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神探狄仁傑》為什麼能火到現在?,歡迎閱讀。
看《神探狄仁傑》,學商業互捧。
2004 年,《廣播影視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實施方案》出台,十條戒令讓《征服》《黑洞》之類的涉案劇退出了黃金檔,《神探狄仁傑》完美平替,一炮而紅。
雖不是為條例所拍,僅是趕上了好時機,但本劇的質量也沒辜負涉案劇留下的空白。
沒有兒女情長搶戲,一顆紅心幹事業,案件波谲雲詭,勢力犬牙交錯,變化萬千,精彩至極。
但一定要看原版 30 集,現流行的 27 集版本,是央視因血腥、恐怖、敏感删改後的閹割版,看起來難免有些不流暢。
尤其《滴血雄鷹》一章,若不看完整版,必定失色不少。
劇中迷團層層遞進,看似撥開雲霧見天明,實則初露端倪,直至上達天聽依然暗藏殺機。
更關鍵的是該劇除了這些嚴絲合縫的推理外,還有廟堂與江河,哀民生之多艱,嘆大唐之神器。
但行文布局有點像《少年包青天》,都是使團案開篇,中間過渡,隐逸村滅門案 / 江家莊滅門案牽扯出謀逆之事。
不過錢雁秋大概只是參考了外在形式,故事内核二者大相徑庭,《少包》側重于包拯的成長,不得已卷入朝廷權謀,而且劇中的部分案件也純屬獨立劇情,與主線沒有任何關聯。
然《神探狄仁傑》的主線一直緊扣恢復大唐,皇位之争這一大主題,支線中的使團驚魂、藍衫記、滴血雄鷹也都圍繞此進行,環環相扣,高潮迭起,并未有絲毫偏差。
狄仁傑也不同于包拯,他是主動進入紛争,刷副本的過程中力求武皇還朝大唐,這種友好借鑑可以多些,總比翻拍、抄襲強多了。
當然,《神探狄仁傑》也有些小瑕疵,如某些片段的重復使用,一些邏輯的合理性不強,但當大框架沒有問題的同時這些小細節可以忽略不計。
與《大宋提刑官》的壯志難酬相比,狄仁傑比宋慈更谙政治,知道如何權衡利弊,在皇權漩渦中周旋,也懂得順勢而為,因此看起來沒有那麼悲壯,反而添了爽感。
這也不算虛無主義的胡編亂造,畢竟歷史上确有其事,只是編劇做了藝術加工。
這種不影響大脈絡,不魔改人物的改編是可以接受的,《滿江紅》們好好學學,什麼叫活用史實,而不是胡說八道。
梁冠華老師的表演也讓狄仁傑與他綁定了,《大周武朝刑偵大案要案紀實》紀錄片表明,狄仁傑就長他那樣,不然就是狄仁傑的問題。
《神探狄仁傑 2》對第一部的世界觀進行了擴充,只是狄仁傑開了金手指,李元芳開挂化身杯王,險象環生中的生死一線之感沒了。
就像僵屍片中的林正英一樣,有他出現就不必擔心主角團的安危,這無疑讓該劇失色不少,不像第一部那樣讓人揪心,移不開眼睛。
《神 2》确有了可以快進的片段,致使本格推理的缜密性也随之減弱。
如崇州案的逆轉過于生硬,狄仁傑仿佛開了天眼,一切都料事如神,總在關鍵時刻神兵天降,狄春、如燕的身份被識破有為了反轉而反轉的刻意之嫌,如燕和李元芳的感情戲也有些拖沓,產生了部分廢戲,
所幸故事性依舊很強,最後真相揭曉,丘靜卸下面具的一波三折,推倒此前所有結果再重來的設計,以及草蛇灰線的嚴絲合縫,三國戰事一觸即發的驚心動魄,蛇靈天羅地網的步步為營,狄仁傑深謀遠慮的運籌帷幄還是叫人大吃一驚且引人入勝。
