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安踏開新局:從中國C位,到全球主場,歡迎閱讀。
以下文章來源于财經故事荟 ,作者财經故事荟
文 | 陳紀英
來源 | 财經故事荟,管理洞察
咨詢合作 | 13699120588
安踏敲門全球化的底氣、硬氣和銳氣。
美國時間 3 月 6 日,位于達拉斯街頭文化中心的球鞋名店 Sneaker Politics,被一片沸騰的紫色覆蓋了,那是 NBA 頂流球星凱裡 · 歐文的主色調。
遠道而來的數百名球迷們,在前一天的深夜裡,就早早搭起了一長排人牆。
他們為人而來,也為鞋而來——當天,安踏與凱裡 · 歐文的首款籤名球鞋安踏歐文一代 ( ANTA KAI 1 ) 正式開啟全球發售,而凱裡 · 歐文也如約現身于此,與球迷們互動、籤名。
歐文的球迷們,對中國品牌安踏,已經不算陌生了。
過去幾個月裡,身為安踏籃球首席創意官(CCO)的凱裡 · 歐文,對這個新身份很是上心。在重要的比賽時刻,總會特意穿上安踏籃球鞋。
而首發即售罄的歐文一代,則開啟了安踏品牌全球化賦能之旅。
為了這一刻,安踏已經籌謀多年。
早在十多年間,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就曾立下 Flag,"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
現在,這趟偉大征程正式開啟了。
牽手歐文探路全球化:既代言,也代入
繼歐文一代在達拉斯首發售罄之後,對于接下來在舊金山、迪拜、新加坡、上海等全球 13 城的同步發售,安踏品牌副總裁 &CMO 朱晨晔顯得胸有成竹——從品類切入,到代言聯名,再到價格錨定,安踏都經過嚴密論證,步步為營。
安踏歐文一代全球發售,國内各地粉絲排起長隊搶購
充足的準備之下,安踏高舉高打,直接站到了全球化的至高點上,上攻美國市場。
從體量來看,美國運動服飾市場規模,與中國相當,但人均消費是中國的 10 倍以上,且潛力可觀。這從耐克 2023 财年的财報中,就可見一斑,北美區網域對其營收貢獻最大,且同比增速最高,達到了 18%。
而從戰略意義來看,唯有攻下站在金字塔尖的美國市場,安踏的全球化才算成功;而美國,也是安踏老對手耐克的本土市場——在中國,安踏已經陸續趕超阿迪達斯和耐克,現在,安踏要在全球和這些強大的對手們掰掰手腕了。
面對以美國為代表的全球化市場,安踏并沒有硬剛,而是巧攻,四兩撥千斤。
在品類切入上,以籃球鞋為先鋒先行探路,而非全品類俯衝猛撞。丁世忠在今年 1 月的安踏 2023 年度總結會上,就提到," 今天全球做得好的品牌,都是深耕一個細分市場的垂類品牌。"
而籃球作為國際流行度僅次于足球的第二大運動,在全球擁有超過 27 億球迷,尤其在美國市場,籃球喜好率達到 15.3%。
因此,從這個細分品類切入,堪稱探路全球化的一着妙棋——雖然賽道很垂直,但縱深度足夠,用戶量很可觀。
籃球鞋之外,跑步鞋可能是安踏全球化的另一落子,其服務的跑步群體,同樣達到數億量級。
與歐文等運動明星的合作,則是安踏快速撬動全球市場的品牌杠杆;去年 10 月,安踏又邀約埃塞俄比亞長跑名将、" 長跑之王 " 貝克勒擔任安踏跑步代言人。
" 長跑之王 " 貝克勒成為安踏跑步代言人
歐文和貝克勒 " 能夠把品牌的聲量帶起來,讓美國和全球消費者知道安踏是誰 ",朱晨晔坦言。
在球迷心中,歐文有着堪稱和權遊中龍母一樣的長标籤——球人合一,一流球星,頂流偶像,超級精神領袖," 擅長一百種運球,有一千種過人之處,夠我重播欣賞一萬次 "。
與很多體育品牌聯名中,代言人只是挂個虛名不同,歐文身兼數職——他既是刷臉的代言人,也是以用戶視角、參與設計研發的代入者,在外觀創意、技術應用、概念定位上,都起到了主導作用。
在前期的溝通中,歐文很有主見,比如,他的建議是,不要召開正式的新聞發布會,更願意以朋友、家人的角色,與球迷們深度的面對面互動、籤名等。
在球鞋的設計研發過程中,歐文更是親力親為。
