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Gucci 跌落神壇?控股皮諾家族财富縮水近70%,歡迎閱讀。
年過八旬的開雲集團(Kering SA)創始人弗朗索瓦 · 皮諾(Francois Pinault)的家族财富,已從疫情時期的峰值縮水逾三分之二。
他的兒子弗朗索瓦 - 亨利 · 皮諾(François-Henri Pinault,業内普遍稱其簡稱 HFP,本文簡稱為 " 皮諾 ")多年來一直試圖重振 Gucci,但本周公布的财報顯示,其可比營收季度暴跌 25%,暴露了 Gucci 在他執掌下已深陷危機。
本文,家辦新智點将帶你走進皮諾家族的發展之路、轉型挑戰以及傳承之旅。
皮諾家族财富縮水超三分之二
即使在奢侈品行業普遍下滑、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動蕩的背景下,皮諾家族财富損失仍然令人矚目。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統計,現年 88 歲的皮諾(Francois Pinault)淨資產自 2021 年 8 月以來下跌 69%,目前為 186 億美元。以美元計,這是同期該榜單上所有富豪中最大跌幅,甚至超過競争對手 LVMH 創始人貝爾納 · 阿爾諾(Bernard Arnault)——盡管後者同樣受到奢侈品需求下滑的衝擊。
4 月 23 日,全球奢侈品巨頭開雲集團發布 2025 年一季報。報告顯示,開雲集團一季度銷售額大跌 14% 至 38.83 億歐元。其核心品牌 Gucci 在 2025 年一季度的營收為 15.7 億歐元,按可比銷售額下跌 25%。
開雲集團旗下的其他品牌,包括第二大品牌伊夫聖羅蘭、巴黎世家、葆蝶家、亞歷山大 · 麥昆以及華倫天奴的部分股份,規模都不足以抵消 Gucci 的下滑。這家由歐洲億萬富豪皮諾家族控股的集團,在世紀之交高調進軍奢侈品行業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皮諾家族發展之路
現年 87 歲的老皮諾 16 歲辍學,後來加入家族鋸木廠學習技藝。1962 年,老皮諾創立了自己的企業——皮諾公司,從事木材生產和貿易。此後十餘年,老皮諾通過收購法國各地的小型公司,穩步壯大自己的木材帝國。
1988 年,皮諾公司更名為皮諾股份公司,并在巴黎證券交易所上市,獲得了繼續擴張所需的資金。彼時,皮諾股份公司已擁有 180 家公司,年營業額達 100 億法郎(約合 70 億美元)。
1992 年,皮諾集團開始第一次轉型,在收購巴黎春天百貨(Primtemps)後轉向零售業,并将集團名改為皮諾 - 春天(Pinualt-Printemps);而随着對專業零售商雷都集團(Redoute)的收購,集團的名字也相應變更為皮諾 - 春天 - 雷都(Pinualt-Printemps-Redoute),簡稱 PPR。
1999 年,老皮諾主持收購了 Gucci42% 的股份,皮諾家族在這場收購拉力賽中的勁敵,是全球頭号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 ( LVHM ) 。在世紀之交的幾年裡,集團通過一系列關鍵收購擴充了品牌組合,包括聖羅蘭(1999 年)、寶詩龍(2000 年)、葆蝶家(2001 年)和巴黎世家(2001 年)等。
2005 年,老皮諾将集團交給兒子弗朗索瓦 - 亨利 · 皮諾(François-Henri Pinault,業内普遍稱其簡稱 FHP,本文簡稱 " 皮諾 ")。皮諾繼任開雲集團後開始出售資產,專注于奢侈品領網域,并保留了少數核心品牌。
2013 年,PPR 集團更名為開雲集團(Kering)。這次更名既是實際需要——鑑于春天百貨(Printemps)的剝離以及樂都特(La Redoute)的持續出售,同時也是該集團新身份的一種象征表達。據悉,目前皮諾家族持有開雲集團 42% 的股份和 59% 的投票權。
在皮諾掌舵期間,開雲集團從一家混雜着龐雜零售資產(如巴黎春天百貨)的控股公司,徹底轉型為專注奢侈品的巨頭,旗下核心品牌 Gucci 等曾多次創下令人咋舌的銷售紀錄。
開雲集團面臨挑戰
近年來,奢侈品市場需求放緩對開雲集團的衝擊遠甚于同行,尤其是那些 " 新貴消費者 " ——他們在疫情後曾狂熱消費,但在通脹壓力下大幅縮減開支。
