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的财經經驗:一位出海投資人的墨西哥走訪思考,歡迎閱讀。
在投資圈裡,出海墨西哥今年市是個很熱的話題。作為一個有十餘年從業經驗的出海投資人,揣着一肚子問題,我最近墨西哥深度走訪交流,對于蘊藏在這個市場的機會有了更深層次認知。
一直以來,日初的出海投資策略聚焦在歐美一線國際。但我們認為,從國際關系來看,地緣政治對于出海投資的影響會持續存在,那麼,對于能夠成為中國和目标市場之間 " 橋梁 " 的國際和區網域,如墨西哥、新加坡、越南和東歐等地,我們會持續關注,因為其在地緣政治的博弈中有特殊地位,也是直接受益者。因此,這些地區潛藏哪些投資機會?
一、為什麼是墨西哥?
1. 墨西哥單一市場規模較大
圖一、墨西哥行政區網域劃分
墨西哥市場總計有 1.3 億人口,土地面積 196 萬平方公裡,人均 GDP 在 2023 年達到 13900 美元;從大致規模上來看,墨西哥的人均 GDP 跟中國相近(略高一些),人口相當于中國的十分之一;在全世界範圍内的經濟總量排名全球第 12 位,在澳大利亞和韓國之前、加拿大和俄羅斯之後,比很多人關注的越南、印尼市場要大很多:一方面,以語言劃分,西班牙語在美洲有 4.7 億使用者;另一方面,墨西哥人在美國超過 3700 萬,可以向北美和南美洲分别進行延伸。
圖二、墨西哥關鍵數據
圖三、墨西哥人均 GDP
從電商滲透率角度來看,2023 年墨西哥電商市場規模達 6580 億比索(約 330 億美金), 同比增長 24.6%,綜合電商滲透率為 13%,是全球電商增速最快的新興市場之一;另外一方面,今天墨西哥電商的主要玩家是亞馬遜和美客多,兩者合計占市場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的 DTC、線下零售的線上化以及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等占市場的三分之二的市場規模。
另外一方面,墨西哥地理維度距離中國遙遠,絕大多數中國人對于墨西哥缺乏基礎認知,截止目前,當地電商仍然是供給稀缺性的市場,國人之間的内卷相比于東南亞和歐美市場要少很多。
圖四、墨西哥電商市場主要玩家一覽
2. 墨西哥地理位置重要,地緣政治相較穩定,是非常重要的美墨加協定的籤約國
墨西哥的經濟以出口為導向。墨西哥的主要出口產品是制成品(占總出口的 89%)和石油及石油產品(7%)。在制成品中,金屬、機械和設備是主要類别(59%),汽車約占總銷售額的 29%。墨西哥的主要出口夥伴是美國(72%),對美國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汽車行業(83%);
圖五、墨西哥出口產品種類 source: Trading Economics
圖六、墨西哥進口產品種類 source: Trading Economics
截至 2023 年底,墨西哥國際商品貿易總值在此期間達到 1.2 萬億美元。總出口額 5930 億美元,總進口額 5985 億美元。按當前數據計算,墨西哥的貿易逆差為 55 億美元。從下圖我們可以看出,與中國的出口量大,但是產生了大量貿易盈餘的情況不同,墨西哥的情況與越南更加接近,過去十年,出口額大幅增長(尤其是對美國的出口額大幅上升),但是另外一方面,經常項目盈餘在盈虧平衡線附近徘徊,證明墨西哥需要大量進口商品,來支撐快速上升的出口增長(或者是國内居民消費水平的快速上升帶來了更多的需求)。
圖七、墨西哥的出口額(部門:十億美金)
如果我們進一步拆分來看,從 2018 年到 2023 年,中國對墨西哥的月度出口額從下圖平均 60~70 億美金,增長到 100 億美金左右,整體增長了 400 億美金左右的年度出口總額。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 2018 年 11 月 30 日特朗普推動下正式籤署《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符合一定條件的產品,可以無關稅從墨西哥進入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美墨加貿易協定》的籤訂,極大地推進了墨西哥作為一個中國對美輸出商品轉口貿易的中心節點的地位。也成為地緣政治博弈下的制造業端長期最大的收益者。
圖八、中國對墨西哥的月度出口額(部門:百萬美元)
但是,如果我們深入了解《美墨加貿易協定》的細節,對于無關稅的商品 " 本土化率 " 有較為嚴苛的要求,以汽車領網域為例,協定規定:
原產地規則:根據 USMCA,墨西哥生產的汽車需要 75% 的零部件在北美制造才能享受零關稅,而 NAFTA 中的比例為 62.5%(汽車生產所用的鐵、鋁和玻璃中 70% 需要原產于成員國,而核心、主要和補充零部件的原產地價值含量分别要達到 75%、65% 和 60%);
工人薪資要求:墨西哥生產的 40% 至 45% 汽車零件需由時薪至少為 16 美元的工人生產才能免關稅;
罰款:未達标準的汽車及零部件将被征收 2.5% 的懲罰性關稅,後續有說法說會調整為 25%。
3.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注意到這個市場,來墨西哥做生意
從我的實地調研中得知,墨西哥的華人數量疫情開放以後較之前有較大規模的增長,從疫情期間的 7 萬人,增長到現在的接近 20 萬人,這其中有來墨西哥做傳統貿易、做餐飲的生意人,也不乏來墨西哥做電商創業的淘金人。
二、在墨西哥,我看到什麼?
