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價格優惠、食材豐富,你會去搶“剩菜盲盒”嗎?,歡迎閱讀。
"10 點一到,面包盲盒瞬間搶購一空!" 這是近期社交網絡上關于 " 剩菜盲盒 " 興起的熱議。作為一種新的消費方式,通過互聯網預約購買餐廳每晚打烊前售出的食品," 剩菜盲盒 " 不僅為年輕人節省了開支,還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發現
只花 20 元買到了平常需要 100 元的食物
當你在社交平台上輸入 " 剩菜盲盒 ",會出現上千條搜索結果。各種面包、奶茶、水餃、輕食等,都可能會被神秘地裝入盲盒。那些價值 30 多元的中式面點、熟食或者 20 多元的咖啡,都可以在小程式上以原價三分之一的價格購得。這樣優惠的價格引來不少年輕人在網上蹲點,猶如 " 搶課 " 一般搶購 " 剩菜盲盒 "。
一位網友道出了眾多搶購者的心聲:" 自從用 19.9 元開出正價 50 多元的‘面包盲盒’,我已經沒有原價購買的動力了。" 從不少人分享的體驗筆記中也可以看出,大家選擇購買 " 剩菜盲盒 " 首先是看中了它便宜。
" 剩菜盲盒陪伴我度過了在北京初期最艱苦的日子。" 晉軒說,他是一名職場新人,大學畢業後不久便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不高的收入和瑣碎繁多的生活費使得他不得不逼自己過節儉的生活。
某天工作結束後,晉軒路過一家餐廳,注意到店外的一張宣傳海報上寫着 " 剩菜盲盒 "。海報上宣稱,當天制作的食物只需花正價的三折就能拿到。晉軒被這個新奇的概念和誘人的價格吸引,走了進去。
" 可以支配的收入本就不多,在吃飯上少花一點,就能多攢下一些。" 晉軒也坦言,他購買 " 剩菜盲盒 " 的初衷就是看中了劃算的價格。
晉軒取完盲盒回到家後,驚喜地發現裡面有壽司卷、沙拉以及各種小吃和甜點。" 只花了 20 元,就能買到平常要 100 元的食物,一下能解決兩天的夥食。" 這讓晉軒成了 " 剩菜盲盒 " 的忠實擁趸。
價位高的盲盒有更大可能開出較貴的正價食物
盡管盲盒的内容是根據當天店内的剩餘食品随機組合的,但店家強調,所有的食品都是完全可食用的,并且都經過了衛生和質量檢查。" 盲盒裡的產品确實是當天賣不完的一些食物,通常在打包時我們會根據盲盒價格的區間進行選擇。" 當被問及不同價位的盲盒有什麼區别時,店家表示,盲盒裡的食物總體是打三到五折的,價格檔位高的盲盒有更大可能開出較貴的正價食物。
除了經濟實惠," 剩菜盲盒 " 也因其自帶的神秘感吸引着年輕人。曉曼說,當她打開盒子時,意外被裡面豐富的食物驚豔到:壽司口感絲滑、沙拉色彩鮮豔,其餘的小吃和甜點也都散發着誘人的香氣。" 一點沒有在吃‘剩菜’的感覺,反而會被那種驚喜感治愈。" 經歷了幾個月失業的曉曼稱," 剩菜盲盒 " 給予的美食驚喜,令她的心情也愉悅起來,似乎連生活都重新煥發了活力。從 " 剩菜盲盒 " 中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也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開始自己的美食分享和環保事業。
" 這不僅僅是一份食物,更像是一場探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打開盲盒時會遇見什麼。而且每次算算總價,就覺得自己賺了特别多。"Yoyo 是一位忙碌的望京上班族,自從她發現了 " 剩菜盲盒 ",這個富有驚喜和實惠的新鮮事物便成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2 年下半年,Yoyo 被 " 種草 " 了 " 剩菜盲盒 ",從那以後,她每天晚上都會定點搶盲盒,不同的面包組合還讓 Yoyo 養成了吃早餐的習慣," 之前,早餐都是想起來才吃,現在每天晚上只要買到盲盒,就已經開始幻想第二天早上能吃到什麼驚喜了。"
Yoyo 每晚會樂此不疲地翻看各大平台,尋找有趣的盲盒組合。" 其實,這些‘剩菜盲盒’還幫我擴展了食譜範圍。" Yoyo 說,自己過去是個食物 " 顏值黨 ",買吃的都先看哪個好看,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樸實無華的美食。現在她覺得,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能體驗到減少食物浪費的滿足感,算是一舉兩得。
生意
通過小程式連接用戶和商家 達成減少食物浪費的目标
一個盲盒除了為年輕人帶來飲食的實惠之外,也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未知的樂趣。" 惜食魔法袋 " 作為 " 剩菜盲盒 " 市場上最早入場的一批玩家,主營陣地在小程式,起步于長沙,目前已進入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等 30 多個城市。
"2021 年,我們發起了惜食魔法袋的項目。" 惜食魔法袋負責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他們做 " 剩菜盲盒 " 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小程式連接用戶和商家,商家将當天因過量供給未能及時售出的、品質完好的食物,借助 " 惜食商家 + 惜食 + 惜食用戶 " 的模式,合力達成減少食物浪費的目标。
