從 1998 年開始播出,一直到 2004 年停播,成為了中國播出時間最久的分集動畫。
藍貓系列點燃了國產動漫 IP 授權的第一把火,6000 餘種授權商品覆蓋衣食住行,開辟 " 特許連鎖 " 模式授權全國 3000+ 家專賣店,在 2003 年營收達到 12 億元,一句 " 開家藍貓店,歡歡喜喜好賺錢 " 開辟了最早的動畫廣告營銷模式。在蘇真的領導下,藍貓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能夠稱之為 IP 的動畫形象。
現藍貓 IP 運營方為普騰系和董金虎,是一名搞廚具裝修的房地產商人,目前公司主要賣湖南特產和生產煙花爆竹。2023 年,新運營方在摩點開啟手辦眾籌,目标金額為 30 萬元,最終僅獲 2000 元支持,不免令人唏噓。
更戲劇性的是,在藍貓 IP 徹底成為時代眼淚後,藍貓官方以 " 侵權 " 為由起訴同人創作者,本來可以靠 " 二創 " 掀起一波熱度的藍貓,選擇用法律武器切割與粉絲的聯系,反而靠着在微博上和粉絲撕逼再次成名。
另一方面,王宏離開三辰卡通後,單飛成立了宏夢卡通。《宏夢卡通》也是《虹貓藍兔》系列的制作方。自 2006 年起,《虹貓藍兔》系列動畫開始播放,文學顧問為餘華、美術顧問為韓美林,是中國第一部武俠動畫。除此以外,該公司還制作了《奇奇顆顆歷險記》《神廚小富貴》等。
2007 年,蘇真離開宏夢卡通,核心團隊分裂。自此宏夢卡通開啟了瘋狂擴張,在動畫内容質量越來越差的情況下,宏夢卡通逐漸埋下了隐患。在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的情況下,藍貓專賣店在品牌授權上毫無規劃地瘋狂繁衍,給錢就能開,盜版滿天飛。
直至 2014 年,宏夢卡通被長城動漫收購;而作為招牌的 IP" 虹貓藍兔 ",也易主到一家由宏夢授權成立的廣州公司。
虹貓藍兔七俠傳(圖源:豆瓣)
而 2006 年推出的《虹貓藍兔》系列在動畫内容上更是遭到了重創,武打成了暴力、俠義成了粗俗,動畫數千集的體量,讓其本身在劇情方面難以轉向,在網絡動畫還不成熟的年代,《虹貓藍兔》系列囿于 TV 動畫審查标準,在電視上逐漸消亡,宏夢卡通的 " 第二春 " 也就此破碎。
圈層化動畫 IP 崛起,内容質量是護城河
當《星遊記》在 2011 年以 " 國產海賊王 " 的标籤橫空出世時,沒人料到這部熱血番會開啟動畫閱聽人的裂變。2014 年,全擎傳媒接手後推出的劇場版,讓主角的冒險從熒屏延伸到大銀幕。
類似的案例還有《十萬個冷笑話》,這部無厘頭喜劇用 1.2 億票房證明:不讨好低齡觀眾也能存活;《秦時明月》雖然 IP 布局略負面,但在 TV 版番劇方面仍有影響力,玄機也憑借《鬥羅大陸》也一直熱度不減。
這些動漫 IP 都标志着國產動漫史上一個華麗麗的轉向,由于它們的世界觀與人物塑造更加脫離 " 子供向 ",導致他們的閱聽人略微 " 小眾 ",在國民度上欠缺,但在 " 情懷 " 上黏性卻更強,主打 " 圈層化 " 的标籤,永遠擁有一批堅實的擁護者。
同樣類型的作品,還有由若森數字推出的《不良人》系列。比起青青樹旗下的《魁拔》,若森數字的 IP 生态更加完善,策略也更加貼近市場。這家公司的故事也同樣充滿張力。
2003 年起,若森開發曼陀羅 beta1,為了測試系統,若森做出了其第一部動畫《俠岚》意外打開市場,156 集劇集播放量破 40 億。但問題在于,作為一部非典型 " 子供向 " 動畫,即便能夠在電視上播放,做得也是虧本生意。
