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步兵眼中的野戰食品也分三六九等,我軍現在能吃到哪個層次?,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裝甲鏟史官 Author 裝甲鏟史官
請關注我們的備用号,以防失聯!
作者:金戈鐵馬
編輯:海鹫
商務合作請聯系
成都戰甲科技有限公司
馮老師:18611085496(微信同)
叢老師:13707821945(微信同)
編者按:每逢節日假期,或與家人團聚,或約三五好友,吃上一頓大餐,相信是很多人的選擇。在戰場上身處一線的步兵們如果能在戰鬥間隙吃上一頓可口的飯菜,那将是對身心的極大慰藉,在補充體力的同時,更能激發士氣,堅定意志。今天就來聊聊步兵眼中野戰食品的層級。在閱讀精彩内容之前,敬請為本号加注星标,以免錯過更新,謝謝!
古語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夥食的好壞與戰鬥力息息相關,正如在我軍流傳甚廣的"好夥食能頂半個指導員",這絕對是至理名言。在諸多兵種中,步兵在在戰場上所處的戰鬥環境最為艱苦,不僅要直面槍林彈雨,後勤供給也難以保證,安安靜靜地喝口水、吃頓飯有時都是一種奢望。那麼什麼樣的野戰食品才能慰藉飢腸辘辘、身心俱疲的步兵,為他們補充足夠的能量呢?
■對于步兵來說,窗明幾淨的食堂和豐富的食品通常只存在于和平時期的後方基地中。
■在野戰環境下,風餐露宿才是步兵的常态。
殘酷的戰場環境要求野戰食品必須體積小、重量輕,同時還要具備較高的能量密度,并且易于加工、便于攜帶。在此基礎上,最好還要有更可口的味道和更均衡的營養。按照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野戰食品由低到高也可分為五個層次。
第一層:量大管飽
對于軍人來說,再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夠吃,那肯定是不頂事的。只有吃飽才能确保軍人有足夠的體力支撐高強度的作戰。量大管飽可謂是野戰食品的基本要求。
為了填飽士兵的肚子,自古以來各國軍方就想盡辦法,開發了很多适合野戰環境的食品。黑面包、炒面、飯團、馕等傳統食品都是經典的戰地口糧。進入工業化時代後,壓縮餅幹、午餐肉等現代食品有相繼被開發出來作為野戰食品。上述野戰食品的優點是造價低、耐儲存、飽腹感強,能夠做到量大管飽,但缺點則是口感差、口味單調、營養不夠豐富。
■從古代到二戰,飯團一直是日本軍隊野戰口糧的重要品種。
黑面包是中東歐很多國家的傳統主食,其中尤以俄羅斯人最為喜歡。和平時期的黑面包以黑麥為主要材質,添加有麸皮、鹽等食材,雖然口感酸澀,但相對健康。二戰時的蘇軍黑面包,由于面粉不足,只能大量添加鋸末、谷糠、草籽等不适于人類食用的材質增加飽腹感。就算是這樣的黑面包,在1941年至1942年最困難的時期,蘇軍士兵每人每天也只有不足500克的配給。
■黑面包、荞麥粥和肉罐頭,是蘇俄軍糧中歷史悠久的品種。
黑面包作為俄軍/蘇軍主糧長達數百年之久,地位根深蒂固。能否足量供應黑面包,事關俄軍的軍心穩定,據說彼得大帝曾特意頒布法令,嚴格監督黑面包的制作。黑面包經過充分的冷卻和幹燥後,堅硬無比,堪比板磚。吃的時候,需要泡在湯或者粥裡,泡軟了才能下咽,但也容易保存和攜帶,一塊面包就是一個步兵班一天的口糧。當然,随着時代和科技的發展,如今黑面包已經不再是俄軍野戰食品的當家頭牌,前線野戰廚房也能制作新鮮的白面包供部隊食用。
■俄烏戰争期間,俄前任國防部長紹伊古視察前線餐飲供應情況,親自查看新出爐的面包。
