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退潮的餐飲業,養活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市場,歡迎閱讀。
" 一家餐飲店從開店到閉店,從生到死,中間養活了好多人。" 從事二手餐飲設備回收行業的李白站在布滿灰塵的日料店前感慨。從業近一年,他見過無數次這樣的場景——光鮮的門頭被撤下,價值以萬計、接近嶄新的餐飲設備被凌亂地擺滿在倒閉的餐飲店門口。
之後,其中不少設備,又将通過像李白這樣的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商,流轉到新入局餐飲業的 " 小白 " 手中。
搬運二手餐飲設備的貨車停在倒閉餐飲店門口。潮新聞記者 潘璐 攝
今年以來,餐飲業面臨着嚴峻的挑戰。據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2024 年上半年,北京 200 萬元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利潤同比下降 88.8%,利潤率僅為 0.37%。而上海二季度限額以上的餐飲業企業更是面臨營業利潤為負的困境。在全國範圍内,11 家上市餐飲企業中,8 家的淨利潤明顯下降,3 家出現虧損,總體上超七成的餐飲企業面臨淨利下滑的困境。
但退潮的餐飲業,養活了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市場。甚至,倒閉餐飲店的老板,也正湧入二手餐廳設備回收業。一開一關之間,這些二手回收商們直接感知着餐飲市場的冷暖起伏。
一天 " 回收 " 兩家市中心餐飲店
華燈初上,杭州解百商廈前車水馬龍,但 B 座一樓的日料店和砂鍋串串店,卻在夜色中黯然退場。工人們把電視機、水槽、電磁爐、操作台冰箱、打荷台等設備拖到門口的貨車上,被切開的吊頂間露出原本連接監控的電線頭。
李白的同事正在串串店内拆除電路。潮新聞記者 潘璐 攝
" 這種都沒人要的,當廢品賣了,裝修的時候買來也好多錢。" 李白指了指錯落排列的氛圍燈,語氣唏噓。李白的老鄉則拿着電鑽切割玻璃隔板,試圖将飲料冷藏櫃從吧台内搬出," 這家日料店和串串店是同一個餐飲公司、不同老板的,都要回收,串串店去年年底開的,剛關兩周左右。"
串串店内還飄着底料的香味,桌上凌亂地放着寫有 " 暑期自助季,無限暢吃 69/ 位(不包含鍋底調料)" 的宣傳單。在附近工作的職員路過,驚訝地詢問 " 生意這麼好怎麼倒閉了 ",還有顧客上門就餐,卻吃了閉門羹。
李白說,日料店已經歇業半年了,三百平的門面角落結了蜘蛛網。日料店的人均消費兩三百元,裝修上也更考究精致," 繼續開成本更高。"
在這個靠近西湖的黃金地段,兩家定位不同的餐廳卻不約而同地走向了關店。李白對此并不意外," 因為它租金成本、人力成本比較高,就必須要高客單價,太便宜沒利潤。這種店面積也比較大,現在的很多燒鳥店都只有一個檔口,做得很小。餐飲更新換代快,經營難度也大。"
拆電路、切玻璃、搬設備,回收工作從下午兩點多進行到晚上七點多。李白團隊共有 4 人,這次他還找了兩名臨時工幫忙。為了節省精力和長期成本,運輸則外包給了貨拉拉。
除了李白的餐飲設備回收團隊,現場還有回收桌椅和空調的兩個隊伍。
二手桌椅被裝進貨車。實習生 王琦欣 攝
" 我是專門做廚房設備,就把空調推薦給合作夥伴,大家互相介紹生意,他們接的店廚房設備沒人要,就介紹給我。" 李白說,這次要付給日料店老板五萬多元,他們仨一起出," 我回收餐飲設備這塊,出一萬多元。"
談話間隙,李白将桌椅回收商不要的木桌子挂在了朋友圈,不多時就賣出去了。" 十塊一張椅子、五十塊一張桌子,不要也是當廢品了。" 他又指了指一旁看上去仍嶄新的電磁爐," 這個收來大概 150 塊,賣出去的話就是 500 塊。"
李白回收的二手餐飲設備。潮新聞記者 潘璐 攝
二手餐飲設備回收行業毛利 60%