據悉," 惜食魔法袋 " 從 2021 年 4 月上線以來,累計 " 拯救 " 了 1500 多噸的食物。他們通過小程式,将消費者、商家以及平台自身聯結起來,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生态系統。
除了 " 惜食魔法袋 ",市面上與它同類的還有趣小袋、袋走 PAKE-AGE、米粒盒子等區網域平台。越來越多 " 剩菜盲盒 " 平台的湧現,也說明了消費者對這種新型商業模式的接受程度。
對于晉軒而言," 剩菜盲盒 " 最初是他身處北京、初入職場、經濟壓力大的情況下的一種省錢方式。但随着時間推移,他逐漸将從 " 剩菜盲盒 " 中體會到的環保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他開始更加注重食物浪費問題,也學會了合理安排飲食,還鼓勵身邊的朋友和同事也加入這個環保行動中。
如今晉軒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自己的 " 剩菜盲盒 " 體驗和環保觀點,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人關注并減少食物浪費。
低價吸引消費者搶購 甚至出現 " 黃牛 " 現象
盡管 " 剩菜盲盒 " 的興起源于一種對食物的尊重和珍惜,但随着其在市場中的不斷發展和推廣,商家們已經發現了其巨大的商業價值。原麥山丘面包店就是其中的成功試水者。
北青報記者通過浏覽社交平台上的評論發現,不少網友表示 " 原麥山丘的面包盲盒最為搶手 ",甚至需要預定鬧鍾提醒搶購,而其他面包店的大部分盲盒直接購買即可。
據了解,在這個新興的商業模式中,商家對年輕消費者的心理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年輕人對于 " 剩菜盲盒 " 的熱愛主要基于三個方面:首先,盲盒較低的價格,讓他們產生了 " 占便宜 " 的心理;其次,高性價比的盲盒給他們帶來了超值的消費體驗;最後,品牌信任度也是影響他們購買願意的重要因素。
然而,供不應求的 " 剩菜盲盒 " 也引來了質疑,比如一 " 盒 " 難求,與實際 " 剩菜量 " 不符,是否只是商家的新噱頭?
對于 " 面包盲盒 " 緣何難搶,原麥山丘負責人表示,較低的產品價格确實吸引了大量用戶搶購,甚至出現了 " 黃牛 " 現象。這些問題未來需要商家、平台和消費者共同面對和解決,尤其是如何合理調配 " 剩菜盲盒 " 的供應量,以達到真正減少食物浪費的目的。
探讨
限量供應 " 面包盲盒 " 銷售策略能改嗎?
北青報記者在一家主打 " 只賣當日面包 " 的歐包店采訪時了解到,因為客流量不确定,商家每天仍然會剩下部分面包。談及盲盒的制作過程和數量,店員表示,每天一早會将前一天的面包打包放入 " 面包盲盒 "," 面包保質期是 3 天,我們只銷售前一天沒有賣完的面包。"
歐包店店員還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沒辦法估算每天會剩下多少面包,所以面包盲盒的數量也無法确定," 但如果我們主打的新品有剩餘,也會放入盲盒袋中 "。
與這家歐包店不同,一些商家準備的 " 剩菜盲盒 " 數量卻并不等于當天未能售罄的商品數量。北青報記者探訪的另一家面包店則采取每晚 8 點限量供應 5 份 " 面包盲盒 " 的銷售策略。
店員介紹說," 每份魔法袋盲盒售價為 11.9 元,通常都會裝進超過 30 元的面包。" 當被問到為何不将全部未售罄的面包都打包成 " 剩菜盲盒 ",該店員并未給出正面回應。
北青報記者進入第三家面包店探訪時,也遇到了相同的情況。一位店員表示:" 總部統一規定,每天只提供三單盲盒,但其實很多未售出的面包還是會浪費掉。"
店鋪即将打烊,店内卻仍擺放着大量未售出的面包,這種情況也并非個例。" 只有真心實意地為減少食物浪費做出貢獻,‘剩菜盲盒’才可能有未來。" 一位 " 剩菜盲盒 " 的熱衷粉絲表示:" 希望剩菜盲盒能夠真正解決的是在城市物質生活富足的條件下的食物浪費問題。" 這也是所有關注和參與 " 剩菜盲盒 " 的人們共同的期待和目标。
如何确保食品安全 分時段是良策
在 " 剩菜盲盒 " 的讨論中,另一些質疑的聲音來自于食品安全隐患,尤其在夏季,如何保證 " 剩菜盲盒 " 的安全性?北青報記者探訪了一家中餐主食店,店員表示,他們每天會有兩個時段發售 " 剩菜盲盒 ",分别是 14:00-16:00 以及 19:00-20:30,基本保證午餐的剩餘食物在中午時段賣掉,晚餐的剩餘食物在打烊之前賣掉。
該店員還補充說,如果當天實在賣不掉的食物,店内也會做統一處理,不會隔天銷售," 不過,現在剩菜盲盒還比較小眾,我們每天每個時間段大概也就 5 單左右的量,還是會剩下部分食物,我們也會搞一些線下促銷 "。
在另一家面包店裡,北青報記者看到,盲盒通常會在顧客取餐前一小時進行封裝,封裝過程會在後台進行,然後盲盒袋子被統一放在櫃台後方,等待顧客來取。在被問到食物是否會在等待的這段時間變質,店員表示:" 我們也會選擇一些易儲存、不易變質的商品,而像半熟芝士一類的需要冰箱存儲的商品,就會被避免放進盲盒 "。
有網友認為," 剩菜盲盒 " 的推廣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過程,需要商家、消費者和社會各方共同努力。也有 " 剩菜盲盒 " 的鐵粉網友表示," 只有真正了解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讓剩菜盲盒從一種噱頭變成一種可持續的消費模式,為減少食物浪費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