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30億保護型策略基金完成首關,高瓴積極探索資產配置多元化,歡迎閱讀。
36 氪 12 月 2 日獲悉,高瓴旗下新一期保護型策略基金已于近期完成首關,規模将控制在不超過 30 億。該基金受到了新老投資方的歡迎,首關金額即達到基金規模的約一半,出資方在一期基金 LP 如地方國資、大型保險公司等基礎上,新增了鏈主型企業及企業家。基金将投向高瓴長期關注的幾大重點方向,包括科技、制造業更新、消費以及生物醫療等。
據悉,該基金底層資產主要為成熟度高、防御性強、現金流穩定的優質企業,在主動控制規模的基礎上,通過 " 嚴格篩選标的、對不同風險分類定價、靈活安全的交易結構、嚴控投資久期 " 等方式,可實現更為穩健的風險控制和更可預期的回報。高瓴曾于 2020 年推出該基金首期,規模約在 20-25 億之間。
今年 6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 " 創投十七條 " 中明确指出,要豐富創業投資基金產品的類型," 鼓勵推出更多股債混合型創業投資基金產品,更好匹配長期資金配置特點和風險偏好,通過優先股、可轉債、認股權等多種方式投資科技創新領網域 "。市場人士指出,高瓴這支新基金即為該方向的主動嘗試。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相較于傳統盲池基金,規模匹配、靈活可控、自帶創新屬性的基金產品更容易受到出資人的關注。除上述保護型策略基金外,高瓴近年推向市場的還包括多個不同行業及產業基金,如工業物流、碳中和、醫療基金等。
上述市場人士認為,面對當下一級市場,不同出資主體對于股權投資訴求的差異日趨顯著。能夠主動提升多元化資產配置能力,打造多樣化、創新式產品矩陣的 GP,無疑能更好地匹配 LP 需求。" 從高瓴近年的基金設立動作來看,其正是這一募資策略的積極實踐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