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過期化妝品還能用嗎?這 3 種情況真心建議扔……,歡迎閱讀。
這年頭,誰家還沒「億點點」化妝品了!
畢竟一年到頭,總有幾次需要「閃亮登場」的場合,但打開化妝箱,對很多一年只化幾次妝卻又「差生文具多」的朋友來說,是個頗需勇氣的事兒——
琳琅滿目的化妝品看着挺像那麼回事兒,可仔細一看,會發現不少只用過幾次的化妝品都過!期!了!
和閨蜜的聊天
圖片來源:聊天記錄
除了化妝品,護膚品也是過期重災區,可買時如山倒,用時如抽絲,等到東西過期才後悔莫及。
圖片來源:網絡
心痛之餘,很多朋友都想知道:過期了的化妝品 / 護膚品,到底還能繼續用嗎?畢竟是花了錢的呀!
隔壁「丁香生活研究」聊到過期食物能吃嗎
評論區讀者紛紛提問:那化妝品呢
圖片來源:評論區截圖
丁香醫生咨詢了皮膚科醫生和配方師後,給大家一個答案:
凡是過期的產品,都不建議繼續使用,其安全性無法保障。
以睫毛膏為例,曾有一項巴西的研究發現,79% 的過期樣本中有金黃色葡萄球菌,13% 的樣本中有銅綠假單胞菌,同時其中也能檢測到真菌成分。
統計顯示,有 2.2% 到 18.2% 的受試者,在使用過期的睫毛膏後會有不良反應,比如流淚、發紅、瘙癢、刺激和過敏。
發生不适的受試者比例
圖片來源:文獻
但如果話題終結于此,相信很多朋友都會發出咆哮:這就不能用了?我真金白銀買的那麼多東西,就只能扔了嗎?
「心痛肉痛錢包痛」是人之常情,一個讓人欣慰的消息是:過期的化妝品 / 護膚品分很多種不同情況,有些情況下,產品過期了絕對不建議繼續用,但有時候并非完全無法拯救。
如果你也是「囤貨大戶」,不妨讀下去。
過期的護膚品 / 化妝品
這幾種強烈建議你扔掉
保「質」期内的化妝品 / 護膚品,顧名思義,質量更有保障。
無論是護膚品還是化妝品,出廠時都要經過嚴密檢測,保證在保質期内不會出現微生物超标、產品性狀改變等情況。
出廠的合規產品,
在保質期内需要保證微生物指标合格。
而保質期之外,產品内防腐劑慢慢失活,安全性則可能大打折扣,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➊ 原料變質,對皮膚產生刺激,扔!
產品過期後,原料可能變質造成對皮膚的損傷。如植物油變質後產生過氧化物,容易導致泛紅、敏感等表現,香味物質變質後會產生一些刺激性的醛類、醌類物質,對皮膚的刺激性也很大。
敞口面霜相對更容易變質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另外,護膚品在長期儲存過程中,防腐劑會逐漸失效,帶來微生物污染風險,可能進一步誘發皮膚感染。
一般來說,水分含量高的產品(比如面膜、精華水等)更容易產生此類風險;敞口包裝的面霜、乳液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還容易被手指皮膚污染,比真空泵包裝的更加容易變質。
劃重點:
如果產品已經出現肉眼可見的變色、變稀、水油分離狀态或有異味,别猶豫直接扔!
如果產品已經開蓋使用過,且在儲存過程當中沒有注意儲存條件,曾經暴露在高溫,高溼環境中的產品,這些產品過期了,扔!
➋ 原料失活,功效大大減退,扔!
很多強功效型的產品中含有大量活性物,比如高濃度 VC、視黃醇、377 等間苯二酚美白成分等,這類活性物性質本就不穩定,過期失活後不僅使用無效還有致敏風險。
如 VC 氧化後可能進一步降解,引起 pH 值的變化,讓產品酸性變強對皮膚造成刺激。視黃醇遇光、熱會氧化分解,可能產生光毒性,用壞皮膚得不償失。
含大量活性物的功效類產品(比如高濃度 VC、視黃醇精華、大部分美白精華等)過期了建議扔!
➌性狀變化,妝效變差,扔!
看到這兒,一定有不少朋友想提出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彩妝產品沒啥功效,如果外觀無異常,是不是就能繼續用呢?
答案是最好不要。
雖然彩妝產品活性物含量低,很多是無水配方所以微生物風險也較小,但過期會影響最重要的一點——妝效(比如質地、顯色度等),常常會出現諸如口紅顏色變化、睫毛膏結塊、粉底液水油分離等情況。
化妝是為了獲得滿意的妝效,但過期後的彩妝使用感和效果不盡如人意,硬用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況且一些油脂含量較高的彩妝(比如口紅、粉底液)會因為油脂的酸敗氧化等產生變色,出油等問題,還可能造成健康風險,勸大家慎重。
粉體含量較高的彩妝(如腮紅、眼影盤、粉餅等),如果粉體結塊,扔;
粉底液如果出油、水油分離、結塊堵塞瓶口等,扔;
睫毛膏結塊說明性狀已經發生變化,扔;
唇釉可能含水,微生物風險比口紅更高,又直接接觸唇部,過期了建議直接扔!
