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有錢就有安全感?楊天真跟我們聊了十個職場「反套路」,歡迎閱讀。
當代打工人,正在努力硬控職場。
一些躺不平的年輕人還在努力尋找出路,降本升專,回爐改造,試圖換個賽道,重上牌桌;一部分離職的打工人選擇擠進離職賽道,硬生生把離職這片曠野卷成了軌道。
還有一部分人,只能選擇在工位靜靜地撒野,催生了當下流行的工位發瘋文學," 下班了,這周的苦就吃到這裡 "" 頂涼柱 "" 摸魚慣犯 " ……
漲不動的薪資,難搞的領導,破碎的 TA,打工人想要拿捏職場,顯然越來越吃力了。
大環境的不确定之下,職場失意的人越來越多,職場賽道逐漸成了熱門領網域。小紅書上關于 " 職場幹貨 " 的浏覽量有 42.7 億,關于 " 職場 " 的浏覽量更是高達 192.8 億次。
在一眾頭部職場博主中,楊天真是不可忽略的存在。從國内第一經紀人轉型内容 IP 之後,她錨定了職場領網域,一直在穩定輸出她的職場生存法則。
比如,面對職場的溝通問題,她經常談到 " 轉念 " 和 " 價值共創 ",她也分享自己的做事法則," 有目标,找方法,去執行 ";她一直認為,如果不願服從規則,那就去創造規則。
很多人受困于 " 自律 " 問題,但她理解的 " 自律 " 是把精力和時間分配在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上,不在自己不在意也做不好的事情上浪費時間精力(比如減肥)。
楊天真的 " 強人法則 " 離不開她的成長背景。她說,她從小就是一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 我只要我想要的東西,會全力以赴朝着我想要的東西去努力。"
最近,我們跟楊天真有過一次對談,一部分内容已發布在 " 潮生 TIDE" 微信公号《" 濃人 " 楊天真:我就是 " 既要又要 "》。
除此之外,我們也跟楊天真聊了聊我們對職場的困惑,比如,職場高壓環境下如何保持情緒穩定?如何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努力和運氣哪個更重要?如何看待大環境對個人的影響等等。
楊天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是話說回來,人生的困境終究還需要自己來破題。借用楊天真的話說,人生沒有真正的終極解法,我們只不過是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地嘗試接近真相,以及找出抵達真相的路徑。
以下是與楊天真的十問十答,經整理發布。
如果在工作中產生情緒,首先明白情緒的來源,因為大部分的情緒來源于某種委屈感。當一個人有了委屈感,情緒就容易堆積,會有爆發的時刻。但也不需要為了保持情緒穩定而壓抑情緒,不要讓情緒在身上停留,想哭就哭出來。還有一種方法是把不好的事全都說出來,說出來就過去了。
我自認是一個情緒穩定的人,同時我也會去探索,那個情緒是怎麼產生的,比如有時候我會發火,我就會去想,是我覺得傷我自尊了,我憤怒,還是傷我心了,我難受,是什麼原因,然後找到那個原因。比如說傷我自尊了,那我就會意識到,我的 ego 是不是有點大啊,我就會去調整這個事情。
我認為一個人一旦擁有了獨立的人格,自由的靈魂,一定量的财富,還有 TA 對自己足夠的喜愛,那 TA 一定會擁有安全感的。這些東西現在我都有了,我還是一個能給自己充分肯定的人。
我有一套自我肯定的價值排序。比如說大家都覺得這個事情好,但我知道這個事情我沒辦好,我就會去找原因,如果這個事情我覺得我做得很好,或者我很滿意,但大家都不滿意,我也不太在意,我也不是為你們做這個事的。當你對你的價值系統有很清晰的判定之後,你就會安然于這個東西,你就會有安全感。所以 " 安全感 " 的底層邏輯就是自信,是喜歡自己。
一部分人想快速成功,想走捷徑,或者想找到一個方式去判斷自己在這件事情上是否可以快速成功。實際答案肯定是沒有的。我也是嘗試過很多條路才知道哪條路适合我,只是我把這個過程挪到畢業前了,我讀大學的時候就做了五六份不同的工作。我在那個過程中知道了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所以我覺得就得想做成一件事是沒有更快速的路。如果你沒有那種外界壓力,比如你找不着工作你就活不下去的類似這種迫切的現實壓力的話,着急就是一種自我的心态,所以我覺得調整心态,然後多去嘗試比較重要。
我的年齡焦慮在于感受到我的體能在下降,但是我可能上個禮拜是有這個焦慮的,這個禮拜已經沒有了。因為當我去騎行的時候,我就意識到我沒有這個焦慮了。我可以通過自身訓練延緩這個事情的變化。它是有方法的。
