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電影經驗:這男明星自曝黑歷史,卻拿下豆瓣9.1,歡迎閱讀。
這陣子,魚叔網上衝浪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大家似乎都在兩個極端之間反復橫跳。
一端是發瘋。
各種整活「文學」層出不窮。
「瘋批」成了影視劇的流量密碼。
另一端是玄學。
盤手串,敲木魚,在上班和上學之間選擇上香。
這屆網友的精神狀态,确實「堪憂」。
正如博主 @河森堡 發文指出的——
「我們很可能正在迎來一場全社會範圍的精神危機,而大部分人都無法置身事外。」
抑郁症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共話語當中。
熱依扎、馬思純等很多内娛明星都自述過患病經歷。
網上時不時就有自殺新聞曝出,甚至出現了集體約死的駭人事件 ……
基于此,魚叔想安利一部寶藏紀錄片。
豆瓣9.1 分,講的就是精神療愈。
片中主角放言,「按我說的這麼做,你 100% 會好起來。」
看過的人幾乎都啧啧稱奇,忍不住記起了筆記。
真有這麼神?
今天,不妨一試——
主打精神療愈的紀錄片并不少見。
但大部分其實算是心理學科普片。
相比之下,這部影片可以說是在手把手教我們解決精神内耗。
這就需要提到此片的拍攝緣由。
導演喬納 · 希爾,是美國知名的演員、編劇。
《不要抬頭》中,他飾演梅姨的馬屁精兒子。
《華爾街之狼》中,他是和小李子合開股票公司的推銷員。
憑《華爾街之狼》入圍第 86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雖然多以喜感形象示人,但其實喬納 · 希爾曾患上嚴重的抑郁症,工作、生活都難以為繼,不得不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助。
痊愈之後,他決定為他的心理醫生拍一部影片。
想把他的治療過程記錄下來,讓更多人受益。
通常認知中,心理醫生是一個少言寡語、溫文爾雅的傾聽者和觀察者。
因為他們普遍認定,患者最終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
但喬納 · 希爾的治療師施圖茨完全相反,他采取粗暴幹預式的治療方法。
直接給出方法,盡快看到效果。
甚至會飙幾句髒話,仿若《爆裂鼓手》裡的導師。
「我說什麼你就他媽的照做,完全照我說的做就對了。
我保證你會覺得好多了,我跟你百分百保證。」
這讓他成為了當下最受好萊塢明星推崇的「神醫」。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套系統、高效的方法論,并且對此頗為自信。
他将自己的治療理念轉化為一組簡單易懂的視覺影像。
用他的話說,這是一套可以即時改變内在狀态的「工具」。
我們都知道,精神抑郁的明顯症狀就是對所有事失去熱情。
對此,施圖茨直接給出藥方,「生命力的金字塔」。
激活生命力之前,必須先了解我們的生命力。
他将生命力具象為一座三層高的金字塔。
「最底層是你和你身體的關系。
第二層是你和其他人的關系。
最高層是你和你自己的關系。」
那麼,激活生命力的方式,也就是:
保持健康的身體、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與自己的潛意識建立關系。
道理相當淺顯,大部分人也不是不知道。
但問題在于,很多人知道應該怎麼做,但并沒有動力去做。
對此,施圖茨提出一個「X」概念。
X,指的就是阻礙生命力的部分。
它是所有抑制個體行動的負面情緒,也就是「我不行」「做了也沒用」「好累好麻煩」等聲音。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是,如何打敗「X」?
施圖茨認為,X 不可能被打敗。
但當你能夠把握到生命和現實的本質時,X 部分就不會構成問題。
他提出,現實的本質可歸結為三要素——痛苦、不确定性和不斷的努力。
發現沒?這與大部分人的生活目标都是相反的。
很多人在做一件事之前,總是抱着逃避痛苦、不願努力的念頭,試圖追尋确鑿而穩妥的生活。
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接踵而來的失望,久而久之,成噸的失望會将我們徹底拉入生命的褶皺。
因為我們所抵觸的,其實是現實本身。
但如果能反過來,接受現實本身就是痛苦的、不确定的、費心勞力的這一事實。
面對「X」的消極打壓時,倒會像無產階級革命軍一樣,無所挂礙,無所顧慮。
因為不再畏懼失去,而有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超英片,X 就是片中的反派角色。
它可以暫時被打敗,但不會徹底消失,它會一次次回來,在每個人的身上制造着最原始的恐懼。
如果它消失了,我們的勇氣和成長也會随之消失,以我們為主角的電影也就結束了。
我猜,看到這裡,可能還是有很多人持懷疑态度。
一方面,影片給出的方法還停留在觀念的灌輸。
另一方面,肯定也有人忍不住問,演員的安利靠譜嗎?