我們悄悄問了業内配方師,過期的彩妝只有少部分情況可以拯救:
比如過期不久、水油分離的粉底液,如果能重新搖勻,還可以繼續用;顏色、氣味無變化的膏狀口紅可以繼續用(唇釉不行);沒有結塊的粉餅可以繼續用,破了重新壓盤,在保證消毒的情況下風險也不大。
但專家也強調,原則上過期產品都不建議繼續用,尤其是眼部、唇部產品要格外小心,畢竟它們直接接觸眼唇這些敏感脆弱的部位。
➍ 性狀比較穩定,可酌情使用
有那麼幾類護膚品 / 化妝品,過期了性狀也較為穩定,如果保存狀态比較完好且無異味,可以酌情使用(但還是建議過期太久直接扔):
獨立包裝的安瓶和次抛、無水配方的凍幹精華、沒有使用過的真空包裝產品(基礎保溼為主)在微生物污染方面的風險較小,過期時間不久且性狀沒有改變還可以繼續使用。
無水配方的彩妝,比如口紅,腮紅、粉餅、眼影等,如果沒有出現幹裂、滲油、異味之類的問題,可以斟酌使用。
在使用前,建議先在手腕内側試用,無異樣刺激再上臉使用。
也可以考慮把它們降級使用:比如面部精華乳液塗手,塗肘部塗腳,這些身體部位普遍角質比較厚,不太容易發生敏感症狀(腳:我惹誰了?
在咨詢專家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比「過期了最好别用」更傷人的知識點:
你家的那些瓶瓶罐罐,可能在你還沒發現的時候就過期了,臉上的一些異常,可能就是它們在搗鬼。
你的化妝品 / 護膚品
可能早就過期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化妝品 / 護膚品,其實有兩個保質期。
第一個大家都知道,它通常印在產品包裝上,一般都會明确标注限期使用日期,精确到年月日,按标注的保質期判斷即可。
包裝盒上的日期之外,化妝品 / 護膚品還有第二個保質期:開蓋保質期。
開蓋之後,產品會接觸到外部的空氣,有效成分和微生物等就可能發生變化,不能再按照外包裝的時間來算(好比拆開的薯片,回南天放一小時就不能吃了)。越來越多產品會在包裝上标注開蓋保質期,提醒使用時間。
可以檢查一下家裡的瓶瓶罐罐,上面是否有「6M」「12M」字樣。它們代表着在化妝品首次開封後,應在 6 個月、12 個月内使用完畢。
如果開封後的相應時間内產品還沒用完,產品性狀也可能受影響,即使在保質期内也算是過期。
(很多人是不是早就忘記開封時間了……下次在開封新產品後,記得在瓶身貼上小标籤或在手機備忘錄記錄開封日期~
如果遇到「找不到產品包裝盒」「看不懂外文找不到生產日期」的情況也别急,可以在國家藥監局官網通過產品備案找到保質期,也可以通過品牌、批号上網查詢,很多第三方小程式、APP 都支持這一功能。
保質期并不是唯一标準,儲存條件和環境也會影響化妝品 / 護膚品的性狀變化,如果遇到未過保質期,但是外觀、氣味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的產品,為保安全,也要把它當過期產品處理為好。
最後敲黑板,如果條件允許,過了保質期所有產品都不建議使用!如果你是敏感肌更推薦扔掉,自己的健康比產品的價值更重要!
當然,不想再感受「浪費錢」的心痛,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囤貨,少浪費,按需購買。
如果你已經有比較多囤貨,分享一些化妝品 / 護膚品保存技巧:
浴室和衛生間一般比較潮溼,盡量在這些地方儲存化妝品 / 護膚品;
需要用手取護膚品的,記得先洗手,更建議用搭配的取樣棒來挑起產品;
開封後擰緊瓶蓋,避免敞口擺放(實在懶,可以選泵式、擠壓式的)。
歡迎大家把文章轉發給閨蜜,美好的清晨從一起漲知識開始,守護美麗從我做起~
也可以收藏本文或點個小愛心,今天回家對照着文章整理一波存貨,新的一年清清爽爽,跟浪費過期說 NO!
本文合作專家
劉劍菲
比利時魯汶大學生物科學碩士
500 強企業護膚品配方師
本文審核專家
胡曉波
前五百強企業資深配方專家
參考文獻
[ 1 ] Giacomel CB, Dartora G, Dienfethaeler HS,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use of expired make-up and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mascaras. Int J Cosmet Sci. 2013; 35 ( 4 ) : 375-380.
[ 2 ]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 年版)
[ 3 ] Alshehrei FM.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Assessment of Skin and Body care Cosmetics by using Challenge test. Saudi J Biol Sci. 2024 Apr;31 ( 4 ) :103965. doi: 10.1016/j.sjbs.2024.103965IF: NA NA NA. Epub 2024 Feb 28. PMID: 38440744IF: NA NA NA; PMCID: PMC10910155IF: NA NA NA.
[ 4 ] Michalek IM, John SM, Caetano Dos Santos FL.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cosmetic products - observations from Europe, 2005-2018.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9 Nov;33 ( 11 ) :2151-2157. doi: 10.1111/jdv.15728IF: 8.4 Q1 B2. Epub 2019 Jul 1. PMID: 31166041IF: 8.4 Q1 B2.
[ 5 ] Campana R, Scesa C, Patrone V, et al. Microbiological study of cosmetic products during their use by consumers: health risk and efficacy of preservative systems [ J ] .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6, 43 ( 3 ) : 301-306.
策劃制作
策劃:江野鴻 | 監制:Feidi
插圖:見标注 |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最近微信改版了,有讀者說找不到我們的文章
大家記得把丁香醫生設為星标哦 ~
點點文章右下角的 ❤️
2025 年變富、變美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