回收後的餐飲設備将被運到李白在臨平租的八百平方米左右的庫房,進行清理和檢修。他介紹,二手餐飲設備分為三類:一是通用型設備,如冰箱、冰櫃等;二是特定品類餐飲店需要的功能性設備,如煮面桶、切片機等;三是定制型設備,僅限某一類别餐飲店使用,例如朝鮮冷面的冷面機。
通用型設備是最好賣的,定制型設備最難賣。
李白在臨平的倉庫。潮新聞記者 于詩奇 攝
北京鲸起智造餐飲設備有限公司創始人安大為坦言,通用型設備流通性極強,如果使用期在 2 年内,一般會 3-4 折收,而像日本進口的全自動拉面機這種定制型設備,則按廢品回收,即使原價 30 萬,回收價也就 1000 塊錢。
安大為說,二手餐飲設備的後端是非标準化的,而且是賣方市場,回收商視設備的類型、品牌、成色、功能等情況定價,在再出售時享有定價主動權。李白往往按照原價的 1-3 折回收,再按 3-4 折出售," 二手餐飲設備回收行業的毛利跟餐飲業非常像,大概毛利 60%。"
二手餐飲設備流向了何方?" 比如原先像我做房地產、幹教培的、幹互聯網的,今年金融從業者轉行做餐飲的也特别多。" 李白坦言。
2023 年末,在福建幹了十幾年房地產中介的李白準備另謀出路。他一開始将目光投向了餐飲業,但發現零食品牌加盟的投資門檻約為 120 萬元,而開豬腳飯店也需要投資六七十萬元," 跟我原先的預算差很多。"
猶豫之際,李白在社交媒體上偶然刷到了安大為。在安大為的介紹中,投資二手餐飲設備回收門檻較低。相比餐飲店倒閉,退出這行的損失也更小。" 哪一天不幹了,就把庫房裡的設備當廢品處理掉,或者賣給同行,不至于血本無歸。"
二手回收商回收的水槽。潮新聞記者 潘璐 攝
交了兩萬不到的學費,學習了三天業務和自媒體運營課程後,李白花了十萬多元啟動資金,回到杭州創業,業務覆蓋杭州及周邊 200 公裡内的地區。" 前半年平均五六天接到一個訂單,現在每兩三天就要去線下回收一家店鋪的餐飲設備。"
安大為表示,二手餐飲設備回收的區網域性特别明顯,難以顧及外省的顧客,并且因為沒連鎖經營,單家公司一年能完成的訂單數是有限的。" 我們測算過,公司規模超過 15 個人,每加一個人就會掉一個點的淨利潤。" 即使他已經做到行業頭部,一年能消化的利潤只有幾百萬。
為增加收入,去年年底,安大為開設培訓班,學員出師後回到自己的城市單幹,學員與安大為能互相推薦外地顧客,置換資源的同時賺取 5% 傭金," 到現在已經有 40 多名學員了。"
安大為認為,諸如唐山、邯鄲等三線城市最适合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商掙錢。" 我們的生意比較簡單,就是庫房成本加存貨資金,存貨資金全國都一樣,但是庫房成本差異很大。" 他舉例,北京、上海,500 平方米的倉庫一年租金要 20 多萬,一些三線城市只要一兩萬," 反倒是小城市好做一些。"
一家已經廢棄半年的日料店開放式廚房。實習生 王琦欣 攝
餐飲店老板,轉戰二手回收市場
安大為的學員裡,一半以上都是做餐飲的," 一個唐山的餐飲店老板,聽說這行後就把餐飲店關了,還有一個開了 60 多家連鎖店的天津老板,現在也在做這個行業。"
"2018 年 9 月我們剛入局二手餐飲設備行業的時候,中國餐飲店有五六百萬家,北上廣深每個月的倒閉率大概是 10%,而現在倒閉率将近 20%。" 安大為說,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他們的回收量增加了 320%。
他告訴潮新聞記者,過去兩年裡,很多商家集中開店,但今年新開店的勢頭沒有去年猛,倒閉體量比往年歷史高很多," 雖然倒閉的越來越多,但開的其實更多。"
據安大為觀察,從體量看,諸如小吃店等小店類型餐飲店倒閉最多,存活周期短;從品類看,奶茶店倒閉的數量最多;從虧損金額來看,火鍋店虧損最大," 純外賣店的存活率不足 20%,因為銷售方式太單一,沒有堂食做支撐。"