畢竟,明星和普通人的心理問題不同,治療抑郁症的能力也不同。
片中,困擾喬納的是他的體重,以及外界對他的負面評價。
但普通人的問題顯然不在此。
就像天門山集體自殺的年輕人,讓他們陷入絕境的根源是貧困的出身和失業、家人突發重病等突如其來的變故。
對此,難道能和明星一樣,做點冥想就能解決嗎?
在抑郁症這一話題上,普通人與公眾人物本身就存在隔膜。
公眾人物向普通人推介治療方法,自然顯得很可疑。
實際上,喬納自己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影片 20 分鍾處,他突然坐立不安,直言「感覺不合理」。
好像兩個人大談人們的脆弱以及如何克服脆弱,而他們本身又不脆弱。
喬納是為了報恩才拍這樣一部影片的,他很怕搞砸一切。
為了避免更糟的結果,他唯一能做的是坦承。
他誠懇道歉,自己一直在「造假」。
影片開始,喬納說他記錄了一次真實治療的過程。
為了突出效果,說治療時長只有一天,地點在施圖茨的辦公室。
但實際上,這部影片已經拍攝了兩年了。
他們一直在攝影棚錄制,辦公室只是綠幕上的投影。
他們每天都穿着同樣的衣服,假裝是同一次治療。
說到激動處,喬納居然扯下了頭頂的假發。
原來,時隔這麼久,他早就剪短了頭發,只是為了維持之前的造型,準備了一頂假發。
造假,讓科普變成了作秀。
但好在,喬納意識到這一點,并且及時止損。
之後他竭力去掉演繹的成分,還原為真實的治療現場。
通過打開令人難堪的私密話題、改變嚴肅的交流環境,想方設法讓自己松弛下來。
治療師也完全敞開心扉,分享了他自己的心理症結,提供了普通人的生活經驗,也追溯了這些治療方法形成的源頭。
在此基礎上,我們才得以将他的療愈方式真正化為己用。
實際上,導演喬納的這一改變,本身也是對這一治療方法的實踐。
橫在喬納面前的「X」,是「沒有拍好」「敗壞了施圖茨的名聲」這樣的顧慮。
尴尬、羞恥感和挫敗感往往是很多人裹足不前的原因。
這些感覺會在每個人身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影子」。
施圖茨還有個概念「快照幻境」,即腦海中想要的完美畫面。
對當下的喬納來說,它就是一部完美無憾的影片。
但本質上,這其實也屬于 X 部分。
因為這一畫面是靜态的,沒有深度的,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幻境的完美,也與現實三要素——痛苦、不确定性、不斷努力相違背。
打破幻境,需要的是情感開放的對話。
在治療師的引導下,喬納閉上眼睛,想象記憶中一個自卑、尴尬、沮喪的自己。
他的影子,是成為公眾人物之前的那個年輕卻滿臉痤瘡,被母親催促着減肥的肥胖兒。
他一直避免回憶那段時間,試圖用當下的成功掩蓋過去的不堪。
但他意識到,無論自己獲得什麼成就,内心依然有個自卑的聲音。
這是影子,也就是他的一部分自我,被壓抑、被忽視的悲鳴聲。
所以,他選擇向治療師袒露自己被身材困擾的情緒。
他還請來自己的母親,當眾交流這件久遠的事。
在母親眼裡,她只是單純解決問題,幫他減肥。
但在年幼的喬納看來,他感覺自己的外形不被接納,這種自卑情結也在他成名後反復困擾着他。
時過境遷,喬納早已成長了很多,所以在和母親短短的交流後,心結很快就被解開。
和喬納相比,治療師施圖茨的陰影更加濃重。
父母關系不和,弟弟幼年離世。
弟弟的死成為壓在每個人胸口的一塊大石。
父親要求施圖茨必須當一個醫生,「那是唯一的職業。」
他的童年因此提前結束。
他的母親在家暴環境中長大,對男性極端厭惡,成天挂在嘴邊的是「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他直到十幾歲時,才驚覺「自己不是個男人嗎?」
在原生家庭潛移默化的影響下,他在兩性問題上一直顯得十分怯懦。
