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上汽大眾ID.3 聰明款日常實用性測試報告,歡迎閱讀。
在合資品牌純電動領網域中,上汽大眾的產品表現一直不錯。尤其是上汽大眾 ID.3,憑借時尚的設計、靈活的操控、優秀的空間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成績。但其在車機智能化方面一直被吐槽,而這一缺點多少也影響了產品的銷量。為了彌補這一短板,上汽大眾對 ID.3 進行了更新,推出了 ID.3 聰明款,關于這款新車在日常實用性方面表現如何?本期《日常實用性測試報告》為您解答。
測試車輛:2025 款 上汽大眾 ID.3 聰明款 極智氧氣版
官方指導價格:14.7888 萬元
一、功能性配置測試環節
評測車配備了駕駛位無鑰匙進入功能,攜帶遙控鑰匙靠近車輛便可自動解鎖,便利性不錯,實測解鎖和上鎖過程均十分順暢。車輛有兩種啟動方式,第一種是通過一鍵啟動按鍵;另外一種和絕大多數新能源車一樣,踩下刹車即可啟動,随後直接挂擋即可行駛。
備份廂支持車外按鍵和遙控鑰匙兩種方式開啟,日常操作較為方便。
機艙蓋的開啟開關位置位于駕駛席前部左下方,開啟時需要拉動車内開關一次,然後再撥動機艙蓋内部的鎖銷并順勢掀起即可。不過,機艙蓋采用單側手動支撐杆支撐,穩定性較差。
對于消費者來說,門檻離地高度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上下車便利性。根據實測結果來看,評測車門檻離地高度為 410mm,駕乘人員日常上下車較為便捷。
二、舒适性配置測試環節
座椅方面,評測車前排座椅調節按鍵位于座墊側面,調節按鍵位置合理,操作便捷。同時,評測車前排座椅提供了 3 檔加熱、3 檔通風功能,乘坐體驗舒适。
在主駕駛座椅測試中,評測車的主駕駛座椅最前端和最末端之間的距離為 223mm,處于同級别下遊水平,座椅可調節行程比較短。
多功能方向盤支持手動上下 + 前後調節,前後可調節距離為 55mm,上下可調節角度為 12.4 °,兩者均達到同級别上遊水平。
評測車的後排座椅配備了三個頭枕,均支持上下調節。中間頭枕雖然尺寸略小,但也可以為後排乘客頭部提供一定的支撐。值得一提的是,三個頭枕的填充物都較為柔軟,保證了舒适的乘坐體驗。
評測車配備了兩個獨立的扶手,并采用皮質包裹,觸摸手感比較不錯。扶手可以上下移動,不可前後移動,位置設計合理,能夠在駕駛過程中為駕駛者手肘提供有效支撐。
三、多媒體配置測試環節
在車内 USB 充電接口方面,評測車共配備了 4 個 USB 充電接口,前 / 後排均配備 2 個 Type-C 接口,雖然數量尚可,但類型單一,兼容性還有待提升。同時,全車還配備了 1 個 12V 電源。
此外,我們對 USB 接口的電壓與電流進行了測試,其中 USB Type-C 接口的電壓和電流分别達到 9.07V、0.9A。後排 USB Type-C 接口的電壓和電流分别達到 5.11V、2.04A。
随着如今智能車機愈發普及,越來越多的車型都配備了智能語音助手。對于 " 智能語音系統 ",我們通過以下四段固定話術,來評判語音互動系統在語音識别率、反應速度以及可控制功能等方面的表現。
1、我有點冷 / 我有點熱
2、打開車窗 / 打開主駕車窗 / 打開天窗
3、我要聽 "XXXX"(歌曲名)
4、我要去京版大廈
經過實測,評測車的智能語音系統能夠全部識别上述指令,并且語音識别準确,反應速度較快,整體的使用體驗感比較不錯。不過,由于車機并不支持語音打開車窗 / 打開主駕車窗 / 打開天窗功能,因此在準确識别語音指令後,系統會告知該功能并不能通過語音控制。
評測車在前排杯架的後方配備了 1 個手機無線充電板,采用縱置設計,取放較為便捷。但位置比較靠下,放入後是否成功充電查看起來略有不便。
四、空間配置測試環節
作為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空間測試方面,在此前的試駕文章《智能出行新體驗 試駕上汽大眾 ID.3 聰明款》,我們已經對其乘坐空間進行了體驗,而此次将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同樣較多的儲物空間及其便捷性等方面進行評測。