炒面是志願軍入朝作戰初期的應急野戰食品,配方和做法是将70%小麥、30%大豆、玉米或高粱經炒熟、磨碎、混合後,再加入0.5%的食鹽調味。炒面在幹燥環境中可保存數月之久,運輸也很方便,可以直接放入步兵的幹糧袋中,一袋炒面可供一名戰士食用7天左右,但後勤供給難以接濟的情況下,幹糧袋的容量也限制了志願軍的作戰時間,讓美軍窺探到"禮拜攻勢"的秘密。
■正在領取炒面的志願軍戰士,每一條幹糧袋可裝7天的炒面,重約7斤。
炒面即可直接食用,也可加熱水衝泡,或是用冷水、雪水攪拌後食用。炒面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至第五次戰役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炒面缺乏營養,特别是維生素A的缺失,導致大量志願軍官兵出現夜盲症,使我軍的夜戰優勢無法發揮。炒面口感差,幹吃容易噎嗆,如果沒有新鮮蔬菜、水果搭配,長期食用炒面容易上火導致口腔潰瘍。炒面的配方在前線反饋的基礎上也在不斷改良,後期的炒面添加了芝麻、花生、糖等食材以改善口感。
■出現在央視紀錄片中的炒面成品,加水後,呈現糊狀。
第一層級的野戰食品首要解決的是吃飽問題,以維持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口味、營養方面有着各種各樣的問題,無法單獨長時間食用。
第二層:熱飯熱菜
在軍糧有保障的情況下,當然是做熟加熱口味更好,也更利于健康。茹毛飲血既不好吃也不健康,吃壞了肚子,反而影響戰鬥力。如果是冬季作戰,長時間吃不上熱飯熱菜,會直接導致凍傷、腸胃病、腹瀉等非戰鬥減員,吃飯就是戰鬥力,絕不是一句空話。
據曾任志願軍第20兵團司令員的楊成武将軍回憶:在入朝初期,第20兵團部隊許多連隊一連十來天吃不上一頓熱飯……四兩米加上自挖的野菜,就是一天的夥食。成千上萬的人得了腸炎、痢疾。
■一把炒面一把雪的志願軍戰士,長期吃不到熱飯熱菜,發病率激增,造成嚴重的非戰鬥減員。
野戰食品中最受士兵歡迎的就是熱乎乎的肉湯。肉湯富含營養和蛋白質,不僅蘊含的卡路裡熱量極高,還易于消化吸收。對于軍人來說,經過劇烈運動或是激烈戰鬥之後,沒有什麼比得上一碗熱騰騰的肉湯更能恢復體力和精力。但凡條件允許,炊事兵都會想方設法為前線的兄弟煮一鍋有肉有菜的雜燴湯。西方國家軍隊通常是紅菜湯或是牛肉湯,東方國家軍隊則有紅燒牛肉方便面這樣的神器加持。方便面并非制式軍糧,本身營養也并不豐富,但可以額外搭配醬牛肉、火腿腸、雞蛋、蔬菜等食材一起煮,再加上一點刺激味蕾的紅油辣子,足以讓因過度勞累而食欲不振的戰士大快朵頤。
■駐守雪網域高原的解放軍官兵正在野外煮方便面,方便面的優點是快捷,只要水燒開,3至5分鍾就能吃。
對于一線部隊來說,熱湯實在過于奢侈,畢竟炊事班要躲在相對安全的後方才能安心做飯,等湯送到前線早就涼透了。求人不如求己,如果每個士兵自己就能加熱食物,豈不美哉。需求就是最大的生產力,前方有需求,後方就會有對策。于是單兵自熱口糧應運而生。
當今的單兵自熱口糧界有兩大流派。一派是以中美為首的石灰派,注重輕便快捷,加熱使用石灰加熱袋,無需明火加熱,只需一點水與加熱袋内的石灰發生化學反應,就能在幾分鍾内加熱好一份單兵口糧。
■解放軍戰士正在向自熱口糧的加熱袋内注入清水。
另一派是以俄英法德為首的加熱爐派,使用明火加熱,注重口感。這一派的野戰口糧套餐中鬥會搭配簡易金屬加熱爐和固體燃料塊,用于加熱罐頭食品或加熱飲用水,衝泡固體飲料,但是略顯笨重。
■俄軍野戰食品中配套的加熱爐正在加熱罐頭。歐洲大多數國家的野戰食品套餐中都配備了類似的加熱爐和固體燃料。
第三層次:營養均衡
在滿足量大管飽和熱飯熱菜這兩個層次後,如果能夠達到營養均衡,步兵的身體健康和體力耐力就有了最基本的保障,也就能堅持長期作戰了。
營養均衡講究一個葷素搭配,還要有蔬菜、水果調劑口味和微量元素。為此軍隊和民間的食品供應商想了很多辦法。先後發明了罐頭、雞蛋粉、煉奶等便于保存的食品和維生素片、鈣片、補液鹽等用于補充微量元素的藥品。
