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軍事經驗:赤色開罐器——二戰蘇軍中的反坦克武器:PTRD與PTRS篇,歡迎閱讀。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戰史探索者 Author 毛豆 123
1938 年 11 月,作為歐陸軍備第一大國的蘇聯驚訝地發現,自己的步兵極度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當時的炮兵委員會主席在一份報告中指出:" 目前的國際局勢異常復雜,而我們的軍隊卻面臨裝備不足的窘境,倘若此時爆發戰争,那麼我們将不得不投入大量沒有反裝甲能力的步兵對抗敵人的坦克。" 這份報告既戳中了當時蘇軍高層的痛點,也讓他們下定決心,開發出新式的反坦克步槍,用以增強步兵的單兵反坦克能力。
其實早在二戰爆發前,蘇軍就對反坦克步槍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并設計出了幾款試驗性質的型号,包括盧卡維什尼科夫開發的 14.5 毫米反坦克步槍、克徹夫斯基反坦克槍(口徑達 37 毫米,按照通用标準應為 " 反坦克炮 ")。盧卡維什尼科夫的 14.5 毫米反坦克步槍最具意義,該槍配發了名為 "B-32" 的 14.5 毫米硬化鋼芯子彈,内部填充有 64 克裝藥,該彈定型于 1940 年;另一款則是碳化鎢芯的 BS-41。就穿甲能力而言,前者能在 500 米的距離内,擊穿 60 ° 傾斜的 20 毫米裝甲或 30 毫米垂直裝甲;後者在低于 300 米的距離上,能擊穿 35 至 40 毫米的裝甲板,該彈定型于 1941 年 8 月。
然而,在蘇德戰争爆發前,這兩款反坦克步槍彈配發的并不多。原因主要是:一、蘇軍高層過分高估了德軍的裝甲兵實力,認為德國坦克新、火力猛、裝甲厚,使用 45 毫米反坦克炮都難以對其構成威脅,更别說口徑更小的反坦克槍;然而随着雙方日益頻繁接觸的,蘇軍高層發現德國坦克也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可怕,于是就将大威力的反坦克步槍挨個下馬。二、戰前的蘇聯忙于擴軍,有限的資源必須集中。因此,蘇軍寧願制造更多的 PPD、PPSh-41 系列衝鋒槍,也不願将寶貴的資源投入到相對繁瑣的反坦克步槍項目上;三、盧卡維什尼科夫設計的 14.5 毫米反坦克槍過于復雜,不符合蘇軍高層在開戰後提出的 " 生產簡單、不費時 " 的核心準則,因此未能成型。
【盧卡維什尼科夫 1939 型反坦克步槍實物,該槍采用導氣自動方式,口徑 14.5 毫米,槍機為回轉閉鎖,為緩解射擊產生的巨大壓力,在該槍槍口上裝有柱狀多室制退器,本是準備架在摩托車、車架上使用,1939 年末,蘇軍試產了 50 支,并計劃于 1940 年量產 15000 支裝備部隊,最終卻因敵情變化而作廢】
【德、英、美、蘇軍使用的不同口徑穿甲彈藥,最右為蘇制 B-32 穿甲燃燒彈】
【14.5 毫米的 B-32 型穿甲燃燒彈】
【兩輛德軍坦克正在蘇聯公路上進行簡單維護,左邊是一輛 38(t)輕型坦克,右邊是一輛三号坦克。在蘇德戰争初期,蘇軍的反坦克步槍能對這些 15-30 毫米裝甲不等的敵軍構成致命威脅】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上)與 PTRS-41 型反坦克步槍(下)示意圖】
蘇德戰争爆發後,蘇軍士兵發現,敵軍的三号、四号坦克可以被 45 毫米反坦克炮輕松擊毀,而二号、38(t)這種輕型坦克甚至只需要大口徑機槍就能對付。鑑于前線沒有足夠的反坦克武器,為彌補這種頹勢,蘇軍高層在當年 7 月下達命令,指示知名武器設計師盡快開發出适合單兵攜帶、作戰的反坦克步槍。1 個月後,捷格加廖夫設計局(PTRD-41)與西蒙諾夫設計局(PTRS-41)分别提交了自己的方案,口徑、彈藥類雖通用,但在設計上卻是大相徑庭。
