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10歲失去父母,流浪7年,傳奇95後張俊傑要到美國敲鍾,歡迎閱讀。
張俊傑創造了奇迹。
新茶飲賽道上市公司的隊伍中,或将再添一員大将!
3 月 26 日凌晨,霸王茶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書,股票代碼定為 CHA,取自 " 茶 " 的拼音,霸王茶姬借此拉開了其衝擊美股的大幕。
此次遞交的招股書,彰顯了霸王茶姬強勁的發展勢頭。去年,霸王茶姬狂攬營收 124.05 億元,并拿下 25.15 億元的淨利潤。而在頭部新茶飲品牌中,霸王茶姬的淨利率也處于行業較高水準。
復盤霸王茶姬的發展歷程,差異化競争策略與加盟擴張模式,是其迅速崛起的兩大法寶。在新茶飲品牌紛紛卷入同質化競争時,霸王茶姬另辟蹊徑,深耕國風茶飲賽道,同時借助加盟模式快速實現規模擴張。但在品牌發展過程中,霸王茶姬也曾頻頻遭到 " 碰瓷 "、" 抄襲 " 等質疑。
随着赴美上市計劃的披露,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傑随之走進大眾視野。招股書顯示,年僅 30 歲的他目前在公司擔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值得一提的是,有官方媒體報道稱,張俊傑 10 歲父母離世、流浪 7 年、18 歲才會認字。
此外,網絡還曾盛傳,張俊傑憑借迎娶富豪千金助力霸王茶姬崛起,對此霸王茶姬予以否認。
盡管發展成績斐然,但霸王茶姬赴美上市的征程并非全是坦途。比如,伴随門店數量的持續攀升,品牌增長逐漸顯現出疲态,2024 年,其中國和海外同店 GMV 增長率出現下滑。
而在黑貓投訴平台上,近 30 天内,門店數量位居行業第五的霸王茶姬,投訴量卻名列前茅,凸顯出品牌在食品安全、運營管理等方面仍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若此番成功登陸美股,霸王茶姬将成為首個踏上美股市場的中國新茶飲品牌。但參考港股新茶飲品牌的資本市場表現,除蜜雪冰城股價表現亮眼外,多數品牌股價長期低迷。因此,霸王茶姬能否打破低估值魔咒,在資本市場續寫新茶飲品牌的輝煌,仍充滿挑戰和不确定性。
從雲南出發到赴美 IPO,霸王茶姬成新茶飲黑馬
在資本市場歷經多年蟄伏後,新茶飲行業終于在近期迎來了集中爆發期。自 2021 年奈雪的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茶百道、古茗、蜜雪冰城不久前也相繼在港交所上市。
緊跟前述頭部新茶飲品牌的步伐,近年來擴張迅猛的霸王茶姬,也于近日正式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不過,與前述幾個在港股上市的新茶飲品牌有所不同,霸王茶姬選擇赴美上市。
雷達财經注意到,早在 3 月 6 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便發布了關于 Chagee Holdings Limited(茶姬控股有限公司,即霸王茶姬關聯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
公告顯示,霸王茶姬計劃發行不超過 6473.19 萬股普通股,拟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随着此次招股書的披露,這家誕生于 2017 年的新茶飲品牌近年來的經營情況也随之得以揭曉。招股書顯示,2024 年,霸王茶姬總體 GMV(商品交易額)達 295 億元,較 2023 年猛增 173%。
據了解,霸王茶姬的營收主要來自銷售產品及服務,2024 年,霸王茶姬全年斬獲 124.06 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 167.4%;同期,霸王茶姬實現 25.15 億元的淨利潤,淨利潤在上一年扭虧為盈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
若按品牌創立時間來看,霸王茶姬和許多同行相比其實算得上是新茶飲賽道的後輩。不過,在現制茶飲賽道的行業大戰中,霸王茶姬堪稱後發者的典範。
回溯過去,茶百道于 2008 年在成都溫江開出首店,喜茶 2012 年誕生于江門,三年後奈雪的茶問世,而霸王茶姬的破局之路則始于 2017 年雲南昆明五一路的首店。當前浪們在果茶紅海鏖戰正酣時,霸王茶姬以黑馬之姿重構市場格局。
