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水餃皇後》也沒能“救市”,“五一檔”縮水40%倒退10年?,歡迎閱讀。
作者 | 李尋歡
編輯 | 赤木瓶子
想過五一檔會很冷,但真經過觀眾們的投票後,五一檔的冷清程度還是出乎了許多人的意料。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在有近十部不同類型新片助力的情況下,5 月 1 日僅收獲 1.84 億票房,票房破三千萬的僅有《水餃皇後》和《獵金 · 遊戲》,其餘新片有 4 部超過一千萬,3 部不足 1000 萬。
要知道,5 月 1 日往往是五一檔票房最好的一天,而将目光放遠至十年,今年五一檔的表現僅僅好過部分城市影院不營業、營業影院嚴重限制上座率、觀眾觀影興趣不高、出門難的 2022 年。
比去年的 5 月 1 日少了近 2 億,尚且可以接受,但比 2015 年的 5 月 1 日(2.64 億)還要少 1 億,多少有點令人心酸。
是以,有業内人士表示,今年五一檔大盤整體表現,或只有去年的一半,大概會與 2018 年持平。
但需要考慮的是,2018 年五一檔只有 3 天,從 2021 年開始,五一檔才正式變成五天,若以單日平均票房而言,今年五一檔日大概比 2014 年稍好,但遠遜于 2015 年的日均 2 億 +。
以影院平均票房而言,則要更加不堪。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今年影院數量為 1.3 萬家,而 2015 年影院數量為 6459 家。影院數翻了一倍,票房卻低了 1 億,一來二去,影院單日平均產出從 2015 年的 40800 元,降低到了今年的 12700 元,足足跌去了三分之二還要多。
電影寒冬,莫過如此了。
今年五一檔的冷,其實早有預兆。
映前多部影片宣發數據一般,從貓眼、淘票票想看人數,到定檔、預告片、熱搜等相關數據,都遠遜去年同期。
在映前一周時,今年五一檔預售票房僅在千萬級上下,而去年這一數字已到達 5000 萬級别,即使考慮到去年有王一博粉絲衝預售,這一數字還是太低。
5 月 1 日,貓眼專業版的預期是 1.98 億,已經比前兩年低了 1 億 5000 萬往上,但仍然沒有達到,最終只有 1.65 億,截止今日 15:30,今日票房剛剛突破 1 億,預計票房 1.5 億上下,以此類推,預計 5 天檔期内票房在 8 億上下,比去年低 40% 左右。
以類型而言,今年五一檔影片不可謂不豐富。傳記片《水餃皇後》,喜劇片《人生好采頭》《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港產犯罪片《獵金 · 遊戲》,内地犯罪片《大風殺》,漫威大片《雷霆特攻隊 *》,宮崎駿經典動畫《幽靈公主》,兩部國產動畫《海底小縱隊:海嘯大危機》《開心超人之逆世營救》,以及點映的劇情片《獨一無二》,可以說能滿足絕大多數觀眾的類型需要。
以口碑而言,今年五一檔也不算差。《大風殺》豆瓣 7.2,《水餃皇後》豆瓣 7.0,《雷霆特攻隊 *》《獵金 · 遊戲》《人生好采頭》豆瓣均有 6.5+,更别提還有《幽靈公主》這種合家歡高分經典。
這些影片的豆瓣平均分,比去年好得多。要知道,去年頭部影片《維和防暴隊》《末路狂花錢》在豆瓣均不及格,電影質量更好,票房卻更低,找誰說理去?
以目前的态勢來看,五一檔這十部電影的票房其實已能大致估算。
劉偉強執導、馬麗主演的傳記片《水餃皇後》是領頭羊,預計票房 3 億 +,《獵金 · 遊戲》《雷霆特攻隊 *》《人生好采頭》預計 1.3 億 +,《幽靈公主》預計在 1 億上下,《大風殺》以及其它兩部國產動畫預計不足 5000 萬。
對比這些影片的制片、宣發(與引進)成本,只有重映的宮崎駿老片《幽靈公主》是板上釘釘的大賺,《水餃皇後》票房雖高,但利潤未必有《幽靈公主》高,其餘多部影片在回本線上徘徊,賺也賺不了太多,還有的影片明顯要虧。
以此可見,投資五一檔電影,乃至投資回本周期長、風險高的電影,在今年已經不算個好生意。
今年五一檔的問題,其實顯而易見。
第一個問題是老毛病:定檔影片太多,制片方唯檔期論。
在 3 月 20 日時,瞄準五一檔的影片只有 6 部,當時娛樂獨角獸認為,還會有 2-3 部影片定檔五一。
但遺憾的是,有野心的制片方太多了,在五一檔正式開啟之前,短短五天檔期裡擠了 12 部大大小小的影片,還不算仍舊在映,每天會有 500 萬到 1000 萬左右票房的《哪吒 2》(有補錄)。
當時娛樂獨角獸就斷言,如果今年片方還是同往年一樣使用片海戰術,那肯定也會有影片競争不過同期,遺憾撤檔,
日前,動畫競品太多,自身在宣發期不占優的《熊孩子:探險雄兵》撤檔,真人電影太多,自身影片主創吸引力不高、物料在宣發期不占優的《獨一無二》宣布延期至 5 月 17 日,但仍留在五一檔進行點映。