■解放軍的野戰夥食葷素搭配,使用新鮮食材,營養較為均衡。在野戰環境中能吃到這樣的飯菜,就可以算是達到及格水平了。
罐頭誕生于拿破侖戰争時期,是在拿破侖為解決軍糧保存問題開出重賞催生的發明。早期的罐頭主要保存肉類,如今的罐頭種類繁多,蔬菜、水果都可以做成罐頭。西方國家日常飲食中罐頭食品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使得西方國家的軍人自幼就習慣食用罐頭食品。
■現代軍用罐頭品種得到極大豐富,搭配雞蛋粉、煉奶、維生素片、鈣片就可基本滿足士兵的營養需求。
二戰以來,美軍在軍糧設計上長期走在世界的前列,在罐頭食品基礎上,先後研發了三代野戰食品。上世紀90年代問世的MRE口糧,一改以往笨重的金屬罐頭包裝,采用輕便的塑料袋包裝,并可以自熱,餐譜更是多達數十種,既調劑了口味,又豐富了營養,還照顧了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等特殊要求。
■美軍MRE口糧擁有數十種餐譜,并經常進行更新。每份MRE可滿足單兵一餐的需求,除主菜外,還搭配有零食、幹果、糖果、速溶衝劑等多種輔食。
以MRE為标杆,各國軍方新配發的野戰食品在設計上都是遵循營養均衡的原則,向着餐譜化、自熱化的方向發展。以我軍17式單兵自熱口糧為例,每一個餐譜都能确保士兵在一餐中補充足夠的卡路裡熱量和營養。
■17式單兵自熱食品的5号餐譜,内容是海鮮咖喱炒飯,看起來蠻有食欲。
■17式單兵自熱口糧的6個餐譜,無論是味道口感、葷素搭配,還是營養均衡,17式足以吊打MRE。
第四層次:種類豐富
野戰食品如果能做到種類豐富那就可以算是優秀了。要做到這點,可不單純是後勤保障的問題了,還與戰場形勢息息相關。只有在己方掌握了戰争主動權的情況下,才能确保補給線暢通,也才能确保士兵的餐桌上有種類豐富的食物,曾經實力超強的美軍在這方面的相關經驗值得我們借鑑。
■2010年8月,駐阿富汗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排隊領取戰地大餐。
冷戰結束後,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軍在面對任何對手時,都擁有絕對的實力優勢。在阿富汗反恐戰争中,美軍只用少量特種兵配合阿富汗北方聯盟,就推翻了塔利班的統治。塔利班躲入深山後,過于自信的美軍不僅沒有見好就收,反而拼湊了十餘萬多國聯軍長期駐扎阿富汗。
■2018年美軍駐阿富汗某基地的食堂。從圖中可以看到美軍士兵可以自由地享用各種新鮮水果。香蕉這種熱帶水果能出現在幹旱的阿富汗,背後是美軍強大後勤保障實力的體現。
為了保持嬌生慣養的美國大兵的士氣,美軍提供了堪稱奢華的野戰夥食。在阿富汗的美軍大型基地中,食堂采取自助餐形式,每頓飯都有二三十個菜品、十餘種飲料和水果。驚魂未定的塔利班此時尚不敢襲擾美軍補給線,使得大量食材可以安全運抵美軍基地。美軍還采取招投标的方法,将後勤補給委托給各國的民間承包商。于是,漢堡王居然進駐了美國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美國大兵不出基地就能吃到地道的家鄉菜。
■為"漢堡王"阿富汗分店運送食材的卡車搭乘軍用運輸機抵達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但是,當美軍在阿富汗陷入治安戰的泥潭後,美軍就成了各路人馬都想啃一口的唐僧肉。美軍的後勤承包商為了能平安地将物資運抵美軍基地,不惜向塔利班和各地的軍閥、部落交上買路錢。用美軍的錢去孝敬塔利班,塔利班再用這筆錢招兵買馬,最後再來打美軍,美軍反恐戰陷入了越反越恐的怪圈。
