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娛樂經驗:李行亮其實是“嫌棄”麥琳的,歡迎閱讀。
最新一期的《再見愛人》裡,侯佩岑和 papi 醬說,看《再見愛人》是一個很復雜的心情。
上一刻可能還在共情這個人,下一刻就共情另外一個人了。
深有同感。
就拿麥琳和李行亮這一對來說。
上一期裡,我還在為麥琳想要愛,而覺得自己要不到感到憐惜,以及我迄今仍然覺得麥琳當然有她的問題,但她需要一點理解和時間。
但那時,我并沒有那麼清晰地看到李行亮的無力。
最新一期裡,我感受到了李行亮的困境。
上一期裡,我說我沒怎麼看到李行亮和麥琳的肢體自然接觸,覺得他們之間缺少了很多兩性欣賞的東西。我現在仍然覺得。
我承認李行亮對麥琳有感情,且很深厚。
他們一起共渡過人生最艱難的生死與悲歡離合,那種羁絆,旁觀者是很難參與的,所以他倆每一個都堅定地說不想離,我信的。
我也很反感網上有些人動不動就說,哎呀,離婚不就行了。沒有親自結過婚和沒有親自離過婚的人,不懂婚姻歲月裡的九死一生。到了李行亮和麥琳這種程度(據說李行亮已經沒有父母,麥琳也經歷了很多失去),離婚某種意義上和【死别】差别也不大了,那真的不是一句口嗨【要不你倆趕緊離婚吧】能解決問題的。
作為寫作者,我不奢望自己能擁有世間最美好的悲憫心,但我還是對自己有點要求,至少吧,至少不要冷漠。
李行亮的困境是什麼呢?
是他不想放棄麥琳,但他無法,也沒有勇氣說出自己對麥琳的不滿。
麥琳也感受得到李行亮對她的不滿。
她一方面想證實;
但另一方面一旦靠近那個真相,她會後退。
這是一種非常矛盾和復雜的心理。
别只說麥琳擰巴,李行亮也有他的糾結之處。
這就是為什麼他倆總說他們吵不到一個點上,永遠聊不透。
說實話,《再見愛人》的發布會和晚宴上,我們很多人聊起這一對,都覺得這兩個人很好,也都覺得他們之間深深羁絆。
但這兩個人有點像做題夫妻,去照着滿分回答那種,遇到會讓他們出錯的核心點,就避開。
具體點來說,李行亮不滿意麥琳哪一點呢?
我認為是——
他覺得麥琳的認知是過時了的,不匹配他們現在的層次。
他說他不介意麥琳胖,我信。
他介意的是什麼呢?
是麥琳不給自己買漂亮衣服背後的那種認知——等着别人來愛我。
他希望麥琳特别活得特别熱烈,特别主動,他用了一個詞,希望麥琳自私一點。
但如果麥琳真的自私,純粹就把他當工具人他會開心嗎?也不會。
其實李行亮希望的是,麥琳和他都能随着環境和時代的變化,進入一種彼此成長、相對平衡的模式。
李行亮說麥琳節約那裡,我有狠狠共情。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家有這樣一位長輩,節儉到什麼都能湊合,因此耽誤了很多事(我能理解,因為他生活的年代和他遭遇的情況,但凡他不節儉,日子确實早過不下去了)。
而且和麥琳不一樣的是,他自己節儉就算了,他認為伴侶應該陪着他一起節儉,家人但凡浪費一點,那就仿佛要了他的命。
當然我們理解他,但都不理他。
我說一個我們很隐秘的心理,就是我們家裡人都覺得他的認知思維很底層。
我們一方面同情他,覺得他是被時代狠狠抛棄的人(這裡面有他自己的原因,但是他情況比較特殊,确實也有命運不公的原因);
一方面确實也嫌棄他的認知沒有成長性,只有滞留性。
只是我們算了,不想改變他了,太累,而且他不太能影響到我們。
但是李行亮怎麼敢說出自己的嫌棄呢?
李行亮怎麼能算了呢?
且,他們是互相影響的。
這種 " 不敢 " 裡,正向地看,其實是有他對麥琳的不忍,怕傷到對方的心,因為不是所有婚姻關系都經得起絕對的真誠。
所以他也總是用一件事去說一件事。
這點他和麥琳一樣。
麥琳并沒有說錯他,只是他不敢認。
總之李行亮試圖用那些看起來很小的事,推動麥琳的改變。
他說的所有和麥琳的小矛盾,最後指向的都是一個問題——麥琳的認知需要調整。
李行亮不滿意的是這個,讓麥琳調整的也是這個。
楊子聽到麥琳為了省錢不買新電腦,不買新手機,導致最後浪費了更多時間,甚至也沒省錢時,說了一句話,說麥麥你這樣不行,時間成本也是成本,然後李行亮點了頭。
因為李行亮估計是發自内心地覺得,他們現在的情況,其實不需要再固守那麼底層的思維了,那是一種拖曳。
我覺得那一刻,李行亮其實大概率是感激楊子的,因為一些他不好說出口的話,楊子替他說了。
麥琳知道嗎?
我覺得至少是察覺得到的。
她特别糾結李行亮不帶她參加圈子那個聚會,就是因為他察覺得到這種微妙的【嫌棄】(非貶義詞,懂我意思的人,一定能理解,這種嫌棄就像我們希望我們最在乎的人能變得越來越好)。
但是麥琳很害怕這種【嫌棄】。
所以她總是用一件事去證明或許這種嫌棄不存在。
但是她越來越發現,自己可能證明出來的東西,是她最怕的東西。
當然我覺得麥琳也有她的委屈之處。
怎麼說呢,就是以前她的【節約】,她的【自我付出】,是管用的,是給他們這個家庭帶來了正反饋的,所以她接納這個模式,并且認為這個模式是非常對的。
就像我們家那個長輩,因為節約着過日子沒讓他的人生崩塌,所以他終其一生都沒法推翻那個認知。
我覺得李行亮對麥琳有一種我們想改變自己父母的心态。
李行亮是走出了那個認知困局的。
因為他所處的環境變化特别快,他也總能接觸新世界,所以他的認知就可以快速調整。
但對于麥琳而言,她長時間處在固定的模式裡(比如她和好朋友比老公給老婆買衣服這個事,真的就是因為她還是困在過去的模式裡),那個捏碎原有認知的過程,是特别痛苦的。
甚至會讓本就不自信的她,更加自我懷疑,這确實是個很難受的過程。
她真的需要一點時間的。
所以,我說,真的沒必要把麥琳往死裡罵。
尤其攻擊她人品有問題的,說人家吃絕戶的,巴望人家趕緊離婚,暗戳戳秀自己的,有點過了。
我覺得說這種話的人,自己才是真冷漠,就别攻擊人家麥琳是 NPD 了。
但我對這一對偏愛的原因是,我漸漸明白:兩個人最後能在一起,就是一個人的境遇、認知、成長哐當一下撞上了另外一個人的,他們的成長性很匹配,就像蕭敬騰與林有慧。
好的伴侶是 ta 有意願處理自己的人生關系,也願意經歷一個人的改變。
我覺得麥琳是有意願改變的。
而李行亮願意經歷麥琳的改變。
他們之間,如果足夠幸運,是可以走向蕭敬騰和林有慧的結局的。
而如果麥琳的認知思維突破了,那個她在意的,關于李行亮對她沒有女性魅力的欣賞這個問題,也會改變的。
因為真正的性魅力,其實就是人格魅力,而這種魅力的最高級别,一定是精神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