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教育經驗: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三大迹象,歡迎閱讀。
哈叔 第 772 篇原創文章
最近這幾年,「自律」絕對是一個高頻詞匯 :
想要擁有令人豔羨的魔鬼身材,你得自律,管住嘴,邁開腿;想要在學業上、事業上比别人更優秀,你也得自律,戰勝懶散,堅持努力 ...
自律是什麼?
自律的精髓其實就是「變被動為主動」,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能主動地約束、管理自己的一言一行。
比如說,在一個較為偏僻的路口,沒有交警執勤,沒有攝影機拍照,路上的車輛也很少,但依然能遵守交通規則,不闖紅燈。
這就是自律。
為什麼「自律」的概念會火?
原因就在于此,「自律」這種品質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言行舉止更積極向上,最終導致我們的人生不斷向上走,向美好的一面發展。
可以說,自律就是人生通往美好的一把金鑰匙,你打開了自律的大門,走進這個世界,那麼你就能擁有美好。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開始變得自律,手裡拿到了這把金鑰匙了呢?
有三個迹象可循。
01
有是非之心,認知水平在提高
一個人變得高度自律的第一個迹象:有是非之心,提高認知水平。
有人可能會好奇:自律和是非觀、認知水平有什麼關系呢?
我告訴你,這兩者之間有莫大的關聯,認知水平越高的人,是非觀越清晰和強烈的人,往往越自律。
什麼是認知水平?
簡單講,就是我們對事實真相的了解、認識程度。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還是以闖紅燈為例:
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或者說一個從古代穿越到現代的人,那麼他們肯定是不會遵守紅綠燈規則的。
原因就在于他們對交通規則沒有足夠的認知,腦海中完全沒有紅燈停、綠燈行的概念,那麼他們自然就不會約束自己要遵守交通規則。
再舉一個例子: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多建一所學校,就少建一座監獄。美國作家馬克 · 吐溫也說過類似的話。
為什麼多建一所學校,就少建一所監獄呢?
原因也是在認知水平上。
教育的意義,除了學習知識之外,還灌輸一定的是非觀,對道德和法律有更多的認知,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如果缺少這樣的教育,對一些事的認知不夠到位,那麼他們就不能事情上約束自己的言行。
比如一些法盲就是如此,很多時候,他們犯法并不是有意而為,就是不知道有這樣的規定,所以在言行上才沒有約束好自己。
所謂「自律」,其實就是約束自己去做正确的事。但你想要做正确的事,就先得知道什麼是正确的,什麼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要有是非觀。
曾國藩被後人推崇為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聖人。
實際上,他在 30 歲之前也是一個平庸的人,一身的臭毛病,直到後來經歷一些事情後,才開始頓悟:欲成大事,必有五戒。
很多時候,有心改變,那麼才會真正開始改變,自律也是如此。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經常自省,要多閱讀,多與優秀的人交流的原因。
02
是非觀背後的抉擇
既然有了是非之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那麼接下來無非就是選擇的問題了。
那些高度自律的人往往都能做到這兩點:
第一點,就是知道不可為,就堅決不為。
知道什麼不能做,不可以做,那就管住自己,堅決不去做,這便是一個人高度自律的第二個迹象。
比如「熬夜」這個問題。
可以說,幾乎沒有人不知道熬夜是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危害眾多,連小孩子都知道。
但區别就在于,真正自律的人能很好地約束好自己不去熬夜,而不自律的人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無法控制住自己。
再比如說「偷懶」的問題。
我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偷懶是不好的,是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一個人想要得到更多,那麼就要先付出很多,要比大多數人更努力。
但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每天早起去背單詞,整天泡在圖書館裡學習,而還有人看幾分鍾書就拿起手機玩遊戲、追劇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選擇不同,前者選擇了知道不可為,就堅決不為,而後者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我們可以做這樣的自省:
在個人成長的道路上,如果我們不能約束自己的言行,有些事明明知道做了是不對的,但還是忍不住去做,那麼就說明我們是不自律的。
反之亦然!
第二點,就是知道應該為之,就努力去做。
知道什麼事情是應該去做的,雖然不太想做,不喜歡做,但仍然會逼着自己去做,這便是一個人高度自律的第三個迹象。
比如說「閱讀」這件事。
很多人都知道閱讀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是有益的,但對于一些人來說,閱讀和玩遊戲、看電視劇這些比起來顯得枯燥乏味很多,所以便不想去看書。
那些自律的人,可能也會有這樣的感受,也不喜歡看書,但他們優秀的地方在于,雖然不喜歡,但仍逼着自己去看書,舍得對自己下狠手。
這便是自律和不自律的一大區别。
劉備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說的其實就是自律的精髓。
往後餘生,你若能時刻記住這句話,常提醒自己,一點點成長和進步,你最終就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自律的人。
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寫留言」處暢所欲言,互相交流。
文/哈叔
寫在文後
哈叔 2023 全新力作《破局思維》已在當當、京東等平台上架,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以入手。
真正的高手,之所以能屢屢打破僵局,從困局中走出來,往往就赢在「破局思維」。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大家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早日走出迷茫和困惑,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