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國資委苟坪:将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提高產業集中度,歡迎閱讀。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周菊 3 月 29 日,在 "2025 中國電動車百人會論壇 " 上,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苟坪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将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集中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争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今年 2 月,長安汽車(000625.SZ)與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布公告稱,其母公司正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這引發兩家汽車央企合并重組的猜想。3 月 28 日,東風集團股份管理層在 2024 業績溝通會上稱,公司與長安的整合正在推進,控股股東正籌劃将長安旗下汽車板塊進行重組。
為提升汽車央企的競争力,苟坪表示,國資委将推動企業内部專業化整合,提升資源配置效率,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它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市場占有率。全球化方面,推動汽車央企有序開展海外布局,提升國際競争力。
面對當前越來越 " 卷 " 的市場環境,苟坪強調,汽車央企要強化使命擔當,不搞内卷式競争,不卷價格拼品質,不卷參數拼體驗,不卷噱頭拼服務,共同構建更加健康、更可持續的汽車產業生态。
關于汽車技術發展,苟坪提出,汽車央企要夯實電動化根基,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瓶頸和共性技術研發 ; 更新固态電池央企創新聯合體,加快攻克高性能電解質材料、大容量電芯制備等關鍵技術難題;推進智能化變革,築牢自主可控的全棧式智能化技術底座;強化跨領網域協同創新,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具身智能、低空經濟、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态加速融合。
模式創新方面,國資委将推動汽車央企建立更加符合知識經濟時代特征的管理體系,構建結構扁平、簡約高效的敏捷型組織架構,強調充分授權、激發潛能、驅動創新,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健全充分激勵、權責對等的新型經營責任制,強化市場化改革和正向激勵,健全要素參與分配機制,激發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市場價值。支持中央企業領導人員弘揚企業家精神,敢于創新、敢冒風險,不甘平庸、追求卓越。
汽車央企一直是國資委改革的重點。去年 3 月,國資委曾點名國有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展不夠快,不如特斯拉、比亞迪,将對三家汽車央企(一汽、東風、長安)的新能源業務進行單獨考核,出台 " 一企一策 " 考核方案,充分考慮戰略投入期經營性虧損,重點考核技術突破瓶頸、產品開發、市場占有率提升等情況,支持企業放開手腳,加力追趕。
苟坪表示,經過一系列努力,汽車央企在產品競争力、市場占有率、前瞻性技術創新等方面奮力趕超,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在投資布局方面,2024 年三大汽車央企新能源汽車直接投資同比增長 35%,在投資總額中占比超 70%," 三電 " 關鍵資源已實現自主掌控、近地生產。
科技創新方面,汽車央企生產銷售汽車芯片超 5 億顆,使用國產汽車芯片 2.8 億顆,在汽車基礎軟體、輕量化材料、锂電池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三大汽車央企新增發明專利授權超 5000 件,一汽新一代天工純電平台、九章智能平台,熱效率超 47% 的東風 " 馬赫 " 混動發動機,長安天樞大模型、天網域智慧座艙、天衡智能底盤等标志性成果投入商用。
在汽車產品方面,三大汽車央企推出天工 08、全新岚圖夢想家、阿維塔 07 等 24 款新能源汽車,實現 SUV、MPV、轎車、越野車等車型全覆蓋。2024 年央企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175 萬輛,同比增長超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