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北京豪宅界,還藏了一些“神秘玩家”,歡迎閱讀。
北京的春天,真的來了!
本周最高氣溫将會攀升到 20 度以上,公園裡盛開的櫻花樹下,馬上就會露出一個個 " 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 的靓顏。
她們臉上的妝容中,會透露出一些新時代的消費和審美偏好,這是行業人士和經濟學者觀察社會的另一面鏡子。
北京的公園,也是開發商的 " 心頭好 "。如果項目旁有一個公園在場,不好好做產品,就會顯得對不起這個資源。所以,北京的朝陽公園、奧森、南海子、頤和園、玉淵潭等公園板塊都曾誕生過經典項目。
陶然亭公園也不例外。
視線越過花枝和牆頭,公園的東北角,有一個三面凹入公園的小區,8 棟建築靜靜伫立了約 20 年,這個項目就是 " 壹瓶 " ——北京另一個邏輯線上的豪宅。
來源:高德地圖
01
了解壹瓶,需要把時間倒回到 2007 年。
那時的北京樓市還未真正 " 起飛 ",尚屬于馮侖口中的野蠻生長時代,但當時的壹瓶已經是個 " 傳說 "。
" 傳說 " 的神秘感起源于一些 " 隐貴 "。它沒有戶型圖、照片流傳于世,只在這些 " 隐貴 " 朋友的口中無意間帶出一絲 " 我買了壹瓶 " 的自豪感。
壹瓶的名字也很特别,就像它的項目一樣。
圖源:未來可栖
陶然亭公園位于北京西城區,它的南邊就是護城河和二環路,這個位置注定了附近的項目都天然具有 " 稀缺性 ",大白話說就是:不愁賣。
但是沒有想到,壹瓶至今仍在推新。據說,這次開發商的 " 藏品 ",包括 7 号樓,以及 9 号樓的 1 單元,一共有 40 多套,均價 19 萬 / 平方米,按此單價比中信城五期新房的售價還高。
9 号樓戶型面積只有兩種,分别是 238.33 平米和 263.31 平米,此次新推,開發商重新做了精裝修。
來源:壹瓶地產
7 号樓,有十幾套房,能看到公園内的湖景,一層 4 梯 2 戶,這是毛坯房,一戶有 500 多平米。預計将會兩戶打通出售,整層預計售價将達到 1.5 億。
内城千萬房產比比皆是,但是 20 年前的老盤,價值上億的,也是奇貨。
提到壹瓶,就不能不提這個項目的老板:王公正。他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忠實 fans,酷愛收藏,而且是真金白銀地砸進去。在壹瓶模範間、售樓處、小區内,随處都能見到他的藏品,從瓷器到百年陳酒,再到古畫、古床,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沒收藏的。
甚至小區内的一棵樹,都歷經了千年風雨。小區園林中還有各種石雕,比如拴馬石、十二生肖等。小區的石板路是來自安徽的老青石板。
當年,壹瓶憑借這種氣質,就吸引了許多藝術家和城市的 " 隐貴 " 們。再加上推窗可見的陶然亭公園,按說它應該不缺買家,但一賣卻賣了近 20 年,項目的解釋是:
老板不差錢,也不着急賣。
王公正非常低調,在房地產行業黃金時代也沒有追求大發展和規模化,在全國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用手指都能數得過來。除了做開發商之外,他還收購成都第一制藥廠,生意做得非常穩健。
今天回過頭去看壹瓶,忽然產生一個感慨:20 年間,追求規模化、三高的房地產企業倒了一大批," 慢着做 " 的 " 壹瓶們 " 卻活得好好的;同時,快速的規模化、内卷,讓今天大量產品走向了同質化,甚至戶型、精裝都很雷同,但在 20 年前,各種風格、定位的項目都有。今天,從企業層面到項目層面,地產的多樣性都在消失。
02
今天," 慢慢玩 " 反而成了 " 精明 " 的象征。
說到 " 精明 ",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李嘉誠。他就是一個典型的 " 慢玩家 "。
去年,他旗下的御翠園出現在熱賣榜單中,這個項目是李嘉誠旗下和記黃埔在 2001 年拿的地,至今足有 20 年,還在慢慢賣。
在中央别墅區,李嘉誠家族旗下還有另一個項目:譽天下,也有大量房源在售。
譽天下的歷史更久。
1993 年,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開發的北京東方廣場正式動工,總投資 20 億美元。後來,這個項目成為李嘉誠的一部賺錢機器,曾是内地單店租金收入最高的物業。
同一年,長江實業還在北京拿了一塊住宅用地,但并沒有着急開發,一直到 2008 年,項目才第一次開盤,這個項目就是譽天下。從彼時算起,譽天下至今已有 30 多年的歷史。
譽天下是一個總建面有 80 萬平方米的大盤項目,早期開發以别墅產品為主,目前在售的是其收官之作公寓產品,延續 " 譽天下 " 的設計風格。包括 120 平米和 240 平米兩個戶型,價格與 2019 年開盤時相比已經大打折扣。
2015 年,房價大漲的階段,譽天下曾登上北京别墅類產品成交金額第一名,但後面沒有再做大動作,而是在悄悄賣。
03
王公正來自義烏,李嘉誠來自香港。準确地說:他們都不是典型的内地開發商,但卻得以 " 活下來 "。
不知道現在的民營地產企業,還有幾家能如此 " 逍遙 "。
不知何時起,那個百家争鳴的地產時代也悄悄離我們遠去了。星河灣、中赫、泰禾都已成為過去式。
北京土地市場終于進入了幾大巨頭把持的大資本時代,控成本、标準化設計、卷精裝等視覺元素成了主流。
在大力倡導建設 " 好房子 " 的今天,到底什麼樣的房子才是真正的好房子?可能在拼陽台、得房率、主題園林之外,這個城市也需要一些個性化的,能夠增加城市多樣性的項目。
至少,别把案名搞得相似度那麼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