更令人唏噓的是,施圖茨年輕時就确診了帕金森。
原本靈活、健碩的身體,驟然孱弱。
寫字都顫顫巍巍,早上起床都變得十分費力。
如今他已經七十多歲,孤身一人生活。
他曾有一個相戀 40 年的女友,但因為身體原因,他不被對方家人接受。
他所提出的心理治療方法,是他為自己建造的船只,可以一次次借由它脫離苦海。
施圖茨說,人生常常會在迷宮裡打轉。
迷宮是 X 的產物,會讓人困在原地,在抑郁不得志的情緒中消磨大好時光。
想要走出這個迷宮,擁抱陰影是第一步。
而第二步,是用行動檢視自己。
施圖茨提出,生活其實只需要「把珍珠串在線上 」。
珍珠象征着每天需要做的事,有的是起床、出門這種小事,有的是工作、拍電影這種大事。
但注意,不要賦予他們不同的意義,要将其看作同等重量的珍珠。
你只需要把珍珠串在線上,僅此而已。
但施圖茨也提醒我們,每個珍珠上面都有一個小黑點,它是屎。
這意味着每一件事都不那麼完美。
可這無關緊要,我們只需時刻記着,把珍珠串上線就好了。
真正理想的人生不是擁有多少高光時刻的人,而是能始終有條不紊地保持這個循環的人。
這樣的循環也并不會繞過人生更高遠的目标。
這也隐含着他的另一個概念「喪失處理」。
也就是說,我們不必過分執着于什麼。
過于執着,就像緊抓着一根樹枝的樣子。
有時試一試放手、墜落,未必會重重摔下,反而可能會感受到柔軟的草地和和煦的日光。
而徹底從迷宮中釋放出來,需要毫無保留的愛意。
這是施圖茨從他的母親那裡學到的。
他的母親在年紀漸長後成了一個社團組織者。
她少了怨言,反而懷抱熱情和愛心參與到無數陌生人的生活中。
她從中獲取了無限能量,變得無所畏懼,讓紐約市市長都懼怕與她談判。
施圖茨也是試圖攫取類似具體而強烈的愛意,征服生命的險境和孤寂。
不難看出,影片本身也在給心理學祛魅。
施圖茨作為頂尖的治療師,也在和生命的 X 苦苦相抗。
在和喬納的聊天過程中,依然會顯露出很多難以抑制的痛苦情緒。
這也說明施圖茨的療愈方法根本不是什麼一粒見效的靈丹妙藥。
他只是相信,正向的思維訓練對每個人的生活有不容小觑的影響力。
上述提到的種種觀點,如果能貫穿于全部人生,生命就會少一些辛苦。
就像施圖茨所說,他可以停在自己的迷宮裡,抱怨人生的不幸,咒罵疾病和愛情。
但他靠這些工具穿破了眼前的雲層,感受到了雲上的太陽。
他不追求一個結果,更多是享受一種狀态。
思考影子、X、串珍珠這些概念的過程,本身就會形成專注于當下的心流,改寫當下的心情。
面對糟糕的情況,很多人的解決辦法是,「睡一覺就好了」。
施圖茨覺得,這還不夠,我們需要建立正面的反彈機制。
他把自己所做的一切解釋為「把檸檬不斷擠出果汁」,即從每一件事情上榨取積極的意義。
不僅是重大事件,每一件小事也都能汲取出甘甜的果汁 。
所以,你問他怎麼面對生活的不幸呢?
他和喬納交談,開解他的痛苦,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不斷畫下小卡片,讓更多的人從悲傷中落落大方地走出。
這一切都是他的回答,也是他一生反復訓練自己及時跳脫出迷宮的結果。
實際上,可以看出,兜兜轉轉,施圖茨的觀點總是圍繞着現實三要素——痛苦、不确定性和不斷的努力。
很多人一生所有的掙扎和痛苦都源于它。
我們所要學習的一切也不過是去承認它、适應它、對抗它。
對施圖茨來說,這不是一個悲觀的論調。
看到自己的脆弱,走過無光的長路,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這是人生的奧秘所在,也是勇氣最隐秘的出處。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随手點個「贊」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