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社會經驗:那些不愛喝白開水的人,可能後悔了,歡迎閱讀。
大家身邊有沒有一些人從來不喝白開水,平時要麼常備飲料、要麼下午到點了就得來杯奶茶或咖啡。但凡問他們為什麼不喝水,得到的回復一定是:白開水沒味道,喝不下去 ……
那這些不喝白開水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呢?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不同類型飲料對身體的影響截然不同。今天,咱們就用科學數據來說話,來一場 " 飲料健康真相大起底 "。
長期喝含糖飲料的人
都怎麼樣了?
提到大家愛喝的飲料,閱聽人最廣的就是一些含糖飲料。這裡的含糖飲料主要是指添加了糖(如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或甜味劑以增加甜味和熱量的飲品,包括含糖汽水、果汁及果味軟飲、瓶裝 / 罐裝含糖咖啡、能量飲料等。
那麼,長期喝含糖飲料,會發生什麼呢?
攝入大量熱量
運動很難抵消
長期以來,不少人相信一個看起來 " 很合理 " 的邏輯:喝含糖飲料沒關系,反正我運動多,能消耗掉。然而,一項對墨西哥成年人進行的 6 年随訪研究打破了這種幻想。研究發現,即便參與者在空閒時間有規律運動,只要每天額外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 355 毫升),每年體重平均仍會上漲 0.1 公斤。
更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發現,即使保持世衛組織關于體育鍛煉的建議(每周 75 分鍾劇烈體育鍛煉或每周 150 分鍾中度體育鍛煉),也無法抵消含糖飲料帶來的體重增加。研究人員認為,軟飲帶來的 " 液态糖 " 不像固體食物那樣容易讓人有飽腹感,飲用者不會因此減少其他食物的量,容易形成熱量盈餘。
死亡風險升高
喝含糖飲料的 " 代價 " 可能遠不止腰圍變粗那麼簡單。一項涵蓋歐洲 10 個國家、超過 45 萬人的大規模隊列研究顯示,每天喝兩杯或以上含糖軟飲的人,全因死亡風險比每月少于一杯的人高出 17%。
更具體一點,如果是含糖飲料,消化系統疾病的死亡風險上升 59%;而如果是人工甜味汽水,循環系統疾病的死亡風險則高出 52%。
" 擠掉 " 了營養
有些人會說:我不胖,我也沒生病,那多喝點又何妨?但别忘了,每一杯含糖飲料,占據的可能不僅是胃裡的空間,還有我們飲食結構中原本屬于牛奶、水或天然食物的 " 份額 "。
一項系統回顧分析了 88 項研究,發現攝入含糖飲料不僅體重會增加,還會導致鈣、蛋白質等營養素的攝入量下降。這種 " 營養位移 " 效應非常典型:當我們喝得越多這些無營養、高熱量的飲料,就越容易忽略真正該攝入的牛奶、水果、蔬菜。
尤其對于兒童和青少年來說,這種替代效應可能對骨骼發育、免疫功能甚至未來的代謝健康都埋下隐患。
長期喝無糖飲料的人
都怎麼樣了?
很多人以為既然含糖飲料對健康有影響,那無糖飲料總沒事了吧!首先,無糖飲料不一定完全無糖,只是含糖量極低。無糖飲料中甜甜的味道主要來自糖精、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甜味劑。
從這個角度來說,選擇無糖飲料的确能夠降低日常糖和能量的攝入量。而且甜味劑在投入市場使用之前需要經過嚴格的檢驗,确保合理用量範圍内不會對人體產生毒害作用,比如致癌、致畸形等。
但這并不代表無糖飲料就可以放開喝。
大量飲用
增加疾病風險
部分研究提示甜味劑可能與肥胖、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中風、痴呆等疾病有關,不過現有科學研究證據尚不充足。
此外很多無糖飲料同時也是碳酸飲料,含有大量磷酸,而過多攝入磷會影響鈣的吸收,鐵、錳、鋅等礦物質的利用也會被幹擾。但有部分研究提示過量攝入碳酸飲料可能增加患骨質疏松的風險,并且碳酸飲料中含有的大量二氧化碳可能影響人的消化功能。
當心越喝越 " 胖 "
一項為期 8 年的研究發現,喝無糖飲料的人長胖的風險是不喝無糖飲料人的兩倍。另一項為期 10 年的研究也發現,喝無糖飲料的人比不喝無糖飲料的人 BMI 指數高 0.8,腰圍粗 2.6 厘米,并且腹部肥胖的概率比不喝無糖飲料的人高 36.7%。
這主要是因為喝無糖飲料會讓人產生一種想法:" 既然我都喝無糖飲料了,那我晚上多吃個冰激凌也沒啥 "。這種想法,可能會讓喝無糖飲料的人不知不覺中又把少喝的熱量補回來,甚至會吃得更多。
長期喝咖啡的人
都怎麼樣了?
現代年輕人," 咖啡續命 " 是常見操作,咖啡含有多種有益成分,比如咖啡因、綠原酸等。除了部分不建議喝咖啡的人群之外(睡眠不好、心律失常、胃病、腸易激綜合征、嚴重貧血、骨質疏松、青光眼患者等),健康成年人适量喝咖啡對健康還是有些益處的。
需要注意的是:咖啡真的不能喝太多。
綜合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歐盟食品安全局、加拿大衛生部、澳新食品标準局等機構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不超過 210~400 毫克咖啡因,過量喝咖啡會讓人失眠、心慌,暫時性血壓升高、心律不齊、牙齒變黃、增加鈣流失。
長期喝茶的人
都怎麼樣了?
茶是起源于中國的健康飲品,含有多種有益成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茶多酚,經常喝茶對健康頗有益處。
雖然喝茶好處多,但仍然要避免喝濃茶。濃茶含有較高的鞣酸,會影響鐵、鈣等礦物質吸收;也含有較高的咖啡因,會影響對咖啡因敏感者的睡眠。
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的下降,本身就容易貧血和缺鈣,更應當避免飲用濃茶。
所以,下一次你想喝飲料時,不妨多想幾秒:你喝進去的,不只是味道,可能還有 " 未來的自己 "。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