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科技經驗:10年競逐,智能家居的龜兔賽跑,歡迎閱讀。
如果你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文章
就把☆星标☆點起來吧
來源 | 伯虎财經(bohuFN)
作者 | 東籬
比爾 · 蓋茨曾說:" 在不遠的未來,沒有智能家居系統的住宅會像今天不能上網的住宅一樣,不符合潮流。"
作為智能家居 " 發燒友 ",比爾 · 蓋茨在上世紀 90 年代就斥資近 1 億美元、耗時 7 年時間在西雅圖的華盛頓湖畔打造了一套家電互聯的 " 未來屋 " 别墅,實現了科技與家居的深度融合。
(比爾蓋茨 " 未來屋 "/ 網絡)
根據他的構想," 未來屋 " 室内的觸摸板能夠自動調節整個房間的光亮、背景音樂、室内溫度,人們進門不用鑰匙,留言不用紙筆," 牆上有耳,随時待命 "。
30 年過去,比爾 · 蓋茨對智能家居的暢想已經成為觸手可及的現實,普通人想要搭建一套專屬的智能家居設備和系統,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也有了更多的選擇。
據國外調查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最暢銷的六大智能家居產品分别是智能音箱、智能燈泡、智能煙霧探測器、智能門鎖、智能網關、控制中心和安全攝像頭。上述產品以及人們日常使用的家電如空調、電視、熱水器等也可以通過物聯網實現連接并進行智能化管理,最終形成一套智能家居系統。
在今年 4 月 27 日于上海舉辦的 AWE 展會(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分屬于互聯網大廠、家電企業和智能手機廠商這 " 三大陣營 "的京東、海爾、華為同台亮相,以不同姿态掘金智能家居市場。
其中,手機廠商作為人們日常的流量入口,一舉一動也備受外界關注。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比爾 · 蓋茨建造 " 未來屋 " 時期,手機便是其遠程遙控智能設備的終端之一,比如可以通過手機接通别墅的中央電腦,指揮空調、浴缸等智能設備。
如今,智能手機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在手機市場走向飽和而智能家居方興未艾的當下,智能家居能給手機廠商帶來多大的增長空間?在智能家居從單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的下半場,誰将成為最後赢家?
智能家居大混戰,手機如何脫穎而出?
追溯歷史,小米在 2013 年發布的 IoT(物聯網)戰略,打響了我國手機廠商入局智能家居的第一槍。
當年,小米手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 15%,要到 2014 年才真正拿下國内智能手機第一的頭銜,但小米已經開始在上下遊產業鏈中復制小米模式了,也就是通過投資入股的方式介入生產手機周邊、智能硬體和包括毛巾、牙刷在内的生活耗材的企業,擴張強化 " 小米生态鏈 "。不知不覺,小米介入了與 " 家 " 和 " 生活 " 相關的多個企業,并在 2016 年正式推出了米家 APP。
随着 2014 年谷歌以 32 億美元的高價收購 NEST(智能溫控器制造商),各大科技公司開始紛紛涉足智能家居領網域,這一年也被業界視為" 智能家居元年 "。同年,蘋果發布 Homekit 智能家居平台;而一向穩健的華為,則在 2015 年底才啟動 HiLink 智能家居戰略,其 HiLink 統一平台旨在解決智能終端之間的互聯互通問題。
彼時,全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還保持着每年 10% 以上的增長,華為也尚未陷入芯片危機,智能家居不過是手機廠家的 " 錦上添花 " 業務。然而,随着國產手機出貨量在 2017 年首次同比下滑 4% 之後,智能手機市場開啟了連年下滑的疲态。
以智能家居、智能汽車為代表的物聯網,便逐漸成為了手機廠家們的 " 第二戰場 "。不止小米與華為,國内手機廠家如 OPPO、vivo 也與 TCL 等家電廠商宣布共同成立 IoT 開放生态聯盟,另一國產手機品牌魅族也在 2020 年推出了智能家居品牌 Lipro,開始發力智能家居領網域。
因此,在智能手機增速疲軟的同時,智能家居的盤子卻随着參賽者的增多以及消費者對智能化、便捷化家居體驗需求的增長而越做越大。
IDC 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的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接近 2.2 億台,同比增長 4%。預計到 2024 年,出貨量将會增長到 5 億台。屆時,智能家居的市場份額将達到 800 億美元左右。另據 IDC 中國智能家居市場 TOP3 廠商出貨量份額追蹤報告,2020 年第三季度小米憑借 16.3% 的市場份額穩居榜首,是國内手機廠商中率先收獲智能家居紅利的廠商。
而手機廠商能夠吃到智能家居的紅利,除了市場本身容量夠大,另一個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手機廠商自身的技術和用戶體量優勢上。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多位業内人士認為手機廠商在硬體、軟體和系統方面都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可以将這些技術應用到智能家居領網域,推動智能家居技術的發展和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個性化的智能家居產品。
而手機廠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龐大的用戶基礎,比如小米 MIUI 截至 2022 年底的 5.82 億月活用戶,不僅可以為生态鏈上的智能家居廠商帶來海量用戶,還讓小米實現了 798 億元的 IoT 與生活消費品收入,實現高效雙赢。
(圖源:小米 2022 年度财報)
相比之下,海爾、美的這類家電企業,雖然具備供應鏈生產制造以及家電單品上的品牌優勢,但在智能家居方面并沒有建立起廣泛的市場認知,也缺乏手機這樣的 IoT 設備入口。因此,在快速獲取用戶和培養用戶使用習慣的階段,與手機廠商合作是不錯的選擇。
比如小米生态鏈目前已涵蓋超 400 家公司,其中華米科技、雲米科技、石頭科技和九号機器人已經實現上市;華為 HiLink 智能家居生态合作品牌數量也超過了 100 家,核心生态夥伴有美的、科沃斯、蘇泊爾、方太等數十家知名家電品牌。
(圖源:華為官網)
但,這一合作真的穩固嗎?
