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67歲的李東生,還能當好TCL船長嗎?,歡迎閱讀。
非常現實的表現是,李東生引以為傲的 TCL 三大業務,家電、光伏、半導體顯示,都開始顯露出 " 大 " 問題。
作者 | 顧 逍
編輯 | 楊 銘
不久前舉辦的 2024 TCL 全球技術創新大會上,TCL 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富有激情地呼籲:
在颠覆性科技創新搶先突破,是中國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
這種頗具宏大叙事視角的思考,是李東生向來喜歡的發言風格。
中國、全球、戰略、報國、決勝、颠覆 ....... 如果仔細留意李東生的公開發言,你幾乎很容易從他的講話中,找到這些充滿力量感關鍵詞。
其言辭背後,體現的正是李東生賭性十足、激情四射的人物性格。請記住這兩個關鍵詞,這兩大關鍵詞,将在日後貫穿 TCL 一系列業務的發展。
李東生曾經直言不諱,說他堅信 " 大不一定強,但不大一定不強 " 的目标和商業邏輯。所以 TCL 集團的發展,幾乎一直貫穿着這一底層邏輯,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取得了明顯戰績,成功穿越了一輪輪行業周期。
但在眼下,經濟發展整體階段從做大規模切換為精耕細作的大背景下,科技產業的價值鏈條,也進一步向講究創新的層面集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依舊致力于 " 做大 " 的 TCL,所面臨的挑戰,愈發艱巨。
非常現實的表現是,李東生引以為傲的 TCL 三大業務,家電、光伏、半導體顯示都開始顯露出 " 大 " 的問題。
白電尴尬,黑電數據打架
黑電,是 TCL 起家的支柱,也是很長一段時間來,支撐 TCL 在消費市場不斷向前的核心產品。即便是到今天,TCL 電視依然在市場享有舉足輕重的聲望。
但李東生的性格,注定了他不會止步于黑電。
據說,李東生家裡,所有的電器,都是 TCL 品牌。一個細節,可以體現出李東生對于 TCL 品牌的執着,有記者曾回憶,有一年采訪李東生邀請他拍照,而李東生卻面無表情地走了,在場的人都覺得奇怪,直到攝影師突然發現,背後的電視機不是 TCL 品牌的,才恍然大悟。
就是這種對于品牌出鏡的執念,讓李東生不斷試圖帶領 TCL 做大規模。具體表現在家電市場裡,是 TCL 反反復復,不斷切入白色家電的嘗試。
20 世紀 90 年代,TCL 就開始布局白電業務,此後經歷了長達十幾年國内白電市場發展的黃金期。但在李東生眼裡," 大 " 可能才是最關鍵的,所以那時間裡,TCL 一直沉迷于貼牌,雖然規模上去了,但卻因此喪失了白電產業布局的實力。
這時候,李東生富有激情的性格又再一次顯露了出來,他一直未曾放棄對于白電市場的逐夢。2013 年之後,TCL 将白電業務确立為公司發展的核心戰略業務,開始投入巨資建立冰洗產業園,但依然空有規模,明顯忽視技術研發和品牌積澱,最終的、結果是依然不溫不火。後來還傳出了 " 最懂中國家庭 " 的冰箱,預售銷量為零的尴尬。
但這都沒能阻止李東生擴張白電的激情,到 2021 年 TCL 還通過收購,拿下了奧馬電器,繼續押注白電。可是結果呢?從第三方統計的數據來看, TCL 空調、冰箱、洗衣機三大產品的市場份額均徘徊在個位數。
即便這僅有的個位數市場份額,TCL 其實也拿得戰戰兢兢。
從今年第二季度财報來看,由 TCL 科技 +TCL 實業組成的 TCL 财報,營收落後于美的、小米集團,增速落後于美的、小米和海信。
在空調上,TCL 遠遠落後于美的、格力、海爾、海信。多位業内人士卻指出,不管是在線上市場,還是線下市場,TCL 空調都還沒有摘掉二三線品牌帽子,在行業都很難追趕上頭号玩家。
必須要厘清的事實是:TCL 空調總銷量背後,是 TCL 自有品牌空調銷量,不如對外代工、貼牌總量多。為代工做嫁衣不是不可,但對于 TCL 空調自有品牌的拓展,必然會造成不少的衝擊,比如 "TCL 空調,适合出租屋 ……" 的議題,就是對品牌難衝高端的具現。
更重要的是,作為後入居者,本應下苦功夫讓消費者認識到技術上的差異化、產品的差異化、以及場景體驗的差異化。但事實上,從電商平台到社交平台,充斥着對 TCL 空調質量堪憂、售後體驗差、無技術創新的吐槽和投訴。