而蛇靈案有神劇那味兒了,一切以爽為主,不像《大宋提刑官》那般正經,犯法必須嚴懲。
蛇靈案中只要良心未泯,棄惡從善也可重頭再來,就像第一部中狄仁傑為太子掩飾,重用曾泰一樣,多了些許人情味,運行法則更接近人們期待的現實烏托邦世界。
法不是死板的,是可以變化的,也是懷才不遇的天堂,平頭百姓的福地,社稷江山的祥瑞,這種價值觀更接近大眾所想,看着得勁,觀眾就開心,不悶、不憋、不壓抑。
如李元芳誤入蛇靈總壇被殺,但不會讓人擔心,因為他自帶外挂,肯定逢兇化吉,輕松觀影且不沉重,劇集也因此走紅。
只是缺點也比較明顯,蛇靈是上可通敵賣國,下可攪弄風雲,眼線遍布朝廷内外,勢力滔天,一心反武滅周的組織。
可把蛇靈渲染的如此厲害卻不堪一擊,狄仁傑、李元芳不費吹灰之力就将其搗毀,名不副實的落差感讓人意猶未盡。
要不是袁天罡率領的另一股蛇靈勢力在後續反轉,把狄仁傑變成他與肖清芳内鬥的棋子,恐怕蛇靈案就有些平庸了。
只是此類反轉并不令人意外,多人加入狄仁傑團隊,這些人肯定都是反派,之後都在重復這種套路,幸虧最後狄仁傑因知曉武則天太多秘密辭官回鄉讓這一篇章升華了。
江州案與前兩案相比,不再是狄仁傑獨挑大梁,而是戲份比較平均,三人組齊頭并進,元芳推理大長進,溫開捧哏必言神,如燕負責錦娘線。
每個人都在各自的支線上探案,匯成一條主線,為案件添磚加瓦,狄仁傑綜合信息,所以在群像戲和線索上鋪的很大,最後怎麼收場決定這一章的質量高低。
收尾倒是挺精彩,林永忠是薛青麟,錦娘是其女兒,狄仁傑放過林永忠的設計的确叫人眼前一亮,只是有些路徑依賴,江州案跟第一部的藍衫記頗為相似。
都是數年前的大案,一個是黃國公,一個是越王,都是武則天派人暗中調查,一個是曾泰加入了梅花内侍,一個是溫開被委任為内衛,都是引出皇上對朝内勢力的敲打,一個是太子李顯,一個是梁王武三思,盡管重復,但總體來看,還是吊打一眾國產劇的。
《神探狄仁傑 3》中狄仁傑不再超神,李元芳不再開挂,總算回歸到正常模式了。
解釋了何為神,何為人,何為信仰,也講清楚了什麼叫勝利者,以人為本,天下大公才配書寫歷史。
在懸疑性上,涼州案 - 黑衣社真正做到了一波三折,黑衣社借刀殺人、聲東擊西,狄仁傑敲山震虎、引蛇出洞、關門捉賊,比他們技高一籌。
似說書一般将撲朔迷離的故事道來,還在最後來了一波歸義伯爵是黑暗天王情人的三俗戲碼,頗懂觀眾。
但三部中,狄仁傑解毒都是銀針刺身,病人吐血後痊愈。
錢雁秋還是有些倦怠了,一招鮮吃遍天了,然而他的吃老本不止于此,也導致《神探 3》的逆風翻盤不夠引人入勝。
因為有了上一部的經驗,凡是新到狄仁傑身邊的角色必然有反轉,涼州案沒能免俗,所以小桃是黑暗天王,薇兒是聖騎士并不令人驚訝。
而且前有蛇靈這樣手眼通天的朱玉,黑衣社費盡心思、濫殺無辜僅僅是為了涼州一城,屬于關公面前耍大刀,太不夠看了,這也無疑削弱了涼州案的可看性。
在邗溝案中,狄仁傑的配置越來越接近包拯,但權勢方面卻不是包拯能比的。
