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舍不得給自己花錢的年輕人,搶着給寵物拍寫真,歡迎閱讀。
文 | 顯微一線觀察,作者 | 燕呢,編輯 | 喬森
還記得上次走進影樓拍照是什麼時候嗎?
曾經風靡一時的個人寫真,近年來卻不溫不火。然而,寵物攝影卻異軍突起,成為攝影行業的新寵。
朋友圈裡,曬娃、曬自己的似乎少了,曬 " 毛孩子 " 的卻越來越多。從随手抓拍的日常瞬間,到精心打造的藝術大片,每一張圖片都承載着 " 鏟屎官 " 們滿滿的愛意。
這屆年輕人,或許舍不得給自己買名牌,卻願意花 " 重金 " 為寵物拍寫真,記錄下它們每一個可愛的瞬間。
究竟是什麼,讓寵物攝影成為新的熱門領網域?這背後,又折射出年輕人怎樣的消費觀和生活态度?
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超出我的想象
3 月,萬物復蘇的時節。
每年這個時候,張天航和他的團隊都會到上海出外景。早就提前預約好拍攝時間的上海及周邊地區的 " 毛孩子 " 家長們,會帶着自家寵物在這裡匯合。
張天航的行程總是排得滿滿當當,每個月,他都會出現在不同的城市,滿足全國各地寵物主人的拍攝需求。
在寵物攝影界,張天航的名字很有分量。
他曾獲得 IPA 國際攝影金獎、世界寵物攝影大賽銀獎,是視覺中國年度 Top10 攝影師,也是中國首位參加平遙攝影展、中國攝影雙年展的寵物攝影師。
圖 | 張天航的攝影作品
在英國留學時,張天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犬類攝影。
2010 年回國後,他在北京創辦了自己的寵物攝影工作室。那時,寵物攝影還是一片未被開發的領網域,但他敏銳地洞察到了其中的潛力,毅然放棄全職工作,開始 " 為愛發電 "。
15 年來,他的鏡頭留下過無數動物的身影,單是流浪貓、流浪狗就有兩萬多只。
他拍攝過北京排名前三的退役搜毒犬,也拍攝過因治療腫瘤不得不穿上防寒衣的阿拉斯加;他記錄過只有三條腿卻依然歡快奔跑的金毛,也記錄過被 " 父母 " 帶去 " 考公 "(應聘消防隊搜救犬)卻落敗的柯基。
電腦裡的一個個檔案夾,珍藏的不僅僅是生命存在的瞬間,更是無數個關于陪伴、愛與救贖的故事。
" 有人可能以為,願意花錢給寵物拍照的一定是經濟條件優越的人,其實并不是。有些客戶的生活并不寬裕,每月收入可能只有幾千塊,但他們卻拿出一個月或半個月的生活費為寵物拍寫真。
圖 | 張天航的攝影作品
對自己他們可能很随意,不穿名牌衣服,也不常去高級餐廳,卻給寵物買最好的食物和玩具。他們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了寵物身上,把‘毛孩子’當作家人一樣精心呵護。"
在杭州工作的曉子是一名軟體工程師,養了兩只布偶和一只金吉拉。30 歲,已婚,拒絕被 " 催生 " 的她,把三只貓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心疼。
圖 | 曉子和她的貓
" 長女 " 李布布今年 6 月 8 日就滿 6 歲了,從小就跟着曉子一起睡。另兩只貓不愛鑽被窩兒," 波霸 "" 兒子 " 會陪着她入睡,在她睡着後又悄悄溜走," 熟練得像個渣男 ",曉子打趣。
對于曉子來說," 兩女一兒 " 是她生活的全部希望和動力。之所以決定在杭州買房子,也是因為要養貓。
大學畢業還完助學貸款後,曉子存了點錢買下布布。布布是她的第一只貓,也是跟她生活最久的。那些年,它跟着她在杭州住了很多地方,上城區、拱墅區、濱江區,7 年換了 9 次房。
經濟好的時候,曉子會租兩室一廳,把陽光好的屋子給三只貓住,讓它們盡情撒歡兒。
" 有時我在想,如果它們不在我家,或許生活會更好些,因此我盡力給它們提供最好的一切。"
2022 年 11 月 18 日,曉子在朋友圈立下 Flag:" 三只崽崽陪我們搬了三次家了,爸爸媽媽承諾你們,這是最後一次,下次就是自己家了!"