盡管 LVMH 也受到波及,但憑借更豐富的品牌矩陣緩衝,其受創程度相對較輕,使兩大集團的戰略差異愈發凸顯。
多年來,Gucci(以及開雲集團)的命運起伏不定,源于其努力在時尚與奢侈品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這兩個領網域的商業模式可能相互衝突。前者依賴于轉瞬即逝且需要不斷變化趨勢,而後者則更具永恒性和持久性。
Gucci 歷來更傾向于前者,這使得 Gucci 能夠銷售像奧特萊斯店裡出售的那些追趕潮流的產品,但也使其容易受到經濟敏感型購物者變化無常的影響。而愛馬仕和香奈兒等高端市場的競争對手則提供永恒經典的產品,并經常制造缺貨以保持其受歡迎程度。
" 開雲集團的品牌矩陣以奢侈時尚品牌而非奢侈經典品牌為主導," 倫敦行業咨詢公司奧泰利(Ortelli&Co.)創始合夥人馬裡奧 · 奧泰利(Mario Ortelli)分析稱," 涉足時尚領網域天然伴随更高波動性——由于潮流更迭瞬息萬變,品牌或可乘勢而上風光一時,卻難保長盛不衰。"
自 2022 年 Gucci 業績開始令人失望以來,開雲集團已進行了一系列管理層改革,并兩次更換 Gucci 首席設計師——但這些舉措至今未能重燃消費者對這個昔日熱門品牌的需求。
2024 年被皮諾稱為 " 艱難之年 ",并表示重點在于重振 Gucci。彼時,他仍将希望寄托于設計師薩巴托 · 德 · 薩諾(Sabato De Sarno)。本月,皮諾已将 Gucci 的未來及其家族财富押注于繼任者德姆納 · 格瓦薩利亞(Demna Gvasalia)——他以單名 Demna 為人所知。
當周四被投資者問及今年已下跌 27% 的股價時,他表示:" 恢復開雲旗下品牌的吸引力将推動股價回升。" 盡管承認 Demna 的任命未獲金融市場好評,但皮諾稱這一選擇顯而易見,因為 Demna 是 " 同代設計師中最具影響力與才華的一位 "。
内部失職
"Gucci 的故事充滿了轉型和品牌重塑,但它目前所經歷的轉型可能是最艱難的轉型之一,因為他們必須修復公司層面和品牌層面的問題," 博科尼大學時尚與奢侈品管理講師斯特凡尼亞 · 薩維奧洛(Stefania Saviolo)說道。
投資者、分析師以及開雲集團前内部人士将公司近期動蕩的大部分原因歸咎于集團内部的失職。與 LVMH 集團的阿爾諾不同,阿爾諾以事必躬親而聞名,他會不時造訪巴黎的樂蓬馬歇百貨或倫敦的哈羅德百貨等門店,密切關注旗下品牌的運營情況。
而皮諾則被認為過于放任,任由品牌自行發展。一位前高管回憶道,中層管理人員對小品牌的戰略持有不同意見,而皮諾則置之不理。
但也有公司高管為皮諾的管理風格辯護,稱他授權給經理和設計師,但如果決策失敗,他也不懼于做出艱難的決定。投資者和行業觀察人士仔細觀察了皮諾在開雲集團近 20 年的高層生涯,認為他的業績好壞參半。
" 如果你回顧過去 10 年、15 年的表現,你會發現他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Valentino(開雲集團持有其 30% 的股份)董事長拉希德 · 穆罕默德 · 拉希德(Rachid Mohamed Rachid)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指出 Gucci 在近期陷入困境之前增長強勁,相信集團管理層 " 能夠帶領所有這些品牌走上正軌 "。
然而,在皮諾擔任集團首席執行官期間,他未能進行一些能夠減輕集團對 Gucci 過度依賴、增強集團穩定性的轉型性收購。
Gucci 一如既往地追求銷售增長的同時,卻犧牲了長期戰略。一位前高管表示,該戰略本可以将部分產品推向愛馬仕 ( Hermès ) 和香奈兒 ( Chanel ) 的領網域。
他特别提到了兩款包—— Marmont 和 Dionysus ——它們有可能成為像标志性鉑金包 ( Birkin ) 一樣的經典包款。此外,當前明星設計師亞歷山德羅 · 米歇爾 ( Alessandro Michele ) 的作品大受歡迎時,該公司本可以精心策劃產品短缺,并設定等候名單。然而,在歐洲和中國等地的奧特萊斯分銷仍然是該戰略的一部分,這降低了 Gucci 品牌的價值。
