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除了百萬售價,華為「尊界」S800 到底「尊」在哪兒?,歡迎閱讀。
備受關注的鴻蒙智行首款百萬豪車尊界 S800,終于揭開了神秘面紗。
2 月 20 日,鴻蒙智行品牌在深圳召開技術發布會,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登場對即将發布的尊界 S800,進行更多技術解析。
從技術上說,尊界 S800 搭載了鴻蒙智行目前幾乎所有前沿的技術,華為希望将車輛的智能化能力從「被動智能」提升至「主動智能」。
而在應用場景上,發布會上展示了在高速爆胎、前後夾擊等各類極限場景下,尊界 S800 通過主動智能能力,提供更安全的體驗。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技術展示,究竟能不能撐起尊界的「百萬定位」。
什麼是好車?标準正在變化
汽車工業發展了上百年。傳統燃油機械時代裡,發動機和變速箱所代表的機械性能,是評判一輛車好壞的關鍵,也是每個品牌展示自身技術和產品實力,構建不同品牌形象時的關鍵。例如,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會和 V12 引擎綁定,而日系車則往往憑借出色的能耗表現赢得大眾市場。
電動時代的來臨,帶來了改變的可能。
一開始,電機的出現,讓動力在電動車上可以做到比最高性能的燃油車還要更猛、更極致。
以全球最知名的電動車品牌特斯拉為例。如今提到它們,很多人會想到造火箭的馬斯克和在全球範圍内領先的 FSD 高階輔助駕駛技術。但實際上,在創業初期,動力曾經是他們很關鍵的宣傳點。2006 年前後,馬斯克拉來當時的加州州長施瓦辛格、前迪士尼 CEO 邁克爾 · 艾斯納等名流為特斯拉首款超跑 Roadster 站台,核心就是要秀出其 1.9 秒的零百加速能力。
不過,随着電動化技術的發展,電機成本下降,單純的直線零百能力也逐漸變得「平權」,20 萬級别的車如今也可以做到 3 秒級别的加速能力。單純的速度不再是差異化的特征,品牌需要找到新的發力點。
具體來說,各家有不一樣的思路。有的卷服務、有的卷極致的補能體驗(如換電)、有的卷車内空間,但有一條發展趨勢是清晰的:
智能化。
「軟體定義汽車」這句老生常談,放在 2025 年依然不會過時。或者更準确的來說,可以微調成「智能化定義汽車」。
将搭載在尊界 S800 上的六大自主智能功能 | 來源:極客公園
過去幾年裡,我們可以看到智能化能力在以下場景的應用和落地:
在智能駕駛領網域,絕大部分主機廠已經做到了高速、城市快速路等半封閉路段裡的 L2+ 能力,即車輛可以自主完成進出匝道、自主超車等能力;而在泊車場景裡,智駕系統也可以完成大部分泊車任務。
在座艙領網域,智能語音等功能逐漸開始改變人車互動的習慣。語音正在逐漸取代實體按鍵,成為大多數人更習慣的互動形式。同時,得益于電動化帶來的空間布局改善,電動車在同級車裡可以擁有更大的空間,因此也越來越多車企開始注重車裡的娛樂功能,「冰箱彩色電視機大沙發」也就自然受到了很多家庭用戶的青睐。
所以,如今評判一款車優秀與否,不僅包括傳統時代對機械素質的考量,和智能化有關的技術及體驗,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期待。
百萬豪車的「極致體驗」?
鴻蒙智行旗下的「尊界」品牌,肩負着衝擊豪華市場的任務。其首款車型尊界 S800 自去年亮相以來,就受到了廣泛關注,甚至不少人把它和勞斯萊斯、賓利等超豪華品牌車型進行對比。
已經打上豪華标籤的尊界 S800,如何與這些經典豪華競品競争?