圖 | 曉子的朋友圈
正是因為這個承諾,曉子在杭州房價最高點時買了房。新房裝修時,她連自己的床都沒買,卻早早買好了材料,親手為貓咪 DIY 了一個貓爬架。
" 養貓不求回報,不需要它給我養老,我可以把愛都給它們。"
曉子帶着貓兒貓女睡覺,給它們做玩具,有時 " 孩子 " 淘氣,夜裡跑酷打架,她這個做 " 母親 " 的,也會把 " 鬧事 " 的 " 抓 " 起來教育。
" 我從不打貓,幾只貓打架時會從很高的架子上跳下來,我怕它們受傷。‘教育’一下,它們就不鬧了。"
圖 | 曉子和她的貓
去年有個外派到海外的工作,年薪 80 萬,曉子很心動,但因為三只貓,她拒絕了。曉子的婆婆不喜歡貓,不止一次想讓她送走,曉子害怕出國後,婆婆會趁她不在把貓送人。
" 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有些時候超出我的想象。"
張天航至今還記得,一位老客戶找他給新養的金毛拍照時的情景。
那天,客戶一推開門,就看到工作室的牆上挂着一張老照片——那是他從小養到大的金毛,現在已經離世了。
客戶站在原地愣了幾秒,随後緩緩走過去,伸手輕輕撫摸着照片裡的 " 毛孩子 "。
張天航的鼻子酸酸的。做了十多年的寵物攝影師,這樣的場景他經常遇到。
每一次拍攝,對他來說不僅是一次關于愛的記錄,也是一場未知的探索,因為他永遠不知道,鏡頭下會有怎樣的故事發生。
" 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人與寵物之間那種獨特而親密的情感," 張天航說," 這種情感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替代的。"
去年,張天航策劃了一個 "100 只有故事的狗 " 的系列短視頻,在社交媒體上收獲大量好評。
" 狗的一生很短,一般就是十幾年。每只看似不起眼的小狗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場生命的綻放。我幫他們記錄下來,證明他們曾經來過。" 張天航說,
" 當然,寵物本身并不需要這些照片,真正需要的是它們的主人。這些照片是一種愛的寄托,承載着主人和毛孩子之間深厚的情感。即使某一天寵物離開了,主人依然可以翻開這些照片,重溫那些美好的回憶。"
或許,對于人類而言,寵物才是真正的付出者,它們用一生的時光,全心全意地陪伴在主人身旁。
随着人與寵物的關系日益親密,寵物逐漸被賦予了 " 人格化 " 的特質,它們在家庭中的角色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從最初的 " 看家護院 " 到成為玩伴,再到如今被視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寵物的地位不斷更新,真正融入了人們的情感世界。
菊子的寵物是一只 " 埃及佬 "。
2022 年,學醫的菊子被外派到非洲工作,一位埃及同事送給她一只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貓。剛到家時,小貓的毛色髒亂,蜷縮起來像一個小煤球,于是菊子給它取名叫 " 煤球 "。
圖 | 剛到家的煤球
工作結束後,菊子回到中國,但她并沒有放棄煤球。她把貓暫時托付給朋友照顧,自己則花了半年時間,為煤球辦理來中國的手續。
為了讓煤球少受旅途之苦,菊子沒有選擇托運,而是為它購買了寵物機票,以便它能舒适地待在客艙裡。
有人問她:" 萬裡迢迢,花那麼多錢、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帶一只普通的貓回國,值得嗎?"