一位接近開雲集團的人士表示,集團内部普遍承認,需要控制正在侵蝕品牌價值的奧特萊斯銷售額,并解決 Gucci 的周期性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給開雲集團股東帶來了波動。但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奢侈品市場競争激烈且增速放緩,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見效。
随着開雲集團全力投入扭轉局面的關鍵嘗試,約 10 位長期投資者、前内部人士和行業觀察人士表示,開雲集團需要進行更為徹底的改革。
一些不願透露姓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甚至質疑,現年 62 歲的皮諾,在執掌開雲集團近 20 年後,是否是這一職位的合适人選。
家族傳承之路
從老皮諾到皮諾,皮諾家族父子間權力的忽然交接,是法國家族企業二代交接的一個經典橋段。
2003 年,老皮諾的朋友,法國傳媒大亨拉格戴爾 ( Jean-Luc Lagardère ) 突發死亡,因為之前完全沒考慮到誰來接班,拉格戴爾一家陷入了内鬥。老皮諾為朋友的猝死而震驚,同時也擔心自己家族陷入同樣的窘境。在大兒子皮諾進入公司 16 年之後,老皮諾決定完成交班。
2003 年,皮諾被任命為家族控股公司 Artémis 的 CEO,開始參與集團戰略決策,标志權力過渡啟動。2005 年 3 月,皮諾正式接替父親,成為開雲集團的 CEO,全面負責集團運營。
談及繼任計劃,皮諾表示過程其實持續了多年:"1992 年,我父親召集了八位經驗豐富的商業人士,組成了一個名為‘皮諾信托’的小組。他們的任務是長期評估我是否有能力接手他的工作。每年我都會與他們每個人共進一對一的午餐,然後他們會參加在我父親家中舉行的盛大晚宴。他們都是了不起的人,我很幸運能結識他們,但我不喜歡被置于顯微鏡下審視。直到 2001 年,他們認為我是合适的繼任者,于是這個小組解散了。"
在一次采訪中,老皮諾談及繼承商業帝國的重任,他表示對兒子的準備情況有清晰的看法:" 皮諾沒有一些繼承人的傲慢。他從小就被教導,繼承不是一種權利,而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東西。"
值得一提的是,1992 年,老皮諾成立了控股公司 Groupe Artémis(以希臘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命名),該公司成為皮諾家族的投資工具。目前,老皮諾和皮諾都是集團 Artemis 的管理合夥人。皮諾的弟弟勞倫斯和多米尼克分别擔任 Artemis 監事會主席和副主席,他們現在都有子女進入董事會。
根據 Artémis 網站的數據,其合并資產價值約為 600 億歐元(680 億美元)。Artemis 的投資涵蓋 PUMA、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知名酒莊、佳士得拍賣行、奢華郵輪公司龐洛(Ponant)以及科技與媒體資產。
目前皮諾已經 62 歲,有關他的繼任安排,外界知之甚少。不過,在一場始于 2014 年、與法國當局曠日持久的稅務糾紛中,他曾表示希望最終退出集團,但并未透露具體時間。
盡管皮諾的長子 26 歲的弗朗索瓦 · 路易 · 尼古拉 · 皮諾(François Louis Nicolas Pinault)因年齡尚輕難堪重任,但家族已釋放出培養其接班的信号。上月,他接替熱衷藝術收藏的祖父老皮諾,進入家族通過 Artémis 控股的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 ’ s)董事會。
" 老皮諾曾為子女規劃接班路徑,如今皮諾也需為下一代鋪路。他必須開始思考權力交接方案," 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家族企業研究副教授菲利普 · 佩萊 · 克拉穆爾(Philippe PeléClamour)指出," 未來數年内,我們或将看到某位家族成員在 Artémis 控股或開雲集團内部接受 mentorship(導師制培養),但目前繼承路線圖尚未明朗。"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家辦新智點 (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