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汽車經驗:投資開路,雷軍拼出造車版圖,歡迎閱讀。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Tech 星球,作者 | 王琳
呼之欲出的小米汽車,12 月 28 日下午在北京舉行 " 小米汽車技術發布 ",用戶的期待值拉滿,發布會開始前 15 分鍾,小米創始人雷軍抖音的個人賬号就已有 2 萬人在等待。
雷軍用 3 個小時,發布了小米汽在從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方面的技術,以及小米首輛轎車 SU7 的性能。
雖然," 這次只發技術,不發產品 ",但用戶最關心的還是產品——小米首款車 SU7,尤其是價格。發布會結束後,微博上 " 小米汽車價格 " 霸榜熱搜。
一位潛在購車用戶稱,雷軍多說一個技術,價格預期就要漲 5000。不過,雷軍并沒有發布價格,他通篇都在講技術,小米希望通過這場技術解讀,告訴潛在購車用戶,小米汽車的首款車 SU7" 貴得有理由 "。
" 不要喊 9 萬 9 了(指小米 SU7 定價),不可能的 ",雷軍在發布會上放話," 但凡有這種表現和配置的,都得 40 萬以上!所以 14 萬 9 也不用再講了,還是要尊重一下科技!"
造車之戰,雷軍幾乎押上自己的全部聲譽,也決定了小米集團能否成為更偉大的公司。雖然,新能源汽車所需要的零部件比燃油車減半還要多,但汽車依然是長周期、重資產的精細化遊戲。想要造好車的前提之一,便是愛車且懂車。產品如何定價,外形如何設計,技術如何突破,如何在萬億零部件中選到最具性價比的供應商,都是一門需要長期投入的功課。
因此,從 2013 年開始就對汽車感興趣的雷軍,自從 2021 年宣布造車以來,就加大了對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借助這樣的方式,小米很容易了解汽車產業鏈的情況,也方便篩選最優質的供應商。在小米汽車正式亮相前,雷軍已經構建起一個龐大的汽車版圖。
雷軍系四只基金齊發,汽車產業鏈投資 60 餘起
雷軍對汽車領網域最知名的兩筆投資,是小鵬汽車和蔚來汽車。小米集團在 2019 年參與了小鵬的 C 輪融資。而由雷軍參與創辦、許達來作為 CEO 的順為資本,則在 2015 年就參與了蔚來汽車的 A 輪融資。可以說,這兩筆投資,是雷軍汽車版圖的起點。
2021 年以前,雷軍雖然對汽車產業鏈有所涉獵,但其投的很多項目更偏向汽車後市場及出行服務,比如人人車、好快省汽車服務、搜車吧、開思汽配、車車車險等。如果想要成為一家優秀的整車企業,這些投資的幫助并不大,他們更偏向于早期财務投資。
投資的另一個目的往往為企業戰略服務。比如,在造車之前,雷軍在制造業的投資版圖大都圍繞 IoT(物聯網)及生活消費品,他們構成了小米龐大的生态鏈企業。
2021 年 3 月,宣布押上人生全部的聲譽造車後,雷軍對汽車產業鏈的投資數量和項目類型便發生了轉變。他開始更關注汽車產業鏈的核心技術,比如自動駕駛、底盤、電機、電控等,放棄了之前多且雜的海投模式。
幫雷軍構建其龐大汽車版圖的主要有四支力量:小米集團、順為資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小米產投。
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成立于 2017 年,當年 5 月小米和湖北省籤署戰略合作協定,與長江產業基金共同發起募集規模為 120 億元人民币的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重點投向半導體、新能源、傳感設備領網域。
2017 年底,小米集團成立了小米產投,意在通過產業投資和協同創新的方式系統推動中國先進制造產業。這是小米 " 技術為本 " 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小米集團、順為資本不同的是,這兩只基金在 2021 年後頻繁出手,主要投資标的幾乎都集中于智能制造領網域的核心技術。比如,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就押注了固态锂電池研發商衛藍新能源,這家公司背後還站着蔚來、吉利等多家車企。小米產投投資的項目幾乎全部集中于智能制造,且大部分和汽車產業鏈有關,其中将近一半是半導體相關。而這也是智能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注:Tech 星球據公開信息整理制圖。
從節奏上來看,因為小米集團已經有穩定的盈利來源,小米比蔚來、理想、小鵬們出手更早。比如,小鵬汽車在 2020 年才開始第一次對外投資。
從數量上來看,雷軍系對汽車產業鏈的投資項目比蔚來、小鵬、理想汽車要更多。據 Tech 星球不完全統計,雷軍在對汽車產業鏈上核心技術的投資已有 60 多起,而企名片的信息顯示小鵬汽車共有 11 個投資案例。
