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深圳跑出超級隐形冠軍:年入2.66億 全球第一,歡迎閱讀。
鉛筆道作者 | 海有夢
深圳南山,在一間觀瀾钣噴中心實驗室内,一台搭載 3D 視覺系統的機械臂正以 0.01 毫米的精度掃描車身曲面,漆面檢測、路徑規劃、多層噴塗一氣呵成。這項讓德國工程師驚嘆的「精準視覺 AI 噴塗機器人」,正出自南山區一家鮮為人知的企業——索威爾科技。
十七年前,當朱嶽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實驗室調試車牌識别算法時,未曾想到那些徹夜不眠的代碼,終将叩開機器視覺的星辰大海。
從智慧停車場的 ETC 系統,到打破外資壟斷的九軸聯動噴塗機器人,這位工程師出身的創始人,在機器視覺賽道完成了一場「多級跳」:2019 年以超低照度人臉識别技術斬獲太原市政府億元訂單;2022 年研發出 9 軸聯動噴塗機器人;2024 年發布全球第一款 " 精準視覺 AI 噴塗機器人 ",讓工人告别有毒作業環境。
最近,索威爾赴美 IPO。我們來看看,這家業務聚焦 "AI 機器視覺 " 的超級隐形冠軍,正向大家揭示哪些新市場機會?
01
索威爾創始人是朱嶽先生。2007 年,他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從事機器視覺相關研究,帶着對技術落地的執着,決定走出象牙塔創業。
創業初期,公司聚焦于車牌識别系統算法的研發,将其應用于智慧停車(ETC)和智能交通場景,該技術看似簡單,實則需要攻克復雜的動态捕捉等算法難題。
一個階段性成果是:最終,索威爾開發出了一套 ETC 系統,可應用于智慧停車場景。
2019 年,索威爾迎來關鍵轉折。在超低照度環境下,其 AI 神經網絡算法實現人臉識别突破,獲得太原市政府 1 億元訂單。
更大的突破來自 2022 年。索威爾與哈工機器人合作研發出 9 軸聯動噴塗機器人——它配備 6 軸機械臂和自主路徑規劃算法,首次實現機器視覺與噴塗工藝的融合,打破了外資品牌在汽車塗裝領網域的壟斷。
這次經歷,也讓朱嶽看到汽車後市場的潛力。
緊接着去年 11 月,在通利華集團觀瀾钣噴中心(全國最大钣噴中心之一),索威爾發布全球首款 " 精準視覺 AI 噴塗機器人 "。通過 3 年研發,該產品能精準識别漆面色差、橘皮等瑕疵,提升了噴塗效率,還将工人從有毒環境中解放出來。
02
如今,索威爾的核心業務是:AI 機器視覺解決方案(軟體硬體一體),此外積極布局智能噴塗機器人領網域。
具體來說,其成品分為四類:1、工業機器視覺設備,如工廠生產線上的自動檢測系統;2、人工智能產品,包括人臉識别系統和行為分析軟體;3、智能弱電系統,用于建築智能化和交通管理,比如智能停車系統;4、電子通關設備,用于海關或物流的快速通關。
其中,收入占比最高的產品是 " 電子產品 ",主要涵蓋工業機器視覺設備和 AI 噴塗機器人等硬體。
數據顯示,電子產品 2022 财年的收入為 47.82 萬美元,占總營收的 50%;2023 财年飙升至 1061.78 萬美元,占比 81%;2024 年上半年增長到 1357.72 萬美元,占比仍保持在 81%。
索威爾的大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分布在科技企業、教育機構、工廠等。根據招股書披露,2023 财年(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合計達 66.8%。
03
索威爾所處的賽道是:機器視覺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與技術深化應用階段,同時也是技術紅利釋放期。
市場規模方面,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2023 年中國市場規模達 185.12 億元(未包含自動化集成設備)。
本土品牌已經成為市場的生力軍。2023 年,本土品牌市場份額已達 63%,較 2018 年的 40% 有大幅提升。
從競争格局看,行業呈現多梯隊競争态勢,第一梯隊以海康機器人、凌雲光等為代表,這些企業在光源、工業相機、影像處理等核心環節占據技術優勢;第二梯隊通過垂直領網域創新實現突圍,第三梯隊則以敏捷性填補市場縫隙。
其次,區網域集群效應顯著。2023 年工業機器視覺領導者 TOP20 榜單中,深圳及長三角區網域企業占比超 60%。
數據顯示,得益于疫情管控放開和市場復蘇,索威爾過去幾年業績增長較快。
在 2023 年、2024 年 Q1,索威爾的收入分别為 1307 萬、3660 萬美元(約 2.66 億人民币),相應的淨利潤分别為 161 萬、282 萬美元。
04
盡管機器視覺行業競争激烈,但仍然存在不少增長機會。
其中,技術更新是市場擴容的重要因素,3D 視覺感知技術的突破正成為核心驅動力,加速 3D 視覺在工業質檢、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領網域的落地。這一技術通過高精度三維空間建模和動态感知能力的更新,正在工業質檢、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關鍵領網域掀起革新浪潮,推動行業從 " 被動檢測 " 向 " 主動優化 " 躍遷。
此外,新興應用場景持續湧現。機器視覺不再局限于傳統工業檢測,正逐漸向醫療、農業、半導體等高端領網域延伸。
據 GGII 數據,預計 2024-2025 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将繼續增長,2024 年有望突破 200 億元,同比增速接近 12%,2025 年市場規模或進一步擴大。
本文内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赴美上市備安通、同花順高管簡歷、搜狐新聞、智通财經 APP 等相關内容,一并致謝。圖片源自微信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