對于車内使用空間的測試,只針對前排觸手可及的空間,不包括手套箱、中央扶手箱等需開啟的空間。測試方法是将以下固定物品全部放置在前排的各個儲物空間内,通過固定物品的放置情況來判斷車輛儲物空間的表現。測試選定的固定物品為:2 瓶常規大小的礦泉水、1 部大屏手機、1 支口紅、1 個挎包、1 副墨鏡、1 把折疊雨傘以及 1 包常規尺寸的抽紙。
經過實測,評測車全車共計 11 個儲物空間(不含杯架),上述固定物品除墨鏡和口紅外,均有合适的儲物空間進行擺放,并且位置設計合理,拿取物品十分方便。
備份廂方面,評測車的整體表現較為出色,不僅地台較為平整,并且後排座椅還支持比例放倒,能夠進一步拓展儲物空間。
對于評測車備份廂的基礎數值,我們也進行了實測,開口長度為 1200mm;開口寬度為 1200mm;備份廂進深為 800mm;備份廂地台與頂部的垂直高度為 790mm。
五、安全配置測試環節
在車輛前、後方視野測試中,車内所有座椅均已調整至最低狀态,所測出的數據與駕駛者正常使用時均有一些偏差,僅供參考。
在測試前方視野環節,我們采用高 70cm 的樁桶作為參照物,随後調整車距,直至在主駕駛位可以看到樁桶上沿。經過測試,樁桶與車頭最終測得的數據為 0.832m,在測試過的同級别車型中處于上遊水平。
後方視野測試中,依舊将樁桶固定擺放,随後移動車輛直至可以觀察到樁桶上沿為止。經實測,後方視野所測得的距離為 7.913m,在測試過的同級别車型中處于上遊水平。
外後視鏡視野範圍測試時,首先讓測試人員分别站在左右後視鏡垂直 10m 處,随即開始向左右兩側移動,直至出現在兩側後視鏡最外側邊緣為止,測出其橫向距離。随後通過公式計算,便可以得出後視鏡視野範圍的夾角角度。角度越大則後視鏡視野盲點範圍越小,反之則後視鏡視野盲點越大。
評測車左、右外後視鏡均采用普通鏡片。經實測,左、右外後視鏡視野範圍分别為 16.2 ° 和 17.3 °,均處于同級别下遊水平,兩側視野盲點較大。
在測試過程中,倒車雷達在 1.222m 處可感應到後方物體,雷達功率表現出色。從實測數據來看,上汽大眾 ID.3 聰明款的倒車雷達持續蜂鳴提示距離為 0.265m,表現未達到同級别平均水平。
前駐車雷達最遠可在 1.085m 處感應到前方物體,雷達功率表現出色,持續蜂鳴階段提示距離為 0.275m,表現同樣未達到同級别平均水平。
評測車配備了 360 度全景影像,整體畫質清晰度不錯。同時,倒車影像還配有可随動轉向的倒車輔助線,幫助駕駛者更輕松地完成倒車入庫等動作,實用性表現出色。
車輛在日常使用中,經常會遇到轉彎或者掉頭的情況,這個時候車輛的轉向靈活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了解愛車在原地掉頭時所需的路面寬度,能做到心中有數,從而避免剮蹭等危險情況的發生。經過實測,評測車原地掉頭的最小路面寬度為 8.212m,處于同級别上遊水平。
車内拉手對于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很有必要,而且對于乘客在颠簸路面的乘車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評測車四個車門上方均配備車内拉手,實用性表現不錯。
六、充電測試
在實際測試中,将車内空調溫度調至 26 ℃,風量 1 檔。行駛路線途經城市道路和環路,平均車速為 50 ± 5km/h。到達目的地時,車輛表顯的公裡數增加 10km,純電續航裡程減少 6km,即平均每行駛 1km 消耗的純電續航裡程約為 0.6km。
此外,對于充電效率我們也進行了測試。實測人員使用快充樁充電 10 分鍾後(波峰用電),電量從 79% 充至 84%,續航裡程增加 57km,與車輛電腦預計的用時基本吻合。
總結:
上汽大眾 ID.3 憑借小巧的車身以及出色的操控性能,獲得了眾多消費者青睐。而本次測試的上汽大眾 ID.3 聰明款車型,在保留了老款車型所有優勢的同時,提升了車機的智能化水平,解決了之前消費者吐槽的問題,整體競争力得到了明顯提升。當然,上汽大眾 ID.3 聰明款在實用性方面還是有可提升的空間,例如左右外後視鏡可視角度不理想,兩側視野盲點較大。另外就是智能化方面的更新不夠徹底,例如通過語音還是不能打開車窗以及遮陽簾等操作。但總體來說,此次更新還是非常成功的,如果您想要的是一台兼顧操控和舒适的電動車,那麼上汽大眾 ID.3 聰明款非常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