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國内外車企跑步入場“造人”,只因機器人與汽車技術共通?,歡迎閱讀。
寫汽車的自媒體都去寫機器人了?那是因為汽車公司都下場做機器人了。
小鵬、比亞迪、長安、廣汽、特斯拉、豐田集體入場,全球車企正如潮水一般湧入機器人行業,并将重點聚焦于人形機器人領網域。
在 AI 技術與機械技術日趨成熟的當下,企業進軍機器人行業本屬正常之舉。國内外已有諸多企業在該領網域深耕,國内有達闊、宇樹科技、藍芯科技等,國外則有美國的波士頓動力、瑞士的 ABB、德國的庫卡、日本的安川等。奇怪的點在于,為什麼有這麼多車企跨界入場。
對此,一些媒體給出了解釋,他們認為車企在自主研發體系和市場銷售經驗方面更具優勢,這些解釋顯然過于籠統——按照這個邏輯,車企可以進入一切領網域。若要深入探究車企大舉湧入人形機器人行業的具體原因,需綜合考量技術共通性、市場前景等諸多因素。
1950 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圖靈首次提出了具身智能概念,即一個擁有諸多傳感器,可以和環境互動,根據采集到的環境信息做出相應的行動決策,并通過執行這些決策來改變環境狀态,在不斷循環的過程中逐漸學習和适應環境的人工智能。基于這個概念,想必大家跟小雷一樣,腦中浮現的第一個形象就是機器人。
事實也确實如此,只是具身智能強調感知、學習、适應環境,機器人的側重點則在于能夠根據用戶的要求完成任務。今天我們常見的各類設備中,什麼東西的傳感器最多?沒錯,就是汽車,支持高階自動駕駛的車型通常會配備多顆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部分高端車型還會配備激光雷達。
(圖源:AI 生成)
自動駕駛與機器人發展到極致,均需具備極強的環境識别能力,且未來也都将朝着理解真實世界發展,技術層面是互通的。理想汽車 CEO 李想在 AI Talk 上直言,如果 L4 級自動駕駛都做不好,那麼做出來的機器人能力也将十分有限。
機器人需要 " 語言智能 " 和 " 空間智能 " 協同作用,以理解真實世界并根據用戶指令完成任務。對于車企而言,自動駕駛所屬的空間智能是必須研究的方向,而且為了提高智能座艙的使用體驗,大語言模型所屬的語言智能也不可忽視,同時具備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是行業和消費者對于車企的硬性要求。
市場前景方面,人形機器人可謂潛力巨大。特斯拉 CEO 馬斯克曾預測,人形機器人這類產品的需求,未來将遠超特斯拉汽車,2040 年地球上人形機器人的數量可能會超過人類。NVIDIA CEO 黃仁勳在香港科技大學發表演講時也表示,未來只有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人形機器人三種機器人有望大規模量產。
在各類科幻作品中,創作者為我們描述了未來機器人可能帶來的諸多便利,或許在不久的将來,我們讨厭的日常家務瑣事都可以交予機器人處理。擺脫生活瑣事的我們,将擁有更多的時間去追求藝術,而非像當下人類忙于工作和家務,AI 卻在進行繪畫、視頻生成、音樂創作。
汽車與機器人兩大行業對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均有需求,技術層面互通性顯著,甚至可以說 L4 級自動駕駛一定程度上是人形機器人的前置技術。加之行業前景廣闊,國内外車企跨界入場也就不足為奇了。另外,全球汽車行業正在向新能源時代進發,深受行業變革影響的車企,對于人形機器人這一冉冉升起的新興行業自然更為關注。
尤其是特斯拉和國内造車新勢力品牌,在海外巨頭統治行業之時便敢于奮起挑戰,面對前景更為廣闊的機器人行業,自然不願錯過新的機遇。若能成功,理想、小鵬等車企有望從 " 造車新勢力領頭羊 " 躍升為 " 全球科技巨頭 "。
2024 年 11 月 6 日的小鵬 AI 科技日上,何小鵬稱,做 AI 機器人比做汽車更難,集成度要求更高,沒有 500 億元做不好 AI 機器人。此話或許略帶誇張成分,但絕非無稽之談。
在小雷的實際體驗中,無論是 GPT-4,還是豆包、Kimi、文心一言等 AI 大模型,均存在無法準确理解人類自然語言的問題,而這恰恰是人形機器人與用戶随意互動的基礎。
在空間智能方面,自動駕駛汽車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例如加速、減速和變道時會有些生硬。在前方堵車時,真人駕駛員可能很早之前就開始緩慢減速,AI 則可能距離不遠時才會突然緊急刹車;自動駕駛車輛有時還會過度跟車,即前方車輛急刹車,它才會跟着急刹車,而不是根據路況提前主動作出判斷和決策。這些情況可能跟傳感器的探測範圍有關,但也充分暴露了空間智能的局限性,以及感知能力受限的問題。
(圖源:AI 生成)
