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健康經驗:衛生巾“塌房”:女性對它的不滿可太多了,歡迎閱讀。
衛生巾 " 缺斤短兩 " 的話題已經在熱搜上引發了持續關注。
事件源于消費者的實測發現——市場上幾十個常見品牌的衛生巾,幾乎都在長度上 " 縮水 "。短則 5-6mm,長則超過 20mm,盡管國家标準允許長度存在 ± 4% 的誤差,但多品牌集體靠近下限的現象,難免讓人聯想到隐藏的行業 " 潛規則 "。
圖源 / 微博截圖
一時間,網友們化身測評達人,紛紛丈量起衛生巾的長度,又扎進各種國标資料展開集體學習。在公眾的語境裡,對衛生巾的不滿愈加彌漫。
這并非女性 " 矯情 " 或 " 敏感 "。從平均 12.5 歲初潮到約 51 歲絕經,月經相伴女性半生。按每 28-30 天一個周期、每次 5 天經期計算,一個女性一生中約有 2500 天處于經期。而對于大多數女性而言,衛生巾正是這些日子裡的必需品和主要選擇。
這樣一件關乎全球半數人口的生活必需品,往往未獲應有重視。然而,此次圍繞衛生巾的熱議提供了契機——網友的吐槽、企業的回應、專家的建議,正在将關于衛生巾的需求和期待推向更廣泛的社會讨論,也讓更多人重新審視女性對于這一必備品的真正訴求。
衛生巾的長度,
為什麼那麼重要?
如今,很難追溯究竟是哪位博主最早發現了衛生巾 " 縮水 " 的問題。然而,當你打開各大社交平台,搜索 " 衛生巾長度 ",映入眼簾的是清一色的測量場景:一片展開的衛生巾、一把尺子,構成了無數網友自發的 " 質檢 " 畫面。檢測過程簡單而直觀,畢竟,幾乎每位女性家中都有衛生巾。
測量結果卻出奇地一致:衛生巾的實際長度普遍比标注的短。無論是日用還是夜用,無論是哪家品牌,不同樣本都指向同一事實—— " 偷工減料 " 的情況并非偶然,而是在網友的測評中被逐一坐實。
圖源 / 小紅書截圖
蘇菲、高潔絲、護舒寶、潔婷、七度空間等女性常用品牌悉數在列。從實測數據來看,大多數衛生巾的标注長度與實際測量長度相差 10-20mm,部分產品的 " 縮水 " 甚至高達 50mm 以上。
在女性口誅筆伐之下,部分被曝光的商家紛紛發布聲明,引用國家标準稱:" 國标規定全長偏差的标準值在 ± 4%。"
的确,根據國家标準 GB/T 8939-2018《衛生巾(護墊)》,衛生巾和護墊的全長允許偏差範圍為 " ± 4%"。标準明确,全長偏差計算公式為:(平均值 - 标稱值)/ 标稱值 × 100%,測量方法則要求使用直尺從試樣最長處量取,全長數據精确到 1mm。
批次、廠家、機器、測量誤差——這些都被拿來為衛生巾 " 縮水 " 開脫,但消費者并不買賬。即便允許誤差,為什麼幾乎所有產品都偏短,而不是有長有短?面對網絡上的質疑聲浪,商家對此再未作出回應。
©️視覺中國
目前讨論的還只是衛生巾的全長,而其核心的吸收層長度往往比全長更短,實際與标注值的差距更大。例如,護舒寶雲感棉(頭部無棉版)标注長度 284mm,實測吸收層僅為 226mm,短了 58mm;蘇菲彈力貼身 230mm 版,吸收層長度只有 190mm,比标注值少了 40mm ……這樣的 " 縮水 " 顯然不只是偶然現象。
更讓女性感到不滿的是,近年來衛生巾本身就已悄然 " 瘦身 "。過去,日用衛生巾主流長度為 235mm 或 240mm,而現在,多數日用款已縮短至 220mm 或 230mm,包裝上打着 " 纖柔 " 的旗号,卻是冠冕堂皇的減配。偏短的基礎上再疊加 10-50mm 的 " 工業誤差 ",怎能不讓人憤怒?
