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央視力捧的國民演員,也翻車了?,歡迎閱讀。
作者:魚叔
影視圈出了件大事。
「感動中國」2023 年年度人物出爐。
除了科學家俞鴻儒、水稻專家楊華德等意料中的國之巨匠外。
演員牛犇也上榜了。
頒獎現場,主持人介紹他:
「70 多年來精心刻畫了 200 多個經典熒幕形象。即便是很小的角色,他都會全力以赴;他從不給别人添麻煩,沒有助理,不用替身,受傷後打上麻藥也要完成角色。」
但,對此,很多網友卻不買賬。
有人說,演員演戲好,只是完成本職工作,也取得了相應報酬。
這個獎應該頒給有社會貢獻的人,比如科學家或奉獻社會的勞動者。
乍聽好像确是如此。
可再仔細想想就會發現,這種說法還是基于今天的影視環境。
年近九旬的牛犇,他的演藝生涯可遠不止如此。
今天不妨展開聊聊,他憑什麼「感動中國」——
牛犇
作為公認的老戲骨,牛犇的演藝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他演了一輩子配角,很多都是沒名沒姓、台詞寥寥的角色。
但卻能憑着出神入化的演技,讓角色立體鮮活。
像電影《牧馬人》中以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先聲奪人的郭谝子。
電視劇《老酒館》中孤苦無依,嗜酒如命的老二兩。
至今很多人都記憶猶新。
如今見多了演員争番位,粉絲争熱度。
再看看牛犇長長的履歷,很難不被震撼到。
他人如其名,只知埋頭耕耘。
橫跨大半個世紀的表演生涯中,與幾代電影人合作,留下 200 多個銀幕角色,串聯起中國影視業的發展史。
從 1946 年中國電影發展初期,在謝添的《聖城記》中作為童星出道。
到新中國成立後,參演北影廠的《龍須溝》,後又任上影廠演員。
再到 80 年代探索期,出演華語懸疑開山作《405 謀殺案》。
和謝晉合作《牧馬人》,與張瑞芳合作中國第一部兒童片《泉水叮咚》。
1989 年,還初次嘗試電視劇《聊齋》,嘗試了丐仙、白翁等幾個角色。
90 年代之後至今,随着電影產業化、商業化發展,他的作品類型也更加多元。
電視劇有 1990 年的《平凡的世界》,他飾演孫玉亭。
2004 年在《大宋提刑官》演老獄卒。
張藝謀的《活着》,他是威嚴又和氣的鎮長。
姜文的《一步之遙》裡,他又是好色的土财主。
如今,耄耋之齡還活躍在片場。
前兩年有《第十一回》《我和我的祖國》。
獲得 1 次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3 次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7 年,獲金雞獎終身成就獎。
他的敬業程度,放在今天的内娛顯得格外不合時宜。
為拍戲,他與死神擦肩 7 次。
曾經跌進黃河水,差點被急流卷走。
還曾從毛驢身上跌下,當場休克。
造成胸骨錯位,肋骨斷了兩根,醫生說必須卧床休息。
可為了不耽誤拍戲進程,他打着嗎啡,用 3 天時間拍完了幾十個鏡頭。
當時,他入戲太深,狠狠抽打自己時,一旁的醫生急切地說,再這樣下去就很難治好了。
事後,他卧床 9 個月才恢復。
這些慘痛的經歷卻不曾熄滅他拍戲的熱情。
拍《海鷗老人》時,他已經 80 歲高齡,一場跳進冰冷湖水中的戲,還是堅決不用替身。
84 歲拍《老酒館》時,片場氣溫低至零下,他堅持赤腳單衣。
導演主動提出讓他穿上襪子,只拍上半身。
但他斷然拒絕了,說這樣不符合角色設定。
近幾年,很多和他合作過的導演都感嘆,沒想到他這麼大年紀,台詞總能記得一字不差,拍戲幾乎都是一條過。
可能有人覺得,這些戲對有資歷的老戲骨來說不算什麼。
但其實,牛犇曾在采訪中說,他确實記性大不如前,記台詞越來越吃力。
只是他為了不影響拍攝,會花更多時間反復記憶,經常三四點就起床溫習劇本。
然而,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覺得,他只能說是行業勞模,談不上有社會貢獻。