後者殺個驸馬都得做半天思想工作,但狄仁傑一句 " 便宜行事 " 就可先斬後奏,大周常務副皇帝不是說着玩玩的。
這也讓觀眾可以更加關注《神探狄仁傑》中的本格推理,畢竟政鬥這件小事,狄仁傑談笑間便可翻雲覆雨,也不擔心有人掣肘狄仁傑,如朕躬親,代天巡牧的含金量太高了,畢竟上一個能比狄仁傑權勢大的叫做《康熙微服私訪記》。
所以邗溝案比涼州案更純粹,沒什麼通敵賣國,颠覆朝廷,也沒什麼争奪城池,恢復李唐,就是殺人貪腐的探案常規套路。
甚至鐵手團的實力都不一定比得過黑衣社,牽扯的大員也就一個穎王元齊,堪稱狄仁傑遇到的最弱對手,兇險程度不高,以至于錢雁秋開局就把李元芳給狄仁傑 ban 了。
只是邗溝案有些冗長拖沓,還整出了李元芳失憶這樣的俗套戲碼。
甚至還有小清這種連大名都沒有,純為推進劇情和與元芳組 cp,以及孿生姐妹身份轉換而存在的十足傻白甜工具人。
怎奈李元芳 " 吾輩楷模 " 的性格跟女性角色卻無 cp 感,如燕如此,小清也是,多虧狄仁傑線依然堅挺,否則就要淪為注水劇了。
由于與央視的版權糾紛,《神探狄仁傑 4》不得不改名為《神斷狄仁傑》,但名變質不變。
在金銀奇案中狄仁傑難得一見的吃了一些癟,他有張良計,對方有過牆梯,環環相扣,來回交鋒。
表面謎案已破,其實冰山一角,北山是假,南山未知,多重反轉不僅晃了狄仁傑也騙了觀眾。
美中不足的是《神 3》裡加了個傻白甜的小清就已經讓劇集多了一些廢戲,不夠緊湊。
《神斷》中又多了個更新版的傻白甜迎陽公主更是堅定了按下快進的決心,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只會自我感動的瞎搞影響觀感,成為累贅。
畢竟連劇中人都說她腦子不好使,錢雁秋都借李元芳之口大聲呵斥,演員本人也在采訪時說公主這個角色太傻,太讨厭了。
《神 3》時的黑衣天王明明不錯,不知為何到了《神斷》就徹底崩了,時過境遷,再尋答案已無意義,只能硬着頭皮看下去了。
在殺人陷阱中揭開了南山是誰之謎,也讓如何利用武皇殺掉吉利可汗與狄仁傑的布局大白,坐實賣國求榮之名讓狄仁傑面臨四部以來最危機的時刻。
這一階段,狄仁傑在第五層,而對手在第七層,之後狄仁傑的絕地反擊上演,猶如在懸崖邊戴着腳鐐跳舞,懸疑性不如前作,但故事性更強了。
只是安排狄仁傑和鍾氏的夕陽戀着實讓人難以接受。
前幾部之所以是佳品就是因為沒被拖泥帶水的感情戲喧賓奪主,如今泥沙俱下,失色不少。
然月氏國兇殺案又讓最後幾集的可看性增添許多,總算是虎頭,沒有蛇尾,盡管中間水了一些,但也可以原諒,沒有讓大局受損。
可惜的是,本來在錢雁秋的構想下,狄仁傑系列會拍五六部,一直拍到恢復李唐神器,但《神斷狄仁傑》之後便杳無音訊。
錢家班的矛盾讓錢雁秋、李元芳、梁冠華的鐵三角不負當年,最終分道揚镳,再加上錢雁秋自己的心思也逐漸不在影視上,這一本該完整的項目無奈擱淺。
而央視靠着錢雁秋留下的大框架拍出的《神探狄仁傑 4》簡直是狗尾續貂,沒有鐵三角算什麼正統,致使口碑一落千丈,宣告狄仁傑系列難再重啟,于觀眾而言,頗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