華為給出的答案是,在智能化方面提供「人無我有」的技術稀缺性。
當天的發布會上,華為展示了部分新技術以及應用場景。
首先,華為推出了全新途靈龍行底盤。餘承東表示:和傳統底盤相比,途靈龍行底盤最核心的變化就是希望把事後補償的機制,變為事前提前感知。
以很多消費者都熟悉的冰雪路面防滑場景為例。在傳統底盤裡,ESP 電子穩定系統通過在轉向器、車輪等不同位置布置相應的傳感器,在車輛發生打滑失控趨勢時介入,通過施加不同的控制指令,達到穩定車輛狀态的效果。
這樣的響應時間,一般在事件觸發後的 10-200ms。
途靈龍行底盤的邏輯則是通過包括 ADS 感知、雲端數據、車輛信息等,構建一個「融合感知系統」,用推理、計算等方式,意圖在事件觸發前的 50-200ms 内提前響應,通過車身、動力、懸挂、轉向、制動、熱管理六大系統的協同控制,提前進行決策。
餘承東在發布會上借用了最近爆火的 AI 概念,稱途靈龍行底盤把底盤帶入了「自主智能時代」。前一段時間在網上被熱議的尊界 S800 過坑時「白沙不揚、踏水無痕」,就是基于這個原理實現的。
發布會上,尊界 S800 展示了冰雪路面失控、高速爆胎、轉彎時外側前胎爆胎等極限場景,展示基于智能底盤和智能車控帶來的極致安全能力。
團隊展示的第二項技術,華為将其命名為「天使座主動安全防護」——實際上就是智駕能力在安全場景下的極致應用。
發布會上展示了一個極限場景:在高速上面對前車刹停、後車跟進的情況裡,前後雷達可以捕捉到相關信息,做出轉向避讓而非簡單刹停的行為,避免了遭遇前後輛車的「夾擊」。
而支撐做出這樣決策的重要原因,在于感知硬體上的豪華配置。尊界 S800 搭載了 4 個激光雷達、11 個視覺攝像頭、3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以及 2 個角毫米波雷達。其中「4 激光雷達」的布置,恰恰加強了側面和後向的感知能力。
尊界 S800 和智駕有關的硬體布局方案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蛇年開始後,比亞迪喊出「全民智駕」的口号,把智駕拉進 10 萬元以内。智駕功能注定将成為今年消費者在購車時關注的一項配置。
不過,即便都是「智駕」,不同車型由于硬體配置、軟體優化等,其能力也可以有較大差異。例如,四激光雷達能提供的感知信息量,顯然就會比純視覺方案更多。面向大眾市場的走量車型,可以通過優化工程能力,部署性價比更高的方案;而面向豪華市場的車型,「性價比」就不該再是第一考量,更重要的是為消費者提供最極致和專屬的體驗。
和主動安全能力部署類似的還有電池方案。發布會現場,餘承東透露尊界 S800 将搭載 65kWh、6C 的增程電池(從 10%-80% 充電只要 10.5 分鍾)——現在市面上不少入門款的純電車型,電池都沒有這個增程的電池容量大。
尊界 S800 将搭載首個 6C 增程電池包 | 圖片來源:極客公園
其他還有空氣質量「比西雙版納還好」的 ALPS 2.0 座艙、可以自己主動拐彎的 2.0 車語系統、在隧道和山裡都不會失聯的星河通信。總之,華為這次發布會的核心,就是要給展示尊界的目标用戶,展示在各種場景裡,這款車可以提供的極限能力和極致體驗。
能抓住豪車用戶的心嗎?
尊界 S800 預售價為 100 萬 -150 萬元,正式上市時間定在 5 月底。在還有大約 3 個月時間裡,團隊還可以對多項功能以及至今神秘的内飾進行最後優化。
如此高昂的定位和價格,尊界 S800 的核心閱聽人可能是 「78S」(指寶馬 7 系、奧迪 A8、奔馳 S 級)的用戶。這些產品的價格區間和尊界 S800 高度重合,而尊界競争的思路是,可以提供目前同價位燃油車完全不具備的各種智能化功能。
這基本和此前問界 M9 在 50 萬級别 SUV 市場裡競争的思路相同,簡單,但足夠實用。
目前,奔馳邁巴赫的銷量說明中國 200 萬以内高端商務車的市場容量大約是 6000-8000 台 / 年,而尊界 S800 如果能達到 4 位數的銷量,已經是個不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