盡管相比過去使用刀紙或月經帶,當代衛生巾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它依然遠非完美。躺下會後漏,猛然起身會前漏,騎車或運動時還可能側漏——無論女性的月經模式如何,這些問題幾乎是所有人共同的隐痛。
漏出的經血沾染内外衣,如果無法及時清潔,富含蛋白質的經血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下成為細菌滋生的溫床。在與私處的摩擦中,不僅加大感染和過敏的風險,還帶來長期的不适。
而殘留經血的清潔也成為了女性不可避免、卻又難以言說的負擔,忍着痛經用涼水搓洗滿是血污的内褲是很多女性都有過的經歷。
無怪乎女性如此在意衛生巾的長度,恐怕只有她們才明白,一個簡單的數字,承載着女性在特殊時期的安全感和尊嚴。
衛生、價格,
女性對衛生巾的期待還有什麼
" 縮水門 " 事件後,網友對衛生巾的質疑并未消散,衛生安全和價格問題接連成為新的讨論焦點。
作為直接接觸女性私處的一次性用品,許多人直觀地認為,衛生巾的衛生标準理應與醫用口罩或紗布一樣嚴格。然而,深入探究後發現,我國現行的《衛生巾(護墊)的國家标準》(GB/T 8939-2018)和《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标準》(GB 15979-2002)并未設定足夠高的門檻。
最具争議的指标如 pH 值和甲醛含量,其要求僅相當于紡織品國标中的 "C 類 ",也就是與床簾、毛衣等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處于同一級别。這種标準的寬松程度顯然與消費者的期望存在巨大落差。
盡管上述類比并不完全科學,但争議的核心依然耐人深思——女性健康不應被 " 降級 " 對待。作為關乎女性生理健康的必需品,衛生巾的生產标準理應更加嚴格和科學,以确保產品的安全性與适宜性。然而,現行标準似乎未能充分考量女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與健康權益。而更令人憂慮的是,屢屢爆出的 " 衛生巾蟲卵事件 ",更是将女性健康放置在赤裸裸的威脅之下。
與較低的衛生标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衛生巾的高昂價格早已成為女性關注的痛點。
近年來," 有機純棉 "" 香味設計 ""IP 聯名 "" 可愛花邊 " 等宣傳噱頭在競争激烈的快消市場中層出不窮,卻也推動着衛生巾價格不斷攀升。而在 2020 年,一場關于淘寶低價 " 散裝衛生巾 " 的熱搜事件揭開了衛生巾價格的遮羞布," 月經貧困 "這一長期隐而不顯的問題,也第一次得以在中國的公共空間被廣泛讨論。
" 散裝衛生巾 " 商品鏈接下的讨論
圖源 / 淘寶 App
月經貧困(period poverty)指的是女性由于經濟負擔能力不足而無法在經期得到足夠的衛生用品,從而導致的貧困。作為必需品的衛生巾,一名女性一年在衛生巾上的開銷從 200 餘元到千元不等,對不少中低收入女性而言,這着實是一筆不小的負擔。為此,她們只能選擇便宜但舒适性欠佳的品牌,并減少更換次數。而在農村貧困地區,由于家庭收入較低和缺少必要的知識,不少女孩都是 " 有什麼用什麼 "。毛巾、草紙、用完的作業本、破布條都可能是女孩們的選擇。
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外包裝、廠家信息、生產日期的散裝衛生巾已經是很多女性力所能及的 " 最佳選擇 "。
對此,北京師範大學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能不能提供廉價的經期衛生用品,不僅是一個底層女性能不能健康、體面地度過經期這麼簡單。它還關系到——她們能否順利完成學業進入社會;能不能不受歧視地完成工作;能不能逃離家庭内部的暴力;甚至是能否帶着自己的孩子跳出世代貧困的輪回。
除了衛生狀況和價格,女性的吐槽還有很多:
背膠不夠寬、導致邊緣易卷起;
背膠粘性不足,冬季更是難以黏貼在内褲上;
很多品牌沒有全封口,易受潮、沾污;
缺少視障人士專用款,她們的不便從未被關注……
被很多女性吐槽的 " 加熱衛生巾 " 現已不在銷售
圖源 / 網絡
從這些紛雜的讨論中我們發現女性對衛生巾的訴求并不復雜,那就是:回歸女性最基礎的功能、回歸呵護健康的初衷。加熱、清涼、香味的個性化,顯然還沒有這麼重要,而女性也無力為宣傳這些花裡胡哨功能所產生的營銷費用買單。
擺到台面上的月經問題
這一次衛生巾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讓人揪心,但這樣正大光明的讨論卻讓我們看到了女性對" 月經羞恥 "又一次勇敢的突破。
以往月經被視為女性私人話題,甚至月經羞恥被看做女性内斂性格的傳統,所以才會有例假、身上來那個了、大姨媽等等婉轉的說法,即使是在青春飛揚的女明星所演繹的廣告中," 那幾天 " 成為月經最常見的代名詞。
在這樣的觀念籠罩下," 月經 " 是污穢、是禁忌。
圖源《82 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衛生巾在 20 世紀 80 年代才進入中國,四十年過去,我們似乎依舊沒能找到正視它的方式。好在近四五年間,從疫情期間為醫護人員捐贈 " 安心褲 "、淘寶售賣 " 散裝衛生巾 "、到對高鐵不銷售衛生巾提出質疑,再到最近的長度縮水、衛生标準低的拷問,一次次輿論風波推動着月經相關問題的公共性、社會性。由此,女性也在更坦然面對生理期,更關注自己的健康。
女性的難處與所求已經擺在台面上,這值得欣喜。
與此同時,我們看到最新的衛生巾國家标準正在制定中,相關專家、積極建言的消費者,還有争議漩渦中的品牌方,都将為女性的未來描繪出更加美好的藍圖。這場聲勢浩大的讨論,無疑将為女性權益的提升寫下重要的一筆。
編輯|超楠
文字|李準福
圖片|見文得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