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馬斯克“引火”,特斯拉燒身,歡迎閱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豹變,作者:朱曉宇,編輯:邢昀,題圖來自:AI 生成
對于馬斯克來說,2025 年是極為不平靜的一年,也是超出意料的一年。
捐贈 2.59 億美元扶持特朗普再度上台,沒想到随後自己在政治領網域的争議性做法,以及特朗普引發的關稅風暴,将更多火燒向了特斯拉。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 33.67 萬輛,同比下降 13%。這是特斯拉首次出現兩位數降幅,也是近三年來的季度銷量最低水平,此前市場預估其一季度銷量為 39.03 萬輛。
受到美國關稅風暴影響,中美關稅博弈更新,從美國進口的車輛成本也大幅攀升,近日,特斯拉中國已經暫停出售美國產的 Model S / X 兩款車型,官網中不再提供 " 訂購新車 " 服務。除了停售之外,關稅政策也将衝擊特斯拉的全球供應鏈,采購成本将進一步提高。
銷量下滑,以及全球大環境巨變對特斯拉帶來的衝擊,連帶着公司股價一路走低。直至美東時間 4 月 11 日收盤,特斯拉的股價從 2024 年底的高點,跌到目前的 252.4 美元每股,股價跌幅将近 50%,市值蒸發 7500 億美元。
馬斯克個人财富也遭遇縮水。
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馬斯克的财富在關稅政策施行的一周内驟降至 2980 億美元,這也是自 2024 年 11 月以來首次跌破 3000 億美元。
美國媒體此前調侃 " 只需三個月内虧損 1000 億美元,就足以讓埃隆 · 馬斯克改變他對政府工作的态度 "。當馬斯克在政治化的路上越走越遠,特斯拉的危機也越來越深。
一、馬斯克,銷冠走下神壇
2024 年特斯拉在全球市場遭遇十年來銷量首次下滑,1 月 30 日在發布 2024 年全年業績時特斯拉試圖給外界吃一顆定心丸,宣稱 "2025 年汽車業務将恢復增長 "。
不過,現在來看,特斯拉銷量下行的勢頭沒有止住,甚至因為公司創始人馬斯克的個人行為,反而迎來更多不确定。
2024 全年,特斯拉銷量 178.92 萬輛,同比下降了 1%。到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同比下滑了 13%。
據外媒報道,一季度,在歐洲電車銷量總體上行的市場中,特斯拉在歐洲所有國家(英國除外)的銷量均出現下滑,整體同比下降 37%。在德國、法國等重要市場,特斯拉的銷量降幅較上一年同期更是達到了 62%、41%。
特斯拉在歐洲賣不動了,背後不僅是更激烈的競争,也折射出消費者對品牌的态度出現重大轉變。
根據 Cox 數據,特斯拉第一季度在美國交付了 12.8 萬輛車,同比下降了 8.6%。
作為特朗普的親密盟友,馬斯克一系列具有争議性的政治參與,引發連鎖反應,拖累特斯拉。從公開示好歐洲右翼勢力,到美國政府效率改革,一頓操作猛如虎,歐美多地甚至爆發抵制特斯拉的示威活動。
對比來看,中國是特斯拉一季度在全球市場中為數不多的亮點。13.7 萬輛的交付數據,同比增長 3.6%,創下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單季銷量新高。尤其是煥新版 Model Y 交付後,帶來 3 月銷量環比攀升。
馬斯克政治野心帶來的品牌風險之外,特斯拉產品矩陣單一,車型老化,出現競争乏力,也無法給銷量增長帶來支撐。
在 1 月發布全年業績時,為了重振銷量,特斯拉稱今年上半年,将有更多 " 經濟适用型 " 車型上市,也就是将推出更便宜的車,同時在自動駕駛上取得顯著進步。
不過,特斯拉的智駕能力目前尚未在其他市場轉為推動銷量的催化劑。今年 2 月,特斯拉不完全體 FSD 入華,表現不及預期。不少分析認為,因為中國的交通情況比美國更加復雜,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教。同時,在中國車企們将智駕卷成标配的背景下,特斯拉 FSD 的收費并不便宜,這也形成一定阻礙。而 FSD 想要進入監管法規更為嚴格的歐洲,還在等待批準。
随着關稅環境的變化,特斯拉的全球供應鏈采購成本将會有所增加,低價政策也面臨更多的衝擊。目前來看,特斯拉上海工廠的供應鏈本土化程度高,主要供應中國和歐洲,在本輪關稅變動中受影響不大。