所以焦慮本身可能是因為你遇到了一個困境,你又不知道怎麼解決它,你的焦慮就會反復疊加。但我是每當我發現我有一個焦慮的時候,我就不喜歡停留在那個焦慮裡,我就要去解決它,在這個解決過程中焦慮就消散掉。
對于職場上升通道收窄的狀況,首先要穩住心态,同時做多手準備。比如在主業的餘力之外開展副業,同時保持學習,在工作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多關注行業内的新趨勢,如果有機會就勇敢地抓住它。
其次,在晉升、加薪的問題上,可以考慮反向 push 一下領導。如何用人、是否晉升手下員工是 TA 的工作,給 TA 一定的壓力請 TA 促成這件事。如果 TA 不能促成這件事,一定程度上反映 TA 沒有實權,繼續跟着幹也未必有前途,确實可以考慮換一個工作。除非這個公司裡有什麼比晉升、加薪更讓你覺得滿意的事情。
向上社交只是拓展人脈的一種方式,不存在适用的特殊性。向上社交中給大家以下建議:第一,要克服恐懼,當你有想要認識的人的時候,逐步搭建關系,不要害怕被拒絕。
第二,要體現自己的價值。人與人的交往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當對方為你提供價值的時候,也要思考你能提供給對方什麼。
第三,拓展圈子,比如工作圈層内領導的資源,主動介紹自己是誰。
第四,對于已經建立的關系,要長期維護。這個社會沒有無緣無故會幫助你的人,當擁有向上社交的機會時要抓住機會展現自己。
首先,針對提不出要求,一種情況是在自己的能力控制範圍内而不需要提要求,另一種情況是不知道該提什麼。後者的話要明确自己的任務,将其量化,思考哪些是需要請求幫助的部分,也能明白自己差在哪裡,才能更好地補足。
其次,對于不敢提要求,因為我們從小生長在一個受打壓的環境中,很難得到肯定。第一,重新建立自己的評價系統,不在意外界的評價和拒絕,能做到自己理解自己。第二,不用怕犯錯,關鍵是如何從中學習和總結,在犯過的錯誤去總結。
首先搞清楚你的溝通對象是一種虛張聲勢,還是 TA 習慣以自我為中心,有些人就是虛有其表,TA 其實是因為自卑,怕被人看不起,TA 專業能力也不夠強,TA 就故意以一種強勢的狀态武裝自己,TA 其實心裡是害怕自己被欺負了。
這個時候就要繞過對方的情緒,看到對方的真實需求是什麼。比如 TA 無非想要你一句贊美,或者想要你一個肯定,你就先給 TA,在認同 TA 的情況下給 TA 安全感,再來說事實。
另外一種強勢的人就覺得自己是對的,TA 可能相對有比較多的成功經驗,然後周圍的人也很尊重 TA。這種人通常是想把結果做好的,TA 的目标感也很強,所以這時不要站在對立面,而是要告訴 TA 我們是一起來解決問題的,跟 TA 形成共識,而不是形成對立。我們自己如果也是一個強勢的人,那就是比較注重自己的感受和觀點,所以當對方表現了一些不尊重和不支持的時候,我們很容易自亂陣腳。
所以跟強勢方接觸時,先獲得情感上的共情,再去找你們目标之間的共識,會比較容易實現方案。而對于那些你已經看破的虛張聲勢的人,我們還需要注意溝通場合。
過去我會認為,凡事靠努力一定能達到,你沒達到是因為努力不夠,或者努力的方向不對。現在我會意識到,努力肯定是必須存在的,但并不是你努力了就會有結果,你會發現很多時候你真的是憑運氣,你恰巧在這個時候做了一個正确的決定,然後達到了你想要的結果。換一個時機,哪怕你的邏輯、行為都對,但結果可能是不對的。
我去年申請北大的博士,申博考試的題目都是抽籤的,我抽的每一道題連題目都讀不懂,我對于專業的準備确實不夠,有點盲目自信了。我之前考研的時候因為運氣特别好,考題都是我非常熟悉的,考試很容易就通過了。很多時候你憑運氣做成的事情,你會誤以為是自己的實力。所以這次經歷校正了我的很多認知偏差。
時代的變化天翻地覆,但上層的變化可能到不了你這。所以不要放大自己跟時代的關聯度。我也一直認為,再糟糕的大環境也會誕生很多機會。
我們只是時代中非常小的一個顆粒,只在做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當我觀察到外部環境也好,内心成長也好,發生了變量,我就會調整自己,讓自己處于一個更優勢的位置來面對這個變量。
就我經歷的我們行業的幾次大的變化而言,我都覺得我在成長,我在适應每個時代,甚至去創造每個時代的遊戲規則。當你有實力的時候,你只要有一個占優勢的事情,那你一定是被需要的。
所以與其談變化,不如談成長。你本質上是不是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你的能力有沒有在更新迭代?如果你沒有那個主觀的能力,你就是憑運氣拿到的機會,那你的運氣走了,外部環境一變,你就被淘汰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後浪研究所 ",作者:張晶、薇薇子,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