手機廠商與家電企業,一場貌合神離的聯姻
在疫情的刺激下,人們更加注重家居幸福感和體驗感的提升,智能家居也随之快步開啟下半場——不再是單品智能或硬體設備的普及和連接,而是全屋智能,智能服務再更新,更具個性化。
針對這一需求,以海爾智家為代表的家電企業已經率先研發出了自己的全屋智能系統。
2022 年,海爾旗下場景品牌三翼鳥發布了 "1+3+5+N" 全屋智慧全場景解決方案,包含 "1" 個智家大腦、"3" 大全屋專業系統解決方案、"5" 大智慧空間解決方案以及 "N" 個場景化體驗。
作業系統方面,海爾智家在 2017 年便首次推出了海爾 UHomeOS 這一 " 行業唯一面向智慧家庭場景生态的作業系統 ",可以解決跨品類、跨品牌的智慧家電互聯互通問題。
(5 大智慧空間場景 / 三翼鳥官網)
與華為有過合作關系的海爾自建智能家居系統,或許也從某個層面說明了家電企業并不願意屈居于手機廠商之下。包括格力此前轟轟烈烈地自研手機,也是為了把入口掌握在自己手中。這與智能汽車賽道的 " 華為不造車 " 及 " 車企造手機 " 的博弈與掙扎簡直如出一轍。
同樣的,小米生态鏈企業之間也逐漸流傳開 " 去小米化 " 的風潮,如雲米不甘于依靠小米賺取微博利潤,發展上市之外,也打造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統,這既是小米極致性價比、硬體引流策略下生态鏈布局的固有缺陷,也是小米當下及未來不得不面對的巨大挑戰。
在華為手機業務受到限制後,華為亟待加速打造一個全新的智能主機入口。而華為近年來幾次迭代的智能中控屏也并非其獨有。智能中控屏也即運用在家居中的中央控制系統,是将室内各個設備的控制功能統一集成在中央控制系統上,通過面板來進行控制的設備。
(華為智能中控屏 / 華為官網)
自 2022 年 3 月以來,智能家居領網域的玩家如米立、螢石、小米、三翼鳥、歐瑞博、塗鴉智能等,都紛紛推出了智能中控屏產品,智能中控屏市場的熱度正在急劇攀升。IDC 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中國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場出貨量為 30 萬台,同比增長 160.7%。
正如海爾家電產業集團副總裁、CTO 趙峰所說,手機将是未來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但絕非唯一入口,海爾探索的智慧家居路徑是更高階的智能互動和多入口。
事實上,智能手機、智能門鎖、以及此前火熱一時的智能音箱,都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但效果卻遠沒有想象的好,基本停留在簡單的多設備控制的思路。而智能中控屏能夠打破原有的單品智能模式,實現更為智能化的互動體驗。
很顯然,智能家居發展至今,手機依然是重要入口,但已經不再是唯一。咨詢機構麥肯錫也曾預測:未來十年内智能家居将取代手機,成為新終端。
當流量的入口不再是手機,家電企業紛紛打造自己的智能入口,手機廠家們,又該如何應對?
參考來源:
1、極點商業評論:全屋智能大混戰,華為陪跑者 or 大赢家?
2、人民網:手機廠商入局全屋智能 智能家居快步開局下半場
3、劉曠:中控屏成智能家居新寵?
4、中國經營報:千億藍海市場浮現 手機廠商 " 叩開 " 智能家居大門
* 文章封面首圖及配圖,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若版權者認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覽或不應無償使用,請及時聯系我們,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Topic:智能家居賽道,誰會是最後赢家?
我們将挑選1 位評論用心且點贊數較高的用戶
送出一本《三分做人,七分做思路》
看不見封面大推送?
找不到伯虎财經的文章?
如果你想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内容
讓我知道你 "在看 " 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