盡管入局較晚,但霸王茶姬的擴張勢頭卻異常 " 兇猛 "。招股書顯示,2022 年,霸王茶姬的門店數為 1087 家,一年之後便激增至 3511 家。到去年年末,霸王茶姬在全球擁有的門店數量已達到 6440 家。
如今,霸王茶姬的足迹不僅遍布國内多個省市,甚至還延伸到了包括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在内的國際市場。截至去年末,霸王茶姬旗下的 6440 家門店中有 6284 家位于中國,另有 156 家海外門店。
2024 年,霸王茶姬的淨利率為 20.3%。參考蜜雪冰城和古茗 2024 年前三季度數據,兩者的毛利率分别為 32.4% 和 30.5%,淨利率分别為 18.7% 和 17.4%,由此可知,霸王茶姬在頭部現制茶飲品牌中盈利能力突出。
事實上,和大多數擴張迅速的餐飲品牌一樣,霸王茶姬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廣大加盟商的支持。截至 2024 年底,霸王茶姬旗下的 6440 家門店中,有 6271 家加盟店。
除了 " 直營 + 加盟 " 的經營模式外,霸王茶姬驚人的成長速度還得益于差異化的競争戰略。當行業主流玩家深陷水果茶的價格戰與同質化漩渦時,霸王茶姬精準切入國風現制茶飲的細分賽道。
面對同樣深耕這一領網域的強勁對手茶顏悅色,霸王茶姬展現出更具攻擊性的市場策略。茶顏悅色以 " 幽蘭拿鐵 "" 聲聲烏龍 " 為產品命名,霸王茶姬則用 " 伯牙絕弦 "" 桂馥蘭香 " 演繹東方美學。而當茶顏悅色固守區網域市場時," 野心 " 更大的霸王茶姬則在全國重要城市完成戰略布點。
不過,在品牌包裝方面,霸王茶姬卻也曾飽受 " 碰瓷 "、" 抄襲 " 等争議。有網友認為,霸王茶姬更新前的整體形象,與茶顏悅色頗為相似,而更新後的品牌标識則 " 撞臉 " 星巴克。
此外,霸王茶姬推出的多款包裝 " 神似 "DIOR、GUCCI、LV 等奢侈品品牌的設計,而霸王茶姬由漢語全拼更新後的新英文名 CHAGEE,則有幾分 CHANEL 的神韻 ……
" 地獄 " 開局白手起家,堪稱一代傳奇
随着此次赴美上市進程的開啟,站在霸王茶姬背後的男人——張俊傑也随之受到了外界更多人的關注。
據霸王茶姬此次遞交的招股書顯示,現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張俊傑今年 30 歲。據此推算,張俊傑算得上是一名年輕有為的 95 後創業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網絡上曾流傳張俊傑頗為坎坷和勵志的人生經歷。很多知名媒體在短視頻賬号發布其信息時稱:"10 歲父母離世、流浪 7 年、18 歲才會認字 "。
除了這段坎坷身世,還有傳言稱,張俊傑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成就,與他富豪嶽父的助力有關。不過,對于娶了富豪千金的傳聞,霸王茶姬抖音賬号曾在視頻評論區進行辟謠:" 不信謠不傳謠 "。
而霸王茶姬此次披露的财報,為大眾揭開了張俊傑過往經歷的部分神秘面紗。霸王茶姬介紹稱,張俊傑在食品和飲料行業擁有超過 13 年的運營和管理經驗。
在創立霸王茶姬之前,張俊傑于 2015 年 7 月至 2017 年 3 月在上海木爺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天眼查顯示,該公司目前已改名為上海諾亞木木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最後擔任合作部副部長,負責亞太區業務。更早之前,張俊傑還曾擔任雲南大維飲品有限公司的區網域副經理,其後擔任特許經營合夥人。
盡管出身平凡,但張俊傑的 " 野心 " 不小。去年 5 月,在一次活動上,張俊傑放出豪言,按照霸王茶姬目前的增速,2024 年全年 GMV 将超過 200 億元。他還在現場喊話,自己一手帶大的霸王茶姬要超過星巴克中國的銷售額。