這次,我的行程主要圍繞墨西哥城以及北部工業城市,定性分析主要有以下幾點發現:
1. 墨西哥的零售服務行業非常分裂,中端以上的連鎖餐飲、零售價格非常貴,針對的人群主要是外來人口和當地的白領以上階級,收入較低的人口主要自己帶飯和吃 " 路邊攤 " 為主;我們分别以下面幾種常見的餐飲零售業态的價格為例:
朝天門火鍋(墨西哥城 Palanco 區):人均價格 400~500 人民币(下圖為墨西哥比索,100 墨西哥比索約等于 40 人民币),我是在工作日晚餐跟朋友去的,人滿為患,華人顧客約占一半多一點,下面菜單價格,九宮格鍋底人民币 280 元;一份普通 150g 左右的肉菜基本人民币都是 80~100 元,這個價格放在大上海都算是比較炸裂的價格了;我查了一下這個品牌在重慶的門店,人均價格 100+。
圖九、墨西哥朝天門火鍋菜單(筆者拍攝)
墨西哥本土白領區快餐 LA CASA DE TONO(墨西哥城 Palanco 區):主營工作日白領快餐,中午時間門口人滿為患,我一個人點了一份三個裝的 Taco+ 可樂 + 布丁 =160 比索約等于 64 元人民币;與中國一線城市核心區工作日午餐價格接近;
圖十、墨西哥 LA CASA DE TONO 門店及菜單(筆者拍攝)
便利店:以标準品魔爪能量飲料為例,便利店的價格是 47 比索一罐,約等于 18 元人民币,大約相當于國内價格的 2~2.5 倍;
圖十一、墨西哥便利店貨架上的魔爪能量飲料(筆者拍攝)
路邊攤:路邊随處可見的 20~40 比索(約合人民币 8~16 元)的 Taco 路邊攤是很多 local 人群解決午餐的主要地方。
從上述四種情況結合我作為一個消費者的體感,墨西哥城的服務業人工工資大致相當于中國二三線城市的水平,但是整體的消費水平大致相當于美國的 50~80%,收入和中檔以上消費嚴重不匹配,貧富差距巨大。這樣的零售業态,導致了當地出現了硬折扣領網域的巨頭公司:Tiendas 3B(美股 :TBBB),公司市值約 33 億美金,截至 23 年底在墨西哥有 2288 家門店,單店 300~500 平方米,23 年收入 440 億比索(約 170 億人民币)。
整體定位是非常廉價的硬折扣門店,低毛利,高周轉,從類目上來看,公司以日用品作為主,并且自有品牌占比接近 50%,以左下角的飲料為例,上面 Zing 自有品牌的價格為 15 比索(約 6 人民币)而下面的可樂的同款產品為 29 比索(約 11.5 人民币);公司 23 年底整體毛利 13%,沒有做任何線上化嘗試,後續通過供應鏈和自有品牌,提升毛利率。
圖十二、墨西哥 Tiendas 3B 硬折扣店(筆者拍攝)
三、墨西哥,有哪些機會?
零售、連鎖和本地化品牌:本地市場本身體量足夠大,另外也有機會往美國同類人群做滲透和遷移;
2. 電商與物流:當地仍然有電商化率的紅利,以及在電商化率過程中,能夠降低交易摩擦,提升商品的流通流轉效率和性價比;
3. 金融服務:當地基本利率在 11% 左右的水平,信用卡滲透率低于歐美國家,居民對于利息敏感度低(計算能力差);
4. 鏈接:在未來中美關系更大貿易摩擦的可能性中,承擔更多橋梁和連接作用的角色,比如制造業的轉移等。
四、墨西哥會是下一個中國嗎?制造業會回流美國嗎?
最近兩年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媒體上也經常看到 " 某某國家是下一個中國嗎?" 這樣的話題,基于個人多年對于海外地區的調研走訪,我有一個不成熟的總結就是:" 中國就是中國,這個世界找不出任何一個國家是下一個中國,能夠復制中國過去四十年的高速發展模式 "。
在這次走訪美國和墨西哥的一個月時間裡,我依次拜訪了從中國到墨西哥的制造業工廠、在美國有本土工廠的中國出海品牌、在美國并購過本地品牌的中國出海品牌,在與通過這三種非常典型的出海制造業轉移路徑來到美墨的品牌溝通後,我大致有如下結論:
1. 今天我們所說的中國制造業優勢,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口紅利驅動的廉價勞動力成本優勢,而是建立在一整套供應鏈、信息化的管理體系、有經驗的技術工人等多重因素驅動下的綜合成本優勢;而今天的墨西哥非常缺乏有經驗的產業工人,這樣帶來的結果一方面是有 1~2 年制造業工廠經驗的工人流動性很高(經常被其它工廠挖走)、另一方面是整體比國内相同的產線部門人效生產效率低 40%,更不用說墨西哥很多類目生產原料的采購成本要遠高于國内。
2. 基于第一點,墨西哥的制造業優勢取決于後續墨西哥本地和美國對于中國目标品類的關稅率,需要通過大幅的關稅來提升本地生產的比較優勢,逐步積累有效率的產業工人,提升長期的制造業競争優勢;
3. 制造業回流美國在工業附加值(難度)小于汽車工業及以下的產業中是一件徹徹底底的偽命題(政策強制要求的除外,比如對于中國部分針對美國的 ToB 企業,有核心零部件非中國生產的要求)。
圖十三、中美墨典型制造業成本對比(筆者制圖)
在上表中,用每天工作 8 小時,每周工作 5 天折算制造業的人力成本,因為生產效率的不同,人力成本的不同,假設三個市場的其它成本都完全相同(事實如圖所示并不相同但是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我們計算通過關稅條件讓中美墨生產競争優勢拉平的最低關稅要求,墨西哥為 50% 出頭,美國為 130% 出頭。
本文作者:阮飛,題圖來自:AI 生成