電池、底盤、電控、智駕,核心領網域一個不落
雷軍在汽車產業鏈的投資,基本圍繞一個大原則:圍繞產業鏈做深,并在核心技術上多點布局。這個鏈條包含動力電池、底盤、電控、智能駕駛、座艙、車規級半導體,甚至包括車載音響功效都有涉及。
毫不誇張地說,雷軍對汽車產業鏈的投資非常深入,幾乎打通了全產業鏈的底層。
以電池為例,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髒,電池占一輛車的成本約 30% 左右,幾乎每家車企都會投資,或者下場自研電池。
在電池領網域技術上,雷軍投資了蜂巢能源、衛藍新能源、贛峰锂電、中創新航、雲山動力等多家電池生產研發商。其中,蜂巢能源、衛藍新能源、中創新航是國内電池領網域第二梯隊的佼佼者,他們背後有長城、蔚來、廣汽等多家知名車企。
對電池的投資不僅僅局限在產品本身,還延伸到了產業鏈上下遊。比如,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和小米產投在 2022 年 5 月參與了锂電池材料研發公司法恩萊特。小米產投在 2022 年 8 月投資了锂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公司融通高科。這家背後的投資機構還包括廣汽資本、一汽產業基金、蔚來資本、中國一汽等車企的身影。
這些項目大多集中在早期,雷軍系資本很少獨投,大部分時候他們只是參與其中的某一輪融資。而對于類似電池,智能駕駛這樣的關鍵環節,雷軍則選擇多點布局。比如早在 2017 年,雷軍就通過順為投資了專注 L2 級别自動駕駛的 Momenta(魔門塔),這家企業是 2021 年的明星公司。在 2018 年,順為還投資了專注 L4 級别的智行者科技。
小米連續投資的項目并不多,值得一體的是雲途半導體,小米長江產業基金連續參與過其中的 3 輪融資,是雷軍系參與輪次最多的項目。
雷軍在汽車領網域的投資最特殊的是禾賽科技。小米集團在 2021 年 11 月獨投了其 D+ 輪融資,并且在半年前參與了其 D 輪融資。
禾賽科技是全球自動駕駛及高級輔助駕駛 ( ADAS)激光雷達品牌,并于今年 2 月在納斯達克上市。2022 年,禾賽以 8 萬台的銷量,摘得全球激光雷達廠商出貨量第一。全球頂級自動駕駛公司百度、Cruise、小馬智行都是他的客戶,它也是理想汽車的供應商。
業内共識是,汽車的競争将從新能源時代進入智能化時代,而自動駕駛 / 輔助駕駛是其中的關鍵。如今,各家車企都在争奪的城市 NOA 便是最好的例證,小米想要成為一流汽車制造企業,自然不能錯過,投資禾賽科技是小米集團戰略意志的鮮明體現。
在自動駕駛核心的傳感器領網域,除了禾賽科技,小米投資了 Innovusion (圖達通) 、北醒光子以及速騰聚創。
能否復刻小米手機生态神話
2011 年 8 月 16 日開始,小米通過極致性價比讓一眾雜牌機消失在消費者視野,也讓越來越多普通人感受到科技的力量。過去多年,小米一直堅持其硬體綜合毛利率不超過 5%,依靠薄利多銷的策略和極致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小米依然穩坐國内手機廠商第一梯隊。
實現硬體綜合毛利率不超過 5% 的核心原因是,小米投資了一些列生态鏈企業,并和生态鏈企業共創共,比如,充電寶,可穿戴設備等。
3 年前,在雷軍在宣布造車計劃時曾表示,小米汽車的利潤不會超過 5%。不久前,小米汽車被曝每台車僅賺取 1% 的利潤。要知道,汽車行業的平均利潤都在 10%-20% 之間,想要實現如此低的利潤,又要保證企業的現金流,唯一的方式就是極致的成本優勢。
如果用這一邏輯來看小米在汽車產業的投資,就會發現,小米汽車并沒有投資過多業内巨頭。一種看法是雷軍希望用投入、入股的形式,與關鍵零部件產業共創,最終實現低成本,并且相關企業自身造血,持續保持技術優勢。
一個例子是,據《晚點 Auto》報道,小米首款車型将以 1 顆禾賽混合固态雷達 AT128 為主雷達,并以數顆禾賽全固态雷達作為補盲雷達。而禾賽科技正是小米的被投企業之一。
從 12 月 28 日發布會的情況來看,小米汽車采用的很多核心零部件依然是行業頭部。但未來當小米汽車在供應鏈端有足夠強的話語權,不排除其和生态鏈企業,通過共創實現更低的成本,這是小米在手機行業已經實現的模式,能否繼續復刻到汽車上,仍需要時間觀察。
小米的優勢是,和 " 蔚小理 " 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具備更充分的供應鏈管理經驗、更大的品牌價值,以及更多的資金儲備。這讓小米有能力降低整車成本,并且有更廣泛的用戶基礎。
" 我們要花 15 至 20 年的時間,争取成為中國前五的車廠 ",小米官微在雷軍發布會開始前放出豪言。但小米汽車面臨的挑戰并不會少。接下來,就要看小米 SU7 能否一炮而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