不過,若森憑借《俠岚》在男頻向動畫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 IP 護城河。伴随着第一批《俠岚》觀眾的長大,若森也開啟了自身的轉型之路。2014 年,若森轉型網番,依靠《俠岚》的内容沉澱,《不良人》首季全網播放量破百億。
若森其實最早是做遊戲起家的,而做動畫也是因為想通過動畫來給遊戲導流。然而,2018 年起,迎來遊戲版号寒冬,若森準備好的遊戲全都沒法上線,若森幾近破產,只能把寶押在動畫上。
但若森能夠在接二連三的打擊中活下去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們明白 " 内容質量 " 是 IP 化的根基,接下來的幾年,若森一直靠動畫口碑死守陣地。
基于《俠岚》,若森數字于 2018 年推出動畫電影《風語咒》,是其《畫江湖》系列首部動畫電影。
風語咒(圖源:豆瓣)
2020 年至 2022 年,《不良人》系列仍然如期與觀眾見面,可貴的是,即便破產仍然沒有影響其動畫質量,網友号稱《不良人》是唯一一個在内容上還能 " 自圓其說 ",擁有長久生命力的網絡動畫 IP。
2023 年成為若森的關鍵轉捩點:《畫江湖之天罡》網絡電影創 6000 萬票房紀錄,第六季《不良人》豆瓣開分 9.6。當同行還在為生存掙扎時,若森已手握多部動畫電影打造 " 畫江湖 " 品牌,驗證了 " 内容即護城河 " 的硬道理。
而同樣是以遊戲起家的淘米網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淘米網絡曾用《摩爾莊園》《賽爾号》書寫神話:10 餘部電影收割 5 億票房,數百集動畫構建童年記憶。但高光轉瞬即逝。
《摩爾莊園》最早在 2011 年上映大電影,2012 年起,《賽爾号》以一年一部的頻率上映,表現可圈可點,但随着動畫内容持續造血的困難,2019 年,《賽爾号》系列迎來最後一部大電影。
賽爾号大電影 4 聖魔之戰(圖源:豆瓣)
與此同時,受限于頁遊周更的高頻次,《摩爾莊園》與《賽爾号》動畫團隊也宣布解散,TV 動畫也宣布終結。
淘米的轉機出現在 2021 年,《摩爾莊園》手遊登場,IP 突然爆火,上線後即進入國内 iOS 遊戲暢銷榜前三名,巨人網絡表示有意收購淘米網絡 72.81% 的股權,估值來到了 15 億,對比之年,當年淘米網絡的上市價值僅 3 億美元。
然而,随着《摩爾莊園》的熱度下降,巨人網絡對淘米的投資也不了了之。
2023 年,MMV(元宇宙控股)正式收購淘米網絡的 100% 股權,淘米網絡終究也沒有靠自己的 IP 們實現逆襲,和若森相比,《摩爾莊園》《賽爾号》似乎始終錨定的是固定年齡的閱聽人,而若森則慢慢伴随着當年那一批閱聽人成長,沒有始終深耕于 " 子供化 " 内容的產出,也許這是維持其 "IP 圈層 " 的重要秘笈。
AI 作圖 by 娛樂資本論
從上面這些動畫公司的發展歷程種我們不難看出,一部動畫想要成長為真正的 IP,不僅需要動畫本身擁有達标的素質,還需要動畫公司具備穩定的制作環境和合理的 IP 開發商業模式。
藍貓等一系列 " 童年回憶 " 消失在公眾視野中,背後資本多次易手,體現的正是中國動畫產業發展的不完善,動畫公司們缺乏一個穩定的 IP 開發思路。不過,今天的中國動畫產業,仍然有若森、奧飛、華強方特乃至上美廠這樣的公司,他們也在為今天的孩子們創造新的 " 童年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