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這款“閒魚+小紅書+AI”的產品,投資人不看好,用戶和交易量卻暴漲了?,歡迎閱讀。
投資人和創業者總是相愛相殺。那麼當投資人轉身創業,會發生什麼?
大模型橫空出世這兩年,不少投資人都坐不住了。根據矽谷科技評論(SVTR)AI 數據庫,全球 3000 多家高潛力 AI 初創公司中,300 多家公司的創始人、CEO 有投資背景,标志性的例子是前 YC 總裁、OpenAI CEO Sam Altman 以及創新工場董事長、零一萬物 CEO 李開復。
李依桐也是其中的一員。2023 年,她還在一家 FA 為客戶評估 AIGC 項目,轉眼到 2024 年年初,她組建團隊開發了自己的第一個產品——物圓,一個基于 AI 技術的二手交易平台。
但投資的背景,并沒有讓物圓更順利地拿到投資。
" 半年前,投資人還覺得二手電商很成熟,沒有新需求,不相信我們。"
李依桐和團隊不得不以極低的成本運營下去,好不容易撐到產品臨近上線時,新挑戰又來了。
和所有 AI 創業者一樣,她希望避開競争最激烈的賽道,從二手電商悄悄入局,但物圓與巨頭的正面遭遇來得比預期更快。
7 月 26 日,閒魚公示,宣布面向集體賣家,無差别收取 0.6% 服務費。對一個自然月内,產生訂單數量大于 10 件且累計成交金額大于 10000 的賣家,超出後的每一筆訂單收取成交額的 1% 作為服務費。
7 月 27 日,物圓小紅書漲粉 1 萬,物圓官方順應用戶需求,發布不收取基礎軟體服務費聲明。8 月份,物圓微信小程式預上線首日,上萬用戶在 20 小時内湧入。9 月份微信小程式正式上線後,45 日平台交易金額達百萬元。
對一個還在内測的產品來說,這流量即可以是潑天的富貴,也可能是催命符。
大量用戶前來對比物圓和閒魚,最關心的就是 " 收費問題 "。但事實上,物圓寄托于微信小程式,微信方規定會收取 0.06% 的手續費,由此引發了新一輪質疑。在產品剛萌芽之時,過高的流量或許會放大不成熟之處,從而導致潛在用戶的流失。
在争議之際,我們和物圓的創始人、CEO 李依桐聊了聊她對 AI 二手電商的理解,以及對和巨頭競争的看法。
以下為對話實錄:
AI+ 二手電商,想象力在哪 ?
矽星人:用一段話介紹一下物圓吧。
李依桐:物圓 TreLoop 是一個由 AI 驅動的閒置物品分享和交易平台。用戶可以基于個人的興趣相互交流,為自己的物品定價并售賣。比起 " 二手 ",我們更傾向于稱呼為 " 閒置 ",來實現物品的圓滿,所以叫物圓。
矽星人:國内的二手電商平台很多,比如閒魚、轉轉、愛回收、紅布林等等,你們為什麼做一個新產品?差異點在哪?以及和AI的關系是什麼?
李依桐:互聯網走到今天,沒有哪個領網域不是紅海。從大的經濟形勢來看,年輕人不管是在求職就業、精神、社交上的變化,還有他們對二次元、三坑等個性化興趣的追求,都會讓二手市場在未來三年内持續增長,這是難得的藍海市場。而如今的二手市場,幾乎近五六年都沒有出過什麼新產品,現在 AI 來了,我們預判這是新機會。
從產品上,我們的差異在于非常重視社區,終局是交易 60%,社區 40%,以及會将 AI 滲透產品的各個功能之中,更好滿足用戶。
矽星人:聽起來有點抽象,AI功能具體是怎麼做的?+AI 的價值在哪?
李依桐:AI 其實只是輔助,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基于社區的閒置交易平台,然後在用戶的鏈路融入 AI 更好地為用戶服務。
在這個場景下,我對于 AI 電商的預判是類比搜索場景,用戶會覺得 Kimi 比普通的 google 一下效果更好,是因為 Kimi 除了幫搜索以外,還能幫總結、提煉,本質上是在分析意圖。在電商場景中,通過你與 AI 的對話,比如你的意圖是想學滑雪,那麼 AI 就能延展開來,給你整理出新手滑雪需要的設備,挑選的款式、型号,性價比區間,幫你一站配齊,除此之外,在電商購物的全鏈路,比如用戶上架產品,會有 AI 幫助識圖、寫簡介,以及在搜索環節,我們除了自己推薦算法,還疊加了一層 AI 模型,更精準地匹配。
矽星人:明白了,其實淘寶問問也做過類似的嘗試,最近 Perplexity 也想做商品推薦,但AI推薦的模式,很難和傳統的搜索電商結合,無論是用戶習慣,還是流量分發邏輯,還是商業模式,都沒辦法結合,你們會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嗎?