雖說美軍成了塔利班的資助者,但種類豐富的自助餐确實有助于提振美軍士兵的士氣,也能保持他們的健康。美軍為了防止士兵吃得太好,導致身材發福,體能下降,制定了嚴苛的體能考核标準。完不成标準,就要扣錢或者推遲晉升軍銜。于是,美軍基地中,大量吃飽後的美軍官兵要通過高強度的體能訓練消耗體内的多餘熱量,這也算是一種凡爾賽吧。
■在野戰條件下,MRE口糧依然是美軍士兵戰地餐飲的首選。
美軍的奢侈也是有限度的,自助餐只能在兵力雄厚、設施完善的大型基地内才具備推廣的條件。那些駐守在外圍小型基地、哨所的大兵們,能按時吃上MRE就算是幸福了。
第五層次:滿足個性化需求
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軍人也會有一些個性化的需求,譬如美國大兵無論身在何方,在感恩節一定要吃到火雞,而且要吃出自家媽媽親手烤制的味道,這就和中國人年夜飯一定要吃餃子一樣。
1950年的感恩節,正在朝鮮半島鏖戰的美軍士兵,分外期盼火雞。因為,原本麥克阿瑟答應士兵和他們的家人,一定會在感恩節前結束戰争,讓他們回家過感恩節。怎奈,狂妄的麥克阿瑟很快被志願軍打臉,兩次戰役下來,聯合國軍丢盔棄甲,退到三八線以南。麥克阿瑟為了安撫軍心,專門抽調大批運輸機,将美軍士兵家裡郵寄的感恩節火雞送到前線。
■朝鮮戰場上迫不及待分食火雞的美軍士兵。在異國他鄉作戰的美軍要是吃不上感恩節火雞,相當影響前線士氣。
■在朝鮮戰場的坑道中包餃子的志願軍戰士。在進入陣地戰階段後,志願軍後勤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夥食質量大為改善。
當年美軍官兵在前線能吃到火雞,喝上可口可樂就是戰鬥力和綜合國力的最佳體現。如今作為全球第一的制造業大國,今天的人民軍隊,比起當年的美國人更加豪氣。為了讓駐守在最艱苦、最邊遠地區的将士們能吃到可口的美味佳肴。解放軍後勤部門在2020年研發了野戰特需會餐食品,主要用于部隊野外駐訓節日夥食調劑和戰鬥出征、慶功保障的需要。
■加工後的野戰特需會餐食品,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欲大開。
野戰特需會餐食品區分北方餐譜、南方餐譜、香辣餐譜等不同地網域風味,每套餐譜包含8菜2飯1湯,采用整魚、整雞和海鮮等高品質食材,搭配堅果、凍幹果幹等佐餐小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其中甚至包括"佛跳牆"這種名貴菜品,可謂地道的"野戰大餐"。對于在野外艱苦環境中調劑官兵夥食,激發戰鬥意志和凝聚軍心士氣具有重要意義。回首革命戰争年代的"小米加步槍",今時今日的解放軍官兵何等幸福,正所謂"窮則小米炒面,達則鮑魚海參"。
■每道菜都采用真空包裝。加工時,只需通過蒸煮加熱,即可食用,非常便捷。
受篇幅所限,本文僅僅将野戰食品進行了簡單分級。在戰場上野戰食品如何吃、如何保存;壓縮餅幹、午餐肉等有代表性的野戰食品的歷史與作用;單兵自熱食品的點評等内容都無法詳細介紹。如果讀者感興趣,可以在評論區點評。
作者有話說
編輯每周一篇的餐桌文算是小編工作中最輕松惬意的時刻,尤其在假日加班時,能在紙面上體驗一番"舌尖上的戰場",也算節日加餐了。如果各位能夠體諒小編的辛苦,給我加個雞腿,我就更加感激不盡了!
美食回顧:
一周不腐の便當,漂白糙米的妙劑,陸軍馬鹿口糧的"科技與狠活"
裝甲鏟史官作者群像
金戈鐵馬
資深軍迷,曾在野戰部隊服役十餘年。對軍史戰史、武器裝備、戰術戰法、外軍知識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幾十年骨灰級軍迷,《兵器》,《現代兵器》,《航空知識》,《兵器知識》上稿若幹。自恃兔家陸軍裝備幾乎無一不認識。)
原創不易,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