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小米智己:在造車的江湖裡打打殺殺,歡迎閱讀。
文 | 孟永輝
小米與造車勢力之間,相敬如賓的和諧氛圍被打破。
事情的起因在于,智己在新車 L6 發布時錯誤地将小米 SU7 的參數進行了标注。
縱然是在智己接連致歉的情況下,小米方面依然表現出來了異乎尋常的憤怒。
一方面,透過小米出離憤怒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出,小米方面對于其第一款新車是多麼地重視,多麼地愛惜自己的羽毛;
另一方面,透過智己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出,造車賽道當下的競争是多麼地慘烈,多麼地短兵相接,多麼地内卷。
無論是小米的反應過于強烈,還是智己的反應過于輕描淡寫,透過小米智己,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現在的造車賽道,并不是像雷軍在發布會上慷慨激昂地介紹小米 SU7,台下的造車新勢力們聽得津津有味的和諧融洽的場景。
所謂的造車江湖,也并不僅僅只有人情世故,同樣充滿了打打殺殺。
未來,我們或許還将會看到小米智己般論戰場景的不斷出現。
曾經,很多人認為,造車賽道的格局業已确定。
除了以恒大、高合為代表的玩家們被淘汰出局之外,剩下的玩家之間,或許僅僅只會剩下不斷地保存自身業已确立下來的勢力範圍的精細化操作。
然而,小米的強勢加入,似乎給一潭死水的造車市場,增添了一條鲶魚。
這樣一條鲶魚,不僅将會攪動業已沉寂的造車市場,甚至還将會把業已确定的造車市場格局,再一次被打破。
從表面上看,小米對智己方面對于錯誤标注自家汽車參數的事件,頗有些不依不饒的味道。
如果我們深入了解小米 SU7 之于小米造車的特殊意義,如果我們對當下的造車市場有一個明确的認識,便會發現,小米方面的表現,并非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咄咄逼人,而更多地是雷軍「賭上所有的聲譽」,再次創業的真實再現。
01
提及小米與智己之間的這樣一場論戰,我們就不得不将其與前些天遠在大洋彼岸的賈躍亭對于雷軍的「點撥」,抑或是「叫板」,聯系在一起。
按照賈躍亭的說法,雷軍以及他所帶領下的小米,的确以一種令人側目的速度将小米 SU7 帶到了人們的面前。
然而,小米 SU7 的高效背後,更需要關注的是原創精神、全球視野。
說到底,賈布斯對于雷布斯還是褒貶有加,欲揚先抑的。
如果我們再将賈躍亭對于小米造車的揶揄與之前人們對于小米 SU7 的外觀與保時捷相仿的質疑聯系在一起的話,小米造車的原創精神,多多少少是讓人質疑的。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小米方面對于有關小米 SU7 的質疑和诋毀,總是會特别重視。
于是,當智己方面在發布會上對小米 SU7 的參數進行了錯誤的标注之後,小米方面便發起了看似咄咄逼人的輿論攻勢。
就連智己方面也在表示,他們無意挑戰小米的潑天流量。
如果智己方面僅僅只是将小米的反應看成是流量裹挾的話,未免有些低估小米方面對于這樣一件事情的重視程度了。
可以肯定的是,小米方面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更多地是想要向外界證明小米造車,并不如同外界所說的簡單拼裝,而是有着諸多的原創元素存在的。
如果僅僅只是将小米造車看成是一種簡單的組裝,而沒有自己的創新性,那麼,這多多少少和雷軍「賭上所有的榮譽」的說法無法對等的。
另外,智己在車輛的設計、營銷等諸多方面,同樣是對小米汽車有着諸多的模仿存在着的。
此次小米對于智己的這一波攻勢,更像是在算一筆總賬。
因此,認識到小米方面之所以會對智己方面發起攻勢背後的邏輯,并且真正将其與小米 SU7 之于小米的特殊意義聯系在一起,我們或許才能知道,小米方面的反應,并不是什麼小題大做,而是一種對于造車這樣一個全新賽道的重視,以及對于競争對手的一種反應。
02
同樣地,當小米對智己開啟一場口誅筆伐,同樣會讓我們聯系到小米早前對于造車新勢力們的那一波「致敬」。
按照小米的說法,它想要通過這樣一場「致敬」來推動中國新能源造車市場的向前發展。
然而,小米今天的反應,似乎和以往有了天壤之别,甚至還有些矛盾的意味。
如果我們對當下的造車市場有一個清晰而全面的認識的話,便會發現,小米方面的前後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并不是矛盾,而是一脈相承的。
當造車賽道的競争日益進入到白熱化的階段,僅僅只是依靠概念,僅僅只是依靠 PPT,俨然已經無法獲得市場的青睐。
正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玩家們想要在市場上立足,必然需要呼喚原創精神,必然需要呼喚創新精神。
智己方面雖然僅僅只是一次毫不起眼的錯誤标注,但是,它背後更多地透露出來的是,對于小米汽車本身的诋毀與質疑。
如果小米方面對于智己的這樣一種做法聽之任之,那麼,未來,或許還将會有更多類似場景的出現。
當這樣一種現象泛濫成災的時候,何談去推動中國新能源造車行業的發展呢?何談将中國的造車賽道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呢?