李白也發現,在杭州倒閉最多的是麻辣燙、火鍋店和奶茶店,商場裡的餐飲店倒閉風險更大,主要集中在主城區。此外,他坦言,開進商場的餐飲店一旦倒閉,基本都要虧損三五十萬元以上。他對杭州來福士中心的一家港式鐵板燒店有着深刻的印象:" 店面将近 800 平,過去幾年累計虧損 1500 萬,最終我們花了幾萬塊錢就将這家店回收了。"
李白說,設備還能有回收殘值,餐飲業閉店的虧損大頭其實是裝修費用:" 當初不管花了幾百萬,最後拆除一文不值,還要另外花錢把全部垃圾運走。" 商場也通常會要求餐飲店撤出時将門店恢復成毛坯狀态,比如剛剛提到的那家港式鐵板燒店,拆除時費用高達 20 萬。
李白認識的一位老板,前年在杭州新成立了一個新加坡菜品牌,第一家店非常賺錢。他本以為這兩年餐飲業會迎來井噴階段,于是又連續開了三四家直營店,結果都沒堅持一年就倒閉了。
" 這兩年餐飲業确實比較困難,大家都在拼低價,客單價過高的門店不受市場歡迎。" 李白的庫房已經被從各種餐廳回收的餐廚設備填滿了," 賣的人比買的多,之後打算收好一點的設備,避免太多不良庫存。"
貨車停在已倒閉的日料店和串串店門口,等待裝載二手餐椅和設備。實習生 王琦欣 攝
餐飲市場如何應對 " 不盡如人意的表現 "
" 今年,杭州及其他一線城市的餐飲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 浙江工業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徐維祥表示,餐飲行業直接與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挂鉤。
杭州第一技師學院餐飲休閒學院院長、中國烹饪大師王愛明也指出,2024 年餐飲業的表現和往年不大一樣," 很多店的生意還不如 2020 年 -2023 年好,但有些地方特色的餐飲店卻依然火爆。" 他補充道,餐飲行業的多樣性使得一些經營不理想的店鋪選擇撤退,這也是市場調整的一部分。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新增 131 萬家餐飲相關企業。相比 2023 年同期的 168 萬家餐企,增幅收窄。
盡管餐飲行業整體表現不佳,二手餐飲設備回收行業卻在這一時期迎來了發展契機。徐維祥指出,這一現象背後的驅動力主要源自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 一些倒閉的店家需要處理設備,與此同時,新開張的店鋪又希望以較低的成本采購設備,這就催生了二手餐飲設備市場。" 他表示,即便在餐飲業普遍不景氣的大環境下,仍有大量的新進入者,這種現象也許并不令人意外," 餐飲業本身就有這麼一個特點。"
李白坦言,一些老一輩的二手餐飲設備回收從業者,存在虛假宣傳、宰客等現象,售後服務也不佳。但随着進入這一行業的人數增多,内卷加劇,不少問題有所改善," 目前,我們出售的餐飲設備是包三個月售後服務的。"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争,餐飲業應如何應對 " 不盡如人意的表現 "?徐維祥建議,餐飲店需要在特色、質量和品牌上做足功夫,同時要結合線上線下運營模式,以此來 " 提高韌性 ",增強市場适應能力。
針對杭州餐飲業的未來發展,徐維祥強調,要充分利用和發揮本地獨特的文化資源," 尤其是像西湖、大運河這樣的歷史文化符号,來長期形成杭幫菜的特色,将這些特色做精做強。" 此外,他指出,餐飲業的韌性不僅依賴于其產品的獨特性,還要在品牌維護上下功夫,根據顧客的需求,讓口味不斷與時俱進。
王愛明建議,餐飲企業應儲備技術人才,研究顧客的口味偏好,專注于特色菜品的開發和供餐形式的創新。此外,他還強調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餐飲企業可以通過促銷、社區服務、定制化服務等多種方式度過當下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