TCL 在家電領網域的強勢業務,是屬于黑電的電視。但大跌眼鏡的是,為了争排名,在 " 誰是國内第一、全球第二 " 這個問題上,TCL 和海信通過疊加子品牌出貨量改成 " 某某系 " 等的方式,開啟了多輪 " 數據打架 ",并且有 " 愈演愈烈 " 之勢。
表面看,TCL 和海信的電視地位之争,是中國電視在全球市場持續成長的結果。但對消費者來說,相比數據之争,更重要的是產品技術、性能指标、用戶口碑、價格、售後服務等方面的綜合考量。
本末倒置背後,其實也體現了 TCL 在智能家居上的尴尬。面向物聯網時代,智能家居已成為家電行業奮力突破的新方向,其重要内涵在于不同電器間通過數據協同,最終實現完整的居家智能體驗。
這是家電業通往下一個時代的船票,但這些要素,也都是 TCL 所缺失的。無論是數據化能力,還是互聯網應用生态,TCL 似乎至今都未形成一套成熟的解決方案。
光伏業務面臨產能過剩
除了家電,TCL 另外一個 " 大 " 業務是光伏。
這一業務,也是貫穿李東生商業邏輯的一大傑作。投資大、資產重、周期性長是這一行業的一大特點。李東生非常看中光伏業務的未來,并且在多個場合表示,這塊業務将成為 TCL 做大市場開拓全球的籌碼。
但相較于态度上的積極,光伏業務的未來卻充滿了不确定性。以最新發布的财報來看,TCL 中環 2024 年第三季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 29.98 億元,上年同期淨利潤 16.52 億元,由盈轉虧;營業收入 63.69 億元,同比下降 53.7%。
轉虧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光伏是一個大周期行業,整體處于下行周期,供需失衡導致產品價格大幅下跌,甚至出現價格與成本倒挂的現象。
即便是從長遠來看,產能過剩也已成為光伏行業的特點。據集邦咨詢數據顯示,2024 年全球多晶矽預計產出約 203 萬噸,大約可支撐 882GW 組件產出;而整個 2024 年全球的組件需求僅在 570 至 620GW 區間。
而且,入局光伏虧損的也并非 TCL 一家,從家電企業的情況看,格力、美的、創維等均對光伏產業有所布局,而除創維輕資產模式外,其業績表現均一言難盡。格力钛,2023 年虧了 1.71 億元;美的控股的合康新能、科陸電子也都處于虧損狀态。
實際上,李東生并非不清楚行業的狀況,但其喜歡做大生意的性格,依然驅使着 TCL 入局。李偏執地認為 " 幾乎所有的制造業,都躲不開這種行業競争的周期性波動 "。
财報顯示,截至 2024 年上半年,TCL 矽片出貨綜合市占率 23.5%,位居行業第一。但其實,在更多的投資者眼裡,在光伏領網域大規模的市場并不等同于公司的實力,比如段永平就曾明确說過:感覺最沒有差異化的產品就是矽片,用戶最後只關心每度電的成本,所以這個行業實際上是效率的競争。
任何行業一旦淪落到效率競争,其盡頭無非是永無止境的内卷,陷入價格戰的泥潭。反映在 TCL 身上,其光伏業務已顯示出明顯的财務壓力。
在李東生重注的矽料產能行業,同樣如此。去年 9 月,TCL 公告稱,将把手中持有的新疆戈恩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 新疆戈恩斯 ")27% 的股權,作價 6.966 億賣掉。買家 " 國通信托有限責任公司 " 系武漢一家金融控股集團下屬企業。該公司貸後管理能力極差,近年來推出的一系列地產信托產品頻繁違約,眾多投資方 " 踩雷 ",幾乎上了黑名單。
" 華夏能源網 " 報道稱,經股權穿透,買家是一家以李東生等 TCL 實業核心高管控股的公司。也就是說,李東生 " 左手倒右手 ",把 " 兒子 "TCL 中環的重要資產倒賣給了另一個 " 兒子 "(TCL 實業)的關聯方。
這一交易廣泛引起了市場質疑。因為這是李東生 " 最劃算 " 的一筆投資,新疆戈恩斯是 TCL 中環目前參股公司中淨資產和淨利潤額最高的公司——新疆戈恩斯在 2022 年淨利潤 82.52 億元;2023 年 1-6 月淨利潤則達到 20.23 億元。
TCL 中環此舉,被認為将改換賽道,即放棄已是紅海的棒狀矽。但這一舉措,并未給賬面帶來好轉,财報顯示,截至 2023 年底,TCL 中環有息負債高達 404 億元左右,但賬面貨币資金僅 100.20 億元。
67 歲的李東生,
一意孤行還是高瞻遠矚?