李依桐:我們也不是說非要做 AI,沒必要,這樣其他二手平台一加 AI,難道就沒我們的事兒了?抛開 AI,平台依然是成立的。而且,目前 AI 對用戶的理解,對商品的理解還需要不斷訓練。我們現階段用戶在使用我們的一些 AI 能力時,已經產生不少關于 AI 的數據,需要進行清洗再訓練。我們也在引導用戶跟助手對話,其實 7 月内測的時候,普通用戶對于 AI 的這個接受度理解度還不高,現在不一樣了,效果和接受度都在變化。
沒想和閒魚杠上,更想做小紅書
矽星人:你們 8 月一上線,數據就暴漲。那時候,正好閒魚開始收手續費,有關二手電商的讨論非常多,對你們有影響嗎?
李依桐:閒魚收手續費的時候,用戶開始盤市面上的閒置平台,我們也被納入讨論之中,對我們來說,算是一個事件營銷。不過,在此之前,我們也提前做了不少鋪墊,社交賬号更新了很多條,還有讓内測用戶寫測評内容等等,才能在短期内拿到流量。
矽星人:這波AI創業,大家都怕和大廠對上。你們一上線就和閒魚對上,會慌張嗎?
李依桐:其實我們的差異挺大的。我們在做物圓之前,搜集了國内基本上所有二手平台上用戶的吐槽内容,真實地看到了用戶的需求點,所以才會有物圓。我的焦慮點是在流量來了之後,我們背負了很高的期待。
矽星人:具體是什麼樣的需求點?
李依桐:目前國内閒置相對最高頻的用戶,就是那一波零零後,他們會有很大的價值,在未來兩到三年之内成長起來,變成為消費主力。他們在閒置這件事情上,延伸出了很多玩法,比如以物換物。有些閒置開箱博主,每天開箱一個置換來的物件,常有對方贈送的小卡片、小零食等等,這是強興趣導向的,他們既對價格敏感,又對非剛需、非标品感興趣,更關注情緒和精神層面。
矽星人:所以物圓更像是一個閒置分享和交流社區。這是你們和其他傳統二手平台的區别。
李依桐:是的,其實我們一開始就沒有把物圓的目标定位為一個純交易的工具或平台,與其他平台基于物品的純交易不同,物圓是想打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矽星人:比起閒魚,你們更想做閒置物品界的小紅書。
李依桐:對,我也跟投資人說到了這點。
矽星人:但是,二手平台幾乎都是重交易。閒魚以前也重視過社區,比如推同小區的交易,魚塘、海鮮市場,但近幾年也在向交易轉型。再加上轉轉、愛回收、紅布林這類 C2B2C 模式,你有想過 C2C 為什麼無人問津嗎?C2C 的閒置交易在安全和商業模式上能跑通嗎?
李依桐:C2C 的平台模式一旦搭建起來,網絡效應自然就會產生收益,之後會有很多展開做商業模式的路徑。大家不做 C2C,其實是現在大家都不做平台模式了,覺得投放很難去跑正,很難在規模化的同時做好收益。但回到我們的產品來看,我們沒有花錢做投放,用戶自然會尋找新平台滿足新需求,然後找到我們。甚至總成本上,我們也并沒有花太多錢,這是和以前互聯網燒錢大戰時代的區别,以前是真的在拉新用戶,教育市場,現在不是。
矽星人:物圓之前承諾了不收手續費,商業模式是怎麼做的?
李依桐:我們目前的商業化思路主要有兩條:一是會員增值服務,二是品牌供應商合作。會員增值服務方面,我們可以為用戶提供一些付費增值功能。品牌合作方面,我們正在與一些品牌商接洽,拿到他們的一些庫存、尾貨等,我們會收取一定的傭金。
矽星人:那我們繼續聊聊交易,交易需要安全體系,對創業公司來說,是不是很困難?
李依桐:确實遇到了很多問題,但也排除了很多競争。我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在交易保障上,比如一開始上線小程式,微信要求用戶上傳身份證照,很多用戶對此就很抗拒。很多問題需要一步步解決吧。
矽星人:交易要建立在社區氛圍之上,在做交易 + 社區這件事上,閒魚轉型了,然後小紅書也在艱難平衡。你們打算怎麼做社區,以及怎麼平衡社區和交易?