在測試場上,兩款反坦克步槍表現都很優秀,随後通過了測試。1941 年 8 月,這兩款反坦克步槍同時進入量產階段,開始廣泛配發于蘇軍序列中。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的結構較為簡單,該槍除握把、貼腮及槍托墊外均為鋼制,其瞄準具位于左側,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射手使其免于產生後坐力的部件,尤其是槍栓。PTRD-41 雖是一支單發步槍,但卻采用長後坐力運行機制,射擊時,槍管、後膛的槍栓都會反衝至後方。此時槍機柄上衝到斜上方的槍托管右側,以此完成槍栓解鎖動作。
槍栓保留在後方位置時,槍管向前移至槍機待發,抛出空殼脫離發射狀态,手動裝填彈藥後關閉槍栓,完成下一輪射擊準備。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全長達 2.02 米,重量 17.3 公斤,單是其槍管就有 1.227 米長,比一把 98k(1.11 米)都要長。該槍發射穿甲彈時,初速超過 1000 米 / 秒。内部足有 8 條右旋膛線,配有手提把手及一個兩腳架;後膛位置有一個巨大的槍機。該槍槍栓可旋轉 90 度,管狀的槍托彈簧則是用于協助槍口制退器吸收猛烈的後坐力。測試顯示,PTRD-41 開火後,會将槍管瞬間彈進 6.5 厘米,在此之前,已有三分之一的後坐力都被槍口制退器吸收 .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的後膛槍栓及托腮特寫】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自動開鎖原理,該槍的一大特點是能自動抛殼,但沒有配備彈倉,因此必須從機匣上方的裝填口單發裝填】
PTRD-41 最大的成功就是兩個字:簡單。該槍所有的零件都可用機床完成生產,無需復雜金屬材料。然而,對步兵來說,PTRD-41 依舊是個累贅:該槍過長、過重,而且在射擊過程中會產生巨大後坐力(也被人戲稱一發肩膀骨折),倘若沒有受過一定訓練,射擊此槍的射手肯定會受傷。
除此之外,PTRD-41 采用打一發、裝一發的裝填方式,也極大考驗射手的心理素質。盡管在訓練中,标準的 PTRD-41 反坦克小組是兩人制(一名射手、一名彈藥手),測試情況下每分鍾可發射 8 至 10 發穿甲彈藥,但在實戰中面對步步緊逼的德軍坦克時,反坦克小組能否打出最佳戰績,就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了。
蘇德戰争爆發初期,PTRD-41 的目标主要是針對德軍的輕裝甲目标(如 Sd.Kfz.221 至 Sd.Kfz.223 等裝甲偵察車,亦或是 Sd.Kfz.25025 這種裝甲運兵車)及部分坦克(一号、二号及早期型的三号坦克)。雖說對付二号系列坦克不在話下,但在面對裝甲超過 30 毫米的三号 H 型時,PTRD-41 就顯得有些束手無策。對此,蘇軍只能将射擊距離縮小至 250 米以内,這樣才能勉強打擊其行走裝置或是側面裝甲。可以說,在三号、四号坦克前,蘇軍的 PTRD-41 是較難發揮威力的。
即便如此,PTRD-41 只要打準了,仍然是能威脅到德軍坦克的觀察窗、潛望鏡以及油箱的。就算是德軍大名鼎鼎的 " 虎式 " 重型坦克也無法幸免。英國作家托馬斯 · 安德森的《虎式坦克全書》中就曾提及:
即便是虎式坦克,也很有可能會被反坦克步槍打成重傷:如果槍彈湊巧擊中指揮塔上的防彈玻璃窗格,就有可能傷到車長,而如果擊中駕駛員觀測口,就有可能迫使坦克停車 ....