除了光伏、多晶矽業務,裝在 TCL 科技上市公司裡的,還有另外一個 " 大 " 生意——半導體顯示。
這同樣是一個典型的,重資產制造業業務,也符合李東生對于 " 大 " 的追求。
從行業特點看,面板行業有較長的資本開支周期,包括工廠相對復雜的建設和產能爬坡時間。從最初投資轉換為產能和庫存,整個周期需要 3~4 年時間。
進入 2024 年,面板行業進入上行周期,而李東生也選擇進一步擴張,加碼 TCL 的面板產能。在今年下半年,TCL 宣布花費百億重金,收購了包括樂金顯示(中國)有限公司 70% 的股權和樂金顯示(廣州)有限公司 100% 的股權。
從行業格局來看,經此一役,TCL 的版圖勢必将得到進一步擴張。但問題在于,其押注的 LCD 顯示技術,已成為确定性 " 落後 " 技術。
目前,日韓企業均在退出 LCD 領網域,轉向 OLED。雖然 LCD 目前依然有廣闊的存量市場空間,但面向未來市場,顯然已不再是最先進的技術。那麼,LCD 技術還能維持多久呢?
對這一疑問,在近日的央視《對話》欄目中,李東生如此回答:經過我們自身發展經驗的判斷,我們認為目前在大螢幕顯示方面還沒有哪樣技術能夠取代 LCD(液晶顯示)。将來,LCD(液晶顯示)在大螢幕顯示方面一定是主流。
其他玩家紛紛轉向情況下,大趨勢是否會跟随 TCL 方向而走,這是李東生的 " 一意孤行 ",還是 " 高瞻遠矚 ",需要時間和市場去驗證。
這不禁讓人聯想起,二十多年前,發生在李東生和 TCL 身上的那樁公案。2004 年,TCL 收購法國湯姆遜,在當時後者是全球彩色電視機技術專利龍頭企業,但其主要集中在顯像管技術上。而戲劇性的一幕是,在并購過後不久,彩色電視機產品的主流市場,就過渡到液晶平板電視的時代。
這一幕和今天何其相似,LCD 也面臨着 OLED 技術代際切換的調整,而這一次,TCL 還會因此再度陷入尴尬的泥潭嗎?
李東生,作為一代知名企業家,無疑有着過人的膽識和商業眼光。其賭性和激情,與傳統制作業大投入、大周期的行業特點,不謀而合。一切本沒有問題,只是時代變了,行業的發展環境變了。
放在今天的中國經濟體裡,價值鏈正在不斷從制造業上移,創新成果開始成為新的較量舞台,而非再是過去一味地企業體量。專精特新企業的人效越來越高,優秀的 AI 公司團隊規模越來越小,而屬于傳統制造業的大體量故事,正在逐漸褪去性感的色彩。
李東生相信做強必須做大,這其實也正是為何 TCL 白電業務始終不溫不火的原因,白電更講究精細化運營,而非像黑電那般依靠大規模的產能投入。在整個經濟體逐漸走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講究精細化運營的背景下,還在一心想要做大的李東生,還能帶領 TCL 走多遠呢?
此外,1957 年生的李東生,今年已經 67 歲了。雖然相比于互聯網企業,傳統老牌企業家往往退休更晚,但參考 66 歲卸任的王石、69 歲卸任的郭台銘、70 歲退休的何享健,李東生無疑也到了思考退休的年齡。
之所以,這些企業家都紛紛選擇在這個年齡階段到站下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商業環境的變化,其創始人經驗提供給企業的邊際收益越來越小,面對全新的商業挑戰,企業必須有補充新鮮的應對視角。
無疑,這些都是 TCL 眼下需要嚴肅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