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私下和歐盟談汽車關稅,歐盟轉手就把這些二五仔給賣了,歡迎閱讀。
在歐盟和中國就電動汽車關稅争端博弈期間,傳出有中國車企單獨和歐盟接觸,這違背了國家戰略布局,還引發對無辜車企的猜疑。現在不用猜疑了,歐盟公布和中國談判的具體檔案,私下談判的車企是上汽、Smart、沃爾沃。
歐盟堅持在 10 月 30 日實行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加增關稅政策,也正式公布了跟中國進行汽車關稅談判的具體檔案。
檔案裡明确給出具體車企的名單,一共 12 家,統一由中國機電協會代表他們與歐盟進行關稅磋商。
12 家車企是:上汽集團、吉利集團、比亞迪集團、寶馬、長城、蔚來、奇瑞、一汽集團、東風集團、小鵬、賽力斯、江淮汽車。
檔案裡特别提到有企業和歐盟進行單獨價格承諾談判,分别是上汽集團、Smart 和沃爾沃,後兩家屬于吉利集團,最終吉利集團背下這口鍋。
絕大多數中國車企雖然在國内拼個你死我活,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都是能守住底線,就連寶馬和大眾這兩家德國車企也堅定站在中國這一邊。
看看這兩個二五仔,上汽集團五一是最讓人驚訝和失望的,作為國内產銷第一的車企,竟然以集團的名義單獨和歐盟談判,以謀取私利。
究其原因,上汽的合資品牌在國内頂不住了,淨利潤大跌,今年前三季度淨利潤 69.07 億元,同比下跌 39.45%。
收購回來的榮威和名爵主要市場在歐洲,現在反倒成了淨利支撐點,這時候最容易做出财迷心竅的行為,接下來國家要重點清算上汽涉事高管,狠狠罰。
吉利集團旗下的兩個逆子,都是在他們危難時刻收購而來,只能說養不熟。
Smart 是近年撿便宜合資,然後慢慢吞并,要的只是品牌曾經的影響力,分攤一下研發和生產成本,經營權放在新加坡,沃爾沃是吉利曾經收購案的成功案例,但是經營權交給了歐洲。
吉利似乎為了形象,下放控制權,所以這次兩個逆子連自己的位置都搞不清楚,就越級行動。然而這次闖的禍,往嚴重說,是讓集團蒙上叛國的罵名,吉利應該反省對這兩個品牌的放權範圍。
賞車點評:自古以來二五仔都沒有好下場,上汽、Smart、沃爾沃 . 這三個敢私下通敵,反手就被歐盟擺上桌,好了,這下可以上菜單了。
關起門來都要執行一下家法,大家等着看上汽和吉利有哪些高管受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