透過這一點,我們需要看到的是,小米方面今天的反應,并不是和早前的反應有矛盾的,而是一脈相承的。
對于小米來講,它需要的是,一個良性競争的氛圍,而不是一個互相诋毀,彼此揭短的惡性環境。
只有在這樣一個良性競争的氛圍之下,小米汽車,才能和其他的造車玩家們一道推動新能源造車行業的發展,而不是将造車行業帶入到一個充滿着惡性競争的階段。
03
事實上,當下的造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牌。
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我們不僅會看到以小米汽車為代表的新勢力對于傳統造車勢力的挑戰,而且還會看到造車賽道本身開始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全面進化。
可以說,對于每一個造車玩家們來講,這樣一個全新的十字路口,其實都是充滿着新的機會和挑戰的。
早前,我們就已經看到了外界對于蔚小理們的質疑,我們就已經看到了蘋果推出造車序列的重磅消息,我們就已經看到了特斯拉開始逆勢漲價的消息。
從表面上看,造車賽道開始進入到穩定期,實質上,造車賽道正在進入到一場全新的洗牌期。
此刻,真正比拼的,或許并不是入局的早晚,而是更多地比拼的是產品力,服務力,營銷力等綜合能力。
對于小米來講,選擇在這樣一個階段進入到造車賽道上,其實,同樣是充滿着巨大的機會。
可以說,如果小米方面能夠把握住這樣一次全新的機會,它所帶來的想象空間,絲毫不比小米投身到手機賽道上所帶來的想象空間要大。
然而,這樣一種全新的機遇,是建立在小米汽車不犯錯誤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小米方面像那些業已有了一定基礎的造車新勢力一樣犯下這樣那樣的錯誤,那麼,它非但會失去現在市場衍生出來的新機會,甚至還會将自身自身的發展帶入到死胡同裡。
對于小米來講,智己的這樣一次看似不經意的錯誤标注,其實更像是一塊試金石,它考驗的是,小米對于錯誤的容忍度。
如果小米對于這樣一種錯誤零容忍,并且能夠不斷地來捍衛自己的權利,那麼,它便會打好第一場仗,并且在造車賽道上站穩腳跟;
如果小米無法對這樣一種錯誤進行完美地處理,那麼,它非但會将小米造車的第一戰蒙上陰影,甚至還将會給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不确定性。
站在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小米對智己,并不是相煎何太急,而更多地折射出來的是,其對于造車市場新紅利的高度重視,以及其把握造車賽道新洗牌期的決心。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明白,小米緣何會對這樣一種事件,如此重視與關注。
結語
當小米智己之間的論戰開始更新,我們似乎嗅到了一股「本是同根生相間何太急」的味道。
事實上,如果我們将其與小米造車以及當下的造車賽道聯系在一起的話,便會發現,小米的這種反應,并不是小題大做,而是一種對于造車異常重視的表現。
因為,對于小米和雷軍來講,小米造車,真的是一場不能輸的戰役。
它關乎的,并不僅僅只是雷軍「所有的聲譽」,同樣也關乎着小米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