不過,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主要由加利福尼亞州弗裡蒙特和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工廠組裝生產,零部件來自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等。據外媒報道,一輛 Cyber truck 有超過 1300 個锂離子電池單元組件,而這些一定程度上需要從中國進口。美國築起貿易高牆,最終會反映到特斯拉美國工廠的造價裡。
二、花錢買關稅 " 背刺 "
在 1 月底的财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首席财務官對分析師表示:" 關于關稅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多年來,特斯拉一直在每個市場本地化供應鏈,但仍然非常依賴來自全球的零部件來支持所有業務。因此," 很可能實施的關稅将對特斯拉的業務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
現實的風暴來得更猛烈。
目前,特朗普在其第二個美國總統任期,對中國施加新關稅累計達到 145%,自 4 月 10 日開始生效,這包括 20% 的芬太尼關稅和 125% 的對等關稅。中國也對美國商品征收 125% 的關稅回擊。
盡管特朗普針對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關稅政策,在上周又獲得了 90 天豁免期,但是特朗普 4 月 3 日對進口汽車實施的 25% 關稅,以及定于 5 月 3 日開始對汽車零部件征收的相同稅率的關稅,并沒有取消。
美國一家汽車智庫分析認為,僅美國汽車制造商的成本就将增加 1077 億美元。
在關稅政策引發全球股市大跌後,馬斯克一改往日沉默态度,公開抨擊特朗普政府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并呼籲建立更自由的全球貿易環境。
對于美國汽車行業來說,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将削弱美國汽車行業的全球競争力。尤其是特斯拉,涉及的汽車零部件分散在全球,部分供應鏈嚴重依賴中國進口,供應鏈公司的成本攀升,特斯拉也避免不了承擔相應代價。這也會打亂今年特斯拉的 " 經濟适用型 " 車型的銷量計劃。
此前 " 晚點 " 報道,特斯拉北美目前仍直接向中國進口锂電池、锂電池材料、壓鑄件、内飾件等核心汽車零部件,特斯拉短期内無法在美國找到同時滿足產能、質量、效率要求的備選供應商。
實際上,2024 年财報中,特斯拉的毛利率下滑嚴重。2024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毛利率為 16.3%,環比下滑了 3.5 個百分點。2024 年前三個季度,特斯拉毛利率分别為 17.4%、18%、19.8%,四季度是過去一年季度裡的最低點。
2024 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的總營收為 257.07 億美元,同比增長 2%;淨利潤為 23.17 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了 71%。特斯拉核心的汽車業務,同一時期營收為 197.98 億美元,同比下降 8%。
加征關稅落地,特斯拉關鍵零部件成本上升,進而将壓力傳導至特斯拉的毛利率。如果特斯拉通過漲價的策略提高售價轉嫁成本,或将進一步影響其銷量;如果放棄漲價,則有可能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應對關稅政策的最優解,只能加速美國工廠的供應鏈本土化,在美國建立電池工廠或其他零部件設施工廠,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但短期來看,工廠建設也需要公司投入時間、資金等。
特斯拉的困境,折射出了全球產業鏈的矛盾,無論特斯拉過去對極致效率的供應鏈控制得多麼出色,在政治風險面前不堪一擊。
更為關鍵的是,如果馬斯克持續深入在特朗普政府的政治參與,有可能引發其他地區消費者更傾向支持本土品牌,這對特斯拉将帶來更大的打擊。如果不及時扭轉局面,馬斯克很快将與首富無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豹變,作者:朱曉宇,編輯:邢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