尤其今天在很多人眼中,演員是特權行業。
演員付出得多,賺得也比普通人多,何至于被歌功頌德。
這種說法固然有其道理。
但也要知道,它僅限于當下的影視環境和頭部演員。
早年中國大陸電影業并非高薪行業。
當時社會整體經濟水平不高,演戲更多被視為藝術追求,而非商業活動。
演員屬于文藝工作者,收入來自國家規定的工資體系,而非市場化的票房抽成或片酬。
牛犇有過轉行做導演的經歷,拍過一部收視成績不錯的《蛙女》,這是電影廠派給他的任務,屬于本職工作,沒有額外酬勞。
比如,曾經的「北影三花」之一張金玲。
1970 年,她做演員時,最初每月工資是 18 元,以後每過一年會漲 4 塊錢。
那時人們普遍生活艱苦,她每年還得省吃儉用存 100 塊錢寄回老家給父母,也沒有額外的賺錢渠道。
有資料顯示,當年一般工廠學徒工的工資是 22 元,二級工是 48 元,比當演員的張金玲的工資還要高。
(圖:70 年代演員工資單)
演員的工作待遇自然也不比今天。
牛犇回憶當年拍戲條件艱苦,夥食、路費自理,晚上打地鋪住。
片場經常沒有廁所,演員只能盡量不喝水,牛犇到現在都沒有改變這一習慣。
劉曉慶拍《火燒圓明園》時,每天夥食都是冷饅頭。
看到香港演員的便當裡居然有肉時,羨慕得哭了出來。
不同于今天的電影、電視劇,好像更多是給大眾提供消遣、娛樂。
當年的電影明星都是廣大觀眾發自内心推選出來的。
他們拍的也更多是反應社會現實,貼近大眾生活的作品。
像牛犇那一輩電影人,出了很多德藝雙馨,備受尊敬的老藝術家。
牛犇的經歷又很特殊。
他是 6 歲父母雙亡,和哥哥相依為命的流浪兒。
意外進了劇組後,跟着很多演員吃百家飯。
也一直受到像謝添、趙丹、李麗華等老一輩藝術家的熏陶,将演藝事業的精益求精看作藝術、人生的追求。
從他身上能看到很多老一輩電影人的踏實和激情,責任和擔當。
他一輩子沒有經紀人,沒有籤經紀公司。
80 多歲還自己手寫每天的工作行程,自己打車去機場。
他對小人物的精準演繹,不僅為從業者樹起标杆,推動着中國影視業的發展。
還有更廣義而的社會文化意義。
就像牛犇早年對剃頭匠的表現,短短幾個鏡頭,是他長時間觀摩街頭的剃頭師傅學來的。
他說,從那以後,直到今天,他的頭發都是他自己理的。
除此之外,像廚師、工廠等不少行業,他都深入學習過,也都留在了不同角色裡。
他轉行做導演期間,除了學習導演能力,也主動培養演員,對他們的演技嚴格要求。
從他手下出過好幾個最佳男配。
他晚年不願麻煩孩子,選擇自己住老年公寓。
還省吃儉用資助了百餘名學生。
頤享天年的年紀,他還活躍在很多作品中,依然是小角色。
他戲稱,以前演小青年、小乞丐、小戰士,現在演小老頭。
他在很多采訪中談到自己的表演,反復說着最樸素的道理,就是做什麼都要認認真真做好。
無論是他本人的公眾形象,還是留下的那麼多作品,都傳遞着這個時代最難能可貴的價值思想和精神風貌。
今天,社會風氣的變化讓很多人忘了,演員也可以是一個普通職業。
「感動中國」本身就是嘉獎給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好的表率,參與引領社會風尚的個人,沒有排除任何一個行業。
其實這一獎項之前也頒給過演員。
2002 年,濮存昕獲此殊榮。
除了肯定演藝成績,也稱頌他在公益事業上的熱心付出。
他作為艾滋病防治大使,積極宣傳艾滋病知識,幫助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
所以如今給牛犇頒獎,自然是實至名歸。
和給濮存昕的獎杯一樣,不僅僅是肯定個人的功績,也是在給演藝圈提正風氣。
恰如牛犇給年輕一代電影人的寄語:
「你要愛電影,不要光愛它的鮮花、它的掌聲,還要為電影付出。」
時代的潮水依然奔湧向前。
黃金年代只會越來越遠,流量藝人早晚也會一撥撥退潮。
多年後還能留下來的,也只有生命鑄就的藝術精魂。
今天的内娛,依然需要這樣的「人民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