首發球鞋的主色調,是歐文個人最為喜愛的紫色,鞋面綁帶印有 Kyrie Irving,鞋舌上的歐文之盾,後跟 EVA 框架上刻有 The journey is the reward",都在傳遞歐文 " 鬥士無雙 " 的精神内核,以及 " 球場藝術家 " 的絢麗特質;球鞋采用了低幫設計,全掌采用氮科技,幫助快速啟動,中足碳板貫穿前後,提供穩定性,鞋面則采用了特殊編織技術。
" 歐文發現,自己現在的腳趾力量較以往增強不少,所以建議縮小前掌碳板面積,以帶來更好的反饋速度 ",安踏内部人士透露," 總體來說,這雙鞋子的目标是前掌帶來速度、後掌保證舒适。"
為了與歐文球迷深度互動,融合了虛拟現實技術、覆蓋線上線下的歐文和粉絲的社區空間—— KAI Space 也同步開啟,線上社區作為長期的互動平台,收藏了歐文的球場作品和靈感,歐文一代作為代表作展示其中。
安踏放手歐文深度參與,一方面借勢其影響力和知名度,提升安踏品牌在全球範圍内的曝光度和認知度。另一方面,可以在海外籃球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樹立起專業化的品牌認知,也與其 " 專業為本、科技引領、品牌向上 " 的戰略定位一脈相承。
安踏全球化的底氣和硬氣
在接媒體采訪中,朱晨晔被頻繁問及的一個問題,是 " 全球化挑戰 "。
對于挑戰,剛剛啟動全球化征程的安踏品牌,并不發怵。
信奉 " 專業為本、科技引領 " 的體育運動品類,并非單單比拼審美和設計,對于技術能力也有着苛刻要求。
關于安踏的技術實力,平安證券在今年 3 月的一份研報中,對其整體評價是," 專業性是安踏品牌安身立命的根本,公司最強中底科技高頻迭代,技術水平可與 NIKE 比肩。"
這并非虛美,安踏其實是一家常被低估的黑科技大廠——自 2021 年開始,每年都會召開科技創新大會,安踏集團執行董事,聯席 CEO 吳永華曾如此定調," 堅持長期主義,以目标為牽引,持續投入,在創新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在資金投入上,安踏集團每年研發創新資金超 10 億元,到 2030 年創新累計投入将達到 200 億元;與清華大學等全球 60 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攜手,累計申請專利超 3000 件。
也正是基于科技實力,一大批奧運冠軍、NBA 運動員如歐文、湯普森等,才敢身穿安踏戰衣、腳踏安踏戰靴,征戰競技水平最高的賽場。
比如,歐文一代就集納了高頻迭代的公司最強中底科技,而其過去暢銷的 GH2 – HyperX、KT-Splash3、KT6 Low 等多款籃球鞋,其實也在市場上驗證了黑科技實力的加持效應。
盡管安踏品牌的出海之旅剛剛開啟,但放眼安踏集團,在全球化上已有豐富經驗和成功先例。
丁世忠對安踏集團全球化有着清晰的戰略節奏:一是讓國際優秀品牌的價值在中國落地;二是将安踏集團獨特的商業模式賦能到全球;三是開放與包容的安踏文化被世界認同。
過去幾年,通過一系列海外品牌的并購以及成功運營,安踏集團在第一步上已經得心應手,且展示了運營全球化品牌的能力,比如斐樂、迪桑特、可隆體育、始祖鳥等均表現不俗。
以斐樂為例,自安踏集 2009 年出手并購後,從 2010 到 2022 年,斐樂門店數量從 210 家增至 1984 家,增長近十倍。
安踏品牌的全球化,則要繼續扛起安踏集團全球化第二步、第三步的大旗;如安踏品牌 CEO 徐陽所言," 未來安踏将用全球化的資源、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的團隊,這種資源包括物流等等一系列中後台,最重要的是用全球化視野,實現全球化事業。 "
不過,安踏品牌的全球化,并非簡單粗暴的把中國產品搬到全球,而是深扎本地化。
在渠道合作上,由于安踏品牌在美國暫無門店,因此選擇與當地的潮鞋店合作;在人才建設上,過去安踏的美國洛杉矶辦公室,聚攏的多是設計人才,最近在陸續招攬銷售人才," 北美辦公室要從設計中心,更新為全功能的組織,搭建的美國團隊,既要獨立,又要融入到安踏這個集體中來 ",朱晨晔思路清晰。
安踏歐文一代在紐約和舊金山的發售現場,粉絲們将門店圍的水洩不通
而在品牌建設上,雖然安踏品牌相對美國等海外用戶來說,還稍顯陌生,但其實雙方只隔着幾道玻璃幕牆。
