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紅極一時的“情歌王子”,低調結婚生子,如今三代同堂樂融融!,歡迎閱讀。
最近在復盤最早期的廣東樂壇歌手,寫了李達成,陳汝佳,還有很多人提到廖百威,想知道他的現狀怎樣了。
今天這篇我們就一起來探探。
作為一個時代的記憶,曾被稱為 " 情歌王子 " 的廖百威,他的人生之路也是非常的出彩,大體分為三個時期。
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歌手,廖百威是占盡優勢的,但他兩次都在廣東樂壇最鼎盛時期選擇離開。
一個是出國,一個是北上,2000 年後又才回廣州發展。
盡管這樣,廖百威在音樂上的成就還是不容置疑的,他曾出版發行個人專輯 28 張,獲得獎項百餘個,《白雲深處》《我的心是一所古老的旅店》《失落的傳奇》《江南》《不可再錯》《記憶中的你》等深得歌迷喜歡。
原本可以有更好的發展,卻在巅峰時期離開,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遺憾,但廖百威卻不曾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因為每一次他都是遵從自己的内心,不曾辜負自己。
廖百威生于廣州,家庭條件優渥,畢業于星海音樂學院,而後在廣東省歌舞劇院做獨唱演員。但這不是他的最終追求,于是兩年後他丢掉這個 " 鐵飯碗 " 走上了流行樂這條道路。
在這條道路上他走的算順暢,尤其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廣東樂壇達到頂峰,他已唱了很多歌,除了合輯,獲獎無數。
他卻在這時做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決定——他出國了。出國原因,當時不得而知,直到多年後他才說是自己不想唱口水歌了。
" 當時樂壇雖然興旺,但沒有自己的原創,繼續下去沒有多大意義。
其實當時廖百威出國也還有一個原因,因為老婆孩子都在那裡,他不想跟他們分開,所以他也要跟着一起過去。
到了國外,廖百威暫時放下了音樂,他做起了貿易、餐飲方面的生意。
這點不得不說廖百威挺厲害,不僅在音樂上有天賦,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現在的他涉及多個領網域。這都是後話了。
比起賺錢,廖百威更喜歡音樂,在國外待了兩年後,他就有點按耐不住了,尤其是某天他突然發現自己唱不了歌了,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于是他又毅然的選擇回國。
" 在自己還可以唱的時候,沒理由放棄。"
1994 年,廖百威回過,他發現此時本地已經有了原創,一批外地歌手也在此扎根,音樂環境比之前好了很多。
于是他籤約太平洋并出了一張原創專輯《問心無愧》。
廖百威可能生來争先,沒過多久他又選擇北上,成為最早一批北上的廣東歌手。
當時有很多歌手選擇到北京,是 1997 年後在廣東樂壇低落後才去的,廖百威去時正是熱潮,可能他就喜歡挑戰吧。
到了北京,廖百威沒有單純的做歌手,他開了一家文化公司,接演出,做國外的引進唱片等業務,直到 2000 年後他又才回到廣州發展。
在廣州,廖百威仍活躍在樂壇,不過重心在幕後了,他除了繼續經營着文化公司,還做貿易,搞保健品,開了多個公司,他之所以會做這麼多生意事因為家裡有親戚在搞,再加上他也是一個樂于嘗試的人,所以就都涉及了。
不過也正是這些生意成了他發展事業的支柱,這些是他堅持做音樂的底氣,如今他已是廣州演藝人協會主席等多個職務,同時也在慈善領網域做貢獻。
回顧廖百威前半生,從歌舞劇院演員到翻唱歌手,再出國做生意,北上開公司,又回廣州繼續發展,路線廣闊,飛行之遠,跨度之大,但始終離不開音樂。
如今他的兒子也繼承衣缽在文藝圈發展。
說起來這還有個誤會,因廖百威為人低調,鮮少公開妻兒,突然被拍到時他的兒子廖廷君已長成大人,所以外界一度傳言是他的 " 私生子 "。
對此他也未曾解釋過,在他看來生活是私人的,無需跟别人交代,過好自己的日子最重要。
廖百威的兒子廖廷君生于 89 年,從小學鋼琴,直到成年才開始唱歌,這倒是讓廖百威挺意外的,因為兒子從來沒跟他說過,他都不知道兒子居然會唱歌。
以前,廖百威對兒子的期待是做一名外交官,但他喜歡唱歌,喜歡表演,做父親的就極力支持他,在能力範圍内給予他最大的幫助。
只是比起父親的成就,廖廷君可能比不上了,不過他也不會因此有壓力,他覺得本來也是父母支持他學習的音樂,父親的光芒是他的驕傲,他是他一生追求的榜樣。
作為父親,廖百威也為有主見有追求的兒子感到驕傲,他能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兒子,哪怕是生命。
其實廖廷君對自己也有清醒的認知,他雖然唱歌,也演過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有歌手和演員的身份,但他做的更多的是幕後的工作。
他說:‘我不适合去當一個站在台前展現自己的歌手,也不懂的經營自己的形象,我擔任音樂制作人,給電視劇,電影,電視台的紀錄片制作音樂,偶爾出來唱唱還行。
廖廷君已結婚生子,更新為父親,因此他也常常會被問到他有跟爸爸廖百威學到如何當音樂人,如何為人父沒有?
他覺得這些都不是主要的,在他看來先學會做人最重要,他在父親身上學會了這一點。
這也是廖百威最欣慰的事,在他眼裡兒子很優秀,他希望他能做自己,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做強做大,對于更新為爺爺這個新身分,他自然也是高興的。
如今他三代同堂,幸福圓滿,他知足且常樂。
聲明:個人原創,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