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豆瓣祭出9.5分,國劇都按這個标準卷起來了好麼?,歡迎閱讀。
文案 | 一紙枕書
編輯 | 酒醬紫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韓劇确實是目前遙遙領先的存在。
經典不必多說,新劇更是王炸。
今年最火爆的一部新劇當屬,《苦盡柑來遇見你》。
即便是還沒來得及追劇的觀眾,恐怕也在社交網絡上被相關詞條頻繁刷屏。
所以這部韓劇真有那麼好看?
豆瓣 9.5 分的口碑足以說明一切。
而一口氣追完大結局的我,除了被故事猛戳淚點,也看到了國劇與韓劇的差距究竟在何處。
01 三代女性的代際托舉,讓覺醒成為必然
女性題材一直都是電視劇市場的熱門,在韓國也不例外。
只是相比于國產劇對女性覺醒的突兀刻畫,這部《苦盡柑來遇見你》中女性的思想成長,更有符合時代的層次感。
其所展現出的代際托舉,也成為打動觀眾的關鍵所在。
第一代女性全光禮是一名海女,卻不願意女兒也成為海女,她用盡一切為孩子提供的教育資源,正是覺醒的基石。
第二代女性吳愛純受到母親影響後,深知讀書的重要性,她有着自己的抱負,最後還是因為現實原因困在小漁村。
所以她不惜賣掉房子也要供女兒出國留學,這是一種執念,亦或是夢想的投射。
第三代女性梁金明代表着未來,她是一代又一代女性理想的縮影,也終于迎來最完美的結局。
" 外婆在海裡遊,媽媽在地上跑,我才能在天上飛。"
用 " 生存 " 托舉 " 知識 "。
用 " 知識 " 托舉 " 自由 "。
用 " 自由 " 托舉 " 夢想 "。
女性覺醒從來不是高喊口号,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是在經年累月的思想影響中,必然成就的產物。
我們常常會覺得國產影視劇拍不出女性話題的現實感,正是因為缺少了對代際關系的描寫。
這才是扎根到骨子裡的種子,而只有用愛澆灌,才能在某一天成長為參天大樹,将女性托舉到應有的高度。
02 回歸純粹的情感,表達意義而非戲劇
韓劇對于感情線的刻畫,曾經也一度被觀眾吐槽," 車禍梗 "、" 失憶梗 "、" 倫理梗 " 屢見不鮮。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韓劇對于情感的表達早就到了另一個 level。
比如《苦盡柑來遇見你》中梁寬植與吳愛純這對青梅竹馬的愛情故事。
沒有那種霸總為女主豪擲千金的爽感,也沒有轟轟烈烈,跌宕起伏的感情波折,因為最難得的就是 " 純粹 " 二字。
在現在這個拒絕 " 戀愛腦 " 的社會,猛然看到兩個全心全意愛着對方的主角,自然讓人眼前一亮。
而且這份愛也沒有什麼套路,臨終之際為愛人留下足量的發夾、多裝一扇門鎖、鍋碗瓢盆放在對方抬手就能夠到的位置,這些小事遠比狗血橋段更加讓人淚目。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而好的愛情也是通往幸福的橋梁,超脫于苦難與貧窮。
這種有别于當下價值觀的思想,又意外地契合每個觀眾心中的柔軟。
這究竟是為什麼?
因為劇情讓不少觀眾堅如磐石的内心產生了裂縫,露出了渴求溫暖與愛的一面。
另外,劇情裡的許多小配角,也不再是臉譜化的正派與反派,而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
比如讨人厭的婆婆也不會譏諷一個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被愛純提醒小心黑旅店的客人,多年後也成為女兒的救星。
對于大部分影視劇來說,能夠表達意義,也遠遠要比表現戲劇性更珍貴。
當情感為劇情服務的時候,你會發現故事索然無味,模式化嚴重。
但當劇情為情感服務的時候,你就會代入其中,切實感受到每個角色的喜怒哀樂。
看來國產劇也應該放下對炫技的執着,認認真真地講述一部動人的情感故事。
03 韓劇 " 掀桌 " 不是偶然,廣度與深度才是國產劇需要借鑑的标準
韓劇之所以能夠遠超于國劇的水平,在我看來,離不開兩個方面——
廣度與深度。
先看,廣度。
在國產校園劇還在局限于青春期叛逆、暗戀那些小事、高考的煩惱等話題時,韓劇《善意的競争》借女校内卷、懸疑元素,揭開了教育體制的問題和階級固化的弊病。
在國產都市劇局限于丈夫出軌小三、惡婆婆刁難兒媳婦、催婚催孕等話題的時候,韓劇《黑暗榮耀》中女主利用復仇實現了遭遇校園霸凌後的自我救贖,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大女主成長。
事實證明,國產劇這些年的視野依舊太窄了。
只在題材的基礎上增加一些不鹹不淡的元素,卻不敢跳出圈子,探索更多的可能性,這也是劇作越拍越雷同的原因。
再看,深度。
大部分國產劇對于故事的深度挖掘都不夠深入,這才導致劇情看起來太過乏味,甚至讓觀眾追完一部劇後,内心毫無波瀾。
而韓劇在深度的挖掘上值得國劇導演去學習,就以《苦盡柑來遇見你》為例。
除了有親情、女性覺醒和愛情等部分的描寫,其實故事也借由小人物的視角展現出時代的改變。
比如女性連跳舞的權利都沒有,到愛純成為島上第一任女社長,這背後代表着女性 " 上桌 " 的不易。
所以只有拓寬了廣度,挖掘出深度,國產劇才能像韓劇一樣,迎來新的紀元。
04 結語
《苦盡柑來遇見你》這部韓劇能夠火遍全球,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高喊女性口号的當下,能夠拍出女性題材内核的作品并不多。
更重要的是許多創作者并不知道女性覺醒的關鍵不是一個人的一亮,它應該是幾代女性共同努力、長期作用的產物。
而對于情感的刻畫,這部劇采用了化繁為簡的原則,拍出了那個年代愛情最純真的樣子,這也是國劇所欠缺的部分。
當然,國劇也有國劇的優勢,在文化背景如此扎實的情況下,探索不同題材的廣度與深度,往往會有更驚人的效果。
只要創作者們願意抛下面子,取長補短,學習韓劇的長處,我想國劇也有苦盡甘來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