除若幹型号的反坦克炮外,蘇軍還裝備有 14.5 毫米的反坦克步槍。該槍能由步兵攜行、操作,具有易生產、造價低的特點,還能有效擊穿德軍坦克或突擊炮的側面裝甲,當然,前提是使用者敢于突進至較近的距離上。大口徑槍彈炸裂後,會使指揮塔嚴重受損。(注 0)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巨大的槍口制退器特寫】
【彩繪:使用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的蘇軍步兵】
【烏克蘭衝突期間拍攝的一支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一旁還擺放有多枚 14.5 毫米的反坦克步槍彈】
【彩繪:将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架在樹間射擊的蘇聯海軍反坦克手,除了腰上挎着的一包彈藥外,其腳下還有一包 14.5 毫米彈藥】
【隐蔽就位的蘇軍反坦克手,除了一名彈藥手外,還有一名負責觀測的指揮員】
據統計,從 1941 年至 1960 年代,單是 PTRD-41 就生產了 471500 支。在蘇軍中,該槍最高年產值是 1942 年,達 18.4 萬支;而在 1945 年 1 月後該槍開始逐步停產,而蘇軍則逐步減少該槍的列裝。到 1945 年 5 月德國投降時,尚在蘇軍中服役的 PTRD-41 仍有 4 萬多支。
除蘇軍外,軸心軍對于這款優秀的反坦克武器也是愛不釋手。德軍将該槍稱之為:14.5mm PzB783(r),配發給己方的步兵使用。
而在華約陣營中,朝鮮、北越、波蘭、捷克都在戰後一段時間裡使用過 PTRD-41,尤其是朝鮮人民軍,更是把該槍與 PTRS-41 稱之為 " 水牛槍 ",不僅将其用于對抗聯軍的 M24" 霞飛 " 坦克,還把它當做重型狙擊槍,專門獵殺美軍的輕裝甲目标,令人膽寒
【彩繪:蘇軍的 M1910" 馬克西姆 " 雙輪重機槍與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小組】
【彩繪:東線作戰中的蘇軍衝鋒槍手、反坦克手、坦克手】
【彩繪:這名蘇軍反坦克手腰别工兵鏟,手持一支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還挎着一支繳獲的德軍 MP40 衝鋒槍】
【身着冬季偽裝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作戰的蘇軍反坦克手】
【一名芬軍的初級中士正操作繳獲的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準備對抗來犯的蘇軍部隊。攝于 1944 年 9 月尤卡斯耶爾維 】
【某些情況下,蘇軍反坦克步兵會找到一處支點架好槍,然後對空射擊】
【對于一名普通步兵來說,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因此,與彈藥手配合行動是更好的選擇】
【蘇軍步兵使用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射擊繳獲的德制三号坦克。顯然,攻擊表面硬化裝甲的三号 J1 或 L 型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近距離攻擊側面、履帶或是觀察窗才是上策】
【歐洲的一次軍事重演活動上出鏡的 " 蘇械 " 德軍,前面兩位反坦克手扛着一支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而後面的機槍手使用的是一支繳獲的 DP-28 輕機槍】
【2015 年的抗德神劇《潘菲洛夫 28 勇士》中,給德軍裝甲部隊帶來巨大傷亡的除了 3 門 45 毫米 M-38 反坦克炮,剩下的就是 2 支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
【美軍在朝鮮戰場上繳獲的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注意該槍還加裝了狙擊鏡用于精确射擊。】
【正在接受 PTRD-41 型反坦克步槍訓練的蘇軍射手】
未完待續,下文中我們将簡單介紹下 PTRS-41 型反坦克步槍的技術發展以及蘇軍反坦克步槍的相關編制、使用
本文參考資料:
1. 輕兵器:衛國戰争蘇聯反坦克步槍史料
2. 二戰蘇軍步兵武器全集 高峰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10.12
3.Wikipedia
等
注 0:《虎式坦克全書》【英】:托馬斯 · 安德森著 王行健等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20 年 7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