招股書顯示,作為霸王茶姬的創始人,張俊傑是公司的控股大股東。本次 IPO 前,張俊傑持有 A 類普通股 19.9%,持有 B 類普通股 38.7%。而現年 49 歲的尹登峰在公司擔任董事、首席運營官,持股 7.1%。此外,XVC 持股 20.3%、琮碧秋實持股 10.6%。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于正在衝刺上市的霸王茶姬公司擔任掌舵者外,張俊傑還在另外一家知名餐飲上市公司擔任職務。去年 8 月,有着 " 火鍋一哥 " 稱号的海底撈發布公告稱,公司委任張俊傑先生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據悉,張俊傑在海底撈将主要負責監督本公司董事會并提供獨立判斷。根據張俊傑的委任條款,其有權收取年度薪酬人民币 120 萬元。而在此次霸王茶姬披露的招股書中,也能看到海底撈創始人張勇的身影,其在霸王茶姬同樣擔任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2 月,包括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宇樹科技 CEO 王興興、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矽基流動創始人袁進輝等在内的一眾大佬,前往華為拜訪任正非并進行閉門交流,而身為霸王茶姬創始人的張俊傑也現身其中。
赴美上市路上,也有隐憂
一心奔赴資本市場的背後," 野心勃勃 " 的霸王茶姬在赴美上市的道路上還暗藏其他隐憂。
比如,随着門店網絡的持續擴大,霸王茶姬門店層面的業績也自然而然地開始遵循正常化的增長軌迹,這反映在最近幾個季度國内門店的月度 GMV 下降以及季度同店 GMV 增長減速或下降。
數據顯示,2023 年霸王茶姬中國和海外同店 GMV 增長率為 94.9%,但到了 2024 年這一指标卻驟降至 2.7%,出現大幅下滑。
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國内門店數排在前十的新茶飲品牌分别為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霸王茶姬、甜啦啦、益禾堂、書亦燒仙草、喜茶、CoCo 都可。
其中,蜜雪冰城以超 3.4 萬家門店的規模獨占鳌頭;古茗擁有 9700 多家門店,距離 " 萬店俱樂部 " 僅一步之遙;茶百道和滬上阿姨門店數均在 8500 多家。霸王茶姬憑借 6300 多家門店位居第五,但在門店規模上仍有進一步突破的空間。
盡管霸王茶姬門店數量暫未跻身行業前三,但其投訴量卻在一眾品牌中名列前茅。據黑貓投訴平台數據(截至 3 月 26 日上午 12 時)顯示,最近 30 天,前述 10 大新茶飲品牌中投訴量最多的蜜雪冰城,其投訴量多 167 達起。
而門店數排在第五的霸王茶姬,則憑借 85 起投訴量緊随其後。剩餘的 8 個茶飲品牌,最近 30 天的投訴量均未超過 30 起,甚至個别品牌的投訴量僅為個位數。
而将時間線拉長,霸王茶姬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的累計投訴量更是超過 2300 起。進一步翻閱消費者向霸王茶姬發起的投訴,可以看到包括在飲品中喝到異物、喝完飲品身體感到不适、未嚴格按要求制作飲品、退款難、虛假宣傳、服務态度差等在内的問題。
雷達财經注意到,此前還有不少消費者曾在社交媒體上反映,自己在喝了霸王茶姬的飲品後會出現失眠的情況。去年 5 月,霸王茶姬推出一款名為萬裡木蘭的新品後,便有不少消費者調侃道," 喝萬裡木蘭,品失眠人生 "、" 嘗萬裡木蘭,得徹夜清醒 "、" 一喝一個不吱聲,一整晚眼睛瞪得像銅鈴 "……
對此,霸王茶姬回應稱,一杯萬裡木蘭的咖啡因含量并未超标,依然在人體每日攝入咖啡因建議值範圍内。但霸王茶姬也建議,平時不怎麼喝茶或喝咖啡的消費者,盡量不要在即将休息時飲用。
今年 3 月,霸王茶姬又在微博發文稱," 當上百萬條評價和反饋真真實實擺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意識到,霸王茶姬必須要有這樣的意識和擔當,去做脫咖啡因、低咖啡因或者别的嘗試 "。基于用戶的反饋,霸王茶姬推出了更低咖啡因的產品——輕因 · 伯牙絕弦。
值得一提的是,若此次赴美上市成功,霸王茶姬将成為首個登陸美股的中國新茶飲品牌,也是第五個登陸資本市場的新茶飲品牌。不過,此前登陸港股的 4 家新茶飲品牌,除蜜雪冰城的股價表現喜人外,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均遭遇股價持續低迷的窘境。
有觀點認為,參照已上市新茶飲品牌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即便霸王茶姬成功上市,能否打破低估值困境,仍充滿不确定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号 " 雷達 Finance",作者:莫恩盟,編輯:深海,36 氪經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