菊子回答:" 我不需要别人理解。在外人眼裡,煤球只是一只普通的貓,但在我心中,它是我黑暗生活裡的一道光。"
在煤球出現之前,菊子對寵物并沒有特别大的興趣,但自從有了煤球,她變得格外上心。
每次外出,她都會擔心煤球獨自在家怎麼辦,不想和它分開太久,就連過年也會帶着它一起回老家。平時,她花錢比較謹慎,很多東西都不舍得給自己買,但對煤球卻很慷慨,很舍得為它花錢。
圖 | 菊子和煤球
" 煤球喜歡躺在我懷裡睡覺,跟别的小貓一樣,也愛偷喝杯子裡的水,還會和我一起玩‘躲貓貓’。早上醒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它。每當我去上班的時候,它就會堵在門口依依不舍。只要我喊它的名字,它總是立刻回應。
有時心情不好,我會抱着它哭,它似乎能感受到我的悲傷,就那麼靜靜地陪着我。"
現在,煤球已經三歲了,前幾天還當了媽媽,生下三只可愛的小寶寶。菊子說,别看煤球自己看起來還很孩子氣,卻是一個稱職的好媽媽。
圖 | 做了媽媽的煤球
" 毛孩子 " 引爆萬億 " 它 " 經濟
曉子和菊子只是眾多毛孩子 " 家長 " 中的普通一員。
如今," 帶娃式 " 養寵漸成潮流," 富養寵物,窮養自己 " 成了不少年輕寵主的口頭禅。
他們對自己或許吝啬,但對毛孩子的照顧卻毫不含糊,消費理念早已從滿足寵物的基本生活需求,躍升到了為寵物打造高品質 " 貓生 "、" 狗生 " 的新高度。不少寵物主人對寵物的投入,甚至遠遠超過了對自己的支出。
數據顯示,在養寵高消費群體中,90 後寵主占比 48.7%,00 後寵主占比 25.5%;其中,單身及未婚寵主的比例較高,達到了 45.2%。
年輕寵主往往更加關注寵物的品質生活,他們樂于為寵物選購高價值的食品、用品以及服務,并且願意為了寵物的健康、愉悅和幸福投入更多。
這一變化不僅推動了寵物產業的創新更新,也促進了寵物消費市場的進一步細分和多元化。
寵物攝影的紅火,只是寵物經濟發展的一個極其微小的縮影。事實上,如今的寵物經濟已經催生出豐富多樣的消費領網域,呈現出一派 " 多姿多彩 " 的景象。
從寵物食品、寵物玩具到寵物美容、寵物醫療、寵物保險,再到寵物寄養等等,與寵物相關的商業形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根據國際投資機構高盛發布的報告,2024 年中國寵物數量首次超過 4 歲以下嬰幼兒的數量,預計到 2030 年,将接近嬰幼兒數量的 2 倍。
随着 " 毛孩子 " 數量的增多,以及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它 " 經濟也将引爆一股财富洪流。
據預測,2025 年,寵物消費領網域将直接催生 500 萬個就業崗位,同時拉動物流、電商等相關行業新增 200 萬個崗位,整個寵物行業的全產業鏈產值預計将突破 1.1 萬億元大關。
在這一背景下,中商產業研究院也發布了《2025-2030 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
報告指出,受益于寵物數量的快速增長和寵物主人消費觀念的轉變,2025 年我國寵物市場規模将達到 3311 億元。
随着寵物市場的持續擴張,各地紛紛開始着手布局寵物經濟版圖。商家們躍躍欲試,争相湧入寵物市場。
張天航也感受到了變化,但他的生活依舊如常。
對他而言,成為寵物攝影師是源自内心深處的熱愛。他說這份事業讓他變得平和,能自動過濾掉生活中的很多煩惱。他很享受與寵物互動的過程,也很珍視按下快門的每一個瞬間。
無論外界如何喧嚣,他始終是那個在鏡頭裡捕捉溫情的人。
(應作者和觀察對象要求,本文均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