李依桐:社區建設确實是一件非常考驗我們的事情。首先,内容是社區的基礎。我們會圍繞年輕人感興趣的一些主題領網域,比如二次元、手作、潮玩等,設定相應的内容板塊,鼓勵用戶在這裡分享自己的收藏、創作等。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自己的興趣圈層,帶動了發簪、玩偶、手辦等物品的交易。
再者就是在產品設計上,對于用戶在交易場景使用習慣的思考。我們把社區做成社交平台的雙列圖文、視頻信息流,還要注重個人賬号的建設,在主頁展示用戶的 MBTI,興趣風格等等。我們的用戶自我介紹有一欄是星座、MBTI ,AI 會基于此,在加上對用戶浏覽習慣的分析,給他推薦更同頻的用戶和商品。比如一位 ENFP 和一位 INFP 的物品交換,每天會以漂流瓶的形式為用戶推薦 6 個用戶及另外的 12 件物品,幫他找到有興趣的物品或朋友。
對社區的注重體現在很多地方,比如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其他二手平台,買賣雙方是基于 " 物品 " 發生對話的,我看中了對方的三個商品,我就要發起三個對話框,但在物圓,只會有一個對話框,這是同好之間 " 人與人 " 的對話。
投資人創業,一樣拿不到投資?
矽星人:聊了這麼多產品,也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李依桐:我之前在愛奇藝、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做產品策劃、運營以及整合營銷。有過兩次創業經歷,擔任聯創和 CMO 的角色。去年主要在 FA 看 AIGC 早期創業項目的孵化,今年決定自己重新開始創業。
矽星人:在 FA 的經歷,對你創業有什麼幫助嗎?普通的創業者,可能是根據自身的優勢、興趣結合市場判斷确定一個創業項目,你看了那麼多項目,為什麼做電商?為什麼決定自己做,而不是你找個人投呢?
李依桐:去年大家覺得機會大的賽道,就是出海或者 AI,我先是确定了這波 AI 的機會,然後在大模型應用這一層,排除了 to B,因為沒有相應的資源和商務拓展的精力,選擇了 To C,是因為市場相對更公平。
其次呢,電商其實是一個市場大但離 AI 比較遠的賽道,我覺得我們有時間去搶跑、探索。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又挑選了更細分的二手閒置市場,這是一個不斷尋找的過程。至于為什麼不直接投資别人的項目,我其實一直想自己創業的,做投資也是為了最終自己做成一件大事兒。根本來看是作為投資人很難做到對項目的高度參與和影響。我更希望能親自深耕這個領網域,把想法徹徹底底實現出來。
矽星人:做投資和創業,你覺得不同在哪裡?做投資應該爽很多吧?
李依桐:都有不同的苦,投資和做創業其實是是一條船上的人。投資的錢投不出去,或者去年沒投好,對 LP 不好交代,拿不到回報的管理費,也不好過,現在大家吐槽起來都好像說,行業要覆滅了。
矽星人:投資的經驗,為你做創業帶來了什麼不同?你會更容易理解市場嗎?或者更理解投資人的需求,更容易拿到投資嗎?
李依桐:我自己覺得在看了很多項目之後,對行業的判斷力可能會比較強。我會更客觀地評估一個項目的機會和挑戰所在。同時經歷過投資的環節,也讓我更清楚知道投資人在考慮什麼、關注什麼。
矽星人:但你好像沒拿到投資。
李依桐:對。這是我沒預期到的,本來預期 7 月份會有一筆資金進來的,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到賬。不過我也沒想到,即使沒有外部資金支持,我們也走到了今天了,只花了很少的一部分錢,拿到了 45 天 100 萬交易額的成績。有投資人跟我說,我們已經算是成功了,放在以前,已經可以融很多錢了。
而且投資人之間也沒有那麼多共識,找投資是要找到彼此理解、有共識的人。很多人不相信現在還可以做平台模式,對二手電商不感興趣,覺得這個市場固化了,他們就不願意投。
上一輪聊的時候,有投資人給我說,現在用戶沒有我這個需求,我們是做不起來的。
矽星人:那他們現在信了嗎?
李依桐:現在信了。
矽星人:那你之後還想走資本路線嗎,還是靠用戶收入正循環?
李依桐:取決于對事情的預期,我當然希望可以走資本路線,因為那意味着做一件更大的事。
矽星人:如果一直拿不到投資,你準備怎麼辦?
李依桐:各有各的做法。接下來我還會做一款新產品。一款可能被看作是運氣,那麼兩款甚至很多款,依然能跑出來,我們團隊的判斷也好,產品能力、糾錯能力才可以被驗證,或許會讓投資人看好我們團隊,或許我們會依靠新產品拿到更多的用戶付費,都有可能。
而且第一款產品的開發已經基本完成了,團隊成熟了,一些開發的模塊也有了,開發第二款產品會更快更容易。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