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線城市落戶“不看學歷看房本” 廣州開先例,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網 陳月芹 / 文 11 月 18 日,廣州發布《廣州市戶籍遷入管理規定(修訂稿)》(下稱《規定》)并向公眾征求意見。《規定》拟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主基調是 " 松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新增的 " 安居樂業入戶 " 渠道:全日制大專以下學歷的人群,在 7 個外圍城區和郊區買房且繳納 1 年社保,即可申請落戶。
這意味着,一線城市人才落戶政策首次瞄準了大專以下學歷的人群,且沒有設定年齡上限。
這一群體此前只能通過積分方式落戶,時間漫長也具有不确定性。盡管此次新政覆蓋的範圍沒有包括 4 個中心城區,但這已經是目前一線城市中對大專以下學歷人群開出的最友好的條件。被視為最開放包容的深圳,在高喊 " 來了就是深圳人 " 多年後,目前也沒有對大專以下的人群開出這樣寬松的條件。在北京,有房和有戶口沒有必然聯系。今年 10 月,非京籍購房社保年限從 5 年下調為 3 年,但購房後仍需通過積分等方式才能成為 " 新北京人 "。
買房送戶口,把既安居(能買房)又樂業(繳社保)的人留下,廣州敲響了 " 一石二鳥 " 的算盤。
一方面是 " 救近火 ",郊區樓市去化需要新的購買力。今年 9 月底放開全網域限購後,廣州 10 月一、二手房成交量達到 2.3 萬套,成功止住跌勢。但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廣州一手房去化周期仍達 21.7 個月,超過 18 個月的警戒線,尤其是遠郊區的庫存壓力更大。因此,廣州急需再出招,用人氣延續樓市的活力。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戶籍仍然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通過落戶來吸引人買房,是政策工具箱中的一把重要工具。
這把工具對提振樓市有用嗎?廣州此次新政發布後,一些年輕人在社交平台上表達了自己的喜悅——已經交了好幾年社保,終于不用走積分落戶了,期待政策落地。因此,新政應該是可以撬動一批剛需人群為落戶而買房的。參照杭州 2023 年 5 月放開大專直接落戶的經驗,當時杭州的住房成交量上漲,但價格往下跌,行情持續了 5 個月左右。随着落地時間和樓市持續下行,邊際效用遞減。不過整體而言,還是完成了消化郊區樓市庫存的階段性使命。
另一方面是 " 引遠水 ":搶人。在城市競争力中," 人 " 正在成為越來越關鍵的因素:生產和消費的每個環節都需要穩定可觀的各層次人才和外來務工者;社保大盤子的支撐也需要更多年輕人;這些新市民還能逐步成為中長期住房市場的重要消費力量。
可以看到,廣州等眾多城市正編織着一張搶人的 " 網 ",通過不斷調整網的孔徑,篩選出符合自己城市定位和需求的人才。把門檻降低,就相當于把孔徑變大,就能網羅更多人。為了吸引外來務工群體,廣州還允許,通過買房落戶的房屋,如
果產權和配偶、成年子女共有,只要有 1 人繳納社保滿 1 年,所有產權人都可以申請落戶。
降維搶人,瞄準低學歷外來務工群體,是廣州看清現實、定位務實的體現。在粵港澳大灣區内,各城市為了搶人必須競相較量,相比之下,廣州沒有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優勢,也沒有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商業樞紐的地位,且年内香港已幾度放寬優才、高才通計劃申請标準,分流了一批高質量人才。基于此,廣州适時調整落戶标準,成為第一個落戶 " 不看學歷看房本 " 的一線城市,是一種差異化搶人的做法。
對個人而言,落戶要趁年輕,每個城市對新市民準入都有年齡門檻;對城市而言,搶人也要趁早。統計數據顯示,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廣州市常住人口 1882.70 萬人,實有人口共 2298.18 萬人。其中,登記流動人口 1218.86 萬人,占比 53.03%。
流動人口中,年輕人是絕對主力,平均年齡為 35 歲。将這些年輕的流動人口留下,有助于保持廣州的競争力。
從 2023 年的數據來看,廣東省外的湖南、廣西和湖北以及省内的湛江、茂名和揭陽都是廣州外來人口的主要來源,此次降低落戶門檻後,虹吸效應或将進一步加強。
這些 " 新廣州人 " 又流向了哪裡?2023 年,廣州人口增量排名前三的鎮街分别是:以牛仔紡織服裝產業為代表的增城區新塘鎮、以箱包皮具制造產業為代表的花都區獅嶺鎮、以服裝快時尚產業為代表的番禺區南村鎮。這些鎮街都在此次拟允許買房落戶的 7 個行政區範圍内。
當然," 搶人 " 也是有代價的。醫療、教育、市政配套等短期内無法快速增加供給,這都是制約一線城市放開落戶門檻的主要因素。廣州此次買房落戶政策,只面向 7 個外圍城區和郊區,也符合戶籍制度改革帶動農村轉移人口在空間上遞進規律:從農村到城鎮,從城鎮到更高能級城市的郊區,再進一步到核心城市、核心區網域。
再往後看,把人引來後,還要讓人留得下。人和城市之間,是互相成就的雙向奔赴。這更加考驗一座城市全方位的公共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