從往年撤檔影片來看,觀眾們對此類影片的興趣不高,即使《獨一無二》吃滿點映加延期上映,所取得的票房也不會太高。
而剩下的 10 部影片即使留在五一檔,對它們就是一個好結果嗎?院線方已經盡可能給國產新片機會。比如《哪吒 2》在五一的排片不到 3%,結果上座率 17%,碾壓所有五一新片,漫威的《雷霆特攻隊 *》排片僅有 4.5%,《幽靈公主》也只是 7.3%,對于這兩部影片尤其是《雷霆特攻隊 *》而言,明顯偏低,但二者均斬獲了 1500 萬 + 的票房。
反觀國產新片,劉華強來了也只能恨鐵不成鋼地說一句 "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 "。
《水餃皇後》《獵金 · 遊戲》尚且票房產出高于排片,但《人生好采頭》《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排片與票房產出嚴重倒挂,排片近乎這前兩者的兩倍,但票房卻只比它們高了不到 10%,剩下三部小體量國產片,排片與票房產出仍然倒挂。
所以到 5 月 2 日,劉華強就把槍拿走了,院線方也對排片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主要是把上座率一般的影片排片,分給那些上座率争氣的影片:《幽靈公主》排片漲到 8.5%,《雷霆特攻隊 *》排片更是翻了一倍有餘,直接來到 10.7%,就連上映兩月有餘的《哪吒 2》,排片也來到了 6.3%。
您猜怎麼着?截止下午 15.30,這三部影片的票房均超過 1000 萬,分列三、四、五名,好于其它 5 部國產新片。如果沒有這麼多電影擠在一起,票房是否會更高且不論,起碼排片會好排很多。
由此衍生出的第二個問題是,定檔策略嚴重失誤。
其實,在清明檔過後的這一個月,市場對新片是有極大的渴求的,雖然是普通周末,但定檔之後拿到 15% 以上的排片并不難,比如 4 月 19 日上映的愛情片《有病才會喜歡你》,拿到了 2000 萬 + 的票房,對比它的制片與宣發成本,絕對稱得上的大賺。
從電影大盤看,從 3 月中旬,到 4 月中下旬,中間有大量的工作日大盤低于 2000 萬,若非有《哪吒 2》拿着撐着,大盤只會更低。
如果說 3 月中旬,《哪吒 2》的排片還有 30%,國產新片不敢進,那四月中旬呢?
《哪吒 2》排片已經降到了 10%,《向陽 · 花》等清明檔影片也已後勁不足,此時定檔,吃十餘天拿到數千萬的票房并不困難,也可以對大盤進行有利補充,增強觀眾在閒暇時間看電影的習慣,而非進一步固化只有節假日才看電影。
第三個問題也是老頑疾:宣發失靈,閉門造車。
随着各家都在降本增效,現在十部中小成本影片裡不說有十部,但起碼有七八部,宣發動作與流程高度雷同,線上方面,主攻抖音,進行短視頻營銷,副攻公眾号、微博,進行時間線推送 + 熱搜露出。
線下方面,辦一場首映禮,跑幾個大城市,進行媒體場路演、粉絲場路演,或者高票價的路人場路演。但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主持人控場,圈内電影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進行吹捧,當地媒體或短視頻博主進行尴尬營銷,好拍成視頻上傳短視頻平台,後面的路人觀眾只是拍拍照。
真正關于電影本身的宣發動作,寥寥無幾,真正能吸引觀眾觀看的地方,更是幾乎一個都無,以至于演員本人拒絕無效營銷竟然成了一種新聞。
線下路演一跑大家一片好評,主持人問五一檔會不會支持這部電影,又引導大家說 " 會 ",票房一出來尴尬了,一天不到一兩千萬,總票房不到 1 個億,想着叫好不叫座吧,豆瓣一開分更傻眼了,不到 6.5 分甚至更低。
最終營銷公司一調查,得出的結論是有水軍在黑,實在捂不住了,就多給一些好評,少給一些差評,說觀眾口碑兩極分化,而這些流程與動作,基本都是那十來家固定的營銷公司在做。
以今年五一檔的情況來看,市場需要想着如何科學進行檔期規劃,如何把觀眾拉回影院,如何給投資人以信心,給電影公司以信心,讓大家敢于制作更多的中小成本電影。
對于業内人士來說,需要少一點閉門造車,聽聽真實的聲音,更需要拍攝出更多優秀的電影,而不是一去論壇,上來就表示觀眾不去電影院,不是電影本身的問題。
一部電影票房低,首先就是電影本身的問題。具體是過于文藝,是商業賣點不足,是質量太差,還是自說自話等,都有可能。其次才是主創陣容、檔期選擇、營銷方式、營銷預算等問題。最後才是觀眾審美與觀影欲望強烈與否的問題。希望所有從業者都有這個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