在冬奧會等全球矚目的關鍵賽事上,安踏品牌已經大放異彩。比如,在 2022 年北京冬奧會上,安踏成為北京冬奧會的官方合作夥伴,安踏及集團旗下品牌贊助的代表隊,合計豪取 37 金 26 銀 20 銅,名列第一,其代言人谷愛凌等表現不俗,其實已為安踏積累了全球化聲量。
如果說谷愛凌是全球化的代言人,那麼相對而言,歐文相對于美國市場,則是極度深扎本土化的代言人,而且在籃球鞋這一品類,安踏品牌就與 NBA 多次頻密合作。
因此,盡管在全球化這張牌桌上,安踏品牌看似初來乍到,但其手中握着主牌,勝算可觀。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全球化再造新安踏
成為中國第一,從來不是安踏品牌和安踏集團的終點。
" 當安踏做到中國第一的時候,我為什麼要提出多品牌、全球化?因為我看到了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還沒有一個世界級的企業 ",丁世忠直言。
從十多年前初心萌發,再到一路摸索,對于全球化,丁世忠始終信心滿懷," 我一直相信,中國的頭部企業将會成為世界的頭部企業。"
去年年底,面對到訪的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丁世忠曾當面請教," 歷史上有沒有能讓我們對标的發展階段?"
錢穎一回答到," 沒有可以直接對标的,從發展階段、經濟結構、人口特征等方面來看,現在中國企業面臨的機會和挑戰,更像一百年前美國企業所面臨過的 "。
而在其後的 100 年間,随着美國躍居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流行文化風靡世界,美國品牌也順風出海,征伐全球,湧現出了一大批全球品牌。
善于洞察宏觀局勢的錢穎一,看似沒有給出明确答案,但其實指出了大勢所向——如今,随着中國經濟趕超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抬眼可望,也該輪到中國品牌搶占全球化 C 位了。
這一過程中,中企的全球化也存在明顯的更新換道。過去中企的出海之旅,多是憑借成本和定價低廉的 " 制造優勢 " 突圍。而以安踏為代表的新一輪中企出海,則是以技術、審美、品質多重實力加持下的 " 品牌優勢 " 出位,同步助力中國從 " 制造大國 " 躍升 " 品牌強國 "。
安踏出海前景的确定性,除了借力大勢之外,還賴于其所在的體育賽道,天然就是全球化的無國界的——耐克、阿迪達斯等全球化成績單,已經驗證了這一行業規律。
如今,耐克海外市場(歐洲、中東及非洲,大中華區,亞太及拉美地區等)的營收占比,以及阿迪達斯海外市場(北美地區、大中華區、亞太及拉丁美洲等)的營收貢獻,都達到了六成上下。
而當下,安踏品牌的主陣地還是中國市場,海外營收的貢獻微乎其微,徘徊在 1% 上下;安踏如果出海順利,短期可以助攻品牌流水年復合增長 10%-15% 的目标,長線來看,甚至有望再造幾個新安踏,增長空間極為遼闊。
在全球化路線制定上,安踏品牌并非全部推倒重來,部分吸收了中國本土的成功經驗。
在中國市場,高性價比的大眾定價,高認可度的專業定位,高美譽度的品牌認知,共同成就了國民品牌安踏以及其穩居第一的成績單。
而在全球化中,安踏延續了這一大眾定位,相比起其他球星和明星聯名款動辄數千元的籃球鞋,歐文一代¥899 / $125 的定價堪稱良心。
這也是安踏和歐文的共識,期望通過高性價比價位,提供遠超預期的高價值感產品,同時也能觸達相對主流的大眾市場,而非局限于曲高和寡的小眾高消費群體。
這樣的大眾定位,也為安踏以籃球鞋為切口,在美國等海外市場快速出圈引爆,奠定了基礎。
以史為鑑,回顧全球運動品牌發展史,耐克從 1962 年誕生,到 2000 年超越 1949 年成立的阿迪達斯,站穩全球運動服飾第一品牌,耗費了 38 年之久,而今年正好是安踏品牌成立 31 年,也是其全面啟動全球化的第一年。
新王對舊王的追趕在持續,而權力的遊戲也始終沒有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