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學經驗:怕冷的人 vs 抗凍的人,哪個更健康?真相是……,歡迎閱讀。
随着氣溫逐漸下降,有人裹着厚厚的羽絨服仍舊冷得發抖,有人卻穿着單衣在寒風中悠然自得。這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有人這麼抗凍?怕冷和抗凍是否暗示着身體的健康狀況?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兩類人群的差異,以及它們背後隐藏的健康真相。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為什麼有的人更加抗凍?
抗凍是人類對寒冷氣候的适應,經過上千萬年的演化,适應寒冷的人已經有了自己鮮明的特征。
從基因層面,抗凍的人的 ACTN3 基因可能發生了 R577X 突變而缺乏 α - 輔肌動蛋白 3(α -actinin-3),這一變化使得肌肉可以通過低強度、持續的收縮來產生熱量,而不消耗大量的能量。即抗凍的人在寒冷環境中,不需要額外的攝入能量就可以維持自身的核心溫度,抵御寒冷。全球大概有 15 億人具有這個突變。
抗凍的人在生理上也表現出獨特的特點,有研究對比了因紐特人與熱帶居民,發現了他們适應寒冷的秘訣:
首先身體代謝率顯著高于普通人,基礎代謝率比溫帶或熱帶居民高出 3% 至 19%,通過更高的熱量產生來維持體溫;
此外,因紐特人擁有更強的非顫抖性產熱能力,這種由棕色脂肪組織驅動的產熱方式可以持續較長時間,而不會像顫抖那樣迅速導致疲勞。
不僅如此,他們的皮膚溫度在寒冷環境中會降低,形成一種 " 自然隔熱層 ",減少了熱量散失。相比之下,熱帶居民在寒冷環境中的體表溫度較高,這種缺乏适應性的表現使他們更容易因寒冷而感到不适。
除了這個自然隔熱層,他們還擁有更多的皮下脂肪,不僅是天然的 " 隔熱材料 ",還儲備了寒冷環境中所需的能量。
經過多年的演化,他們也降低了自身的散熱能力,一是更少的汗腺,二是身體比例較低,表面積與體積之比小,都可以減少熱量散失。
他們還具有獨特的自我保護能力——冷誘導血管擴張(CIVD),即在寒冷環境中,由于皮膚和組織的長期血管收縮導致的外周組織溫度下降,當手指和腳趾的溫度足夠低且核心體溫仍保持較高時,動靜脈吻合口的開放會引發這種反常的血管擴張。這種能力可以保護外周組織避免被凍傷。
或許身邊抗凍的人就具有以上一個或多個的特征,不過也有可能是長期反復暴露在溫和的寒冷中獲得了更好地抗凍能力。
怕冷的人 vs 抗凍的人
誰更健康?
怕冷和抗凍并不能直接作為健康的标志,而是身體狀态的不同表現,人類這些改變對健康很多都有雙面的影響。
比如缺乏 α -actinin-3 蛋白,雖然獲得了更好地抗寒能力和耐力,以及荒野生存能力,但是整體力量和爆發力卻下降了,在運動過程中,由于肌肉機械特性較弱,更容易出現微損傷,而且炎症水平和酸痛更顯著,他們需要更長的恢復期,否則容易積累慢性損傷。甚至還有研究發現,這類人群可能具有更高的糖尿病風險。
而不缺乏 α -actinin-3 蛋白的人在運動中爆發力更強,容易導致嚴重的肌肉損傷,表現出更強的分解代謝反應,肌肉更容易疲勞。
所以,我們無法把是否怕冷當作一個健康指标,更應該追求生活本身的舒适感,根據自身狀況,合理應對寒冷,不讓怕冷或抗凍成為影響生活質量的障礙。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冬季防寒保暖健康指南
無論是怕冷還是抗凍,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點,才能更從容地應對冬季的寒冷挑戰。
對于怕冷的人來說,關鍵在于提升體内的產熱能力和保暖效果。可以通過适當增加運動來促進新陳代謝,例如每天堅持快走或輕強度的力量訓練,既能增強體能,也能改善末梢循環;同時,在飲食中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鐵的食物,比如瘦肉、雞蛋和深綠色蔬菜,幫助身體内部 " 升溫 ";此外,注意日常保暖,尤其是手腳和腰腹部的保暖,能夠有效減少熱量散失。
對于抗凍的人,雖然身體耐寒能力較強,但同樣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對健康的潛在威脅。特别是長期在低溫環境下工作或活動的人群,應當适時增添衣物,保護心腦血管功能,避免因過度暴露而誘發疾病;同時,不要忽視寒冷對皮膚和呼吸道的影響,可以适當使用加溼器保持空氣溼潤,并及時為裸露皮膚塗抹保溼產品,減少幹燥和凍裂的可能。
結語
在冬季,不管是怕冷還是抗凍的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的身體信号,靈活調整生活方式。
合理作息、飲食均衡,保持運動習慣,是抵御寒冷的核心策略。而适當利用現代工具,如暖手寶、電毯或保暖貼,也能有效提升舒适度。最重要的是,别讓寒冷成為心理上的負擔,科學應對寒冬,才能過得健康又安心。
參考文獻
[ 1 ] Wyckelsma VL, Venckunas T, Houweling PJ, et al. Loss of α -actinin-3 during human evolution provides superior cold resilience and muscle heat generation. Am J Hum Genet. 2021;108 ( 3 ) :446-457.
[ 2 ] Daanen HA, Van Marken Lichtenbelt WD. Human whole body cold adaptation. Temperature ( Austin ) . 2016;3 ( 1 ) :104-18.
[ 3 ] Lee FX, Houweling PJ, North KN, et al. How does α -actinin-3 deficiency alter muscle function? Mechanistic insights into ACTN3, the 'gene for speed'. Biochim Biophys Acta. 2016;1863 ( 4 ) :686-93.
[ 4 ] Rodas G, Moreno-P é rez V, Del Coso J, et al. Alpha-Actinin-3 Deficiency Might Affect Recovery from Non-Contact Muscle Injuries: Preliminary Findings in a Top-Level Soccer Team. Genes ( Basel ) . 2021;12 ( 5 ) :769.
[ 5 ] Pereira MA, Rosse IC, Silva AC, et al. Influence of Alpha-Actinin-3 R577X Polymorphism on Muscle Damage and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an Acute Strength Training Session. Biomed Res Int. 2022;2022:5447100.
[ 6 ] Riedl I, Osler ME, Benziane B, et al. Association of the ACTN3 R577X polymorphism with glucose tolerance and gene expression of sarcomeric proteins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Physiol Rep. 2015;3 ( 3 ) :e12314.
策劃制作
作者丨蔣永源 第三軍醫大學内科碩士
審核丨查英 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内分泌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鍾豔平
責編丨鍾豔平
審校丨徐來 林林
相關推薦
4.以為是痔瘡,結果是腸癌!竟是被這件常見 " 小事 " 給耽誤了……現在知道還不晚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内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 " 轉載 "
點亮 " 在看 "
一起漲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