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互聯網經驗:有“六小龍”還不夠,杭州出手,投資智譜,歡迎閱讀。
文|周鑫雨
編輯|蘇建勳
《智能湧現》獲悉,3 月 1 日,智譜宣布獲得一筆超 10 億元的戰略融資。據了解,這輪融資的參投方主要是來自杭州的基金,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
距離智譜上一輪融資官宣,只過去了三個月—— 2024 年 12 月,智譜拿下多家戰投及國資的融資,給自己籌了一筆 30 億元的 " 過冬錢 "。
從成立時間上,智譜作為這一輪 AI 六小虎的老大哥,一方面 " 吸金 " 兇猛,另一方面,在 " 淘金 " 上也動作迅速。
據《智能湧現》獨家消息,智譜近期拿下了某 " 一帶一路 " 國家的海外訂單,價值千萬美元。與此同時,随着三星等大單的籤訂,智譜節後不到一個月,收入已經過億。
在 DeepSeek 開源的夾擊下,智譜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相當于驗證了模型造血的能力。據《智能湧現》了解,開年後,智譜大模型 API 平台的付費增長,也超過了 30%。
加速商業化,是 2025 年 AI 行業的共識。不可否認的是,2024 年以來的模型價格戰、投流營銷戰,一定程度上打亂了 AI 廠商們淘金的步調。
2025 年 DeepSeek V3、R1 等高性能模型開源 " 掀桌 ",又讓不少廠商以此為契機,重新評估閉源模型本身的造血能力。能看到,MiniMax 近期收縮了 B 端的業務。而在更早,零一萬物直接放棄了超大模型的預訓練,将算法團隊調整至阿裡。
智譜開年在商業化上的大步快跑,也反映出了當下 AI 模型廠商淘金的幾個面向:出海,以及用開源建立模型影響力變得愈發重要。
國家隊,也需要出海淘金
值得關注的是,一直以 " 國家隊 " 形象活躍在國内政企市場上的智譜,第一次将商業化的版圖,設定在了海外。
新科技商業化的風向标是出海,已經成為被說濫的共識。除了更成熟的付費意識、更強的付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海外,開源模型和閉源模型有着更為成熟的共存生态,開源模型很難壟斷閉源模型的市場。
比如,截至 2024 年 8 月,Meta 旗下的開源模型 Llama 的下載量已經接近 3.5 億次,較 2023 年同期增長了 10 倍。但這并不妨礙 OpenAI 的付費企業用戶數(200 萬),較 2023 年 9 月翻了一番。
不過,智譜的出海,并沒有瞄準北美、歐洲等主流市場。據知情人士表示,與以往的產品出海不同,智譜此次從某 " 一帶一路 " 國家手中拿下的單子,是與其共建 " 國家級主權大模型 ",是大模型出海。
這也給其他廠商一些出海啟示:從具有模型需求的邊緣、新興市場切入,也是避免與 OpenAI、Anthropic 等歐美模型廠商直接掰手腕的策略。
出海服務機構 " 智象出海 " 發布的《2024 中國新科技出海報告》指出,随着東南亞、拉美、以海灣國家為主的中東地區數字基建的成長,中國企業出海将有更多的機會。
更多案例顯示,非歐美地區極有可能是被低估的市場。一些聚焦于日本、印度等市場的 AI 應用,已經獲得不菲的利潤或融資,比如 ARR(經常性年化收入)達千萬美金的 AI 會議轉錄工具 Notta,以及融資總額近 5000 萬美金的日本成人學習平台 UMU。
與此同時,切中地緣需求,做好本土化,又成了企業出海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
據《智能湧現》了解,智譜能夠拿下 " 國家級主權大模型 " 海外訂單的主要原因,是切中了一個核心訴求:第三世界國家對于技術、數據主權的愈發重視,以及安全、自主、穩定可控的大模型已經成了國家的硬實力的體現。
打開源的仗,賺閉源的錢
2025 年不僅是商業化大考之年,也将成為模型開源之年。随着 DeepSeek R1 的開源,百川智能、階躍星辰、百度等廠商,都加入了開源的隊伍。
《智能湧現》獲悉,智譜很快會發布新模型,包括基座、推理、多模态,以及 Agent。而這些模型将悉數開源。
" 開源并不是一種簡單的 Follow。" 一名從業者告訴《智能湧現》," 開源和 ChatBot 一樣,是模型能力和品牌的一種展示。"
這意味着,模型廠商打響開源之戰,能夠與 DeepSeek 搶奪部分具有技術能力的客戶和開發者,培養自己的創新生态。
與此同時,如今的廠商,面對 DeepSeek 的掀桌,需要思考清楚一個問題:被 DeepSeek 開源吃掉的市場,是什麼樣的市場?
最明顯的是,目前 DeepSeek 正在對模型廠商的 B 端業務,產生衝擊。不少具有技術能力的企業客戶,轉向成本更低的開源模型。
但部分從業者認為,這部分轉向開源的客戶,本就不是模型企業的目标客群。
" 能夠自己下載開源代碼做開發的開發者和企業,本身就有比較強的 IT 能力。" 上述從業者表示," 但從長遠看,這幫人或企業未來有 80% 的可能性,會自己訓練模型,本來就不會成為閉源模型的客戶。"
這也逼迫閉源模型廠商将目光放長遠,思考如何聚焦,去搶奪剩下那部分具有模型付費意願的 B 端客戶,以及向市場推出開源生态難以提供的 AI 產品。
能看到,六小虎在回答這個問題上,已經抽成了泾渭分明的兩派。一派以 MiniMax、月之暗面為代表,收縮 B 端,集中資源在已經起量的明星 C 端產品上。
另一派則以智譜、階躍星辰為代表,押注在多模态和 Agent(智能體)上——其核心原因是,掌握多模态技術的廠商還是少數,與此同時,Agent 在垂類場景的落地空間還很大,開源吃不下所有市場。
在 2025 年 2 月 21 日的生态開放日上,階躍星辰拉來了瑞幸、OPPO 等合作方站台,合作研發 Agent。而近期智譜和三星的合作,建立在 2024 年 10 月發布的 Agent 產品 AutoGLM 上,可以實現 AI 實時語音、視頻通話,以及視覺理解和智能系統功能調用等功能。
" 随着更多高性能模型的開源,市場的受教育程度就越高,對 AI 模型和產品的接受度和付費意願就越高。" 一名 AI 六小虎從業者對《智能湧現》表示," 對于自主研發模型的廠商而言,開源生态的繁榮是一種利好。"
但抓住開源帶來的風口,模型廠商也要重塑自己的核心競争力。模型廠商該秀出的肌肉,從技術能力,轉變成如何将技術轉化成產品力。
歡迎交流!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