此外,人形機器人的實用性與關節靈活性息息相關,每一處關節可能都需要配備電機,并由電池供電,對于企業的電機、電池和控制技術也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人形機器人尚難以像真人般在復雜環境中流暢地奔跑、跳躍、抓握及使用工具。續航方面,以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 Unitree G1 為例,其配備一塊 9000mAh 的電池,續航時間僅為 2-3 小時。
人形機器人普及的前提不僅僅是好用,成本同樣關鍵,唯有做到價格親民,人形機器人才具備普及的潛力。然而,現階段人形機器人的電機、傳感器、算力芯片等硬體,每一項都成本高昂。
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 Unitree G1,價格高達 9.9 萬元,眾擎機器人推出的人形機器人 PM01 價格為 8.8 萬元,顯然難以令大多數消費者接受。這還是基于中國的工業實力,才能将人形機器人價格控制在 10 萬元以内,業内人士透露,波士頓動力未公布價格的人形機器人 Altas,預估售價在百萬元人民币左右。
(圖源:宇樹科技)
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在于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和迅速量產落地,通過技術迭代更新和大規模量產降低成本。但正如何小鵬所言,機器人行業耗資巨大。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表示,人形機器人產業尚處于早期發展階段,產業鏈不成熟,在產品大規模量產之前,布局人形機器人行業将極為燒錢。
或許正是意識到行業風險,李想在明确表态理想将開發人形機器人的同時,也表示不會立即入場,當前仍将研究 L4 級自動駕駛作為首要任務。
人形機器人是一片未經開發的藍海市場,吸引了無數車企争相入場。盡管汽車與機器人在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方面存在一定共通性,但差異也不容忽視,具備先天優勢不等同于必然成功。因此,車企在決定入場前,務必謹慎權衡其中的風險。
回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歷程,已有無數新勢力品牌暴雷,燒光 70 億元的拜騰、百度和吉利注資的極越、恒大旗下的恒馳汽車、号稱 " 中國邁凱倫 " 的前途汽車等品牌,還有一定的知名度,更多的則如天際汽車、奇點汽車、綠馳汽車等車企,默默無聞地倒下,仿佛從未來過。
人形機器人行業同樣如此,入局的企業大多數會倒在路上,唯有少數找準方向或财力雄厚的廠商,才能堅持到行業飛速發展期并乘風而起。
小雷認為,底蘊深厚的老牌車企如比亞迪、長安、廣汽、豐田等,或已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如理想、賽力斯等,在扣除股東分紅、產能提升成本及技術研發投入後,若有餘力,可考慮投資人形機器人或其他新興行業。處于下滑階段的老牌車企和尚未實現盈利的造車新勢力,則需要更加謹慎,以防因投入太大,導致資金鏈斷裂。
在機器人的功能方面,小雷建議初期最好不要以 C 端市場為主要目标。C 端場景的環境、用途更加復雜,用戶需求各異,產品功能很難全面滿足。
B 端場景相對單一,對于機器人的功能和設計要求更簡單,小鵬 Iron、特斯拉 Optimus 等人形機器人已被投入汽車生產車間使用和測試。人形機器人還可以代替人類員工完成一些具有危險性的工作,且綜合考慮工資等因素,使用機器人的成本未必顯著增加。
盡管人形機器人行業正處于初期發展階段,但 AI、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發展,為機器人行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該行業的發展速度可能比新能源汽車更快。不過馬斯克預測的 2040 年全球人形機器人數量超越人類,小雷認為不太可能,人形機器人行業還有太多技術難關需要攻克,降低成本和價格以開拓市場更是任重而道遠。
一将功成萬骨枯,在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之路上,難免會有大量企業折戟沉沙。但正是這些企業的探索,幫助其他廠商排除了錯誤路線,令少數企業得以成功,新能源汽車行業便是最好的例證。
過去數十年時間,國内車企幾乎一直處于落後狀态,直到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國内車企才實現彎道超車。能夠迅速完成新能源轉型的老牌車企和頑強生存下來的造車新勢力,均有勇氣繼續拼搏。在它們的不懈努力下,人形機器人時代中國企業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競争力必将引領全球。
25 年 1 月 7 日,CES(國際消費電子展) 2025 即将盛大開幕,雷科技報道團蓄勢待發,即将飛赴美國 · 拉斯維加斯現場全程報道,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